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归汉寻英 > 归汉寻英第7部分阅读

归汉寻英第7部分阅读

任命他们梁国境内的职位,真真正真的掌握梁国,不过自己现在兵权在手,只要这些人安分守己,自己还是先要依靠他们的。

    虽然之前刘越也了解过梁国,不过现在等到刘越真真正正自己可以做主的时候,才发现梁国真是满目疮痍。黄巾之乱之后,豫州一些地方人口十存不一,大量的人口流失和死亡,这也和豫州是黄巾之乱的主战场之一有关。

    刘越让刘梁主要负责征召士兵之事,现在梁国境内还有许多流民,只要给他们口饭吃,招人还是很容易的,一下子就招到五千人,本来还可以更多的,不过刘越现在不想盲目的拉人,自己要先把内政搞好,这样才有财力,而且自己存粮本来就不多。

    把招兵和训练的事情都扔给刘梁和张飞他们,自己一个人现在要处理梁国内些流民,虽然黄巾之乱后多出许多田地,而且被世家趁机兼并了许多,不过还是有很多荒芜的田地,刘越现在是要安排人手让这些人去开垦这些田地,这样这些流民就不会聚众闹事,危害梁国治安了。

    刘越开始处理政务以后才知道自己真不是干内政方面的,现在一定要开始找名人,那些前辈穿越来是怎么处理的,难道都扔给下面人,看来人多就是力量大啊。

    “主公。”

    见文丑进来,刘越伸了个懒腰,还好是没人,“子雄啊,有什么事?”

    “主公,刚刚侍卫来报说府外来了二十来个人说是要见主公,被侍卫给挡住了。”

    “是什么人?”

    文丑摸摸了自己的后脑,“是上次在牛角山见过的,好像叫许褚,对,是叫许褚。”

    “什么,许褚,你是说许褚?”

    “恩”

    “快,快叫他们进来?”难道自己人品真的是爆发了,有人来投奔自己了。刘越在那高兴了半天,不过文丑却没出去,一脸的为难。

    “子雄,你怎么还不快去?”

    “主公,他们有二十来个人,都让他们进来俺可不好办?”

    原来文丑是担心自己的安危,“你怕什么,不过你说的也是,你让许褚先进来。”

    “喏。”

    不一会文丑就领着许褚进来了,刚一见面,许褚纳头就拜道,“许褚拜见大人。”

    “仲康快快请起。”刘越十分欣喜的下来扶起许褚。

    “大人,俺已经押回粮食回谯县了,现在按于大人约好之事,特来投奔,希望大人接纳。”

    “哈哈哈哈,仲康果然是守信君子。”

    刘越这么说,许褚再木讷也知道刘越是同意收下自己了,“参见主公。”

    “仲康不用多礼,这是文丑文子雄,你们上次见过的,以后还要多多亲近,我二哥和翼德现在正在城外练兵,所以今日不在,等他们回来,一起痛饮一番,祝贺仲康来归。”

    “多谢主公”,许褚见自己一来就这么受刘越重视,心里也很感动,“对了主公,俺此次来还带来了同村一群族人,足有二十人之多,他们也想和俺一样在主公帐下效力,不知主公可否接纳?”

    “既是仲康领来的人,那就一同留下,归于仲康你指挥,以后仲康你就是我的护卫,和子雄一起轮流护卫我安全。”许褚可是三国第一保镖之选之一,刘越当然要留在自己身边护卫自己安全了,虽然文丑现在可以,不过刘越知道自己以后一定是会放文丑出去领兵的,三国里文丑也是领兵的,而且还有一层,文丑可以算是刘越的家臣,忠心那是绝对没问题的。现在自己身边站着许褚和文丑两个猛将级保镖,只要一有危险靠近,他们绝对第一时间久会消灭掉,刘越心里早就乐开花了,自己要再爆发几次人品,那不是更多的谋臣猛将来归。曹操刘备等那都是小菜一碟了,现在孙权还是小屁孩,只要自己快,不要说三国了,自己连曹操和刘备都直接秒了。

    许褚见自己一来就被刘越安排为贴身护卫,更加感动,这可不是信任那么简单了,把自己的安全都交给自己了,自己一定会拼死保护好主公。

    第二十八章 西园八校尉

    中平三年,太尉张温上书言:陛下御极以来,天下虽安。然东宫之位不宜久空,请立太子。意思就是说要立太子安稳社稷。但是灵帝回复说,“皇子年幼,不可过甚。”

    由于灵帝多年来体弱多病,只生育两子刘辩和刘协。刘辩是何皇后所生,刘协是王美人之子,不过王美人在生刘协以后被何皇后下毒害死,刘协一直由董太后抚养。这些年何皇后依仗自己的哥哥是大将军何进,外靠外戚,内掌,独尊后庭。不过何皇后知道所有的这些都是暂时的,只要自己的儿子一日没有被立为太子,成为真真正正的储君,那就是不牢靠。不止一次的机会,何皇后在灵帝那里吹枕边风,想让他早点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不过只要一说到这些灵帝就敷衍过去。灵帝早年宠爱刘协之母王美人,自然对刘协的喜爱多于刘辩,不过由于何皇后的嫉妒之心,下毒毒死了王美人,让刘协从小无母,所以心里对何皇后暗中恼怒。但是何皇后外有何进,内掌,势力已成,灵帝也无可奈何。灵帝也想过立刘辩,不过一想到何皇后的心肠,怕将来刘辩登基之后刘协不容于何皇后。

    “陛下,今太子之位久悬,非国家之福,请陛下早立太子。”这一日灵帝刚上朝,屁股还没坐热呢,大将军何进就出来奏道。

    “大将军所言甚是,陛下宜早立太子?”这时太尉张温也出班道。

    “请陛下早立太子。”…张温一说完,玉犀下就有数十人出班请立太子。

    灵帝也知道自己一直拖着不是办法,也是开口问,“众卿之意我已听奏,不过何人可为储君?”

    “陛下,皇子辩自幼聪辩伶俐,可为太子。”见灵帝终于松口,何进马上进言道。

    灵帝本意是属意刘协,不过这何进该怎么应付呢?“陛下,皇子协仁孝,可立?”

    这人一说,何进马上低头转过去看,到底是谁这么不知好歹,发现是董太后娘家之人。刘辩的朝廷助力是外戚何进的话,刘协的朝廷助力就是董太后的娘家之人,这些人平时就跟何进不对付,不过这些人平时耻于与宦官为伍,要不然两方联合起来,还真能抗衡何进。

    “太尉,你意如何?”灵帝见两方争执起来,转头问张温。

    朝廷中主要分好几派,一派是何进的外戚势力,一派是董太后的娘家势力,还有就是中立的老臣派,他们不支持谁,只保皇帝,不过对于宦官也是十分痛恨,毕竟党锢之祸不远,所以呢这一派又有点倾向于何进,还有事宦官,宦官在私底下依靠皇帝,随意进言诬陷,不过在朝堂上话语权不多,否者就会遭致全天下的攻讦。

    “立太子乃是国之重事,立谁为太子乃是陛下家事,全由陛下一语而决。”这又是个老狐狸,两边都不得罪。

    “陛下,皇子辩可立。”何进可是肯定支持自己的外甥的。

    “陛下,皇子协当为储君。”

    两方就在朝堂上开始吵了,两边都说自己的支持之人可立,吵吵闹闹,不过也有一些置身事外的,就像刘越的老爹,卫尉刘信,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就站那老神自在,他知道这些事最好不要管。

    “好了,吵吵闹闹成何体统,这事容朕再做考虑,退朝。”说完灵帝直接怒挥衣袖走入后殿。

    “阿父,你说朕该立谁为太子?”在往后庭走的路上,灵帝朝身边的十常侍张让问道。

    “这是陛下家事,老奴不敢多嘴,不过皇子协多类圣上。”虽说这是皇家之事,不过何进一直和十常侍不合,虽然当初何皇后被立为皇后,何进为大将军,十常侍也出了不少力,不过事后何进翻脸不认人,对于这事,十常侍是十分痛恨,也知道一旦刘辩即位,何进的权势就更加滔天,没了灵帝的包庇,十常侍难道还有活路?所以十常侍现在是支持董太后抚养的刘协,以为一旦刘越即位,无论是董太后还是董太后娘家之人,都要依靠他们来制衡何进。张让说刘协多类灵帝,意思就是刘协比刘辩合适。

    “阿父,朕想依高祖封赵王事,立皇子辩为太子,让协儿早去封国,选能臣护卫之。”灵帝知道何进现在为大将军,手下多有人依附,而且让刘协当太子他肯定不服,现在也只能让刘辩为太子了。

    张让听了灵帝的话心里一惊,难道灵帝已经妥协了,那自己以后可要看何进的脸色了,甚至小命都要有肯能捏在人家手里。张让没读过书,但也知道高祖封赵王的故事。汉代初年,高祖刘邦宠爱戚姬,属意他们生的儿子刘如意,屡次想立刘如意为太子,不过由于吕后和大臣们都反对,所以才作罢。但是后来戚姬找刘邦哭诉,怕将来吕后报复,于是刘邦就封刘如意为赵王,而后让大臣周昌为赵王相,周昌是名臣,由他辅佐刘如意,就可以在自己死后保护他们。不过刘邦没想到的是他死后吕后调开周昌,招赵王进京,趁着惠帝出去打猎的机会毒死了他。

    “陛下依高祖事安排皇子协,确实稳妥,不过…”

    “阿父,有何疑虑?”

    “陛下”,张让抬头看了看灵帝,低声说,“赵王虽有周昌护卫,不过不能时刻守候在身边,当初王美人深处宫中尚且…,况且到时候皇子协远在封国,更不能护卫自身安全了。”张让的意思很明显,当初刘协的母亲王美人在皇宫里有灵帝的保护,还是被何皇后毒死,如果将来他们要还刘协,那不是更容易的事情。

    灵帝听到王美人的事,心中也是十分恼怒,不过根本不记得当初事后要废后的时候,十常侍也是不支持的,而且还替何皇后求情,以至于灵帝才作罢。再一想刘协没了自己的保护,那就更加没人身保障了。

    “但是大将军势力已成,如之奈何?”

    “陛下,何进虽为大将军,不过是受陛下恩赐,今陛下制肘于斯,无论将来何人为帝,都会受其制肘,陛下难道忘了跋扈将军,何不趁机削其权势。”

    一听说跋扈将军,灵帝脸上也出现怒容,当年外戚梁冀,依仗自己的外戚,毒杀质帝,专擅朝政,结党营私,且大封梁氏一门为侯为官。虽然后来被除,不过这事离现在还都不远,何进要是权势真这样无人可制,还真有可能,现在是朝中还有大臣反对他和有一批忠于汉室的老臣,如果一旦羽翼丰满,出现梁冀之事不是不可能。

    “但是何进羽翼已丰,朕该怎么做呢?”

    张让知道灵帝对何进产生顾忌了,否者也不会问该怎么做了,只要有顾忌,那自己可以慢慢想办法对付。“陛下,何进所依仗者,不过是手握京畿兵权,陛下可以下旨,设一军,招外郡能将,再由心腹之人领军,分其兵势。”

    “有理,朕随后就下旨设立西园八校尉,不过何必由外郡招将领,直接由阿父等统领不是更好,这样朕也可放心。”

    张让一听让自己等十常侍统领西园校尉之职,本来是很高兴的,不过马上想到要是设立的职位都有宦官担任,那肯定不要是何进不同意,连老臣也肯定不支持了。

    “陛下,若全部让我等统领,恐外廷有非议,陛下招外将进京,这样一来非何进之人,二来也可以施恩于他们,让他们更忠心于陛下,随后只要让黄门蹇硕为主,这样就可直接听命于陛下,又可分何进之权。”

    “阿父言之有理,明日朕就颁诏!”

    张让心里却也在计较,等我有了兵权,看何进这屠夫还如何嚣张,不过待会一定要和其他人好好合计合计,怎么样控制住这只天子亲军。

    几日后,梁国睢阳,刘越看着手里的公文,都快想骂人了,尼玛的,有这么整老子的吗?灵帝下旨,建立西园八校尉,梁国相刘越先有剿灭黄巾有功,现又安定梁国,特命其进任助军左校尉,不可延误。刘越现在刚刚在梁国手握大权,而且一年以来自己招抚流民,鼓励生产,现在梁国比去年至少好了很多,自己正要把梁国弄成自己以后的老巢,这也是自己争霸天下的基地,现在一纸公文,不仅所有努力都白费了,自己还一点兵都不能带的到洛阳去,刘越心里都把灵帝的女性亲戚都想问候遍了。

    不过没办法,现在自己根本抗不了旨,皇帝的命令现在谁敢不听,“仲康何在?”

    “主公。”刘越一说门外许褚就推门进来。

    “你派人去城外军营,通知我二哥和翼德他们二人,让他们速速回来。”

    “喏。”

    刘越知道现在要有所取舍,自己还好只是刚开始经营梁国,而且梁国地处中原四战之地,不利于创业为基,不是自己心中理想的地方。自己要去洛阳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现在只能先放下这边了。

    第二十九章 安天下者非公莫属

    “仲康,我们先停下休息下,让马也歇歇。”前头骑马飞奔的刘越一拉马缰,胯下坐骑仰头嘶叫,前蹄立马止住奔跑,后面的几十人也马上止住马匹。

    “喏”许褚停下以后,接过刘越的马缰,交给旁边的手下。

    刘越现在已经离开梁国了,那天接到公文以后,刘越也接到了自己老爹从洛阳发来的家书,信上也说了刘越出任西园八校尉之事,而后要刘梁来洛阳之前先去范县接母亲一同去洛阳,当初刘信去洛阳的时候刘母又从上谷回范县了。

    刘梁没办法,只好和刘越先分开,不过张飞也是闲不住,要和刘梁一起去,至于文丑,刘越要他也一起回去接他母亲去洛阳,随后刘越让刘梁带上那五十个护卫回家族,自己由许褚以及他带来的这些人就够了,而且此去洛阳一般应该算是比较安全的,身边还有个许褚保护。

    离开梁国的时候,吴康来向刘越道贺,说是祝贺刘越高升,其实刘越知道这人心里肯定是巴不得刘越早点走,刘越一走,这梁国这时就是他吴康的天下了。不过刘越现在也无可奈何,灵帝一句话就把刘越调走,现在这时候还真不是图谋的时候,等到灵帝过些时候病重了,那时自己早点找个地方积蓄力量。,不能一直待在洛阳,等董卓进京就晚了。

    刘越出了梁国,直接策马飞奔,过陈留,进入司隶境内,看见前面正好有城池,刘越马上领着许褚等过去,看到城门上的字才知道,这里是荥阳城。来了之后直接去太守府,怎么也要打个招呼。荥阳太守一听说是奉命去洛阳,不敢怠慢,马上把刘越引到府邸。

    “大人今日来,下官不曾远迎,失敬失敬!”本来荥阳太守作为一方官员,不用对刘越这么恭维,而且那态度也太奉承了。其实刘越本身在外就是一郡太守,比这荥阳虽说是太守,其实就是一座城池的城主不知道高了好几百倍,而且现在刘越是去洛阳为官,古人不是说嘛,京官大一级。

    “太守大人客气,本官此次仓促,大人不用在意。”

    “大人,下官马上准备住处,请大人先在此处休息片刻。”

    “不用,本官直接住驿站就可以了,而且本官明日就走。”见太守还想说话,刘越马上开口,“太守大人好意本官心领了。”

    “既然大人执意这样,下官要不强求。”

    接下来刘越就和太守随意的聊了几句,驿站那边许褚早就安排人去了,刘越看时间也差不多了,就想起身告辞了。

    “大人如若不急着赶路,明日不妨多留荥阳一日,”见刘越疑惑的看着他,太守说,“前些日子名士许劭路经荥阳,现正留宿本城,明日荥阳郑氏邀请许劭,下官有幸前去,大人不妨一同前往,听闻那许子将最喜评人。”

    “你说的可是汝南许子将?”

    “正是此人,大人也知其人?”

    “听闻其人,却未相见,如果是许劭的话,本官多留一日也无妨。”灵帝规定的到任时间还有,而且刘越赶路都是直接马不停蹄,时间充裕的很,所以也不怕多耽误一天。只要是这许劭还真是三国时候的人物,刘越能记住这人,主要是他说的一句话,评价曹操的一句话。当时曹操去见许劭,要他来评价评价他,不过这许劭刚开始拒绝评价曹操,可能是他看不上曹操,也可能是曹操这个人不好评价,或者出于其他什么顾虑,后来曹操见许劭怎么也不说,就耍些手段,逼迫许劭说,许劭被逼的没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