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残袍 > 残袍第8部分阅读

残袍第8部分阅读

    蹲在道姑肩头的黄铯小猴,那只猴子长的很是小巧,但是嘴里的犬齿却很长,这表明它已经成年了。左登峰之所以愕然的看着它并不是因为那只猴子长的小,也不是因为那只猴子冲他龇牙尖叫,而是那只猴子的脖子上也套了一个精巧的金色项圈,与当年套在十三脖子上的那个项圈样式完全一样,只是小了许多。

    猴子的叫声令三人不约而同的停了下来,转头看向左登峰,左登峰见状很是紧张,呆在原地不知所措。

    “九儿,别叫了。”玉拂抬手递了一枚黄铯的水果给自己肩头的猴子,小猴子很是乖巧,接过水果开始啃吃,不再搭理左登峰。

    “我,我……”左登峰努力的想要开口请求他们收录门墙,但是话都嘴边却说不出口,他太紧张了。

    在左登峰看着三人的同时,三人也在打量着他,不过三人的神情却截然不同,银冠的脸上带着慈善和惊愕,金针脸上挂着自负和平静,玉拂的神情则是高傲之中带着一丝怜悯。

    “二位道友,请。”银冠王真人最先有了动作,转身抬手,示意二人继续下山。

    “稍等片刻。”金针冲王真人笑了笑,转而从怀里摸出了一枚铜钱交给身旁的男童,“千里,把这枚铜钱送给那个大哥哥。”

    男童接过铜钱,转身冲左登峰跑了过来。

    “杜真人高抬贵手吧。”玉拂见状上前一步拉住了那个男童,转而从腰囊里拿出了一颗黄铯的豆子换下了那枚铜钱。

    “没想到玉真人也有慈悲的一面。”金针冲回头看他的男童点了点头,示意他将那颗黄铯的豆子送给左登峰。

    玉拂摇头叹气,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左登峰没有听到。

    “大哥哥,给你。”那男童跑到左登峰面前将那颗豆子塞到了他的手里转身跑了回去,左登峰这才发现那是一颗指甲大小的金豆。

    “三位真人,我不要钱,我想跟你们学艺。”左登峰反应了过来走到了三人面前。

    左登峰话一出口,金针玉拂立时摇头,只有全真派的王真人没有摇头,不但没有摇头,还皱眉直接盯着左登峰。

    “王真人亦懂我辈小术?”金针二人见银冠久久不语,忍不住出言发问。

    “哪里,哪里,贫道只是粗通相人之术,怎能如二位那样明辨阴阳。”银冠转头冲金针开口。

    “请王真人收下我吧。”左登峰闻言以为有了希望,急忙想要跪倒。

    “万万不可。”银冠伸手扶住了左登峰,转而将远处的知客道人叫了过来,“玉正,你去取银洋十枚赠此落难之人。”

    “真人,我不要钱,我是来学艺的。”左登峰愕然开口。十枚大洋在此时能算得上一笔巨款了,他想不通银冠为什么要给他这么多钱。

    银冠闻言沉吟了许久,最终摇头叹气。

    “真人,我有大仇未报,请真人慈悲。”左登峰出言央求。

    “疏林不藏猛虎,浅潭不隐蛟龙,小友入道只在今日,却与我等无关……”

    第二十四章 竟在眼前

    “多谢真人指点。”左登峰闻言急忙冲银冠道谢。他虽然不知道自己接下来会遇到什么事情,但他却相信这个仙风道骨的老道不会骗他。

    银冠三人不再开口,转身向山下走去,左登峰目送。

    “小兄弟,走吧,我带你取钱去。”知客道人伸手拉了出神的左登峰。

    “谢谢道长,我不要钱。”左登峰摇头开口,说到此处猛然发现手里还握着玉拂赠送的金豆,急忙冲走出老远的三人追了过去。

    “多谢真人馈赠,无功不受禄,请真人收回去吧。”左登峰追上了三人,冲玉拂伸开了手。

    “希望你能早日为爱人报仇,这颗金豆子就算我送你的盘缠。”玉拂转头回望平静开口。

    玉拂的话令左登峰大感愕然,他只跟知客道人说过这件事情,玉拂是怎么知道他失去了爱人的?

    左登峰发愣的工夫,三人转身离去了,左登峰没有再行追赶,回到大殿外的铺盖上坐了下去。银冠说他今天就可以入道,这就表明自己今天就能找到师傅,这让左登峰心里很是激动,以至于身体不由自主的颤抖。

    从午后等到日落,左登峰什么都没有等到,银冠下山之后也没有再回来,上山的道路很多,他回来的时候可能走了另外一条路。

    没有希望也就罢了,最怕有了希望之后又失去了它,太阳下山之后,夜幕逐渐降临,山上的香客早已经散去,只剩下了左登峰独自蜷坐在大殿之外,秋末天寒,他的身上越来越冷,他的心里也越来越冷。

    “小兄弟,回家吧。”知客道人走过来冲左登峰开了口。

    “道长,你们要锁门了吗?”左登峰站了起来。这座大殿是供香客焚香许愿的地方,全真派的道士并不居住在这里。

    “是啊,这些钱你拿着,有些事情要想开点儿,人总得活着。”知客道人将那十枚大洋递给了左登峰。

    “道长,我真的不要,我进去上柱香吧。”左登峰摆手没接那些钱,转身冲三清大殿走去,他下午买了三炷香,一直在手里拿着。

    知客道人跟着左登峰进入了大殿,转而点起了牛尾红烛,左登峰凑近蜡烛点燃了供香,转身冲三清法像走去。

    “道长,应该先给哪一位神仙上香?”左登峰从未到寺院道观里上香,不懂规矩。

    “中间这位是玉清元始天尊,他受第一炷香火。左边这位是太清道德天尊,第二柱香。最后一炷上给右侧的上清灵宝天尊。”知客道人并没有伸手指点法像,只是出言介绍。用手指着法像是对仙人的不敬。

    左登峰闻言走上前去,将手里的三根供香逐一插上了法像前的巨大香炉。

    “双手不要合十,那是佛门礼仪。参拜道家仙人只需抱拳行礼,若有所求亦可叩首。”知客道人为左登峰讲解着道门的规矩,这些都是左登峰从书本上未曾读到过的。

    “道长,道观里都供奉着这三位仙人吗?”上香完毕左登峰冲知客道人问道。

    “但凡道家正统,都会供奉三清。”知客道人既然能够当知客,自然对道门的事宜非常了解。

    “有没有单独供奉其中一个的?”左登峰疑惑的问道。清水观里只供奉了一尊神仙法像,神仙法像与三清中间的玉清元始天尊酷似。

    “以前有,现在没有。”知客道人沉吟良久,最终出言回答。

    “为什么?”左登峰皱眉追问。

    “道家在古代细分为了道教,阐教,截教三个分支,道家的祖师就是你们所说的太上老君,阐教祖师元始天尊,截教祖师俗称通天教主。那时候的道观是分别供奉其中一位的,后来阐教和截教逐渐融进了道教,三位祖师便被请到一起接受香火。”知客道人出言说道。

    知客道人说完,左登峰恍然大悟,清水观只供奉了元始天尊,并无太上老君和通天教主,那就说明清水观是从古代遗留下来的,是阐教的道观。

    想及此处,左登峰再度抬头凝视三清神像中间的那位元始天尊,神态,表情,衣着都与清水观里的那尊神像酷似,唯一不同的是这尊神像双手是空的。

    “道长,这位元始天尊手里怎么是空的?”左登峰转头看向知客道人。

    知客道人对左登峰的印象很好,闻言便耐心的出言解释,“太上老君的手里是芭蕉扇,通天教主手里拿的是太极图,元始天尊是左手虚拈,右手虚捧,三清之中只有他没拿任何法器。”

    “道长,您在好好想想。”左登峰猛然之间瞪大了眼睛。

    “正一教的一些道观里元始天尊手里拿的是红色丹丸。不过那种情况是不对的,元始天尊之所以称为原始,是因为他暗应无极一说,无极便是虚空,虚空自然就无物。”知客道人说的都是寻常的道家典故,但在左登峰听来却如醍醐灌顶。

    “他的右手不应该捧着一卷书吗?”左登峰语带颤音。

    “元始天尊又不是文曲星君,拿书干什么?”左登峰的话令知客道人忍不住笑出了声。

    “古代的元始天尊神像手里也没拿书?”左登峰激动之下开始浑身发抖,他之所以如此激动是因为清水观的神像右手是捧了一卷泥塑的书卷的。

    “什么时候他也不会拿书啊。”知客道人摇头笑道。

    “道长,这十块大洋是不是给我的?”左登峰伸手指着知客道人手里的钱。

    “我们掌教真人吩咐过的,自然是给你的。”知客道人将那些大洋放到了左登峰手里。

    “既然给我了,就是我的东西,我现在把它们转赠给你。”左登峰抓起知客道人的手将大洋塞到了他的手里,转身奔出了道观,跑出去老远才想起铺盖忘了拿,又折返回来背上了铺盖。

    “小兄弟,把钱拿走。”知客道人从后面追赶着喊道。

    “道长,这是你应得的。”左登峰并不回头,狂奔下山,虽然伤势还没有痊愈,但是此时他却丝毫感觉不到疼痛,清水观供奉的神像与三清殿中间的元始天尊神像极为酷似,说明他们是同一个人,既然如此神仙手里就不应该拿着泥塑的书。

    “十三,跟我回去。”到得山脚,左登峰停下来高喊,喊了许久,十三才从西面的路上跑了过来。

    “你干什么去了?”左登峰疑惑的问道。

    “喵~”十三低头放下一件事物。

    左登峰信手拾起,发现是一半吃剩下的果子,这种果子属于南方的,北方并不常见,因而左登峰第一时间就回忆起了这个果子是玉拂肩上那只黄铯的猴子吃剩下的。

    “你认识那只小猴子?”左登峰疑惑的问道,小猴子脖子上的项圈与十三当年佩戴的很像。

    “喵~”十三闻言连连点头。

    “是你朋友吗?”左登峰更感疑惑了,十三是三千年前的动物,难道那只被玉拂称之为九儿的小猴子也跟十三一样。

    十三闻言摇了摇头,示意它们并不是朋友。

    “是你的敌人?”左登峰又问。

    十三再度摇了摇头,示意它们也不是敌人。

    “以后总有见面的机会,先跟我回道观。”左登峰见状背着行李向回飞奔。

    左登峰的伤势并未痊愈,跑了一段时间就改成了快速行走,回返清水观的途中左登峰的心里兴奋而忐忑,据巫心语所说,她的师傅是在她睡觉的时候离开的,如果是外人前来寻仇,巫心语不可能听不到动静。所以只能是她师傅有急事要办匆忙的离开了。

    巫心语是个孤儿,从小就由她的师傅抚养长大,甚至跟了她师傅的姓氏,师徒二人共同生活了十几年,感情自然极其深厚,她师傅虽然走的很匆忙,却也不应该撇下十多岁的巫心语不管,至少也应该给她留下足以自保的法术典籍。

    如果她真的留下了法术典籍,必然不会藏的很隐蔽,因为那样巫心语就会找不到,因此最大的可能就是放在最显眼的地方,而最显眼的地方,莫过于她们每天都要参拜的神像手里,只要巫心语留心,必然可以发现异常。

    目前最令左登峰感觉疑惑的有两个地方,第一,如果巫心语的师傅有要事离开,她完全可以将巫心语叫醒亲手将法术典籍留给巫心语,但是她并没有那么做。第二,巫心语在道观生活的这段时间曾经无数次的进入过正殿,如果那卷书是她师傅临走之前放上去的,巫心语必然能够发现,她为什么没有发现。

    胡思乱想的回到清水观,左登峰立刻点燃蜡烛进入了正殿,爬上贡桌探手拿起了神仙右手捧着的那卷泥塑典籍,在此之前左登峰一直以为它只是神像匹配的道具,从未想过它里面可能隐藏着秘密。

    拿过那卷泥塑的典籍之后,左登峰感觉很是沉重,这让左登峰极度担心,因为里面如果放的是书籍的话,它绝对不会这么重。

    “心语,如果你在天有灵,一定要保佑我。”左登峰颤抖着双手将那卷泥塑的典籍拍向贡桌,泥封瞬时脱落,咔嚓之声过后,左登峰摸到了竹简。

    移近蜡烛,铺开竹简,左登峰看到了竹简上写有密密麻麻的红色小字,所用的字体正是巫心语所用的文字,由于夜晚有风,烛光飘忽不定,左登峰无法看清这些小字的内容,他此刻最担心的就是这捆竹简记载的是普通的经文,情急之下急切的颤抖着双手将竹简整个展开,终于在竹简右侧看到了五个令他心跳加速的古字:

    “阴阳生死诀!”

    第二十五章 竹简秘术

    看清了那五个字之后左登峰立刻拿着那捆竹简回到了东厢,点上灶火借着灶下传来的光亮打量竹简,经过细数,左登峰发现竹简一共有八十一根,每根竹简的长度都超过了一捺,卷起以后是很粗很长的一捆,比寻常的纸类书籍要大很多,泥封之后与那尊元始天尊的神像恰成比例,彷如一体,这也是左登峰一直没有怀疑它的原因。

    将竹简全部放开,总长度接近一米,竹简是由青竹削制的,色呈青黄,长约二十几公分,宽约一公分多点,每一根竹简上面都有二十几个红色小字,是古代普通竹简字数的两倍,如此一来字迹就特别的小,左登峰需要非常努力才能看清上面的字迹。

    经过走马观花的查阅,左登峰确定这是一捆记载着古代道术的竹简,八十一根竹简,字数不超过两千,记载的道术深奥难懂,每个字都需要斟酌推敲,最令左登峰感觉头疼的是竹简上的文字没有标点,两句话之间只是拉开了很小的一段距离,书写的方式也与现在的阅读习惯相违背,左登峰无奈之下只好拿出纸笔逐句誊抄,两千来字,一直到次日太阳升起方才抄完,此时左登峰已经对这捆竹简所记载的道术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阴阳生死诀其实是阴阳诀和生死诀的总称,阴阳诀可以明辨阴阳,生死决可以左右生死。简而言之阴阳诀是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而生死诀则是对事物的处理和改变。

    竹简的前半部分表达了阐教对于世间万物的理解,在他们看来,世间万物都是由气组成的,所谓的气,并不是单指我们呼吸的空气,而是指构成事物的最小的最基本的肉眼看不到的物质,聚则有形,分则无形。这一部分类似哲学的理论是使用阴阳诀观察事物,使用生死诀改变事物的前提。

    竹简的中间部分记载的是练气的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通过打坐和意念导引将自身精血转化为元气储存于丹田气海,第二种方法是通过调整改变呼吸的节奏,以吐纳的方式接收吸纳外界对人体有益的良性气息,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气也储存于丹田,但是它们不是元气,而被称之为灵气。说的简单一些,元气是自身的,是先天形成的。灵气是外界的,是后天吸收的。元气可以转化为灵气,而灵气无法转化为元气。元气有损只能通过自身新陈代谢缓慢修复,而灵气消耗掉之后,可以吸纳外界的良性气息在短时间内进行补充。

    通过凝练元气吸收灵气,可以在丹田气海储存大量的气,这些气大部分是从外界吸收的灵气,当灵气耗尽之后,可以通过透支的方法将自身元气转化为灵气继续使用,但是这种方法相对危险,一来元气有损之后恢复缓慢,二来过度透支会缩短人的寿命。练气的最终目的是在丹田储存灵气,只有灵气达到一定数量,精纯到一定程度才可以施展阴阳诀和生死诀,简而言之,灵气的修行是使用两种法诀的基础。

    竹简的后半部分详细记载了阴阳诀和生死决的修行技巧和使用方法,阴阳诀只有一式修行指诀和一式使用口诀,随着自身灵气修为的提高,初期可以令修行者本人的视觉,嗅觉,听觉等感官能力数倍增强,更加敏锐的观察阳性事物。中期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到常人看不到的阴性事物,练到极致之后可以将人体潜在的趋吉避凶的本能彻底激发出来,单凭感觉就可以准确的感知事物的阴阳,吉凶,善恶,阴阳诀之名也因此而来。

    生死诀也只有一式修行指诀和一式使用口诀,生死诀同样可以分为三个修行阶段,竹简原文为‘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