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海岛农场主 > 海岛农场主第22部分阅读

海岛农场主第22部分阅读

用药品、纱布绷带等等。

    石台床只能睡两个人,所以在旁边另外还配了一张折叠单人钢丝床。

    入洞左侧区域,做为餐区和活动区,餐区配一张折叠小餐桌和四把折叠椅子。

    餐桌旁的石壁,安放另一个货架,按大小份量以及取用方便程度,搁置着锅碗瓢盆、菜板菜刀等餐具炊具,还有米面油等食品和油盐酱醋糖之类调味品。

    因为是上岛开发初期,食物就地获取较为困难,所以江逸晨在过来之前进行了大量的采购,除了大米、面粉做为主食,还准备了两麻袋土豆,这东西可比蔬菜类易于保存,炒菜也好吃。

    副食方面花样也不少,有火腿肠、熏肉、罐头、咸菜、啤酒等等,以及两箱苹果。估计满足一段时间的需求应该不成问题。

    另外还配备了海钓杆和网兜,至于能不能靠这个来补充食物那就得看运气了。

    餐区西面的活动区,垒上几块平石头,做为电视柜。上面架一台二十吋的液晶电视。旁边留一小块地方,用来放置太阳能电箱。

    电视机背面接一条信号电缆,一直延伸到洞外。准备与卫星接收器连接。

    石头电视柜北侧,则配置最后一个货架,这里做为仓库区。货架上存放与生产相关的各种工具、物资,还有作物种子、消毒液、杀虫剂等等。

    功能区域划分完毕后,三人将箱子里的各种物品取出。各自归类。

    洞内的顶子zhongyāng,敲上两根水泥钉,挂了一盏节能型照明灯。电线顺着石壁而下,插头连接到餐桌旁的接线板。

    另外,岩洞洞口虽然是背风的。但做为驻地。就这么敞亮着终究不好。于是又在洞口上方打了三根铁签,挂上一幅竹帘,做为遮挡之用。

    洞外,找几块大石头。搭了个简易灶台。上面架一口汤锅。

    这里是海岛,燃气罐或者煤炭什么的运输不易,只能暂时用最原始的办法,烧柴。

    江逸晨打量着配备齐全的新驻地,心中不胜感慨。这才像个过ri子的样子。想当初自己第一次上岛的时候,那可真是一无所有。

    做完这些事情,天sè已经渐渐暗了下来,海风比白天大了一些,气温转凉。看来今天只能到此为止了。

    喜子在岩洞外的平台附近走走,伸伸懒腰。

    这时,只听南边草窠中一阵扑簌簌的声响,一个灰sè毛茸茸的东西闪了一下就不见了。

    “嘿,来顺儿。过来瞧瞧,这里还有兔子哪。”喜子惊喜地叫道。

    “哪儿呢,在哪儿呢?”来顺儿闻言赶紧跑过来,顺着他的手势张望。

    “跑了,不过我刚才瞧得真真的。肯定是兔子。”喜子向前走了两步,扒开草窠看了看,又退回来。

    “这岛上是有野兔子,我以前过来的时候就瞧见了。就是这东西太贼。动作又快,咱们也没把猎枪啥的。不好整啊。”江逸晨也凑过来,向二人介绍情况。

    “呵呵,要啥猎枪啊。只要有兔子就成。晨子哥,你瞧好吧,明天咱们就有兔肉吃了。要说这好长时间没吃过这东西了,小时候村子后山上可不少,后来打的人太多,就快见不着了。”来顺儿惋惜地说道。

    “来顺儿,咋做啊,还烤着吃。”喜子听了这个,两眼放光,不由咽了一口口水。

    “当然烤了,还得用松木枝,那才最香。”来顺儿拍板定案。

    江逸晨见兔子还没逮着呢,俩小子就在讨论起烹饪方式了,觉得很好笑。不过他们从小在山沟里长大,弄这些东西肯定比自己有办法,明天就等着分享吧。

    “好了,逮兔子的事儿明天再说。现在天晚了,啥也干不了了。咱们得赶紧准备晚饭。”江逸晨招呼道,同时把放在外面的太阳能电箱收回。

    电箱放到石头电视柜旁边,然后接上插线板。按下开关,洞顶的照明灯亮了,黑黢黢的山洞顿时一片通明。

    惹得来顺儿和喜子欢呼不已。

    今天全天都在赶路和搬运收拾整理东西,也没时间去弄海蛎子之类野味儿了。还有卫星电视接收器,也来不及安装,都得推到明ri再说。

    江逸晨取出一个小酒jg炉,架上汤锅,倒水的时候悄悄放了点空间冰块,随后打开几包方便面下进去,除了包装袋内本身的调料之外,又放了点儿特种小葱。

    方便面配火腿肠,虽然是将就的晚餐,但由于空间冰和小葱起了作用,味道还是非常鲜美的,让来顺儿和喜子连连赞叹,想不到方便面也这么好吃。

    “你们现在可享福了,有热汤喝,有被褥睡觉。想我第一次上岛的时候,啥也没有,吃生海蛎子,晚上就这么躺在石台子上。那才叫一个难受。”江逸晨开始缅怀过去的艰苦时光。

    “要说我还纳闷呢,晨子哥,你是啥时候发现这个岛子的?”忙活了一天,喜子现在才想起来问道。

    “是啊,看你对这儿还挺熟的。”来顺儿对此也颇为好奇。

    江逸晨随之满足听众要求,把去年暑假回家撞船落水的经历讲述一遍,听在二位的耳中,真是很有传奇sè彩,也各自唏嘘一番。

    “那个啥,海豚乐球儿,有多大个头儿啊?现在在哪儿呢?”喜子听说晨子哥居然交了个海豚朋友,顿时羡慕不已,急急问道。

    “乐球应该一直在这片海域活动,可能这两天就能看到。至于有多大个儿,呵呵,反正你们俩小子加起来都没它重。”江逸晨语气不肯定地回答道。

    海面这么大,乐球游泳速度快,xg子又野,说不好它现在在什么地方。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下兔子套、参观海岛

    喜子和来顺儿听说了乐球的事情,兴致很高,于是都表示明天多注意观察海面,发现了海豚就通知晨子哥。

    用完餐洗净碗筷,暂时也看不了电视,于是在来顺儿的提议下,三人坐在餐桌旁玩起了扑克斗地主。

    打输了就往脸上贴纸条,一个多小时后,三人的脸上都挂满了“战绩”。

    不过今天也比较累,大约十点钟左右,江逸晨招呼着刷牙洗漱,早点儿休息。

    在此之前,往洞口处撒了一道石灰,以防夜里有什么爬虫蛇之类东东进来拜访。另外,因为洞口的底部位置比外面平地高一些,这样就算夜里下雨,也不用担心地上的积水倒灌进来。

    来顺儿和喜子睡石床上,江逸晨睡折叠单人钢丝床。

    山洞里面有蚊虫,为了照顾二人,只得喷了一些驱虫剂,有点儿味道也没法子。

    外面的风越来越大,树林发出呼呼的声音,洞口的竹帘也受到影响,啪嗒啪嗒地响个不停。

    不过这些都影响不到疲惫的开拓者们,没多时一个个都沉沉睡去。

    次ri清晨,天亮得很早,睡醒的三人起床,伸个懒腰,穿衣洗漱,开始了新的一天。

    江逸晨撩开门帘,来到北边的半月峭壁顶上,活动活动身体,呼吸清新的海风,观赏红彤彤初升的太阳以及被映照得斑斓一片的海面,视野所及,何其壮丽。

    耳边传来峭壁下方礁石群中哗哗的浪涛撞击声,以及海鸥清脆的鸣叫。他微闭双目,享受这一切,不由感觉身心愉悦,轻松飘然。

    “晨子哥,俺们抓兔子去了。”来顺儿的喊声打断了他的遐想。

    可见,海岛清晨的美景,对来顺儿二人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不过这也难怪。一来两个小子是从乡下出来的,山山水水司空见惯,已经不足为奇。另外,又在海边渔村干了两个月,天天看海。估计也看腻了。

    “先吃点儿八宝粥再去吧。”江逸晨说着。让他们二人先回洞口,用酒jg炉烧水,把三罐桂圆八宝粥热一下,然后每人分一罐。

    “你们拿啥逮兔子啊?”他好奇地问道。

    “喏。这个。”喜子把一个细铁丝弯成的圆环拿给他看。

    江逸晨接过来,仔细端详。只见细铁丝的一端拧成两个小圆环,另一头折回穿入环内,形成大环状,直径估计有个十七、八公分。

    “就这么简单?”他不由质疑道。这也太简陋了吧。按他的想象,至少套子结构得复杂jg妙一些。

    “呵呵,晨子哥,这就是简单套,对付兔子又不是黄鼠狼,没那么费事儿的。这套子立着放,不容易缓扣。兔子这东西看着聪明,其实挺傻的,只会往前冲不会后退。只要进去就没得跑,越挣扎套得越紧。”来顺儿详细地解释了一番。

    “成,你们是行家,我也去瞧瞧。”江逸晨点点头,让来顺儿二人走在前面。自己随后跟着。

    来顺儿拿着铁丝环顺坡往下走,找到昨天发现野兔出没的地点。然后弯下腰,开始寻找兔子行动的痕迹。

    喜子告诉江逸晨,兔子出于本能。喜欢走回头路,只要细心一点。完全可以看出来。

    正说着,来顺儿右臂上伸,做出一个噤声的手势。然后在一处草窠附近蹲下,小心翼翼地将铁丝环的一头固定在一棵较粗的灌木立杆上,圆环则垂直立起,离地十公分左右的样子,又扒拉了几片草叶,把圆环进行了一些遮挡。

    做完这些活儿,他蹑手蹑脚地退了回来。

    “成了,别靠得太近,我们干别的去,等着就行了。”来顺儿说道。

    三人回到岩洞,江逸晨把太阳能发电箱又搬出来晒太阳。然后让来顺儿、喜子各拿一只水桶,还有兜子、铁钩等物品,一同出发,前往葫芦洼等地,熟悉熟悉岛上的环境。

    江逸晨带着他们在岛上大致走了一圈,先来到花椒、大料树苗处,告诉他们,这些调料作物是特殊品种,也是将来公司发展的根本。回头在这附近根据地势,再开两片地,一片用于葱姜小茴香等调料的种植,另一片当菜地,种一些蔬菜瓜果之类,自用为主。毕竟在海岛的长期生活,饮食结构上是离不开这些富含维生素的东东,否则有患败血症的危险。

    接着继续往南走经过小岛腹部的大片草地,来到了水洼处。

    “这是目前我在岛上发现的唯一淡水水源,咱们以后的饮用水全都得靠这儿了。嗯,你们瞧,一大一小两个圆池子,像不像个葫芦,所以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葫芦洼。”江逸晨伸手指向水洼,向二人介绍。

    “葫芦娃?这个我最喜欢了。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啦啦啦啦。。。叮当当咚咚当当。。。”喜子一高兴,大声唱起歌来。

    蹩脚跑调的歌声打破的周围的宁静,一群鸟儿扑扑扑四散飞起。

    “闭嘴,瞧你那破嗓子,把鸟儿都吓着了。”来顺儿怒斥道,还要上前捂他的嘴。

    喜子不服,与之推搡起来。

    “呵呵,金刚葫芦娃,小时候老看,挺有趣的。”江逸晨不由莞尔。想起了过去在农机厂的家属楼,那时候厂里一帮小孩儿都挺喜欢这部动画片的,凑在一起还经常为七个葫芦娃中哪个更厉害争执不休。

    片刻,他阻止了来顺儿二人的打闹,带他们离开葫芦洼,又走向银sè沙滩等地参观。

    此时天空晴朗,在阳光的照耀下,质地细腻、sè泽呈银白sè的海沙,更加显得熠熠生辉。

    沙滩向前方延绵,轻波一层层卷起又退下,最近的海水呈透明状,然后依次加深,直至碧蓝sè。

    蓝天、碧海、银滩,加上岛屿绿sè的植被,共同组成了一副美丽的天然画卷。

    “哇,这片沙滩真漂亮啊,比渔村那边的强太多了。”来顺儿见到沙滩,大声称赞。连跑几步,踩出了一溜儿脚印。

    “是啊,渔村那边的海水都是黄的,冲上来大片白沫子,岸边还有好多垃圾。”喜子摇头说道,也跟着跑了过去。

    江逸晨笑笑,慢步往前走,脚上传来沙子簌蔌的摩擦声,细腻柔韧,令人感觉十分舒适。

    第一百一十五章 天然小码头、滩涂养殖选址

    三人来到了小岛的银sè沙滩上。

    喜子和来顺儿凑在一起议论,说什么以后要弄个遮阳伞,躺椅,然后躺在上面喝汽水。嗯,最好身边还有两个那啥穿三点式的伺候着,说到高兴处,两个家伙嘿嘿怪笑,手舞足蹈,乐不可支。

    当然,这都是劳动人民朴素的美好愿望,江逸晨对此也表示理解。

    他一边瞭望大海,一边继续往前走。

    不曾想到,在银sè沙滩小海湾靠北不远处的位置,有了新的发现。

    只见这里的水面向岛内凹进一块,呈喇叭口状,外沿至最靠里处大约有个七、八米长,最难得的是,靠内侧的岩礁边缘如削。而且似乎由于地理结构的原因,水面也较为平静。

    江逸晨感觉有门儿,于是走过去,捡了几块石头往凹处水中丢,发现还有点儿深度。又让来顺儿找了根长点的树枝,往凹处边缘位置试探,没有触碰到突兀的暗礁之类。附近的海水清澈透明,目测水下也并无障碍。

    呵呵,这不就是个天然的小码头泊位吗,好好规整一下,容纳一艘小型快艇应该不成问题。江逸晨感到十分欣喜。因为以前没有往这方面想,所以也不曾留意。

    快艇做为必要的交通工具,是迟早都要买的。

    但这东西可不比木制小舢板,随便往滩上一推,找个地方拴住就行了。它一旦搁浅,可是很麻烦的,几个人都未必推得动。

    而建造一个小型码头,也是耗时耗钱的工程,当前显然并不适宜进行。

    如今发现了这个天然的凹处,在开发初期,确实省了很多的事情。

    当然,这也就仅仅适合那种小型快艇,大一些的船,比如游艇之类就肯定不行了。

    他感觉非常满意。于是跟来顺儿二人商议。

    来顺儿听了,也凑到近前来来回回勘察一番,觉得这个提议应该可行。当然,如果真要实施之前,最好还是潜水检查一遍更为妥当。

    离开天然小码头。他们一起绕岛半圈。回到了昨ri登岛处的碎石滩,海水已经退cháo,裸露的礁石下部长满了密密麻麻的海蛎子。

    “嗬,这海蛎子个头儿真大。比我在渔村瞧见的强多了。”来顺儿看到这些东西,嘴角差点儿没咧到耳根处。

    “那是当然,这座岛平时没人上来的,海蛎子也没啥天敌,就这么天天长着。个头儿可不就起来了。来,咱们捡大的整,拿回去做海鲜汤。”江逸晨微笑着说道。

    “海蛎子有啥好吃的,黏糊糊,瞅着跟大鼻涕似的。”喜子的口味比较偏向内陆,对海鲜类食品并不十分感冒。

    “去,说得真恶心,把我的胃口都败了。有本事到时候别吃,就你事儿多。”来顺儿恼火地瞪了他一眼。然后自己从水桶中取出铁钩以及一只塑料袋,靠近礁石开始挖海蛎子。

    喜子虽然对这些贝类食材不是很喜欢,但采集还是很有乐趣的,于是也凑上前去帮忙。

    由于准备了专用工具,海蛎子数量又多。不一会儿就轻松地挖了一袋。

    “够了,这玩意儿讲究吃个新鲜,整一大堆吃不了就浪费了。”江逸晨瞧瞧差不多了,让他们见好就收。

    与碎石滩连接的黑褐sè泥滩。呈缓内凹弧线,一直延伸到南边的岬角。目测长度达四、五十米左右。

    “来顺儿,你瞧瞧这片泥滩怎么样?我的设想,就是在这儿搞点儿小范围的滩涂养殖。比如海参、鲍鱼,或者鲷鱼、石斑鱼、对虾什么的。要筑堤弄蓄水池子那种。”江逸晨说着,伸手指向泥滩。

    按他的想法,利用滩涂进行水产养殖,然后在养殖池子中加入空间冰水,经过上次在鼎香园那盆花蛤的试验,按理说应该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蓄水养殖池加阀门、排水口,利用cháo差的影响定期换水,当然,空间冰水也得配合着进行补充。

    来顺儿闻言,知道这是考验自己学习成果的时候。他把装着海蛎子的水桶交给喜子,自己快步向泥滩方向走去。

    他先是望了望海面和地势,然后蹲下身体,伸手抓起一坨泥巴,仔细观瞧。

    江逸晨和喜子也随后跟了过去。

    “我看应该可以。我们打工那儿的养殖场老杨师傅说,滩涂养殖选址,最好是选内湾风浪小,涂面平坦的地方。还有,每月最好超过二十天被海水淹没五十公分以上的区或中cháo区上段。我瞧着这一带还差不多,一般程度的风浪,那边的岬角能?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