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横行无忌闯三国 > 横行无忌闯三国第21部分阅读

横行无忌闯三国第21部分阅读

卓出征,董卓都会令牛辅留守后方,因为牛辅的个性,后方能保万无一失。但是,也正是牛辅这种性格,牛辅并不善于攻城略地。

    因此,当李儒提出牛辅去汉中的时候,董卓就没有一皱,但是李儒却知道,牛辅现在屯兵于陕,手下有数万将士不说,最近还得到了三员大将。而这三人自己还认识,正是当时剿灭张角的时候自己见过的刘备三兄弟。

    说起刘备三兄弟,李儒对张飞的印象最深。这个张飞,有万夫不当之勇,李儒虽然不会武功,但是也见过吕布这种大将,俗话说,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走么?所以,用李儒不专业的眼光看来,张飞至少和号称凉州第一的华雄有一拼之力!当然,三爷真实的实力比华雄厉害多了。

    而李儒提名牛辅的原因,除了牛辅手下多了三名大将以外,还因为牛辅军中有一个讨虏校尉,这个人李儒知道,此人是凉州武威姑臧人士,曾经是太尉属官,董卓进京后投靠了董卓,被封为平津校尉,后来升为讨虏校尉,随牛辅一起驻兵于陕,这个人便是贾诩贾文和!

    此时贾诩还没有后来那么声明彰显,因为贾诩向来比较低调,只能算是略有名声。李儒知道贾诩这个人很有应变能力,所以李儒相信有数万西凉铁骑,加上关张这样的猛将,再加上贾诩,牛辅完全能够攻下汉中。

    最后,李儒还是说服了董卓。

    当中平五年过去的时候,董卓宣布,改年号为初平,而这一年就是初平元年。这比历史上正好早了一年。

    同时,董卓命牛辅为汉中太守,命牛辅迅速带兵去汉中就任。一场董卓跟刘焉之间的争斗就要开始了!

    ……

    初平元年的第一天,北海城内一片欢腾的气息。而张德也一如既往的宴请北海城中的名流士绅以及手下众人。张德一直应酬到晚上,当张德亲自出门送走了最后一批客人后,正要回府休息的时候,一个黑影突然闪到了张德面前。太守府门口的亲卫士兵一见,马上挡在了张德面前。

    张德一看这个人,只见这个人穿的破破烂烂,头发散乱的遮住了脸,手里拿着半个破碗,一看就是个乞丐。

    张德叹了口气道:“来人,给他找点吃的去,压迫热乎的!”

    这时候,这个乞丐说话了,一个很有磁性的声音传到了张德耳朵中:“显璋,是我!”

    张德听了顿时大吃一惊!

    ————————————————————————————

    晕了,为什么每周精华都送不完,这周每帖都给精华了,还是发不完,大家快去发帖啊!每个精华都有积分奖励的啊!顺便再要下推荐!

    第九十八章 祸害遗千年

    这个乞丐见到张德,轻声说道:“显璋,是我!”

    张德听到这个声音,大吃一惊,这个声音自己熟悉的不能够在熟悉了,那种不是很尖但是却很有磁性的声音,那种张德永远也忘不了的声音!

    只见张德急忙过去,抓住那个乞丐,用手拨开散乱的头发一看,果然是他。张德的两眼在看到这张脸的瞬间,不由自主的流出了晶莹的眼泪。这个乞丐正是张德的义父,汉末第一大宦官,十常侍之首,也就是前几天跳了黄河的张让!

    “父亲,真的是你,我不是在做梦吧!”张德梗咽的说道。

    “显璋,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先进去!”张让轻声说道。

    张德急忙把张让请进屋中,先命人给张让准备了热水和干净衣服,又命人准备了食物,当然,张德并没有将张让没死的消息告诉其他人,下人们也很知趣的去准备,没有人在意张让这个“乞丐”。

    等到张让洗刷完毕,换好衣服,张德急忙亲自将张让请到了内室,并且摆上了酒菜。张德也没有命人过来服侍,将下人全都支的远远的,然后便坐到了张让身边。

    看着张让狼吞虎咽的吃着桌子上的食物,张德心中一酸,张让瘦多了,也老多了!眼前的张让已经不是那个意气风发,油光满面的张让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面色枯黄的老人。本来乌黑的头发,现在已经变成了花白;以前那挺直的腰板如今也变的有些佝偻;原来那双修长的说手,现在已经满是皱纹了;以前那双透着精神的眼睛已经没有了,张德从张让的眼中看到只有无限的疲惫。张德知道,自己的义父,这个当年权倾天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张让,已经累了!

    等张让吃完后,张德这才问起张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而张让也将这些日子的经过告诉了张德。

    那日,张让被逼的跳了黄河。按照常理,黄河水流湍急,人掉进去基本上都是有死没活,但是张让这个人可谓是福大命大造化大。张让有一件宝甲,是一个益州商人从南蛮那里高价换来的。当时南蛮还处于比较落地后地步,跟原始时代差不了多少,所以,基本上是以物易物。而这件宝甲则全部是用藤条编制的,也就是后来诸葛亮火烧藤甲兵时烧掉的那种藤甲。

    其实与其说是甲,不如说是个藤条编制的背心,这个藤条背心不但可以防身,而且轻便,所以张让一直将他穿在身上。而令张让没想到的是,这个藤条背心救了张让一命。

    张让跳进黄河以后,因为黄河水流湍急,所以张让马上就被一个浪花给打晕了,但是藤条背心却能让人浮在水面上,而这个藤条背心却成了张让的救生衣。张让靠着这个藤条背心才一直备有沉底,经过几天的漂流,张让最终还被河水冲上了岸。

    当张让被河水冲上岸以后,发现自己在一个没有人烟的地方,周围全都是树林。张让只好独自一人进了树林。虽然张让没有受过什么野外训练,但是张让毕竟也是穷苦人家出身,加上张让会武功,所以张让并没有饿死在树林里。但是树林太大了,张让最后还是迷了路,等张让走出树林的时候,发现自己在兖州境内。

    这时候的张让已经活脱脱的像一个乞丐了。经过多日的树林穿行,张让的衣服是又脏又旧又破。而张让也知道自己现在非常狼狈,但是这却正好合了张让的心意,如今天下都以为自己已经死了,这样正好,自己可以隐姓埋名,找个地方过下半辈子。自己年纪也大了,既然黄河都没淹死自己,看来是灵帝的在天之灵保佑自己,自己就应该找地方安度晚年去了。

    但是,偏偏事与愿违。当张让盘算的正好的时候,却传来了一个消息,董卓进京拥立了献帝。张让一听小吃一惊,这个董卓以前跟何进关系可不错,两人私下里兄弟相称,如今何进虽然死了,但是何苗却在,令张让没想到的是何苗竟然被刺杀,张让敏感的察觉到,这里面有袁隗的影子!

    但是毕竟如今协皇子已经当上皇帝了,献帝的吩咐自己也算是完成了,这让张让大松了一口气,有些如释重负的感觉,结果这一松气不要紧,张让一下子就病倒了。

    人就是这个样子,要是一直在一个紧张的环境中,还可以坚持的挺下去,但是一旦成功,这口气一松下来,无论是心理上,还是身体上,往往都会有一些承受不住,这样就很容易会生病。而张让数十年年一直处在激烈的朝廷争斗中,现在猛然放松下来,于是就生病了。

    张让如今是个乞丐,可不是当年呼风唤雨的张侯爷,因此张让这一病,可就没人管了。张让在一个破屋子中就待了下来,但是也是张让命不该绝,张让遇到了当时的一位医道高手,那就是华佗。华佗见这个乞丐病在那里,起了恻隐之心,便给张让熬了一壶药,给张让灌了下去。加上张让有些武功底子,才保住了一命,要不然,恐怕早就病死了。

    等到张让病好了以后,谢过了华佗,只是张让现在一没有钱,二没有势,实在拿不出什么来感谢华佗,而华佗平生救人无数,也不会要一个乞丐什么东西。张让谢过华佗后,又出去打听情况,才知道,张德竟然给自己办了丧事,而张让的其他的儿子们不是受到张让的牵连或死或避,就是投靠了其他人,跟张让划清了界限。

    所以张让听说张德为自己办丧事后,很是感动。心说这个干儿子可是收对了,于是便决定去青州找张德。而这一路上,张让主要是靠乞讨为生,挨到了青州。其实凭着张让的武功,随便抢几个人是可以的,但是张让却怕引起人的注意,要是天下人知道自己还没死,恐怕自己不知道还要有多少麻烦。

    就这样,张让饥一顿,饿一顿的到了北海。但是,城门的守将见张让是个乞丐,不让张让进城。而张让又不敢表露身份,只好等待哪天张德会出城,或者自己哪天趁着城门士兵不注意,溜进去。

    一直等到大年三十,张让趁着守城门的士兵一个不留神,才溜进城。当他听说张德在宴请众人的时候,知道自己不能在这个时候出现,要不然可能就会暴露自己的身份。于是张让一直等在太守府外面。这样,才见到了张德!

    ————————————————————————————————

    哈哈,张让没死,可谓是祸害遗千年了!不过这也是剧情需要,因为张让在后面还有不少戏份!

    新建书友群68233823,书友群二:48576714,欢迎加入!另外再喊一声:发精华了!

    第九十九章 张鲁驰援汉中郡

    张让从灵帝有意立储开始讲起,把何进毒杀灵帝,自己用假圣旨骗过何皇后,然后杀何进,以及带着少帝兄弟两人出逃都告诉了张德,

    张德听了后唏嘘不已,没想到少帝失踪竟然是张让的杰作,张德也没想到,十常侍竟然对灵帝忠心到了这个地步,愿意用自己的性命为代价完成灵帝的遗愿。

    可是,宦官毕竟是宦官,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宫廷斗争,但是目光还是无法放的很长远。张让他们虽然完成了灵帝的遗愿,但是却弄得大汉朝伤根动本,可以说这次是伤了元气,也正是因为这样,后来群雄四起,朝廷威信大失,以至后来权臣当道,大汉败亡。

    突然张德转念有一想,现在张让没死,那么是不是原来的历史中张让也没死,只是找了个地方躲了起来。随即又一摇头,原来的历史和自己有什么关系!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安排张让。

    于是张德为张让:“父亲,你现在有何打算?”

    张让深吸了一口气道:“显璋啊,为父老了,不想在操心朝廷上的事情了,为父在朝堂上跟人争了一辈子,曾经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现在,为父都看开了,这样吧,你在太守府后面给我打扫个院子,我就住那里吧!另外,我还活着的消息不要告诉别人知道,以免给你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张德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按照父亲的吩咐做。父亲,今天天色已晚,恐怕来不及了,这样吧,今天你先睡在我这,明天一大早我再命人收拾一个院子!”其实偌大的太守府还是有不少客房的,但是,张让身份特殊,要是让他睡客房,张德也怕张让出什么以外,于是就让张让睡自己的房间。

    第二天一大早,张德本想命人在后面收拾了一个独立的小院给张让住。张德怕后院炼丹的左慈在弄个什么炸炉之类的事情,吓着张让,于是干脆离着左慈住的地方远远地再给张让建了一个独立的小院。

    ……

    冬去春来,大雪初融。虽然早已立春了,但是风中仍然带着丝丝寒意。山坡依然荒凉,但是已经有不少的草木开始发芽了,蛇虫鼠蚁也都纷纷出来,大地开始迸发出春天生命的活力。

    陈仓古道上,行人来往不断,毕竟这里是从北出汉中的并经之路。当年高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是从陈仓这里出的汉中,不光是因为陈仓路比较好走,更是为了迷惑项羽。此时

    一大队黑压压的骑兵正在行进。这些骑兵很多,一眼望不到边,虽然天还很冷,但是这些人放不不惧怕寒冷,依然向前挺进。懂行的人一看就能看出来,这些人所骑的马匹都是西凉战马,而骑士们一个个也是人高马大,这些人可是正牌的西凉铁骑。

    为首者正是董卓的女婿,新任的汉中太守牛辅!

    牛辅接到董卓的命令后,便带本部兵马,朝阳平关进发。汉中太守叫苏固,这个人虽然名为益州牧刘焉的麾下,但是,却从来不服从刘焉的命令,在益州北部自成一派。而刘焉自从到任益州牧以来,一直忙着和当初积极支持刘焉入川的益州士族首领人物任岐、贾龙等当地士族争夺权利,因此也没空去官苏固。

    但是如今苏固被董卓抹掉了官帽,这可让苏固非常受不了。汉中富庶,苏固在汉中也是颇为享受,如今朝廷下旨命牛辅为汉中太守,那牛辅可是董卓的女婿,苏固一看可就不干了,于是这时候苏固就想到了刘焉。

    按照大汉朝的州牧制度,州牧可以任免自己境内的官员,无需请朝廷允许,而有个潜规则就是只要你年年给朝廷上供,别做出什么忤逆大事,朝廷一般也不会插手各州的事务。如今朝廷搬旨,命牛辅为汉中太守,而且牛辅可是领兵前来,所以,如今能救苏固的就只有益州牧刘焉了。

    于是苏固马上命人准备了厚礼,去成都向刘焉求救,希望刘焉能够干预这件事情。刘焉知道了此事后,马上和手下的谋士商量,大家一致认为,这是董卓想要把手伸到益州来的一地步棋,一旦牛辅在汉中站稳了脚跟,那么益州可就有危险了,虽然从汉中到益州腹地还要经过蕸萌关,但是如果董卓控制了汉中,就已经超出了刘焉所能容忍的底线了!

    所以,汉中不能丢,苏固是一定要帮的,但是,派谁去好呢?刘焉初到益州才几年,刚开始的时候,益州士族首领人物任岐、贾龙等人很支持刘焉,但是这几年,随着刘焉对益州统治的逐渐加强,不免和益州士族产生矛盾,所以这几年刘焉一直在处心积虑对付贾龙等人。

    益州的官员大多都是从当地士族的产生的,所以刘焉信不过他们,而细细数数,刘焉能够信任的不过是庞羲、黄权等几人而已。而刘焉平时又离不开他们,所以派谁去帮助苏固成了一个难题。

    这日,刘焉在街上巡视,发现有五斗米教教徒在传教,突然想起了一个人,这人便是张鲁张公祺。

    张鲁是沛国丰人,祖父叫张凌,当时创立了五斗米教,父亲叫张衡,和汉代的大天文学家重名,后来祖父和父亲相继过世后,张鲁便继承了五斗米教,成为五斗米教的教主。

    五斗米教从张鲁的祖父开始,一直在益州发展,到了张鲁的时候,可谓是根深蒂固了,教徒几乎遍布了整个益州。而张鲁有个母亲,精通巫术,颇有姿色,所以被刘焉看上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张鲁得到了刘焉的信任。但是,刘焉的几个儿子却认为是张鲁的母亲勾引刘焉,因此对张鲁和他母亲恨之入骨。

    如今刘焉手中无人可派,便命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一起去汉中支援苏固。

    苏固听说刘焉派张鲁来援,心中大定,但是这个时候,牛辅的大军已经快要到阳平关了,于是苏固便亲自带人到阳平关抵御牛辅。在苏固看来,自己仗着阳平关天险,凭着牛辅的骑兵,一时半会儿根部拿不下阳平关,到时候张鲁大军一到,说不定还能够全歼了牛辅军,而且听说牛辅这个人善守不善攻,因此,苏固现在很是放心,但是,令苏固万万没想到的是,牛辅军中有一个三国超一流的谋士——贾诩!

    ——————————————————————

    第二章送到,今天当然还会有第三章,不过可能会晚点,也许是凌晨,不过一定在十二点半以前!

    书友群一:68233823书友群二:48576714书友群三69250368书友群四69250539书友群五69250672呵呵,都是热心读者帮忙建的,欢迎大家加入!

    第一百章 贾诩用间

    李白在诗中曾经说道过:“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阳平关是蜀北的门户,更是地势险要。阳平关北面是秦岭,南面是大巴山和米仓山,西面是咸河,雄踞于西通巴蜀的金牛道口和北抵?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