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国破山河在 > 国破山河在第48部分阅读

国破山河在第48部分阅读

拥有八一式步枪地八路军战士有一拼之力。

    但是在眼下这种敌我混杂的密集混战中,敌我双方间的距离有限,三八式步枪的长枪身灵活性明显不及略短的八一式步枪,三八式步枪在捅刺中极易受其他战团的影响,挥动不便。而且八一式军刺刃刺锋锐。

    抽回时只需稍一扭转即可在狂喷血泉伤口中轻易回抽,三八式刺刀在杀伤效果和强度上更加根本不及军刺。

    而且更要命的是,八一式的792口径步枪弹是采用在人体内滞留性极强的铅芯弹。只要枪口不抵在敌人截面较薄的躯体上射击,根本不用担心射穿敌人伤到自己人地顾虑,而日本鬼子士兵则在白刃战之前就已经退掉了枪膛内地子弹,持有八一式步枪的二排和游击队战士占尽了便宜,一边用军刺与敌拉开白刃战,一边趁其不备直接开火射杀伤敌人。

    在二排的战士们重点照顾日本士兵地同时,伪军们早就被炮火给吓破了胆子,谁见过如此精准和恐怖杀伤力的炮火,一个火团炸开来,起码十几米范围内的人几乎全数躺下。失去了日本兵的压制,幸存的伪军一下子崩溃了,扔下了枪,惨嚎着撒腿就向战场外面。

    伪军开始发生溃逃,郑同福即刻收拢了炮火,放了两枚空头弹吓唬吓唬逃敌后,几个技术人员立刻抓紧时间对九二式步兵炮进行保养和检查,测量高强度射击后的炮筒温度,机件强度。炮膛内的火药残留,膛线磨损程度及射击后炮身偏移度,这些都是试制步兵炮实战的第一手资料,除了协助李卫他们杀伤敌人,他们要记录这两门在实战中的实际性能。

    除了检查步兵炮本身外,技术人员们同时走到战斗结束的战场上检查着弹点地杀伤半径,弹片密集程度及各种杀伤效果,这是最佳的人体杀伤实验,记录下来的资料将会被整理编成手册,随着以后的正式生产而发放到每一个炮兵手中,没有比眼下更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了,看来找李卫他们配合试炮是一点都没白跑。

    在二班长的捷克式轻机枪放翻了最后几个敌人后,游击队继续向战场外追击溃逃的敌人,巩固战场,防止敌人反扑,二排则开始对战场进行清场,收拢敌人俘虏和伤兵。

    三班长雷龙清点了已方损失后,跑到二排长面前报告道:“二排长,一班战士重伤两人,轻伤两人,二班班长轻伤,战士轻伤三人,算上我们三班李卫被蹭掉一块皮,共计负伤九人,无人牺牲,步枪共计损坏两支,手榴弹和子弹消耗过半,其余无损伤。”

    在战前原本以为能够拖住敌人就已是完成任务,哪知道有两门大炮撑腰,几乎让二排的战士们战斗力超常发挥,此消彼长之下,虽说人多势众的日本鬼子和伪军却被打了个措手不防。大部分士兵由老红军组成地二排,在两门九二式步兵炮的完美配合下,几乎以轻微损失的代价顺利击溃了来敌,敌人仅剩的一门六零式掷弹更是一炮未发就被二班长用轻机枪干脆利落的撩倒了炮手。

    “二排长,俘虏怎么办?!”二排的指导员指挥着战士们清场,在远处喊道。

    “这个?!”二排长犯起了难,他们这次是打牵引战,不是打歼灭战,这个局面让他有些意料之外。

    “八嘎!”一个伏在尸堆里的日本士兵满身血污的举着枪猛地蹦了出来,扑向离他最近的八路军战士,脸上的狰狞气息离那名战士越来越近,突然身子一震,翻起了白眼,软软地扑倒在地上,后脑门子上插着一支闪亮的星尘梭,只余出半截刃身露在军帽外面,而自始至终,李卫的目光都没有正眼瞧过来,他只是右手搭在腰间的镖盒上又扣出一支星尘梭。

    李卫突然从尸体堆里拖出一个装死的伪军,冲着他吼道:“妈的,还敢装死,老子捅死你,狗日的到那边集合去,不然就干掉你!”对于汉j,李卫丝毫不客气将枪口上的军刺紧紧地顶在那名被吓得浑身发抖的伪军脖子上。

    也许是看到地些已经被归拢的伪军俘虏们惊骇欲绝的眼神,李卫仍是意犹未尽地冲着他们吼道:“看什么看?!没见过这么帅的帅哥啊,双手抱头,蹲下!闭上眼睛,唱国歌,呸呸呸,唱什么国歌,这会儿还没国歌呢。”李卫发现口误,声音立时小了起来,但又马上冲着周围喊了起来:“还在装死的,马上站起来,不然一人补一刺刀。”

    也许是被李卫的恶形恶状吓坏了,战场上又有三四个还在装死的伪军马上爬起来,喊着:“老总,饶命啊,饶命啊!”

    李卫没好气的指了指,“老实点儿!放下武器,都蹲那儿去,不准说话,不然被一枪蹦了,到时别怪我!”被他这么一吓,果然有一些在装死的伪军都吓得跑过来投降。

    脚踩到一个日本伤兵的身上,李卫不屑的眼神对上了这个依然不甘心的伤兵。

    这个日本伤兵喉咙间发出嗬嗬之声,仍想爬起来,却被一支格斗刺捅入了心脏,伤兵的身体立时僵硬了,随着眼神中渐渐失去仅剩的生命光泽,日本伤兵胸前血如泉涌,格斗刺拔出,却未带上半滴血珠。

    看到这一幕的二排长道:“嗯,伪军收拢,能带走的带走,不能带走的包扎一下,扔这儿,鬼子嘛!执行战场纪律,等会儿回去就报告未发现日本鬼子伤员俘虏。”他的目光和二排指导员对了一对,双方立时知道了对方的心意。

    彻底消灭敌人是最大的战场纪律。

    在抗日战争初期和中期,八路军把捕获的日军俘虏一向都是很稀少的原因除了日本鬼子拼死顽抗外,八路军的战场纪律的贯彻执行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二排的战士们很认真的执行着这一纪律,只要是战场上躺着的,除了是伪军的,一率在要害上补一刺刀,对敌人善良就是对自己残忍,这一血的教训在平型关和娘子关战役中就得到了充分体现,当时几乎相当一部分的八路军士兵在清扫战场时伤亡在日寇伤员手里。

    清理了战场,收集了武器弹药后,二排叫回了游击队的战士们,押着伪军俘虏,护送两门九二式步兵炮迅速撤离战场。

    “卫哥?你的伤怎么样?”听说李卫负伤,郑同福连忙赶过来看。

    “没事儿,不小心让鬼子的子弹蹭掉一块皮,战场上常有的事儿,连轻伤都不算,上了药就好。”李卫露着左胳膊让战友做伤口清理,连眉头都不皱一下,战斗结束后等回过神来发现自己负伤时,伤口早都麻木了,胳膊上一条长长的血沟让人看得触目惊心,但幸好没有真正伤到筋骨。

    第五卷 第二百零六节

    也许是两门九二式步兵炮一战立威,敌人感觉到八路军内首次出现大口径的攻坚重武器,原来的据点封锁政策受到威胁,没有再次出兵,使得一连新占领的几个村子的百姓们很顺利转移完毕,向根据地内部迁移时,一连顺手行动得到了上级的表扬,其他部队纷纷学习,盯住敌人据点,趁机将老百姓迁移进根据地内部,这年头八路军缺得是啥,就是人,中条山大战后引发华北的一片混战,使根据地的相对安全控制范围缩减了不少,敌人强迫各村子维持会强行迁移百姓进入治安区,同时制造无人区隔离根据地,通过封锁企图困死共产党的抗日部队。

    像是赶场子一样,郑同福拉来做实战试验的两门九二式步兵炮协助三团拔除了几处重要战略位置的敌人据点,更有凑巧的是在二连的一次拔钉子战斗中,有一发碎甲弹无巧不巧钻进了一座鬼子碉堡上的枪眼内,一瞬间金属风暴在碉堡内部肆虐过后,原本还打得正热闹的碉堡一下子就静悄悄的,二连一枪未放就冲进了碉堡,好家伙,碉堡内的敌人全挂了,几乎就是一炮定乾坤。

    一气消耗完了所有的试验炮弹,郑同福和兵工厂的技术人员与保卫战士立刻拉着火炮赶回兵工厂,没了炮弹,这大炮就是累赘,他们可不想有什么意外,和李卫他们打了声招呼后,立刻回程。

    因百团大战的失利引发的一系列不利局面,日军华北战区司令官多田俊最终在下半年调入军事参议院,黯然退入后台,而号称“中国通”的冈村宁次继任,在继续推行多田俊的囚笼政策的同时,发动治安强化运动,通过政治宣传、经济攻势和军事手段,从心理上进一步瓦解抗日革命根据地的武装力量。

    自从冈村宁次初任日军华北战区司令官后。晋察冀抗日革命根据地抗日斗争形势一下子变得复杂起来,而一连的无意举动,显然触动了日军的神经。

    在日军华北战区司令部内,冈村宁次站在包含整个晋察冀地区地大型军事地图面前,背对着众大佐军官,凝视了地图很久,嘴里轻轻吐出一句话:“铁壁合围行动,开始!”

    八月中旬。

    在收拾完百团大战和中条山战役的残局后,隐忍了几个月的冈村宁次终于发动了号称“铁壁合围”秋季扫荡攻势,目标是掠夺根据地刚刚,收获粮食,为了扼杀华北地区的八路军抗日力量,在重整训练的各混成旅和主力师团,集结了日伪军近七万余人,向晋察冀抗日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大扫荡。

    原本来处在小规模战斗不断的形势下,面对敌人优势兵力,一分区三团的战斗任务一下子变得吃紧起来。

    除了守卫延安的120师,作为主战部队之一。李卫所在地独立三团及其上级的115师、独立一团、343旅。358旅,385旅、386旅等作战部队承担了分割消灭侵入根据地来敌的主要作战任务,而守卫王家峪的129师则伺机发动歼灭战。

    三团的主要战斗任务终日奔波在根据地内。掩护群众撤离,或伪装成主力部队吸引敌人,配合其他友军部队分散来敌。

    这个时期已经不存在什么闲人,哪怕是黄涯洞兵工厂早已是建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备战,七万的来敌,使根据地的形势不容乐观。

    虽说是从现代社会过来,但在这样纯粹战斗的日子里,李卫却感觉自己和这个时代的其他战士全无两样,他已经完全融入到这个集体当中,只看到日本鬼子士兵和伪军。全团上下立刻就会红着眼睛嗷嗷叫着扑上去。

    三团地战士们整日都在全速行军和战斗,李卫脑子里除了保持两腿地迈动外,已经没有了其他杂念,半个多月的连续战斗,吃了就睡,醒了就走,发现敌人就立刻抄家伙杀奔过去。

    只有李卫自己一个人知道,最艰苦的日子就要来临,只要熬过这段时间。全中国将会全力准备大反攻。

    “报告!前方小西沟村地粮站被敌人给抢了!敌人大约六百余人,正向南面而去!现距我们十五里。”通信员立刻向二营营长吴二狗送来群众传递来的的情报。

    “啥?!”一听到粮站的粮食被鬼子抢了,二营的战士们眼睛当场就红了,迅速分散成多路战斗队形就要去追击。

    “统计一下弹药!”二营教导员开始检查战士们的弹药情况,才能决定如何打这支战力和他们二营相当的敌人。

    但情况并不是那么乐观,经过多日的转战,二营的弹药补给有些供应不上,战士们手里的药弹基数仅够维持一场中型战斗,也就是说即使消灭完这股敌人,二营将陷入弹药匮乏地窘境。

    收到各连上报的弹药储备情况,二营教导员在二营长耳边小声嘀咕道:“老吴,现在弹药仅够打这一次的,这次不能硬碰啊!”

    略一沉吟,二营长脸色一冷,道:“这一仗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说什么也不能让敌人把粮食抢去,不然咱们吃啥,告诉战士们,此战一定要全力以赴,速战速决!”

    “弟兄们,给我追”二营长的火爆脾气依然没改,六百多鬼子,在他眼里还算不上一盘菜,气吼吼的掏出枪就发出追击令。

    “我叉叉个圈圈的!”李卫咕哝着跟着三班长和一连首先赶在队伍的最前面,当兵打仗靠的是粮食,今年年底雨水少,虽然有第二茬粮食种着,但对于靠天吃饭的根据地来说,粮食本来就很紧张,若是让敌人抢了去,那到明年开春这段期间,这日子就难熬了。

    虽然二营长脾气爆,可人并不傻,知道自己地弹药不足,战斗拖得越久越不早,他带着二营悄然无息地追在了这股敌人后面,伺机偷袭,作为近战能力最强的三班,则发挥出悄然无息的近战能力,偷袭了跟在敌人队伍后面的几小队伪军,截下了一些粮食。

    看到独轮粮车上有几袋美国面粉,李卫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这些精面粉可是上次军事大比武后,美军军事观察团替晋察冀争取的一批粮食,本来这些细粮是要运送到延安和野战医院的。

    有几袋洋面粉因为装车时给弄破了袋子,面粉漏了出来,否则怎么会让二营和群众轻易摸到这股敌人的动向,“操!真是浪费啊”李卫抓起一袋面粉,努力想扎住袋子,但忽然停了手,抓起了一把面粉,忽然哈哈大笑起来:“有招了,我操,就让你们这结狗日的吃个够!”

    “喂!小李子,你认为这样真得有用?!”二营长听李卫说完了他的计划,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这些袋子破损的面粉。

    “肯定成,这种天气,绝对适合使用这样的办湖而且我们学校里以还试验过。“李卫兴奋的点点头。

    “成!就按你说的办!”二营长一直紧皱的眉头一下子松了些。

    “这,简直是荒唐!”一连指导员丁鹤洋望着李卫和几个战士抓着几袋面粉而去,一脸的不信,他认定了李卫是在浪费粮食,李卫的这个作战建议他几乎从未听说过。

    六百多日伪军带着粮车一路大摇大摆地插进一座山谷,肆无忌惮地不时向山谷两侧进行火力侦察,六百多人装备了轻重机枪和掷弹筒,几乎顶得上八路军半个团的人数,挟着刚刚抢了一个八路军的秘密粮站并扫平了一个村落的战果,这也难怪他们有嚣张的本钱。

    二营其他战士已经陆续进入山谷两侧的阵地内,李卫带着几个战士背着几袋面粉顺着小路穿插到了山谷边的山腰上。

    “听好了倒时候,一定要趁着风势把面粉扬开,尽量均匀,要笼罩住敌人的队伍。”李卫小声的再次强调。

    列着长蛇阵,狭长的刺刀不断反射着太阳光,日本士兵分面两部分在队伍前后,伪军哼着小调押着粮食在队伍中间,顺利进入谷内,在接近山谷出口时,原本还带着得几分谨慎已经消失了,后面的士兵脚下不自觉的加速,使整个队伍变得有些臃肿起来。

    正当日伪军先头部队快要接近山谷出口时,山谷两侧突然腾起白色的粉雾,并在山谷内风势的影响下,一下子笼罩住了山谷中正在行进中的日伪军。

    “八嘎,什么东西?!”日伪军一下了乱了阵脚。

    除了少数几个士兵被呛到了以外,周围没有士兵因这些不明雾团而中毒毒发生身亡,日军指挥官迅速反应过来,就听到周围不小心把粉雾吸入嘴里的士兵啧着嘴嘀咕道:“什么味道,好像是生面粉!”

    “面粉!谁吃饱了撑的,八嘎,谁把面粉弄撒了!”以为队伍里有人把面粉弄撒了的日军指挥官气急败坏的吼道,日军指挥官这一认识偏差,彻底将这支队伍送入了绝境。

    “嘿嘿,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李卫露出冷笑,点燃了一团临时做出的火药包上的引线,然后大力一脚开出,飞向山谷中的面粉云团。

    干燥的气候,被山风混合均匀的面粉云团,如果遇上一团火星

    第五卷 第二百零七节

    轰!~~~轰轰轰!~~

    就像是干柴遇上了烈火,暗红色的火团在山谷中一刹那之间扩散翻滚,面粉云雾几乎成了火云,谷内瞬间连锁爆燃的暗红色火团一闪而逝,由于山谷特殊地形造成爆燃效果加成的强烈冲击波气浪几乎使山谷上方的空气都产生了波纹折皱感,向四面扩散而去,谷边的山体都在震颤之中,秋季的枯叶一下子落了个精光。

    这,这真得是几袋面粉的威力惦二营全体战士们不可置信的目光中,面粉云爆效果像割麦子一样倾刻放倒了大多数未反应过来的日伪军,甚至还掀飞了几十个身体瘦弱的敌人。

    “要是再来朵蘑菇云就好了!”李卫在脑海里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