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权倾天下之绝世悍将 > 权倾天下之绝世悍将第70部分阅读

权倾天下之绝世悍将第70部分阅读

家军至少还打了三仗。

    但岳家军却连敌人的影子也没有见到。

    在赵构、赵鼎的胡乱指挥下,岳飞跟罗腾飞一样,皆以为金齐大军压境,起全军前来救援,岳飞慎重起见,甚至不惜带病前来,可谓劳师动众。

    哪里料到会白忙一场。

    伪齐的入侵便如闹剧一般结束,一万五千罗家军便搞定的战事,在赵构的胡乱指挥下,在刘光世、张俊的无能下,南宋王朝一口气调动了二十余万大军,打了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

    ps:还有一章,看来今天是不能睡觉了。

    第四部 雄鹰展翅 第七章 入主江淮

    第七章 入主江淮

    行在平江府。

    看着罗腾飞送来的战报,赵构此刻以没有了任何语言,是惭愧,更是羞怒。

    罗腾飞轻飘飘便能摆平的事情,在张俊、刘光世眼中却难入登天,害的自己也像傻瓜一样,吓得手足无措,胡乱指派,一口气调动了二十万神武军布防,不由心道:“这人与人之间的实力差距当真如此之大?”

    罗腾飞麾下有五万兵马,而张俊、刘光世麾下的大军汇集一处兵力高达十一万余,在兵力上占据两倍的优势。罗腾飞五万出战,只是动用了一万五千军士便将敌军全线击溃。可是张俊、刘光世拥有十一万大军,但却呼喊兵力不足,连叫支援,双方之间的差距,实不可以道理来计。

    想着岳飞还在移师之中,赵构连忙让赵鼎下诏:“淮西既已无事,岳卿无需东来。”

    赵鼎在一旁听了赵构这句话,感到十分困窘,老脸微红,心中忐忑。此次劳师动众,本是由于赵构、赵鼎,以及张俊、刘光世私人的怯战的私心所造成的错误。

    赵构自然不能自罚,这过错只能由赵鼎来当。

    赵鼎自我嘲讽道:“由此可见诸将知尊朝廷,朝廷所有命令,不敢不从。”

    赵构也道:“刘豫败北,朕不足喜;而诸将知尊朝廷,却确实可喜。”

    君臣两人一唱一和,顾左右而言他,为自己的失策掩盖。

    这时外头传来张浚求见的消息。

    赵构大喜过望,立刻命人请张浚入内。

    赵鼎黯然长叹,知道自己已经失宠。本来他跟张浚相比,赵构器重他多些,但经过此事,自己听信了刘光世的话,彷徨无挫,而张浚却指挥有方,双方也成了鲜明对比。

    赵构之心此刻以偏向张浚无疑。

    张浚此刻趾高气昂,其实他本人也未干什么事情,此战他的作用仅仅在于喝令刘光世,让他不得撤退,保住了庐州不失,真正破敌的还是罗腾飞的神武前军,但他的表现确实强过赵构、赵鼎无疑。

    加上他坐镇枢密院,统帅三军是罗腾飞的直隶上司,罗腾飞所立之战功自然算他的一份。

    “参见陛下!”张浚此刻声音都要洪亮上三分。

    赵构笑道:“右相,如今形势如何?”

    张浚朗声道:“回陛下,罗相公兵锋所指之处,无不所向披靡,敌军不战自溃,以全数退出淮南西路。臣已经令罗相公,命他分兵驻守诸地,以策万全。此外,臣再次恳求将刘光世调离前线。此战又度证明,淮南西路这军事重地刘光世之能,不足以镇守。”

    赵构眼神瞄了赵鼎一眼,在年余前,张浚已经上表建议将刘光世调离淮南西路,当时张浚在奏章上言道:“刘光世无统兵之才,居于军事要地,必生祸端。”

    如今看来,正如他所料。

    此战若非刘光世谎报军情,自己又何尝会丢此大脸?

    赵构本就不是正人君子,一下子便将过错怪在了刘光世的身上,沉声道:“那么右相认为何人镇守淮南西路最为适合?”

    张浚肃然道:“淮南西路非罗腾飞不可镇守也。”

    赵构欣然同意道:“右相此言甚得我心,罗卿武勇绝伦,威盖敌国,朕也认为他是最佳人选。此役罗卿力破三路大军,功不可没。朕在加封他为无为军节度使,改任为淮南西路,江南西路制置使,授予随即处置之权利。”

    ……

    消息传至淮西,登时引起了军中上下的一片哗然。

    在宋朝授予节度使的人,并不少见,但授予两镇和三镇节度使的人便是“希阔之典”,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此刻在南宋官居三镇节度使者只有张俊、韩世忠。

    吴玠、岳飞、刘光世等人皆为两镇节度使,如今罗腾飞被授命为两镇节度使,已经意味着他已经是跟岳飞、吴玠、刘光世等宿将平起平坐的大将。

    武将之中,地位仅次于张俊、韩世忠。

    至于随即处置之权利,更是意味着罗腾飞身居制置使,但却能够实行宣抚使的权力,有任命地方官员的权力。

    闻讯高兴的人数不胜数,但意外最高兴的人不是罗家军的任何一人,而是刘光世。刘光世这废材闻讯后,高兴的大哭了起来。

    起初罗腾飞还以为刘光世在为失职难过,想要安慰他几句。

    谁知,刘光世突然拉着罗腾飞的手泪流满面道:“罗相公,你可真是我的福星啊!这淮南西路宣抚使当的我寝食难安,日防夜惊,生怕伪齐、金国来犯,天天都处在担惊受怕的情况之中。如今身上担子轻了,我终于不用再担惊受怕,终于可以享享乐子了。临安府的名怜、名ji们,我刘光世要来了。”

    罗腾飞傻傻的看着刘光世,终于发现这家伙唯一的优点——坦率。

    刘光世擦拳磨掌,一边流泪,一边兴奋的不能自抑,看那模样恨不得立刻飞入临安府的青楼ji院。

    刘光世道:“我刘光世并没有什么长处,但却重视义气。罗相公帮我大忙,这个恩情不能不还。在这庐州我有一处宅院,今日便送给你了,权当礼物吧。”他嘻嘻哈哈,哼着一八摸的小曲儿,离开了府衙。

    掌军政和掌兵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以往罗腾飞唯一的任务就是练兵,轻松自在,即便连续十余日休假也无人说一句话。

    但如今每天罗腾飞都要批阅数量庞大的公文,一日不完成,第二日便会积累下来,越积越多,更加无法完成。

    好在虞允文文武双全,是出将入相的好人物,得他襄助,罗腾飞才逐渐适应起逐渐新的身份来。

    经过详细商议,罗腾飞任命虞允文淮南西路安抚使、兼庐州知府,雷震任安抚副使,魏胜任淮南西路都统制,另将麾下能够独当一面的三员大将王俊、马扩、朱奕分别驻守光州、寿春、濠州三地。

    罗腾飞也将军营迁移至庐州附近,在江州的家自然也搬迁了过来。

    这日,罗腾飞正为领地的生计发愁,那刘光世确实是一个混蛋。

    这淮南西路本是富庶之地,但因伪齐时常南下,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以至于田地荒芜,当地百姓或被驱虏,或遭杀戮,使得淮西一地,路无耕农,市无商贩,正是百里无人的一片惨状。

    本来百姓就苦,刘光世不思恢复民生,反而想着法子从他们身上骗取油水,使得当地百姓更加穷苦,人力纷纷外流。

    罗腾飞可不想逐渐治下的百姓个个都了无生气,因此纵使他不善于政务,为了民生,也强迫自己卖力处理政务来。

    这天,罗腾飞让虞允文给他想一个法子,让他想出恢复民生之法,甚至还下达了死令,恨恨的瞪着虞允文道:“今日先生若不想出一个法子拉,老子便将先生关在此处饿上三日,以惩罚先生的无能。”

    虞允文欲哭无泪,对于罗腾飞霸道的性子早有了解,若自己不给出一个办法,这三日只怕真的没有饭吃了,灿灿道:“其实也不是没有法子,但是……”

    罗腾飞急道:“你们文人就是讨厌,说话婆婆妈妈,吊人胃口。别但是了,快说什么办法!”

    虞允文道:“首先可以向官家申请免税政策,其次,鼓动百姓耕种,号召避难的百姓返乡,给予便利,再次建设集市,开设夜市,吸引商旅,最后对于建设大的百姓,给予丰厚的奖励。只要政策能够完全实施下去,百姓必将感恩戴德,使得淮南西路重现生机。”

    罗腾飞笑道:“此法甚妙!”他瞪了虞允文一眼,不满道:“先生既然有这妙法,为何非得在逼问下才肯说出来。”

    虞允文摇头苦笑道:“非我不肯说,而是如此种种需要大批钱财,我军根本无以为继。官家也不可能一时间拨巨资给我军发展民生。说了,也等于白说。”

    罗腾飞一听关乎钱,立时没辙。他原先吃过无钱之苦,深知钱财难赚。

    虞允文叹道:“相公对于百姓的赤诚之心,属下万分不如,更是佩服万分。能在相公麾下效命,是允文此生之福。但有些事情不能操之过急,孔圣人有言:‘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相公为民之心,允文理解,但想要让淮南恢复生计,还是慢慢实行。”

    正在这时,罗腾飞收到了朝廷发来省札。

    罗腾飞阅览一遍,突地大笑了起来到:“不是说没钱吗?先生你看,官家给我送钱来了!”

    虞允文接过省札,原来伪齐南下,淮南西路诸地城墙遭受严重破坏。赵构恐金兵来攻,特地拨出五万两黄金用来修建淮南西路的防线,城墙。

    虞允文见罗腾飞欣喜若狂,惊诧道:“莫非相公打算挪用这些修葺城墙,防线的资金?”

    罗腾飞正容道:“有何不可?”

    虞允文担忧道:“可是城墙怎么办?金兵南下又怎么办?”

    “嘿!凉拌!”罗腾飞昂声道:“在我看来修葺城墙就是笑话。金兵来了,老子出兵将他们消灭就是了,要什么城墙?被动防守,不如主动进攻。城墙可有可无,无需管他。”

    ps:尽力了,通宵也没有完成。一直写到7点半上班,直到下班后补全。

    晚上写多少是多少吧,吃不消通宵了。

    第四部 雄鹰展翅 第八章 王八军

    第八章 王八军

    罗腾飞这番话在重视防守,善打防守反击的南宋王朝绝对是石破惊天之语,但这也体现了罗腾飞用兵重视进攻,以进攻为上的风格。

    虞允文怔了一怔,亦觉得罗腾飞说的甚是有理,每个人的作战风格不同,罗腾飞擅于打硬仗,野战,若让他改打防御战,未必能够取得胜算,当即笑道:“相公说的也颇为有理,但军事防线也不得不修。尤其是前线诸城,我们敌对金国最善于速攻,若无坚固城墙的支持,怕是不成。”

    罗腾飞点头道:“你说的也有些道理,不如这样。用两万黄金在关键的战略要地扩建防御工事,余下三万我们用来发展民生,促进经济。先生你看如何?”

    虞允文道:“只要相公不怕官家责罚,如此决定也无不可。”用实权谋私,这在南宋王朝是一个普遍现象,并不值得奇怪。

    不说刘光世、张俊之流了,即便号称“持身廉”的韩世忠也过着穷奢极侈的生活。就在月余前,韩世忠一口气向赵构提出购买北宋j臣朱勔的平江府南园,并请佃官田一千二百宋亩,价值十数万黄金的产物。

    若韩世忠没有自谋福利,凭借俸禄,怎么可能一口气拿出十数万两黄金。

    这种事情在宋王朝是默许了,赵构也心底明白。他非但不会为此感到气愤,反而非常欢喜,赞同,以至默认。

    这就是政治!

    作为一个皇帝他未必喜欢岳飞这般品行如圣人一般的臣子,在他们看来品行越好,越不可靠。品行差些,反而值得依赖。

    所以,对于罗腾飞挪用公款,即便是正直的虞允文也没有任何异议,况且罗腾飞的目的是为了淮南西路的百姓,而非自己的私欲。

    罗腾飞心头大事一落,顿感痛快,烦恼全消,笑道:“这回官家也帮大忙了,若不是他出手阔气,还真不知如何解决此事。”

    虞允文自我嘲讽道:“对于修葺防线,抵御外敌,官家从不小气。”

    虞允文的语气充满了无奈,显然对于赵构近日的所作所为充满了不满。原先虞允文认为赵构重用主战派,是一个中兴之主,充满了报国的赤诚之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正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赵构那不思进取,只知一味偏居一隅的性格,在不断的胜利中渐渐体现出来。

    以往的宋朝实力弱小,赵构不得不战,如今的宋朝渐渐走向稳固,赵构已经有了对抗的资本,以不想再战,这种愚昧的思想更是让虞允文有种报国无门的感叹。

    罗腾飞会心一笑,也能理解虞允文的感触,但却没有他那种“心灰意冷”的情绪。只因,从一开始,罗腾飞对赵构就没有抱有任何期望。

    突然,罗腾飞想起一事,道:“此战左相赵鼎表现不佳,先生,你看他将会如何?”

    虞允文面色又度出现一丝担忧,沉声道:“主战派的分裂以右相张浚取胜,赵鼎支撑不了多久了。”

    罗腾飞安慰道:“当前大事,是治理淮南西路,其他的无需多想。我们还是商议一下,如何分配资金,更为实在。”

    虞允文点头说是,当下与罗腾飞商议起了治理淮南西路的详细方略。

    接着的一段日子,罗腾飞过着忙碌而舒心的时光。

    由于建设在即,每日要处理的政务书卷可以堆成小山,除了坚持两个时辰练武外,罗腾飞其他的时间几乎都在处理政务。

    军营的管理他全权交给了麾下的诸将,只是时不时的探视一下。

    本来就不善书写的他,为此还用坏了十三支毛笔。

    但得知在他的努力下,淮南西路的情况得到了显著的改善。那种油然而生的喜悦之情,正是罗腾飞如此努力的源动力。

    看着领地百姓一天比一天富裕,那种满足快乐确非其他事物所能替代。

    短短的三个月间,淮南西路上缴的整月盈利税收已达十三万八千多贯,较之当初的九万三千贯,上升的近四万贯有余,无不表示淮南西路经济萌发的迹象。

    魏胜如今已经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智勇战将,跟虞允文一文一武,正是罗腾飞的左膀右臂。罗腾飞不在军营的期间,军中大小事务皆由魏胜代为处理。

    魏胜对于军事毫不懈怠,虽然罗腾飞不在,但经年累积下来的练兵方式,魏胜一丝不苟的完全执行。

    王俊也是一般,他掌控罗家军的军纪,在法令面前绝不留情。王胜骁勇好酒,素来得罗腾飞偏爱,有一次喝酒延误了练兵,王俊毫不留情面的要将他在三军面前重重责打了三十军杖。

    王胜麾下副将来向罗腾飞求情。

    罗腾飞出于颜面,婉转的希望王俊内罚,别在三军面前丢了王胜的颜面。

    王俊当时也不说话,只是写了一封状纸交给了罗腾飞,状告罗腾飞意图徇私袒护部下。

    罗腾飞苦笑不得,找上了虞允文让他给处处主意。虞允文亦觉得处罚罗腾飞有失体面,向王俊说情。

    王俊执法如山,不为所动,当即道:“军不令不明,法不尊不行。在军法面前,人人平等,谁也不例外。除非相公解除我执掌军法的权力,否则此事绝不能干休。”

    最后还是罗腾飞妥协,任由王俊以意图徇私袒护部下的罪名,当众杖责二十。

    为此,军中诸将皆对王俊颇有微词,但王俊却如以往一般,不为所动。即便被孤立起来,也无悔的执行法令。

    经过此事,罗家军本来就严明的军纪,更加无人敢犯。

    即便是王胜也不敢在军中饮酒。

    罗腾飞本来也有些不满王俊所为,毕竟他是三军统帅,而且也是一个要面子的人物。但见此效果也暗自心服,当即召开了一个小型军事会议,将诸将招集起来,当面表彰王俊功绩。

    军中诸将见罗腾飞都认可的王俊,赞叹他心胸之余,也放下了成见。

    王俊更是感恩戴德,他这一生没有少吃如此脾气之苦,此刻得到理解,心中感激,无以复加。

    王博也在李俊的支持下,对着通往扶桑的黄金航线,展开了冲击。已往丝绸业被张俊以及一些大商贩垄断,但李俊在这三月来,截下了张俊的五艘大舰,获取的布匹便宜转卖王博。其他的大商贩也得到了李俊的马蚤扰,类似于王俊这种为富不仁的商贩,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