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扶摇 > 扶摇第83部分阅读

扶摇第83部分阅读

活的王国华,每天正常上班,忙着往各乡镇跑,把关系理顺,项目资金支出的公开一干事情都落实下去。想低调的人,未必就能低调的成,王国华就是这么一个例子。

    这不忙了一个星期,事情基本理顺了,刚从乡里上来,屁股还没在办公室里坐热,一男一女两个人出现在门口。

    “你们是?”王国华觉得有点陌生,尤其那男子还挂着相机进来。

    “我是省报记者袁明新,这位是我的助手姚伊。”来人客气的自我介绍,王国华一听他们的来头,心说怎么把省报的人给招来了。连忙笑着站起招呼,准备动手泡茶时吴言进来了,见状连忙抢过杯子道:“领导,还是我来吧!”

    王国华给袁明新递烟,飞快的扫了一眼两人的样子。袁明新看着很普通,带着厚厚的眼镜,皮肤有点黑,其后的姚伊倒有几分姿色。王国华一项不会以貌取人,就冲人家省报的来头,也不会怠慢。

    “二位找我,有什么需要帮忙的?”王国华的定位很清楚,没认为这两位是来宣传自己的。反倒是袁明新面对时王国华表现出来的尊敬有点出乎预料,很客气地笑道:“王书记,最近听说你在推行一个县里专项资金支出公开的举措,省报领导很感兴趣,特意让我们走一趟。还请王书记配合,我们搞一个专访。”

    “这事情啊?”王国华心中开始暗暗捉摸,这种事情说实话真的搞大了,会得罪一些人的。当官的搞项目,往往都是猫腻最多的所在。在县里搞这个,王国华倒不是想形成一个规矩,只是想把事情做好罢了。也不知道是哪个家伙这么多嘴,直接把省报的人给招来了。

    一阵斟酌之后,王国华道:“这个事情是县委会议上决定的,我个人倒没有起决定性的作用,事情的起因是县里正在推行一个项目,由于群众有抵触情绪,县委才决定公开项目的支出,让群众放心。”

    “让群众放心,这个思路很好,您继续说。”袁明新说话的时候,身后的姚伊把录音笔往前递来一些,王国华犹豫了一下道:“这主要还是县委的集体决定,你应该去采访县委主要领导。”

    袁明新听了笑道:“我们已经采访过县委林书记和汪县长,他们一致表示,这个建议是您提出的,同时也是您一手抓的。”

    林少柏和汪来顺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心了?王国华有点不敢信。

    “王书记,您就别谦虚了,报社领导一再跟我们强调,主要采访目标就是您。”姚伊过来补了一句,王国华一下就明白了,原来根子在这上头。可是谁会对自己这么上心呢?

    既然是省里的意思,王国华就不好太推辞了,否则就是虚伪了。

    面对采访王国华没什么经验,说话的时候把主要的功劳还是算在了县委的头上,对此袁明新和姚伊没有什么表示。谈了十分钟不到,袁明新表示要跟着王国华下乡去看看,王国华自然不好拒绝。第二天陪着两人转了转情况最好的甜井乡,两人还对乡里的干部做了一些采访,田虎以王国华的嫡系自居,自然是为领导大吹法螺不提。

    俩记者第二天就走了,王国华没忘记每人包一个厚厚的红包,这两位也没客气,笑着收下。临上车的时候,姚伊笑道:“对了,慕容团长让我代为问候王书记,请王书记有空去省剧团做客。”

    这句话,让王国华想起姐妹花来了。不过也就是想想,王国华现在一脑门子的事情等着去做。出乎预料的是,第二天正在办公室里忙活的时候,吴言满面春风的拎着一张报纸冲进来,笑道:“领导,您看看,上报纸了。”

    王国华接过报纸,第四版半个版面的文字专访,还配了一张照片。这么大的版面,王国华有点懵了。原本觉得报社给块豆腐干就很不错了,没想到居然给了半个版面不说,《让群众放心》的套红标题也很给力。

    拿着这么一份报纸,王国华的心情并不激动,反而有点茫然。慢慢地坐下之后,王国华忍不住去想出头的搋子先烂枪打出头鸟这一类的事情。

    同样的一份报纸,市里领导们看了之后反应各自不同。宣传部长康宏的反应最为强烈,第一时间拿着报纸找到严友光道:“严书记,这个事情市委宣传部怎么一点风声都没有?”

    严友光也是暗暗的吃惊,不过他脸上却没有多少变化,淡淡道:“省报的事情,我也不是很清楚。”这一句话就让康宏冷静下来了,没错,省报的事情市委宣传部管不了。作为老宣传战线的混的,康宏很清楚有的稿子不是说上就上的,那时要通过审核的。

    王国华得到的无疑是特殊对待,那么他凭什么呢?省报的人脑子又没进水,巴巴的跑来报到一个县委副书记,问题是严书记表现得很淡定,似乎理所当然的样子。这个,就值得商榷了。康宏很识趣的笑着告辞了,回去之后便打电话去也。

    严友光倒是很直接的给王国华打了电话,问起这个事情时多少有点责备的语气道:“国华,这个事情怎么没有跟我打个招呼?”严友光这个语气真是很客气了,不然以他的身份,责问一句“怎么不先汇报,还有没有组织纪律性”也不算是过分。

    王国华自己都没搞清楚什么事情呢,只好实话实说道:“老领导,这个事情我到现在都没弄明白,究竟是怎么一个状况。省报的记者来采访,首先是采访了县里主要领导的。”

    王国华的实话有了效果,严友光听了之后哼了一声道:“国华,你不要只知道埋头干活,有的人和事情,还是要注意的。”

    严友光挂了电话,心里很清楚一些人看不得王国华出风头,所以这个事情没有及时上报。严友光的提醒,王国华倒是察觉到自己的失误了,作为该事件的最大收益者,应该及时跟严友光通气。

    严友光的电话之后,姚本树和华林的电话也先后打过来,先是恭喜,接着都比较含蓄的提醒了一下王国华。姚本树的意思是上了报纸固然是好事,不过其中项目支出公开的事情,多少有点犯忌讳。华林则比较直接说,这种事情绕过市里必然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王国华对两人的提醒表示了感谢,心里暗暗想着自己还是缺乏经验了。事情已经发生了,王国华后悔也没用,只是一直想不明白是哪位大佬跟自己开玩笑。

    蒋前进这边倒是平静得很,看了报纸不动声色的拿起电话打起来,几分钟之后脸色变得有点难看。抓起电话拨通林少柏的号码后怒道:“省报下来人,你怎么不汇报?”骂完了就挂电话,林少柏顿时如同掉冰窖里,忙不迭地往市里跑不提。

    王国华上省报的事情,不到半天全县皆知。无形中王书记的威望又上了一个台阶,过了几天市里没有任何反应,倒是林书记跟汪县长对上王国华的时候更加客气了。不理解规则的人依旧不理解,理解的人则是暗暗的吃惊。

    一个星期后,下班的许南下脸色阴沉的回到家里。游芸芸见状上前招呼,许南下坐下后一手扶着额头闭着眼睛不说话。

    游芸芸笑着问了一句:“哪里不舒服?要不要去检查一下。”许南下平时在家里从不谈公事,今天很意外的对游芸芸道:“我这个省委书记,也不是事事顺心啊!”

    游芸芸没有好奇的追问,而是站身后捏肩膀,许南下舒服的哼哼着,自言自语道:“王国华搞了个项目支出公开的措施,我让省报的人去报道了一下,本打算在基层推广这个举措,没想到还没提呢,有人在省委常委会上就点名批评了王国华。说他是哗众取宠,标新立异。”

    游芸芸心中一惊,手上的力量也停下来道:“这个王国华,也太鲁莽了。”

    许南下听了叹息一声道:“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仔细一捉摸,觉得这个事情大有可为啊!所以让省报的人下去采访,没想到引起这么大的动静。省委常委会已经决定,对这个事情不宣传不扩散。对王国华同志,不批评,不鼓励。”

    许南下言语中的无奈之深,游芸芸很清楚地感受到了,心里同时也放心了。看来许南下在会上是力挺了王国华的,不然一些人还不得把王国华的骨头都拆了。

    远在方栏县的王国华,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知情的情况下经历了什么。一门心思还在工作上,一直到这天晚上九点了,还在办公室里加班的王国华听到电话响了。

    “你好!我王国华!”

    “呵呵,国华么,我冷雨。”

    王国华嗖的站起道:“冷部长好。”冷雨淡淡道:“项目的事情忙的怎么样了?”

    王国华抓紧做了汇报,冷雨听了一会后淡淡道:“有空来家坐坐。”说着就挂了电话,一头雾水的王国华多少有点不解,冷雨打这个电话什么意思。

    第301章 利益链

    冷雨的心思用言犹未尽来表达比较准确,在打这个电话之前,冷雨是决定告诉王国华,当他无意间揭开了一层面纱时,面纱里头的丑恶势力必然要做出凶狠的反扑。比如这一次的项目专项资金支出的公开,庆幸的是有许南下和冷雨的存在,事情得到了妥协。

    事到临头,冷雨决定不告诉王国华,因为冷雨觉得王国华保持一种锐利更是他希望看见的。体制内暮气沉沉的一面太多了,王国华的锐气是如此的难能可贵,冷雨不希望因为这个事情把王国华的棱角磨平了。没有了棱角,王国华泯然众人。

    冷雨希望看见王国华保存着那一份赤子之心,至于别的,交给他这个已经被体制染缸浸透的老j来应付好了。

    踏踏实实的把县内的关系基本理顺之后,王国华刚把注意力转向肉类产品深加工市场,之前埋下的伏笔发挥了作用。

    七月流火,王国华正谋算着是不是出省走一遭的时候,一辆奔驰车顶着午后的烈日开到县政府门口。门口保安把车拦下,操着外地口音的阎本利从车上探头道:“我是王国华书记请来的客商。”

    保安听了如同装了火箭推进器似的冲出来,笑眯眯的一番一溜小跑,指引着车子在树荫下停好了,又引着车上下来的两男两女上楼来。

    王国华正准备出门,农大的包小松代为联系了一家外省的肉类加工厂,准备去省城见上一见。这一段时间包小松虽然人没有下来,学生倒是保持着十几个人在下面搞科研。研究基地的基本成型,对于未来的前景双方都比较看好。

    吴言还是过去那样,总是跟在王国华的身边跑前跑后的,王国华说过她多次,都是副县长了,没必要这样。吴言根本不听,继续依旧,王国华也就随她去,拿她当办公室主任用。

    天气有点热,上楼的一段路,阎本利头上都是汗,转过楼道口看见王国华出门来,顿时笑着上前招呼道:“王同学,我来看你了。”

    王国华多少有点意外,按说阎本利没必要眼巴巴的主动上门,王国华的还打算过一阵子再勾搭他,没想到他主动上门来了,而且还不是一个人来的。

    “老阎,什么风把你吹来了,赶紧的进屋,外头太热了。”王国华笑着招呼,还好空调刚关的,屋子里还凉飕飕的。阎本利进来后舒了一口气道:“这鬼天气,太热了,我是一刻都不能离开空调的。”

    这一段时间王国华四处跑,晒的有点黑。阎本利身边的小明星笑吟吟的惊讶道:“王哥,这才几天没见,您就从非洲走了个来回了?”

    这女的有点自来熟,王国华只是冲她笑笑没言语,对阎本利道:“老阎,你算来的及时的,不然我还得出门去省里。对了,这位朋友怎么不介绍一下?”

    阎本利身边的男子跟他年龄相仿,身边那个女人显得相对矜持一些,年龄跟小明星相当,从装扮上开看,两女的倒是一路的。

    “刘庆,老阎从小一起玩大的朋友。王书记的大名,可谓如雷贯耳。”刘庆个字不高,黑黑瘦瘦的卖相很一般,不过王国华没有小看他的意思。温州民间商人的经济实力,王国华是见识过得。一个太太炒房团就让成都那样的大城市如临大敌,不管有没有别的因素在其中,温州人的实力绝对不可小觑。

    吴言泡好茶端上来,王国华冲她笑道:“吴县长,麻烦你去安排一下酒店。晚上我给两位老板接风的事情,你也辛苦一下。”

    吴言笑眯眯的出去了,阎本利和刘庆的眼神有点不对了。王国华也是副县长,这个叫吴言的女人肯定也是副县长,副县长指挥副县长,被指挥的一方还欢天喜地的去了。这个,有点惊人。王国华纯粹是习惯使然,这两位的感觉则完全不对了。来之前,两人对王国华的实力多少有点怀疑,看见这一幕,疑心去了一大半。

    吴言刚走,王国华这边从柜子里拿烟的时候,汪来顺出现在门口道:“国华,听吴言说来了客商,我特意来看一看。”

    王国华手里正拿着一条一直没舍得拆封的大熊猫,这会只好转身过来,拆开烟丢给汪来顺一包,丢一包给阎本利后笑道:“县长,别听吴言瞎说,阎老板是客商不假,但他是我在f大研究生班的同学,来这是玩的。”

    汪来顺在王国华的面前是一点架子都没有,笑眯眯的接过烟道:“这样啊,那你好好接待吧!”说着转身对二人道:“二位老板,我是方栏县的县长汪来顺,欢迎你们来玩,也欢迎你们来投资。晚上的接风宴,我再给二位敬酒,现在有点事,先告辞了。”

    汪来顺也没多留,笑着匆匆走了,出门之后飞快的摸出口袋里的烟看了看,眼睛不禁直了。心道今天要不是赶过来,烟屁股都没一只落下,现在居然得了一包。

    汪县长的态度端正的很,王国华负责的事情,不插手还大力支持。反之,王国华对于汪县长的威信也很维护,县政府里头从来不跟汪县长唱反调。外人看来,上下可谓一片和谐。

    阎本利不识货,动手把烟拆了,给自己叼上一支,边上的刘庆倒是接过烟后眯着眼睛,笑容更甚。

    “王同学。”王国华一听这个就摆手道:“老阎,见外了啊,叫名字。”

    “好,国华。上次你提的那个事情,我可是明确表示要插一手的。”阎本利这会算是彻底的被王国华折服了,也不拐弯抹角的直接就奔着主题来。王国华倒是不慌不忙地笑道:“着急啥,有什么事情回头说。先玩几天,让我尽地主之谊。”

    阎本利显得很夸张的大声道:“别啊,我这次就是专门为这个事情来的,你得给我个准话。不然我赖这里吃穷你。”

    “老阎你这就是耍赖了,县里的事情也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王国华倒也没有吊胃口的意思,只是想等去省城回来再说。

    这时候边上的刘庆笑道:“王书记,这一次被老阎拉来,就是想看看贵县的投资环境,不瞒你说,我就是做肉类深加工的。”

    王国华看他一眼,淡淡道:“刘老板,这样吧,你跟老阎花几天时间四处走一走,看一看。坦白说,眼下我们县的青饲料肉牛养殖刚刚全面铺开,距离产出还有一年多的时间。现在谈投资肉类加工,你不觉得为时过早么?”

    刘庆听了微微一笑道:“王书记这是在考验我?”王国华笑了笑没说话,刘庆会意的接着说道:“按一年五千头的产出来算,我一家确实吃不下来。但是我们温州人做这行的不少,我可以再联合四五家,直接到你们县来建厂。这样一来,生产成本可以大大的减少。另外,来之前我做过调查,白沟市公路和铁路运输都极为便利,劳动力成本也相对较低。我在这里投资建厂,必将获得不错的回报。如果县里能够给予相关政策上的优惠,我想这个事情谈成的几率相当高。”

    成果的生意人往往有一双好眼力和足够的魄力,刘庆和阎本利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们来投资是为了赚钱来的。之所以跟王国华打开天窗说亮话,原因是王国华太年轻了。刘庆觉得跟他玩心眼,还不如直接一点,免得适得其反。

    王国华并没有被这两人的直接打动,久历商海的经验告诉他一个道理,利益才是维系合作的根本。阎本利和刘庆的直接,往往意味着更高的利益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