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他来自青城 > 他来自青城第1部分阅读

他来自青城第1部分阅读

以为必定得手,只差一点便可把周召忠刺两个窟窿,但却全身麻木,不但不能动,连话也喊不出来,只得两眼睁睁的看着周召忠从他们面前擦身而去。

    周召忠动作之快,两人一剑刺来瞬间,已经连出四招,两招定身|岤,两招哑|岤。连后面六个门人都没有看清楚,只有徐娇卿才知道里边缘由。

    召忠越过两人朝另外六人奔去,眼神中不带任何感情se彩,只有一片漠然。真正的高手练武先练眼,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心中的所有感情喜悦、害怕甚至恐惧都在眼神中直观的表现出来,高手对决基本一眼就能把对手的心看个通透,如果对手将你的心都看透了,那你不管什么招式只不过是失败前的狂舞。所以清玉道长教导周召忠直到把眼神练得什么表情都没有了,才开始练习招式。

    这几个饭桶当然看不出来,纷纷把剑刺过来。召忠用剑鞘将来剑之力挡开,一个鹞子翻身,到他们后边,又是‘刷刷刷’十二下,动作之快,别说他们六人没法反应,恐怕就是旁边坐上百十个观众,未必也都能数清楚。

    周召忠面无表情,只说了一句:“师妹,暂且在此等候,注意外边情况,我去去就回。”便侧身欺进大门,无影了。

    徐娇卿本也要跟着冲进去,但师兄有这样的命令,而且外面确实也需要有人观察变化,便欲言又止的原地等候。

    第三章 青城除霸

    徐娇卿没有跟着冲进去,其实她也有嫉恶如仇的心,有对青城无限的热爱,可恨有人冒充她心中最神圣的乐土,她如何不想教训这帮恶人。但是,她,看见了周召忠的眼神。

    召忠平时都是平易近人,对待青城门下人也热情洋溢。经常帮助他们做事,还偷偷教过他们武功。包括清玉道长将后山租给了老百姓,他出于对青城的保护予以反对,还经常去探视。但见到老百姓的淳朴,他也被打动,经常帮百姓们挑水劈柴,甚至守夜杀野兽,不仅救了很多乡亲的性命,也被百姓们尊称为青城少侠。

    但是,周召忠的眼神,会在两个时候变化。一是在练武的时候,那是清玉道长专门教授他将眼神练到浑浊无神,让对手看不到任何表情,但这毕竟不是实战,他偶尔还会有一丝的感情se彩会表露出来。

    另一个时候,便是他有杀气的时候。有两次,一次是他救助百姓杀死一只老虎的时候,杀气腾腾,眼神却不见一丝光泽,让人看了不寒而栗。另一次便是清玉道长下令他们两人下山为民除害,剪除山贼时。他一脸的漠然,教人摸不清头脑,但是山贼四十三人,一夜之间通通毙命。她这个时候才知道,赵师兄的这双眼,是会变的。

    因为这双眼,她知道,今天有人要用血祭剑了。

    再说周召忠冲进大门后,正好在空地之中遇见一道长教授二十余名弟子练剑。于是大喝一声,:“哪三位道长是青城掌门?请出来相见。”那声音,用内劲发出,震得庭院之中的水缸泛着一层层波纹。

    教授剑法的道长转过脸来,他脸上的表情分明是恐惧,但是在弟子面前,他又不得不保持一些严肃,那绷着的脸加上害怕的表情,让下面的弟子差点笑出声来。

    “我便是青城分舵二掌门赵朔,请问侠士有何指教?”这声音带一点颤抖,但很洪亮,明显是在提醒大堂里面的人。

    这赵朔为何如此怕周召忠呢?原来,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但大体分内外两家。外家多练筋骨皮,练得钢筋铁骨,就是普通人一看也知道是高手。但是内家讲究的是气息修炼,常年是打坐练体内的气息,‘所谓内练一口气’,如果不出招,普通人决然看不出来,当然,高手也是能从太阳|岤和眼神中看出端倪。

    不过今天周召忠不用他们看,自己用气吼出,练武之人必然能感受到他的气息,赵朔很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内力恐怕还不足对手百分之一。来到武馆未说一句便露出身家武功,不是踢馆是什么?赵朔后背都在流汗,这几年在这个地方横行惯了,是因为有功夫看家,无人敢惹,现在来了个高手,怎的不怕。恐怕一世英明便要毁在这里了。

    周召忠也不多说:“我乃青城第十四代掌门清玉道长之徒,听闻有人在此地借我派之名招摇撞骗、鱼肉百姓,特令我来此为民除害,我只要三个罪魁祸首,堂下的弟子速速离去,否则别怪我青幽宝剑无情。”

    周召忠这样一说,本是要留这些门徒一条生路。但是这些地痞流氓平日作威作福惯了,哪里懂得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个道理。以为又有个来找死的人,于是纷纷上前,将召忠围个水泄不通,拔剑相向,看来一场腥风血雨不可避免了。

    周召忠根本就不把这群鼠辈放在眼里,见自己警告无效,微微摇了摇头,只轻蔑地‘哼’了一声。那群门人见来人如此轻视自己,气得暴跳如雷,齐齐拔剑向召忠刺来。

    召忠暗暗运气,待剑离自己三寸之时,腾空而起,跳出圈中,在空中一个旋转,手上一抖,柳叶镖如雨齐发。瞬间,惨叫声不断,面对他的八个门人双手捂脸,血从手指缝中流出,显然他们的眼睛已经已被废掉。待召忠落地,立刻又是一个鹞子翻身向前,根本就不给这些门人喘息的机会,剑鞘在空中划出几道诡异的弧线,背对召忠的五个门人应声而倒。剩下七人见一瞬之间他们的师兄弟便倒成一片,不禁面面相觑,想拔腿开溜,可惜双腿已不听使唤。

    此时,突然一阵冷风吹过,召忠感受到一股杀气,他知道主角终于登场了。

    果然,五把飞刀随风而至。三把力道强劲,分别对准他的咽喉、腹部和膝盖,可谓是把把致命;另外两把力劲稍逊,但是也朝着他胸部而来。召忠一个转身后撤步,右手拔剑,一道寒光蹦出,五把飞刀在他面前纷纷落地,其中两把竟然被削成两片。

    召忠这柄剑可不是普通的剑。此剑乃清玉道长从蜀中不远千里到泰山之顶取天外陨石,用青城之灵气历时三年打炼而成。当时炼成两把,一把给了二弟子李天驰,另一把下山之时交给了周召忠。清玉道长特别交代,此剑锋利异常,削铁如泥,如配合大道玄指,竟然可以增加两层功力。两层功力是个什么概念,一个内家高手,要精进一层功力,至少也得需要一两年时间,而且越到高级越难。有的练功之人穷奇一生也不能提高一层,因此走火入魔,这陨石之剑能出手之间便提高了两层功力,乃天下之绝品。虽然清玉给这柄剑取名‘清幽’,但它却十分嗜血,出鞘必见血而归。因此,直到下山之时,道长才将此宝赠与召忠。

    今天宝剑出鞘,不知道又有谁人将用血祭剑。

    不过,召忠知道,这五把飞刀只是前哨,后面必有杀招。果然,两个黑影闪来,都不知道何时从何处杀来。那黑影面前,分明两点寒光闪闪,直指召忠颈部而来,速度是惊人的快,几乎就在飞刀落地之时,寒光已到召忠面前。

    说是迟那是快,召忠起剑左右拨开寒光,欺身从两个黑影之间擦身而过,速度更为迅猛。

    这时,赵朔才反应过来,也拔剑向召忠冲来。召忠面不改色,一剑拨开来者之剑,冲过赵朔,瞬间已离他一丈之远。

    站在外围的几名弟子简直看呆了,这眨眼的工夫,四人动作迅疾如雷,简直让人无法做出反应;可是,现在四人竟然像木桩一样定在原地,一动不动,这是为何?

    有一名弟子却看得真切,在夕阳的照射下,周召忠手中之剑,一行殷红的血缓缓下滑,那浓烈的红让人窒息,让人恐惧。终于,那圆滚的血珠滴在地上,四散而开。而那三个一动不动的身影同时倒下,一片凄惨。

    这时,门人才感到大祸临头,纷纷抱头鼠窜。

    倒在地上的便是那假冒青城的三个道人,再看他们身上,同时攻上来的两个道人每人后颈一道血痕,显然是周召忠闪过他们身旁,回手给的一剑,可怜两位道人连对手怎么出的剑都不知道便死于非命。而赵朔,是被拨开攻出那一剑之后召忠用迅雷不及掩耳之速,一剑将他脖子抹下,断气而亡。在他恐怖的眼中,只有一个‘快‘字。他死得心服口服。

    周召忠除掉这为祸一方的三个道人后,缓缓走出大门。按道理说他应该抓两个小道人盘问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但是,他知道,小师妹会处理好这些事,因为小师妹也是嫉恶如仇之人,他总得为她留点什么吧。

    他走到门前,听到外面阵阵惨叫声。徐娇卿见召忠出来,抹抹头上的汗珠,跳着过来,“怎么样,师兄?这些歹人都被我拿下,现在你想问什么就问什么。”

    “谢谢,师妹,你辛苦了。”召忠笑着应答。但他转身过来,对着那些昔日为非作歹的假道人却目光如炬,让人不敢直视。“你们这些鱼肉百姓的歹人,快将罪行一一道来,否则便和你们师父一样的下场。”

    一帮平时作威作福现在却屁滚尿流的地痞,如今才真正体会到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道理,趴在地上犹如丧家之犬,一道人鼻涕眼泪留作一团,看了让人生厌。他哭丧到:“两位侠士,我们是本地良民呀,只因那三个道人自称是青城侠客,开馆收徒,如果通过考验加入门派,每月包吃住还有零用钱,我们如何不心动,便跟着他们干,谁知道他们做的尽是坏事,我们已经上了贼船脱不了身啦。”

    “你们通过什么考验?”徐娇卿好奇到,但声音仍然生硬。

    “他们对我们的考验就是一天之内劫财一次,不得少于一钱银子。”那道人怯生生到。

    “畜生,这样的事你们也做得出来,还是人吗?”徐娇卿怒到。

    “我们都是被逼的,现在世道不好,皇帝只知道游山玩水,要不就是征兵打高丽,要是有口饭吃,谁愿意来这里做坏事。”道人动情的说。

    确实,当今天下,隋炀帝弑父登位,杀尽前朝功臣,又好大喜功,重税负、征民夫,整得是天怒人怨,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可谓是山河飘摇,百姓也人人自危,若有好的生活,谁还愿意当土匪强盗呀。

    “你们正值壮年,怎么没有被征为兵丁?”周召忠切中问题要害。徐娇卿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样的问题她为什么想不出来呢。

    “少侠你有所不知,这三位道长,哦不,假道人,歹人!!”那道士见周召忠面有愠色,急忙改口到:“那三个歹人,自称是青城第十八代传人,当今国师五人之徒,入他门下只需每月按时上供,家里的税费兵丁一概免征,我们县里的年轻人为养家糊口,好多都参加了这个组织。”

    “国师五人,说具体点。”周召忠微微一震,眼神露出一丝不安的神情,但一闪而过恢复了平静,那群吓得半死的假道人当然看不到。

    “国师五人乃当朝陛下钦点,五人当年建立了幽兰教,广纳天下豪杰,接受江湖组织。我那三个师父就是他们门生,为幽兰教成员。”那道士眼神有了明显变化,说话也大声了一点。显然,他以为自己抓住了救命稻草。

    徐娇卿显然对他的这个变化气愤不已,小命还在别人手上捏着,说话竟然大气起来,反手便是一巴掌,打得那人眼冒金星。

    “侠士,我说的全是实话,不敢冒犯大侠呀。”道士又哭丧着脸。

    “幽兰教现在发展如何?”周召忠仍然淡然的问道。

    “幽兰教广收天下豪杰,妄想一统武林,江湖败类…”他舔了舔舌头,不小心说到自己了:“纷纷加入,但是名门正派比如少林、点苍、青城都没有加入。所以他们便假借这些门派之名,在外毁其声誉,起到逼其就范的目的。”道士答道。

    “你们可知,现在国师人在何处?”周召忠终于问到核心问题。

    “不敢欺瞒大侠,由于幽兰教发展迅速,引起朝廷注意,前朝皇帝本准备绞杀之,但却不知为何突然驾崩。本朝天子宽大为怀,将其吸收金朝廷,并将五人封为国师,为朝廷接收天下门派豪杰为己用。现在、现在……”道士说话开始吞吞吐吐。

    “现在什么?”召忠大怒道。

    “现在国师在离青城不远的都江堰,那里习武成风,他们到那里收编武林人士。”道士垂头到。

    周召忠听罢,转身便走,不是他心急,而是这所谓的‘幽兰教’简直欺人太甚,为了一统武林竟然用如此卑劣的手法破坏其他门派声誉,而召忠一向以门派声誉为重,这件事情他自然必须要插上一手。徐娇卿见罢乘机教训了这些道士几句:“你们赶快回家,好好度日,切不可再为非作歹,否则他日如让我知晓,你等的下场便是他假冒青城派三歹人之结局。”说完,大踏步随周召忠而去。

    而这帮假冒的青城弟子,听到最后一句,在看看自己师父的惨状,不禁颤抖起来。那三个师父的下场着实吓人,还是老老实实回去做百姓吧!!

    第四章 神州镖局

    一路狂奔,周召忠和徐娇卿没有片刻歇息,只一日时间便来到都江堰。进入城中,这都江堰城市又与青城县不同,不但城池大得多,而且玲琅满目的商品沿街摆卖,而街道后面便是奔流不息的河流。

    周召忠感叹的说:“这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便是百余里地之外的城市也有如此风格不一的格调,看着这怒吼奔腾的河流,真感慨大自然的威力,由此可见我们人类的渺小。”

    徐娇卿咯咯地笑了一声说:“师兄,你又在感叹什么,发思古之幽情。你说人类渺小,我却有不同的意见,不信你跟我来。”她不由分说,拉着周召忠便朝前走。而召忠知道自己的这个师妹平日里总是古灵精怪,此刻也不便多问,只是默默跟着她走,顺便仔细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

    在连续询问了几位本地百姓后,这位可爱的师妹将周召忠带到了都江堰口。眼前的景象让周召忠目瞪口呆。远处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江咆哮着奔流下来,却在不远处被一个人造的鱼嘴口生生分开,然后经过人工将河道更改,九曲十八弯,加上无数的木排立于水中,这河流到他们面前的时候已经成了涓涓细流,这一切仿佛犹如魔法一般。周召忠恨不得将刚才说的话吞回去,他情不自禁的说:“这是哪位神人做下的浩大工程,简直让人叹为观止呀!”

    徐娇卿师妹嘟啷着嘴说:“师兄承认错误果然快,怪不得师父如此喜欢你。”她把双手平放在额头上,以遮挡当空的烈日,眺望了一阵后,突然挥手大喊起来:“这位大叔,请过来一下行吗?”

    周召忠朝着师妹伸手的方向看去,一位老农正背着一箩筐东西慢慢走过来。待老农走到跟前,徐娇卿热情地上去帮他卸下箩筐,然后问道:“大叔,你是本地人吗?这么辛苦背着东西,生活不容易吧?”言语之间,关切之心尤甚。

    那老农喘了几口粗气,然后笑着答道:“小妹妹呀,我便是本地百姓,要说生活还过得可以,这都拜我们的水神李冰父子所赐呀!”说完,朝着江河拜了三拜。

    周召忠满怀狐疑地问道:“大叔,难道这如同魔法般的工程真是神仙所造,你看这江河分明是咆哮着过来,到我们这里却平平缓缓,真神了。”他眼睛里透露着对这工程的崇敬之情。

    老农呵呵地笑了起来:“小伙子,这李冰父子哪里是什么神仙,只是我们尊他为神罢了。你可知道这成都平原原本水患严重,方圆千里都是人烟稀薄,因为大家都不知道这水灾什么时候到来。”他指着远处咆哮的奔流说:“以前我们这里的岷江一直都是这样波涛汹涌,你说百姓如何能够生存。到了秦代时期,李冰为蜀郡守,他创造性的完成了这治水工程,从此平原再无水患,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我们也尊他为水神。”

    这一席话说得周召忠若有所思,确实做人便要为百姓谋福祉,若不能凭借自己一身本领为天下苍生造福,那便是遗憾终身。召忠此时对师傅的教导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那老农滔滔不绝的讲述着都江堰的故事:“李冰采用中流作堰的方法,在岷江峡内用石块砌成石埂,叫都江鱼嘴,也叫分水鱼嘴。鱼嘴是一个分水的建筑工程,把岷江水流一分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