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国破山河在 > 国破山河在第18部分阅读

国破山河在第18部分阅读

   “啥事儿?!”李卫头都没抬,继续灌凉茶。

    “你找地那些学生是从哪里找来的?”

    “啥?!他们有什么问题吗?”

    “不不不,不是这个意思,他们一点问题都没有!~我的意思是,其实就是,唉,直说了吧。这些人才是哪里整来的。”

    “西北联合大学的工学院啊。能力不行吗?我看还可以啊,你老的眼光什么时候这么挑剔了。”李卫有些不乐意了,按他估摸着。他带回来的这些手工社的学生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绝对不弱地兵工厂原有地技师,不知道这李老头话里还带着话,倒底是什么意思?!

    “不是,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不是说这些学生能力差,而且是能力太好了!~”李厂长有些急了,“来来来,你看看,这是现在所有新进兵工厂的人才资料,你看看。”

    李卫接过材料还看了李厂长几眼。闹不明白这老头葫芦里卖得什么药,不就是工学院的学生嘛,又不是外星人,值得这么大惊小怪的吗?!李卫一头的雾水。

    看着材料上的人名和能力相着的介绍,李卫一看,其他同志倒也真能找回牛人出来,郑涛,北平大学工学院教授,擅长机械规划和管理。焦春,山西爆竹世家,擅长制造火药,特别有制作出威力不弱的黑火药。。。。。。

    其他的同志路子倒是也蛮广地,带回来地精英不是理论精深的教授就是实践能力丰富的老工匠,怎么看都比自己带回来地这帮学生级别要高,这些学生也看不出比他们这些教授老工匠能力高出哪里去,李卫抬头看了看了李厂长,道:“哪里能力太好了,我看都不错啊。”

    “我就跟你说吧,你带来的这帮学生可不一样,如果说单论一个,那和其他的同志都差不多,也不显得强多少,但是这几十个合在一起就不一样了,一个项目给他们,嘿,这帮小子,配合的挺溜的,几十人拥在一块,本来还以为他们要弄个十天半个月,才两天的功夫就整出来了,这些学生怪能啊,平时咋看不出来,也没看他们怎么忙的晕头转向,你弄一下,我搞一下,在他们手里转一圈,咋就成了呢。”李厂长也是越说越兴奋,自从李卫带回来的这帮学生到了兵工厂以后,从他们的做事方式,李厂长就感觉是捞到宝了。。

    这几十个学生干活和平常人不一样,内部之间各擅所长,而且搭配的极好,分工明确,管理协调,李厂长为了测试一下他们地工作能力,还试验性的把一项研究项目交给他们,其实这个项目已经有成品和结果,没想到这帮学生在一个叫郑同福的人带领下,先集体讨论了半天,定出一个方案,有个叫林科的学生先画出图样,其他学生同时开始准备工具和试验品,其他几个学生先开始小样试制,在几个理论计算和实验通过后,立即开始流水线式成品试制,而且并不需要兵工厂的很多帮助,只是由兵工厂提供了原材料和一些参数手册。

    这些学生各个人都像经验丰富,配合熟练的样子,以其他人没有想过的方式,用最简直快捷的方法成功试制出成品,交给兵工厂的技师们评测后,不仅成品在使用性能和质量上丝毫不弱于兵工厂地自产品,甚至有些方面更加优于兵工厂,特别是在生产工艺上更加简洁,损耗和成本更低,而且还是完完整整的一套生产流程被写成手册交了上来。

    听这些学生说,这叫啥子“团队合作优势”,“团队”这新名词以前听都没听说过,没想到团队合作居然这么厉害,每一个分开来则看上去平平无奇,合起来就像一个严密完整的机器,一但发动起来,真是让人不能小看。

    第二卷 第九十一节

    李卫瞪大了眼睛,还以为李厂长能说出手工社这些学生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能耐,能让他这么夸赞,没想到闹了半天就是手工社学生“团队”让他这么吃惊。

    团队合作也不算是新名词,只不是在现代社会才有人正式将“团队”一词正式规范起来,把每一个人的能力与其他人相互协调,环环相扣,发挥出1+1>1的最大效果,这对李卫自己来说也不算新鲜,但对近战的兵工厂来说,李卫刚创立的流水线生产方式就已经令兵工厂的技师们大呼过瘾,现在这个工作能力更加优秀和出色的团队,更是让他们咋舌不已。

    “我来以为啥呢?~就这点事啊!团队知道不?堤通过长时间的合作才培养起来的,不是想凑就能凑起来的。”李卫是一脸平静,为了把原来只管自己搞研究,散沙式的手工社培养成一支能够充分把个人所长互相结合起来的团队,着实花了不少心血,肯定要比其他地方调来的单打独斗式的精英要强得多了。

    李厂长的表情凝固了,看李卫仍是心在蔫的样子,就知道敢情说半了半天,人家根本没反应。

    “你小子,看你这波澜不惊的鸟样,就知道你早有预谋,唉,得得得,又浪费口水。”李厂长无奈的磕了磕烟灰,又把这老脸凑了过去,问道:“嗨,卫子,来传授传授经验,你是怎么培养的这个啥团队的?”

    李卫有种茧自缚的感觉,在抗日战争这年代,能找到和培养手工社这支团队几乎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才算是粗具雏形。

    天时即是因为战争,人材因为学校减少而相应集中;地利,工学院几乎就是当时机械专业的翘楚,方便就地取才;人和,只有自己这个有好处可分的副社长,人家才会听你的。而且社员之间的性格和作风刚好冲突又不大,才算是勉强形成互相协作的团队式风格,这种经验几乎没有什么照抄地可能性。

    “唉,哪里有什么经验,只不过是运气好罢了,团队这种东西就像是传动的齿轮,一个齿不好,整个就动不起来。不仅仅是个人的能力,还要包括性格等方面,说起来蛮复杂的,不过眼下得尽快融入到兵工厂里才行,要多磨合磨合,小圈子整不出大名堂,要让他们这些学生尽管适应兵工厂的大规模生产和研究。”李卫还是不得不实话实话,如果再让他去找一支同样的团队出来,简直是要了他的老命,而且这一趟回根据地的路上他也几乎是差点挂了回来地。

    李厂长一听李卫这样说。就知道榨不出多少东西。但谁得知道人材难得,小李子出去一趟也不容易,就不多难为他了。连忙换了个话题道:“小李子,八一式步枪,你看到了吧!~”

    “看到了,不是蛮好的嘛。”

    “现在上级首长下达命令八一式步枪将作为八路军制式武器,统一对现有装备进行换装,就需要兵工二所,三所和四所一起同时生产标准配件,下个星期这三个兵工所要派几十个同志过来学习,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要好好的教。别到时几个兵工所生产的零件不通用,那乐子就大了。”李厂长把一份人员名单放到李卫面前,“拿去,这是参加人员的名单,包括了特长和工种,你好好安排安排。”

    “天啊,又是培训人的任务,也不让我多歇几天啊,您老简直比地主还黑哪!~我要求加工资!~加福利。”李卫装着一副苦大仇深地委屈样。开始讨价还价。

    “屁!~少给我叫苦,看你这趟回来大把的银元拿在手里,简直是外出游玩,放了两个月的大假,还赚了几千个银元,别当我什么都不知道似的,少给我装,快点准备去。”李厂长一看这小李子又开始耍无赖,拿着旱烟杆敲着桌子毫不客气的揭露李卫地纸老虎表现。

    李卫苦着脸收拾着名单准备走人,刚走到门口就听李厂长又在后面喊:“小李子,下个月工厂要签什么工作契约,里面就有你说得什么福利,记得到我这里来拿,别到处乱说俺老李比地主还黑。”

    “啥,工作契约?莫不是劳动合同!”李卫猛一刹住脚,“我没听错吧,现在还有劳动合同签?!不是卖身契吧?。”

    李卫摇了摇头,他差点分不清现在是近代还是现代了,这个兵工厂还是真啥新鲜玩意儿都有,不是八一式步枪就是劳动合同,心底里直嘀咕是不是自己改变了历史而产生地蝴蝶效应。

    李卫却不知道这些不是他改变了历史,而是本来就存在的历史事件。

    跟着李卫来的范国文倒是在兵工厂里混到一份不错地差事,成了兵工厂文化实习课的辅导老师,每天晚上都有三四个小时的文化识字课和其他课程,兵工厂的很多技师和工匠虽然实践能力丰富,但是文化素质薄弱,甚至有些人连字都不识,不管范国文平时表现如何,毕竟是麻省理工的高材生,不过看上去好像是有点大材小用,但毕竟兵工厂里也就只有范国文既文化层次比较高,又比较有闲,也就将就凑合着将就用。

    每天晚上的文化课可苦了范国文了,面对这帮说白了都是大老粗式的学生们,自己还要苦苦回忆几乎全还给老师的中小学课程,还得转成中国本土的内容,而且对有些连字都不识的学生,甚至连一个普通地词语的都要解释个半天,差点没把他给气死。

    往往是范国文一边面无表情的讲着课,一边心底下拼命的骂这帮土包子。

    很多参加补习班的技师们经常会在课堂上听到这个老师说一些听不懂的奇怪词句,什么“法克,削特,卖嘎的。。。。。。”

    比较好学的几个人会问范国文这些词是什么意思,却看到范国文涨红了脸像被抓到尾巴的猫,楞什么都不说,要不就打着哈哈,故左右而言他,后来他们又去问李卫,李卫也没说什么,只是第二天就看到范国文顶着两只熊猫眼,一副鼻青脸肿地样子出现在课堂上,教室里的人们差点没笑炸了窝,以后再也没听到范国文那些奇怪的词语。

    第二卷 第九十二节

    每天挣扎在精神崩溃的边缘,勉强硬拉着西北联合大学的学生们做陪教,几乎是照抄自己父母手把手教自己写繁体字的过程,费尽了口舌让这帮技师和工匠们慢慢地一点点了解很常识性的科普知识,也还算是还让那些一字不识的文盲能写出更多的字。

    当不会写字的人第一次用笔歪歪扭扭的划出自己的名字时,那种充满喜悦的笑容,让范国文最终在心底里还是涌出一股初为人师的欣慰,之前压抑许久的火气不知怎么着消失了。

    甚至连兵工厂的警卫连战士之间在空闲时都在互相传抄着认字纸条,范国文终于有点明白,为什么文化底子十分薄的兵工厂硬是从无到有的,建立起一个有模有样的军火生产线。

    延安抗日收到了西北联合大学的学藉转交手续,加上李卫这些人又是隶属第十八集团军,算得上自己人的高级人才,自是立刻答应接受也同时做好了入藉手续,因为学习专业比较特别和特殊工作需要,延安抗大特别安排了导师以函授的形式负责他们的学业,通过邮包传递给这些新转入的学生布置学习项目,作业和测试卷。

    李卫拿着属于自己的学藉证明和导师手写油墨印的学业计划,当看到导师的签名时,他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快要停止了,都不敢相信自己的导师居然是当代的顶级著名学者,不论是近代还是现代都算是宗师级的人物来客串自己的专业导师,李卫觉着自己几乎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赚到了,大大的赚到了,不论是将来还是现在,这都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为此李卫在被窝里整整偷笑了一整夜。

    因为最近八路军的军事行动比较多,军工厂一直处于加班加点的紧张生产中。甚至还有三班倒二十四小时地昼夜加工,李卫白天忙于带领太行山兵工二、三和四所的同志学习和操作八一式步枪的制式化生产学习,晚上又要埋头进行大学专业的自学,白天的体力与晚上的脑力消耗,若不是有从城固县的清风观带回的《炼神诀》内地玄门正宗内家真气修炼术让李卫有足够的精力和恢复力应付这种满负荷的消耗,换成其他人早已是身心俱疲,积劳成疾。

    几乎每个晚上和平时的休息时间,李卫都在抓紧时间修炼炼神诀。这已经不是自己兴趣爱好,在李卫见识到修炼内家真气能让自己迅速回复工作和学习状态的神奇效果,炼神诀就成了吃饭喝水一样的生活必需,几乎被李卫当作脑轻松,龟鳖丸等补药来看待,如果不多修炼,他根本支持不住这种高强度生活的状态。

    普通人式的睡眠状态已经从李卫的生活中消失了,晚上仅有四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内,李卫躺在床上自然而然地运行着炼神诀,很快地进入深度睡眠式的无我状态。默默地功行几周天后在起床号响起时自动清醒过来。仅有的四小时练功式地睡眠却有同睡足了时间一样。

    李卫在如此紧张和繁忙的工作和学习状态下,每天都以饱满的精神和体力准是上工收工,早上醒来眼中都没有加班学习至深夜的血丝。其他人虽然有些诧异,但都当作是年轻人身体素质好,恢复力快。

    虽然炼神诀的修炼李卫已经达到养气、洗脉,凝心、聚气、脱胎、种魂和化气等十二层的养气入门阶段,尽管因为工作和学习的关系,每天的进步不是很大,真气的基础却是稳扎稳打的增长着。

    但真正让李卫始终摸不着头脑是云风道长给他地《御剑诀》,虽然口诀读起来有像是那么回事,但就是看不出效果,比如炼神诀的起步养气阶段就能很明显感觉到身体素质在提高不少。而这个御剑诀却练来练去就是没有效果,甚至连正常应有功感都没有,修炼口诀有时都让人感到莫名其妙,难以理解。

    李卫从文字面上去猜测御剑诀会不会是古代人传说中的御剑飞仙,他把自己的格斗军刺用来冒充一下剑来尝试,看看能不能御一下,但李卫的眼睛都快成斗鸡眼了,这根黑黝坚韧的长刺楞是死活都不肯动一下,李卫有点开始怀疑不是自己练错了。就是这本密笈是古代人大发白日梦,搞出来的玄幻小说骗后人,在修炼炼神诀之余,御剑诀仅仅是作为副修,反正看不出好处,也更看不出有什么坏处。

    忙到八月底,黄涯洞兵工厂每天开始都有十来辆牛车的钢轨送来,整车的钢轨作为优质钢材原料供应兵工厂生产制式化地八一式步枪等武器,月中旬时386旅的同志们发动了数万革命群众一口气干了一票大的,一夜之间把阳泉镇附近鬼子煤矿的铁轨线给扒了五里多,铁轨钢材都被拆了分别锯开分散了送到兵工厂作为领用第一批八一式步枪的货款,也保证了兵工厂有了优质的钢材原料来源。

    在兵工厂大把赚进生产原料的同时,鬼子们就惨了,火车楞是不通,煤矿运不去,这个武运长久也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作为当地的驻守部队的头头,被冈村宁次狠狠骂了一顿,当场给赏了一个切腹自尽。

    李卫拿了个小铁锤在牛车上的钢材东敲西敲,查看着材质,如果有特殊金属材料则地被当场挑出分类,检查完最后一车后,李卫签好验收单,交付其他人入库。

    “卫子,有你和小范的信。”兵工厂运输队的民兵连长拉下身上的小挎包,取出两封包的信来,除了保卫运输队和执行运输任务外,他还担负着递送信件的重要任务,上次忍者偷袭他大难不死,事后虽有后怕,但是仍继续做他的民兵连长职务。

    第二卷 第九十三节

    “谢谢,辛苦了!~“李卫接过信件,连忙回去喊范国文,缪钾他家里人有消息了,不然根据地里无亲无故的谁会给他来信啊。

    “国文,国文你给老子死出来!~”李卫冲着广阔的溶洞里喊,空旷的洞顶立即将他的放大数倍,不断在洞里回荡,黄涯洞兵工厂就这点最好,不用装什么喇叭,喊一嗓子,回音和共振就能把喊声传得老远。

    李卫又大声喊了几声,没见范国文出现在他的视野里,“咦!人呢?哪去了,看看这信,会不是会是哪个美眉寄给他的吧,这个小白脸!~倒是有这个可能性存在。”

    李卫自言自语的想找个地方拆信,刚一转身猛不丁就看到范国文直直地站在他背后,正满头大汗喘着气在傻笑着:“老大!~你找我?”。

    “靠!~你哪儿蹦出来的!~”李卫惊地往后一跳,条件反射式地把范国文的信干脆啪一下砸在范国文的头上。

    “信!~不会是我的吧,哎呀还真是我的,thand you 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