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海岛农场主 > 海岛农场主第31部分阅读

海岛农场主第31部分阅读

生活做做贡献。

    他暗暗思衬,打起了巨蚌的主意。

    另外,资料上说明,砗磲与珍珠蚌一样。也是适宜生活在暖海环境中,那么更加印证了他今天在水下时的想法,那就是它们的栖息地附近,存在地热资源的可能xg很大。

    如果真是这样,热源所处位置应该不太远,那么等将来自己拿下云沙岛后,也许可以打一口水下地热井。把热水引到岛上来,这样岂不是就等于拥有了温泉。

    冬天落雪之时,到热气腾腾的池子里泡上一泡,手持一杯饮料,举目观赏雪花缓缓飘落。那可是非常惬意的享受。

    呵呵,这种奢侈的生活。想想还真是令人向往啊。

    正当他闭目畅想时,提示铃音响起,睁眼一瞧,手机屏幕上的企鹅图标正在闪动。

    连忙点开,原来是苏晓佳在呼叫他。

    小丫头的学习能力还是很强的。像这种企鹅聊天工具,自己只教了一次她就会了。而且很快发现了这玩意儿比手机短信好使。现在与他联系时很喜欢用这个。

    至于输入方法,最近还从全拼改成了双拼,打字聊天的速度让他都经常赶不上趟。

    不过这样也好,比面对面打手语交流麻利多了。

    苏晓佳这次是问他关于如何拦截弹窗广告的问题,说现在一联网就是一堆堆乱七八糟的广告往外蹦,烦死人。而那个什么清理软件又突然失效了。

    江逸晨估计电脑中了木马,费了一番功夫,告诉她到哪里去下载最新的杀木马软件。

    好不容易解释清楚后,俩人开始闲谈。江逸晨把自己又弄了一批珍珠蚌的事情告诉她,说过两天就带回去全部剖开,但愿里面全是上品的珠子。

    苏晓佳表示很高兴,连出了几个笑眯眯的表情,还说上次的那些珍珠真是非常漂亮。

    两天后,江逸晨的腿伤已经无碍,于是收了第一批调料,当着来顺儿二人的面打包搁在快艇后甲板上。然后驾驶蓝箭630出发,向龙湾村行去。

    乐球前来送行,跟了一半的路程,江逸晨停下船,指示它回去了。

    想了想,又将调料包全部收进寒冰空间,这样省得上岸之后的麻烦。

    来到金昌快艇俱乐部码头,按指定的泊位停好。江逸晨在工作人员的登记薄上签字,随后走出码头,到外面乘坐公交车返回管理学院。

    此时已至七月中旬,学生们全体放暑假,校园内显得冷冷清清的,路上只有稀稀拉拉几个人。

    回到二零六宿舍,屋子里没有人,五张床铺中,只有他和马得韬的铺着被褥,其它三张都早已经空空如也。

    最多再过一个月,那时他们俩人就必须搬离了。这间宿舍也将迎来新的住客。

    马得韬最近一直在抽空找房子,要那种两室一厅的标准规格,以便他们俩人合租。

    但挑挑拣拣,总没有合他心意的。江逸晨曾劝告他,租个房子又不是找老婆,用得着那么挑剔计较吗?

    但这家伙却说,凡事都要认真对待,这是他的为人处世原则。学习工作如此,泡妞如此,找房子依然如此。

    江逸晨只好由他,反正也就这一个月的期限了,到时候总不能睡马路去吧。

    叮铃铃叮铃铃,铃声响起。江逸晨拿出手机一瞧,原来是张凤兰打来的,连忙按下接听键。

    电话中,张凤兰告诉他,现在又有人找上门了,要求批发供应千层饼。

    原来,宏光大街中部有五个卖早点的下岗职工棚亭,胡老板和孙素珍经营着靠南边的两个,分别为四号和五号。

    两家早已成为千层饼的特约经销商,原先进货量小的时候还不大惹眼,但是最近这段时间以来,进货量加大,销售时间延长,每天火红的生意终于引起了北边另外三家的注意,毕竟只隔着一条支路。

    这种事情想保密可没那么容易,一来二去,就被探得个清清楚楚。找上门来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其中有一家老板,不仅提出自己要进货,还说有亲戚也在经营这个生意,不过是在别的街道上。希望也能一并照应一下。

    “张姐,如果原料供应充足的话,按现有的人手计算,你们那儿每天还能提高多少千层饼的产量?”江逸晨问起关键的问题。

    “嗯,现在这几个工人都已经是熟手了,我估算过,原料上来的话,每天生产一千二、三百张应该不成问题。”张凤兰稍一沉吟,便做出答复。

    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增产量分配方案、活蚌取珠技术

    张凤兰答复了九号院目前的实际生产能力。

    “让我先考虑一下吧。”江逸晨说了一句便挂断电话。他现在需要好好想想,并把自己的产业及下属人员梳理一下。

    当前的产业,分成两块,鼎香园麻辣烫店和秀水巷九号院的千层饼作坊及其下属的口福多小店。

    麻辣烫店由吴大娘带头,手下有苏晓佳、褚连贵、小刘三个人。

    整个千层饼项目,都由张凤兰负责,手下有顾子芬、小何,以及另外两名工人。其中小何在口福多小店站柜台。

    秀水巷小院,目前做为口福多小店的配套作坊,各种面食制作设备已经配套齐全,现在每天的千层饼产量为六百张。

    其中三百张供应合林路的口福多小店,另外向孙、胡两位经销商各自批发一百五十张。按说已经不少了,但据反映各处都是紧巴巴的,不够卖。

    云沙岛的调料已经开始出产,而且还开辟了新的地块,产量翻倍指ri可待。

    既然市场需求又这么大,那么千层饼的产能继续扩张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目前千层饼每张直接成本将近八元,随着产量的提高还能再降低一些。批发价十六元,按单ri产量一千二百张计算,再加上口福多小店的批零差价,那么就是一万一千多元的毛利,每月三十三万出头,再扣掉房租、水电费、各项税费、公关打点支出等等,单月的净利润很可能达到二十八、九万。确实很可观。

    至于新增六百张产量的分配问题。口福多小店增加一百张,原有的孙、胡两位先不用考虑了。利益汇集在少数人手里可不是什么好事情,还是见者有份比较妥当。

    宏光大街的那另外三家既然找来,总得给点儿面子,就每家先分个七十张吧,反正不能全部集中在一条大街。余下的,往别的地方批发,比如刚才说的那什么亲戚。

    当然,还是继续执行下岗职工摊位优先的原则。据悉。有关部门为了缓解社会矛盾,对于这一特殊群体,不仅在政策给予倾斜,而且在某些方面的容忍度也比较高。

    更何况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名义也好听不是,俗话说头顶光环好办事嘛。

    万一千层饼项目这一块儿将来弄出点儿什么麻烦,或者有人想为难的话,呵呵。再不济,下岗工人兄弟姐妹们的脾气可不是那么好惹的。

    想通了前后的事宜,江逸晨又给张凤兰挂了个电话,先将经销商的选择原则告知,让她开始着手准备产能扩张的工作,自己回头儿就把新一批的调料给她送过去。

    下午。江逸晨先去苗圃地里干活儿,千层饼产能扩张在即,这块阵地暂时还不能放弃,麻烦就麻烦点儿吧。

    完事后借廖老头儿的三轮车,一路骑到秀水巷九号小院。

    先在外面找个僻静的地方。将空间中成捆的大葱和编织袋装的生姜取出,搁到车厢里。然后再骑进院子。

    张凤兰正在查看账目。见状连忙过来迎接,并清点收货。

    现在的她,已经开始正式行使项目主管的职责,工资自然也跟着变了,提升至每月三千八百元,相较刚进店时涨了不少。

    交接完毕,江逸晨视察了制作间的情况,然后又与张凤兰商议了一些具体事宜。

    一直到六点多钟,离开秀水巷,来到合林路的鼎香园帮忙。

    晚上八点钟,待最后一桌客人离去,店内的职员们这才关门开始用晚餐。

    餐后,江逸晨去了一趟后院,回来时手里提着个铁桶。

    “晓佳,我这回又带了点儿特产回来。上次发短信跟你说过的。”他将铁桶放到地上,招呼苏晓佳过来瞧瞧。

    苏晓佳好奇地凑过去,只见桶里装着十好几只黄褐sè的大蚌,还有少许水。

    她的眼睛顿时睁大,这与上次那只出珠子的蚌属于同种,而且个头儿还要大一些。

    “呦,又是珍珠蚌,这么多。从哪儿弄的啊?”吴大娘从旁边路过,见到水桶中的东西,也颇为惊喜。

    “一个渔民朋友出海打捞的,送给我几只玩玩儿。咱们找个地方给开了吧,但愿这回运气好。”江逸晨随口解释了一句,又对苏晓佳提出建议。

    苏晓佳思衬了一下,然后伸手指指楼上。

    江逸晨点点头,于是两人一起来到二楼存放调料的小库房,取钥匙开了门。吴大娘还要收拾店里、盘账,就没有跟上来。

    打开顶灯和台灯,找了个脸盆搁到台子上,江逸晨捡起一只大蚌扔进去,右手执一把不锈钢短刀,就要动手。

    呜呜,苏晓佳冲他连连摆手,神情有些着急。

    “怎么了?晓佳。”江逸晨连忙见状停住。

    苏晓佳打了两个手势,让他稍等片刻。随后出门去自己的房间了。

    江逸晨有些纳闷,但也只好原地等待。不知道小丫头要搞什么名堂。

    不多时,苏晓佳端着一只不锈钢托盘进屋,盘中放置了手术刀、弯针、小木片、药棉、酒jg瓶、镊子、小手电,还有两样不认识的东西。

    “晓佳,这是干嘛?怎么像个做手术的女大夫。”江逸晨奇怪地问道。

    苏晓佳将托盘搁到台面上,又拿过纸笔,连写带比划,这才让对方明白了她的心思。

    原来,上次江逸晨将带回那只珍珠蚌剖开取珠,然后母蚌就死了。这让她在欣喜之余又感到不忍。

    她总觉得母蚌含辛茹苦,孕育多年才长出这么漂亮的珍珠,人类为了取珠而杀害它们实在有些残忍。

    后来就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发现现在有取珠技术,可以使取珠后的母蚌继续存活。前两天江逸晨在短信中告诉她这次又要带回一批母蚌,于是她便让nǎǎi陪着去了一家卖珍珠工艺品的大店,买到了这套工具,还让那儿的技术人员给做了简单的培训。

    “我还一直以为取珠都是直接剖开呢,没想到还有这门技术。哎,这件事情是我疏忽了。这样吧,咱们取完珠子,把母蚌养上几天,然后我就送它们回老家好不好?”江逸晨感慨地说。

    苏晓佳见他理解自己,也很欣慰,于是连连点头。并开始着手做准备,用酒jg给器械消毒。

    第一百六十二章 复杂的取珠过程、新的收获

    这女孩儿的心地还真是善良,又聪明好学,实在难得。江逸晨望着苏晓佳忙碌的倩巧背影,暗暗想道。

    准备工作完毕,苏晓佳坐到台前的椅子上,开始做取珠手术。江逸晨不懂这套,只能在一旁当助手。

    苏晓佳取过一只大蚌,先对着台灯照了照,然后将它放在手术台上,用开壳器从蚌的腹缘后端插入,慢慢撑开并加塞固定,使其双壳不能闭合。

    她伸手指了指小手电,自己拿着圆头薄片拨板伸进壳缝中,小心翼翼地慢慢拨动。

    江逸晨心领神会,拉过另一把椅子,坐到她旁边,打开小手电的开关往珍珠蚌里面照。

    由于俩人挨得很近,一阵淡淡的幽香飘入鼻端,让江逸晨不由心神一荡,随即又赶紧收敛。

    片刻,苏晓佳摇摇头,示意这只贝里面没有珠子。

    随后松开塞子和开壳器,将大蚌送回水桶中。江逸晨连忙把它拨到一角,省得搞混。

    又换一只,仍是开壳、加塞固定这套程序。随着手电灯光的照shè以及用拨板探寻,苏晓佳点点头,表示这只有货。

    接着就是真正的手术开始了,先用拨板将蚌的内脏团拨向无珠子的一侧,接着用弯针将珍珠固定,换手术刀在珍珠囊上划一道伤口,轻轻一推,珠子从珍珠囊中挤出。

    再换镊子夹取,只听当的一声脆响,一只滚圆的粉sè珍珠落到了不锈钢托盘中。

    “哗。是一颗大珠子,真漂亮。”江逸晨望着这颗直径一公分多。在灯光的映照下闪烁粉sè莹润光泽的珍珠,不由赞了一声。

    苏晓佳望了粉sè珍珠一眼,流露出兴奋的目光,然后继续手中的工作。

    她此时的情形,就犹如做手术的大夫,嘴唇紧抿,神情专注。也许是因为天热的缘故,她的额头上沁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江逸晨见状。连忙从挂杆上取过一条毛巾,为她擦拭。

    苏晓佳有点儿不大好意思,但自己的双手都被占用,也只好如此了。

    她接着按照刚才的方法,依次将余下的珍珠逐个挤出珍珠囊,采完后即把母蚌恢复原状,放回水桶。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珍珠被取出来,盛在另外一只托盘中。

    这次弄来的大蚌,没有让二人失望,品质很高。大部分里面都含有珍珠,颜sè以粉sè和白sè为主,形状正圆或近圆的比例占到三分之一的样子。

    直径超过一公分的有十几颗。光泽、虹彩也很出sè。其中最大的三颗直径达到了十四毫米,品相卓越,按照网上的资料,估计单颗价格能够达到五、六千元。当然,这是商家的售价。收购行情就不得而知了。

    除了这些,其他直径介于六毫米至一公分之间。可以用来制作首饰的达到了六、七十颗。收获颇丰。

    其他个头小,但形态不错的可以用来作为配珠。至于剩下的那些畸形废珠,还可以磨珍珠粉,也有它们的用处。

    如此细致的取珠方式,相当耗费时间和jg力。苏晓佳中途休息了一次,最后直到十点多钟的才算全面完工。

    吴大娘忙完店里的活儿,也进屋观瞧。灯光下泛起光晕的大量珍珠,映得她眼睛直发花。

    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珍珠,不由喜形于sè,眼角的鱼尾纹都舒展开来。

    江逸晨去卫生间拿脸盆打水,将所有珠子全部清洗一遍。

    苏晓佳则到自己的房间里找来一个装糕点的铁皮盒子,把里面垫上深红sè的绒布。

    先用软布将首饰珍珠挨个儿仔细擦拭干净,然后放入其中。其他的那些废珠子也擦干收到一个塑料袋里。

    珍珠的质地很软,硬度比空气中的粉尘还低,与硬物接触很容易造成磨损和划伤,而且怕酸、怕碱,也不能在阳光下曝晒或处于受热的高温环境中。保存应格外小心。

    苏晓佳把铁皮盒子递给江逸晨,后者连连摇头。

    “晓佳,这些还是都由你来保管吧,我这人粗心大意的,说不定扔在哪儿就给忘了。还有,听说珍珠还要定期保养,不然就会褪sè,我可懒得干那个。”江逸晨提出的理由非常充分。

    苏晓佳想了一下,觉得似乎很有道理,于是便将铁皮盒子收回。并打手语说明,她会好好保管的,把这些珠子和上次的那几颗放到一起。

    对于手语,江逸晨至今只能搞明白其中一些简单词句,复杂的还得靠吴大娘翻译。

    “大娘,我还有一个想法。晓佳妹子喜欢贝壳、珍珠这些东西,心灵手巧,美术方面也挺有天赋的,我觉得她老在这麻辣烫店里干活儿,确实没啥意思。不如等过些ri子,咱们一块儿弄一家海洋工艺品小店让她经营,当经理,你瞧咋样?”江逸晨思衬片刻,将前些时候的想法和盘托出。

    “工艺品店?那个好是好,可咱们都没做过,干赔了咋办哪?再说店里也缺人走不开啊。”

    吴大娘闻言一愣,但稍微琢磨一下,倒也觉得这是个挺不错的主意。孙女儿是她从小带大,脾xg她当然清楚得很,弄贝壳工艺品显然比麻辣烫要合适得多。

    但她是个很实际的人,很担忧这种陌生行业的经营状况。

    “大娘,凡事都有第一步嘛,不试试看怎么知道呢?再说一个小店而已,就算做不好能赔多少?大不了不干就是了。我想,咱们这些珍珠的品质不错,拾缀拾缀就可以当第一批货,还有晓佳妹子做的那些贝壳工艺品、贝壳画啥的,也是现成的商品。至于鼎香园的人手问题,到时候再招一、两个人补上不就得了。晓佳,你说呢?”江逸晨劝解了一句,又转头问女孩儿的意见。

    苏晓佳双手交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