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顶戴 > 顶戴第11部分阅读

顶戴第11部分阅读


    4s店,沐风听到这个名字有一些楞,这可是84年的下半年,不过想想是大众也就了然,大众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车企,早在78年二祖刚恢复工作没多久就进入了中国市场,今年上半年刚好在下海成立了第一家合资企业,同时在全国几个主要城市建立了4s店,问明地点,沐风打了一张黑出租说明一下地点,不一会就到了,一幢建筑物外面的广场的街道乌压压的停满各种二手车,不少二道贩子见有人来就围了上来,沐风没有停留自顾自的看了起来。

    这些车子有的明显是国外的报废车,有的半新不旧估计也是走私车,他甚至还看到了燕京吉普切诺基,看到这车把沐风吓了一跳,算算日子,这种车也就是上半年才出产的,这才几个月在二手车市场上就看到了,看来市场经济的大潮吹得很快啊。

    沐风转了半天才看到有人卖燕京吉普的,成色不错,而且明显是改造过的军车,轮子都比一般的吉普要宽上一些,驾驶室里面的座椅什么的都还很新,五门五座,加宽,底盘也比一般车辆高上不少,问了问卖家,才知道这是新出的燕京213战旗系列的新车,哪是军车,才开了三千公里不到,里面还十分奢侈的安上了空调。

    老板介绍这车起先是一位从燕京到广海的公子哥的座驾,到了广海看到满地的各种洋车就把这车给卖了,换了一辆新车,这车也不是什么走私车,证照齐全,连牌照都是燕京的,这要是在后世,一个牌照都值当车钱了,可是当今这个年代,还是在广海这种遍地洋车的地方,有谁会去买这种式样有些土的吉普车。

    沐风又仔细的看了看,十分满意,全车真的很新,连轮子上的花纹都是新的,问了问老板,老板开口就要四万,沐风想想真的值当,这种五门五座,带空调的吉普再开个十年他也不会觉得过时,而且真的很适合地南这种地方开。

    最后谈了谈三万八成交,沐风另外给老板五千块钱,让老板帮他办理个驾驶证,对于这些最早就混迹于倒车卖这个行当的二道贩子,而且是在改革初期,办理一个驾驶证真的很简单,可是因为要相片和身份证复印件,沐风只得付了二百块钱象征意义的定金约好第二天去办手续。

    8

    新书期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每日早十一点五十一更,晚上十七点五十一更!!

    第六章 计划 求红票收藏

    更新时间:2012-06-18

    第二天一大早沐风从车管所里走了出来,和那卖车的二道贩子打了声招呼,上车走了,这车比燕京吉普212先进不少,动力上也足够强,最好的就是车窗改用手摇的,这也算一个创举,以前212的车窗都是做梭的,开上空调,空调也明显是好货,虽然有些吵,可是几分钟不到车厢里就很凉了。

    沐风驾车来到广交会现场,将车停好,走了进去,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海州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创办于1957年春季,迄今已有二十余年历史,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

    里面除了不少商品以外还有不少生产设备出售,沐风此行的重点就在于此,通过在竹林乡的调查,他发现竹林乡缺少水,有的地方不适合农场品生产,可是竹子却很多,竹笋的生产量也很大,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城乡收入的差距拉大,城市中对于农产品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可是竹林乡因为生产工艺落后,竹笋大多都做成笋干,口味不佳,而且卖价也不高,要是能把他做成保鲜类的竹笋,完善包装,销售上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光光地南的市场都怕供不应求。

    他也不打算招商引资,就如今地南的政治氛围,招商引资还不是时候,这种事情最少也要在二祖南巡讲话以后再做,他这种小虾米,大人物只要动动小拇指他就永无出头之日,根本没有翻身的机会,那些机会是属于简在帝心的人物,所以他打算从这种投资小收效快的小作坊式经营中起步,凭他和赵启明部长的关系,找准路子以后回去找找关系,让州上拨个几万块钱,他在和一个村委会达成个协议,先搞一个官办乡镇企业出来,有了金鸡其他的慢慢都会好起来,等时机到了,就是他一飞冲天的时候。

    会展中心里面人山人海,不过大多数参展的都是国营企业,产品还比较单一,多集中在一些轻工产品和农产品上,这些东西沐风没有兴趣看,而是转到展览生产设备的展厅,里面大到重型机械,小到改锥切割机林林总总不下上万种,食品加工保鲜设备却很少,沐风转了半天才发现一处,卖得的食品真空包装设备。

    沐风上前看了看,这设备是山北一家国营研究所才研究出来的样品,有点流水线操作的样子,从洗涤到筛选,再到真空封口一条龙,式样虽然不好看,可是设备真的很实用,沐风问了问价格,这么一套设备四万块钱,因为这时候国家的电力还不稳定,这家研究所还为购买者准备了稳压器,加上稳压器五万块钱,因为本身就是为食品保鲜加工准备的机器,沐风问了问,竹笋也是可以的,只需要调节一下进物口的规格就可以了,操作上也十分简单,只需要人站在传送带旁边将一些不合规格的东西挑走和在出货口包装就可以了。

    对于这套设备沐风十分满意,要了一份卖家的联系方式和产品介绍就离开了,生产设备找到了,沐风就去找包装用的塑料袋,这塑料袋不仅要规格合适,还要耐磨不容易破损,找起来真不容易,好不容易找好一家下海的塑料加工厂,不仅塑料袋质量好,而且还可以直接把产品名称介绍印制在包装袋上,只需要贴上一个出厂日期就可以了,沐风也留下联系电话。

    事情办的差不多了,沐风就在交易会转了起来,东看看西看看,算是长长见识,这一看不要紧一些新的念头出现在沐风的脑中,沐风也买了一些不多见的东西,这次回永和,可是有很多事情要办理,不管什么时候人情往来可不能少,他就买了一些造型精美的打火机,在一家法国展柜面前买了几瓶香水和女人的护理用品,这在这个时候的中国还真是新鲜的玩意,女人擦脸的无非就是雪花膏,口红这个东西是资产阶级才用的更是少见。

    东西买的差不多了,沐风又到街头买了不少时鲜水果,荔枝,芒果,龙眼,橙子买了不少,将车子的后备箱塞得满满的,回招待所舒舒服服的睡了一晚,明天他就打算回家了。

    第二天一大早,沐风就开车到加油站把油加满,这一路上可不知道哪里有加油站又买了两个铁桶,加了满满两桶汽油。

    三天时间,沐风就回到了永和州,本来两天就能到了,可他先到春城的市场上看了看,他想看看鲜笋有没有市场,结果是出乎意料的好。

    他先到政府招待所拿工作证开了间房,花了一天时间写了一份计划书,第二天洗漱一番后打了个电话给钱伟,同赵启明约好晚上到家里去拜访,到了晚上,沐风直接开车到了州委大院,又在门卫室遇到那个守门老汉,守门老汉一眼认出是沐风,看到沐风还开着一辆燕京牌照的车子,挥挥手就让沐风进去,沐风摇下车窗,笑着丢了两包中华烟给守门老汉,守门老汉乐开了花,他现在越发肯定沐风的来头不小了。

    沐风进了大院,来到赵启明住的楼前停好车,挑了一些化妆品和一些从广交会上买到的各地特产,赵启明不同于其他人,沐风觉得还是送一个心意比较好。

    上到三楼,敲开赵启明家的门,赵启明还是坐在沙发上看报纸,沈燕的态度明显比上一次沐风来的时候好了不少,还主动帮沐风倒了茶水,沐风也把从广海买回来的化妆品拿了出来,女人天生对这些东西感兴趣,现在也没有过去那么严了,州委大院里也出现了烫头发的女人,沈燕对沐风买回来的化妆品爱不释手,看那样子要不是沐风还在,她极有可能就拿出来试一试了,那些土特产反而受到了冷落。

    对于沐风的情况,赵启明还是一直留意着的,当他知道沐风被提拔了副科一开始还以为是沐风打着他的旗号去活动的结果,心中不喜,可当他知道原因和沐风被分到一个全县最穷最困难的乡镇当分管工业的副乡长时心中也是好笑。他估计沐风用不了多久就会来找他,请他帮忙调一下工作,果不其然,三个多月过去了,沐风总算来了。

    既然沐风来了,他也打算帮沐风活动一下,不来州上也可以把他调到县上,这件事情他还是有能力办到的,现在组织部杨部长生病,用不了多久就会病退,他已经得到老上级的暗示,他极有可能升上最重要的一步,成为副厅级的组织部部长,他的面子在州上就算是州委书记也会给一点的。

    沐风坐下以后和赵启明闲聊了十多分钟,无非就是把最近的情况做了一个汇报,沈燕没兴趣听,就拿着沐风送的化妆品回到房间,赵启明认真的听着,他真没想到沐风竟然跑遍了整个乡,对于竹林乡的情况,作为在柳泉工作过一段时间的赵启明来说并不陌生,沐风能有这个劲头也算少见。

    “赵部长,竹林乡这么困难,可是自身的条件也是有的,我这里做了一个计划书,针对柳泉自身的优势做了一份计划,因为柳泉和竹林乡的条件,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我想请赵部长帮帮忙,等这个计划乡里和县里通过以后,州上能点启动资金”。沐风说完从包里拿出一份写好的计划书交到赵启明的手中。

    赵启明有些晃神,事情到了这一步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他原本想沐风是来找关系活动一下要调走的,可是沐风却没有提这事,反而看他的样子是想在竹林乡干一番事业了,他接过沐风递给他的计划书,饶有意味的看了一眼沐风,才打开计划书,计划书写的十分详尽,就是利用竹林乡的特产竹笋做文章,机器设备和市场调研都写的十分详实,就算是赵启明这个不怎么懂经济的门外汉都看出要是真的照着计划上的来做,一定有前途,不说竹林乡就此脱贫,可是农民的收益一定大幅增高。

    花了半个小时看完这份计划,赵启明闭上眼睛,沐风也不着急,起身帮赵启明续上茶水,又帮自己倒上,静静的坐在沙发上。

    赵启明没有想其他的,他只是想到沐风这个学生带给他一种不一样的感觉,他在想,现在到底该把沐风当做什么,学生还是一位好的接班人,学生的话,平时照顾着一点就是了,接班人的话就要费些心血好好栽培,沐风现在的表现已经能够达到接班人的资质了,他以前有一个儿子也和沐风差不多大了,可是在文(革)中却得病不在了,想到这里,赵启明心中隐隐作痛,沐风这个人他还是了解一些的,当学生的时候就是那样,现在为了孝顺父母主动要求回乡,这时看沐风的时候,眼中又多了几分其他的神采。

    赵启明睁开眼,定定的看了沐风几分钟以后,他的心中下了一个决定。

    “这份计划我看了,八万块的启动资金够不够,我看可以写成十万,竹林乡属于贫困乡,国家有政策,州上扶持起来也容易,报告上也要完善一些,突出一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报告写好了打个电话给我,我替你安排”。

    沐风没想到赵启明这么好说话,一下子提高了二万块,他现在这份计划也是考虑到要太多了有难度,现在要是多了二万,什么事情都好做了,心中感动,点了点头。

    “知道了老师,我回去以后马上改写”。

    “还有最好乡上形成一个决议,县上也通过,这样操作起来也方便一些”赵启明这时在提点沐风了。

    沐风又点点头,看看时间,差不多十点了,起身告辞,赵启明也起身从电视柜里拿出一条中华烟递给沐风。

    “拿着,我年纪有些大了,抽不了那么多烟,你年轻,帮我解决了”。

    沐风呐呐的接过烟,他看得出赵启明是真的关心他,是没有那种利益关系的关心“谢谢老师”沐风低低的说了一声。

    赵启明很满意沐风的表现,拍了拍他的肩膀“这院子里人杂,我就不送你下去了,以后有什么事情直接打电话给我,还有和你同一批的那个白云天,最好不要和他有什么冲突”。

    沐风点点头“老师我先走了”。

    “嗯”赵启明把沐风送到门口。

    沐风下了楼,发上车,将车开出大院停在路边,点上一支烟,赵启明最后那句话是什么意思,自己拢共就和白云天见过几次面,没有什么冲突,想了半天想不明白,不过估计赵启明也是为自己好,将烟蒂丢出车,发动车子向招待所开去。

    第七章 校门风波

    更新时间:2012-06-18

    第二天正好是周六,中午沐风和钱伟联系了一下,又和华林联系了一下,三人中午吃了顿饭,又送了钱伟一箱土特产和一个打火机,华林那里也差不多同样的送了一份,人脉这种东西还是需要时间来(经)营的,沐风现在根基浅,再加上钱伟是赵启明的秘书,有了这层关系经营起来也容易一些。

    两人看到沐风开的燕京吉普战旗,都是有些惊讶,特别还是燕京车牌,可两人都是老油子,没有说什么,饭吃完,沐风和他们告别就离开永和回柳泉县,有车就是方便,不用等公车,什么时候走都可以,晚上擦黑就到了老家三河村,战旗车的优势也体现出来,那高高的地盘在这种山村公路上行驶如履平地,减震也是十分良好,基本不怎么颠簸。

    到了家,看了看新房,新房的土建已经接近尾声,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地面平整,再过一两月就能入住,到了亲戚家,把车上的东西卸下来,村里人都知道沐风当了官,而且是乡长,纷纷围拢过来,,特别是看到沐风开的车,个个更是羡慕,免不了打自家的小子几下,让他好好读书,以后和沐风一样,不知不觉沐风就成了三河村教育孩子的典型,若干年后,三河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学生村,当然这是后话。

    沐朝忠最近的日子很滋润,身体好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大家的尊重,让他成了村里和四舅爷沐学差不多的人物,有的时候说话比沐学还管用,见沐风回来就吩咐家里人准备晚饭,顺带着向院子里的亲友散了一圈烟,沐风看了看,自己老爷子抽的是云烟,一般的人怎么抽得起,可自家老爷子就像发平头烟一样,一点不心疼,沐风笑笑,只要老爷子心情好就可以,以他的身价,就算抽古巴雪茄都没问题。

    将东西放好,这次去下海和广海为家人买了不少东西,为两个小侄儿侄女买的是溜冰鞋,沐雷那里买了一台索尼的录音机,虽然沐风见不得小倭子,可是看到国产的大块头他还是买了这小的,另外还有英语磁带,沐雷现在已经上高中了,农村孩子学习英语是弱项,买上一台也方便学习。

    为姐姐买的是化妆和护理品,本来想买衣服的,可是想想还是算了,在农村穿的那么时尚也没人欣赏,姐夫那里买了个刮胡刀,父母那里都是保健品,现在他们年岁大了,多吃点保健品对身体也好。现在寄宿的这家亲戚那里也送了点烟酒,四舅爷那里也送了点保健品。

    东西分完,可是还要等沐雷,沐雷现在在县城读书,周六下午没课,周六下午回家周日中午吃完饭去学校,姐夫孙辰正好去县城办事情就去接他,等两人回到家吃完晚饭,和家人说了一会儿话,问了问沐雷的学习,沐风就回到房间,拿出稿纸重新写起了计划书,明天他要送沐雷去读书,顺带着他也想去县上跑跑,工作这么长时间了,县上的几个领导他都只是远远的看过,真没打过什么交道,沐风打算借着这个事情去探探路。

    第二天,沐风睡了个懒觉,直到吃中午饭才被叫起来,饭吃完,沐雷就要去县城读书了,沐风吃完饭,就带着沐雷去县城,柳泉一中也是沐风的母校,沐风也想去看看,沐雷第一次坐小车,上车以后东看看西看看,这摸摸那摸摸。

    进了柳泉县城,沐风把车停在学校门口,陪着沐雷走了进去,学校里面变化不大,除了操场上修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