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合谋 > 合谋第22部分阅读

合谋第22部分阅读

响了。王林生看了一下上面显示的号码,立刻满脸堆笑地说:“李局长,您好!我是小王,请问您有什么重要指示?”

    “小王啊,我在一位老同事那里,麻烦你给我找一份文件,是去年市人事局发的关于调资的12号文件,他想借看一下。”

    “好!好!李局长,请您稍等一下,我马上就给您找。”

    挂上电话后,王林生站起身习惯xg地做了几下扩胸运动,喝了一口茉莉花茶,掏出中华烟递一支给我,自己叼上一支点燃,又重新坐下和我聊了起来。

    我以为他忘记了找文件的事,有点不安,催促他:“你赶快找文件吧,我不用陪,莫耽误了你的正事。要不,我先走,下次再来看你。”我站起身打算走,王林生一下用手按住我的肩膀说:“没事!没事的!你只管放心坐,快十一点了,等会我们一起去吃中饭,痛痛快快喝上二杯。”

    我一直想着他找文件的事,和他心不在焉地聊着。他瞅着墙壁上的电子钟又走了十几分,jg觉地看了看外面后,拿起电话拨打,语气恭谦而又真诚地说:“李局长,对不起,让你久等了。我认真找了一遍,将近三年的文件一个个地翻看,可就是没有找到您要的12号文件。不知是不是在其他科室或者其他领导那里?是不是让我再逐个去问问?要不要到其他地方去找来复印一份给您?局长,您怎么这样客气,还说什么谢谢呢?这是我应该做的呀!不用了?已有人刚给那位老领导送来?那太好了。再见。”

    放下电话,王林生望着有点惊讶的我说:“你怎么啦?”

    “我们是老同学了,你跟我说实话,你根本就没有找,怎么知道没有这个文件呢?”我问道。

    “你知道,我的记忆力是很强的,我清清楚楚地记得,这个文件是管人事的郑副局长拿去后弄丢了。”

    “那你直接说明不就得了,为什么要捱一会再打过去呢?”

    “老同学,恕我直言,别看你其他方面都比我强,在处理关系方面你却差了那么一点点。你想想,如果我接电话时直接说没有,李局长会怎样看呢?他也许会认为我办事不认真,不想去找,在应付他。我如果说是郑副局长将文件弄丢了,那就更不好,会使领导之间产生纠纷。而我过一会儿再打电话去说没有找到,效果就大不一样了,他就会认为我很本忠,对他的吩咐能认真对待,干工作很踏实……”

    王林生说的不无道理。他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忽悠的人。由于他忽悠得不显山不露水,所以领导对他映象颇佳,不但年年蝉联先进,还立了二次功,连没多久,他就步步高升,当上了城建局的副局长。

    我这个不善于忽悠,只知道老老实实死干的人,迄今仍在民政局办公室主任这个岗位上原地踏着步。我也曾经想过向王林生学点忽悠的本事,但是,学其他东西还不算很笨的我却怎么也学不会。

    作者与地址:吴模定湖南省平江县畜牧水产局

    火灾真是好

    火灾真是好

    古人早就说过‘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宾’的话,不料类似的故事迄今仍在上演。

    平安镇与花湾乡毗邻,是临江县山林面积旗鼓相当的二个最大林区。两个乡镇的领导都有很强的灭火意识,但他们采取的是截然不同的方法:

    平安镇的王彪镇长,非常重视一个‘防’字:大大小小的会议都要讲防火的重要xg;到处张贴防火标语;镇上的电视台每晚都要不厌其烦地打出防火的字幕广告;山上的防火隔离带全部进行了新挖和整修;出动车辆进行防火广播宣传;组建巡逻队深入山林仔细排查和消除隐患。这样一来,全镇人的防火意识普遍大大提高,做到了进山不带火、不抽烟,不烧山脚、田墈与坟墓的野草,因而有效地预防了火灾的发生。

    花湾乡的李波乡长却紧紧抓住一个‘灭’字,将灭火工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选用jg壮人员组建了一个专门的灭火队。发了很多灭火书籍,组织队员学习和考试;对队员们进行严格的演练;不惜重金购置了最先进的灭火器械;组织队员们到先进地方学习灭火的经验;聘请专家讲课,指导灭火演练工作;邀请灭火英模作报告,鼓舞大家的斗志。经过一系列的jg心训练,灭火队不负李乡长的厚望,果然成了一支‘逢火能战,战之能灭’jg干队伍。

    天干地枯的‘秋燥’来了,已经有一个月没下过雨,天空湛蓝湛蓝的,没有一丝云彩,干燥得似乎划一根火柴就能将整个空气点燃。电视和报纸上频频报道某地又发生了火灾。平安镇因为防患工作做得具体、扎实,尽管山林这么宽,却一直安然无恙,没有哪里发生一起火灾。而毗邻的花湾乡却发了二次大火。幸亏该乡有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在灭火战斗中闻风而动,个个生龙活虎,发挥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jg神。虽然山路崎岖,但较近的一处,28分钟就赶到了现场。较远的一处,赶到火点也只花了59分钟。具有大将风度的李波乡长身先士卒,镇定沉着地指挥。队员们勇往直前,加上灭火器械先进,经过激烈的战斗,终于使火魔乖乖地投降了。

    两次火灾的损失还不算很大,第一次只烧毁山林1100多亩,第二次也只烧毁1700多亩,总计还不上3000亩。虽然这两次扑火烧伤了八名灭火队员住进了医院,其中有四名重伤,共用去医药费51万多元,所幸没有一人牺牲。

    临江县领导和县林业局的领导分别逐个看望慰问了受伤人员,对他们的英勇行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由于这支灭火队是李乡长亲自组建和训练出来的,因此上上下下都对他赞不绝口。县领导和林业局领导众口一词地说:若不是李乡长组建了这支战斗力很强的队伍,若不是他指挥有方、带头冲锋陷阵,这二次大火的损失就无法估量了。

    由于李乡长的业绩突出,理所当然地得到了重用而步步高升:首先是调到林业局任副局长,在林业局局长因病提前退休后,他就理顺成章又跃上一个台阶,成为了该局的一把手。而平安镇的王彪镇长,因为工作四平八稳,没有创造出让领导们刮目相看的突出业绩,便无法得到千升,至今仍在原地踏步。

    踌躇满志的李波很舒坦地坐在局长办公室的高靠背椅上得意地想着:真该感谢这二场大火,如果没有这二次大火,我能如愿以偿坐在这里吗?……

    作者:28869889

    有心终于如愿

    有心终于如愿

    吴模定

    我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三年后,妈妈为生活所迫,带上我,和现在的爸爸结了婚。这个爸爸很忠厚,象对待亲生儿子那么痛爱我。所以,我虽然亲生父死得早,但小时候照样生活得很幸福。

    妈妈和爸爸结婚的第二年,家中添了个妹妹芳芳,第六年又添了个弟弟铁头。有了自己的亲骨肉,爸爸当然很高兴。

    爸爸这人其他都好,就是有点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还没生弟弟时,虽然妹妹是他唯一的亲骨肉,但他却更痛我而没那么喜欢芳芳,铁头出世后,有了心头肉,芳芳在他心目中的位置就更加低落了。芳芳虽然比铁头只大了四岁,却要做他的“小保姆”,带铁头成了她的“专利”。

    铁头小时候可不是好“家伙”,才丁点儿大就会动歪脑筋:干了“坏事”便往芳芳头上“栽赃”。记得有一天放学回家,见芳芳跪在门口哭得很伤心。我问她怎么回事?她抽抽搭搭告诉我:家中新买的小花猫,铁头用绳子逮住拖着玩,还拿棍子打它叫,她去阻止,铁头根本不理睬,结果小花猫被他玩死了。爸爸回来后,铁头竟恶人先告状,说小花猫是芳芳打死的。爸爸气坏了,就罚她跪在门口。由此可以看出,带铁头真不是一件好差事。

    铁头不但特别跳皮,而且非常喜欢玩水。我家门前有一口好大的水塘,曾浸死过好几个小孩。爸妈很担心,生怕他们的宝贝儿子去玩水出意外,所以看得很紧。但大人们要外出忙别的活,哪能时时守着?所以这艰巨而又重于泰山的任务就自然而然落到了芳芳肩上。每次外出,爸爸都要一而再,再而三,不厌其烦地严厉jg告妹妹:“芳芳,你必须给我记好,一定要看住铁头,要是出了什么闪失,小心我打断你的腿,扒掉你的皮。”这样的“紧箍咒”一念,芳芳每天都得贴身保镖一样小心翼翼跟在铁头后面。幸亏爸妈都知道铁头难管,而在这一点上赐给了芳芳“特权”:给她发了一根小手指粗的竹枝,说铁头只要不听话去玩水,就可以用竹枝打他。有了这“尚方宝剑”,芳芳总算把铁头约束住了。

    可是在84年夏天,不该发生的事还是发生了。6月12ri这天傍晚,我和爸爸妈妈从田里搞“双抢”回来后,不见了他们姐弟俩。我们寻到柴房里,才发现弟弟一双赤脚沾满了泥,倒在稻草堆上睡着了,芳芳却不见影子。我们问铁头,姐姐哪里去了?他说他玩泥巴弄脏了手,趁姐姐正在百~万\小!说没注意时,跑到塘边去洗手,不小心把拖鞋掉进了塘里,因为怕姐姐的竹枝打,就躲到柴房里去了。姐姐在哪里,他不知道。

    我们屋前屋后大声呼喊了好多遍都没人回应。爸爸气来了,大声骂道:“这死丫头,不带弟弟,野到哪里去了?回来后看我不收她的命!”

    我们寻了一阵仍不见芳芳,便感到情况不妙,因为芳芳平时是非常听话的,从来就不乱跑,于是慌张起来。芳芳是不是出什么事了?大家首先想到了门前的水塘,是不是她去洗什么东西时掉塘里了?跑到塘边一看:塘水很平静,但离塘一丈来远的地方漂浮着一双兰sè塑料拖鞋,捞上来一看,正是铁头穿的那双,便认为是芳芳帮弟弟去捞鞋淹死了。于是,一齐绝望地大哭起来。左邻右舍的人听到后,不顾“双抢”的疲劳,会水的跳入塘中,找来拦网一遍又一遍地在塘里来回拉,不会水的就到村子附近各个地方找。但是,哪里也没找到芳芳的影子。人们都怀疑,芳芳可能被人贩子拐走了。于是,我们到派出所报了案,印了几百张寻人启事到处张贴,并求大家帮忙,亲戚找亲戚,朋友托朋友到各地打听,然而依旧一无所获。

    芳芳失踪后,对我们全家的打击太大了,爸妈一下都象老了十多岁。别看爸爸平时似乎不怎么痛芳芳,但现在却总是长吁短叹愁容满脸,饭也明显吃得少了,话也不爱说了,人一天天消瘦,那颧骨突出得好吓人。妈妈则整天以泪洗面,时时打着胸部自怨自艾。晚上她常常嘤嘤哭泣,一瞌上眼就做恶梦大声呼喊:“孩子他爹,快来救芳芳,快来呀!人贩子要抢她走哩……”“狗东西,你敢打我芳芳,我与你拼了……”有时,她又在梦中大笑大叫:“芳芳,我的宝贝,你到底回来了,妈妈好想你啊……”由于创巨痛深,没多久,妈就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原本乌黑油亮的头发渐渐被枯燥零乱的白发代替了,人也变得神经兮兮起来,见着熟人就问:“你看到我家芳芳嘛,是个蓄一对羊角辫,穿一件白底红花褂子,下巴有一颗小红痣的小女孩。”见到蹦蹦跳跳天真活泼的仈jiu岁的小女孩,她就会想到芳芳,呆滞的眼光定定地望着,长长地叹口气说:“唉!如果我的芳芳还在,也这么大了。”说完,眼泪就涌出来了。妈妈虽然神智已有点问题,但对芳芳失踪的ri子1984年古历6月12ri和芳芳的生ri1975年4月初9却记得清清楚楚,每年这二个ri子她都要弄点妹妹喜欢吃的菜,盛一碗饭放在桌上“喊芳芳来吃”,吃饭时,她又免不了要大哭一场。

    看到爸妈那伤心的样子,我悲怆难忍,可是芳芳失踪那年我还只有十四岁,没办法分担他们的忧伤,但我那时就立下了心愿:长大后一定要去找妹妹。

    ri子在愁肠百结中艰难地过了六年,到二十岁时,我已成了一个手艺较高的木匠,于是我决定外出流浪,一边帮人打家具,一边寻找妹妹。我到一处地方问一处地方,赚了钱除寄点回去家用,其余的就拿到当地的电视台打广告。大家听我讲了情况后,都很同情,有的在价格上一再优惠,有的干脆就给我免费。

    俗话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也许真是“苍天不负有心人”吧,1998年的4月,我竟真的找到了妹妹。

    那一段时间,我在湘潭市易家湾一户叫刘新明的家中打家具。一天吃过早饭,我正和老刘说着话,隔壁过来一个姑娘找他家借东西,听到了我带着明显乡土尾子的“普通话”后,望了我一眼,试探着问:“请问这位师傅,你是平江人吧?”我一惊,回头望了姑娘一眼,答道:“是的,你怎么知道?”“听你这口音象是平江的,因为我的老家也是平江。”“平江哪里?”“平江安定。”安定?我好一阵激动,仔细看了姑娘一眼,发现她的下巴上有一颗小红痣,立刻惊喜不已,急忙放连珠炮似的问道:“这么说来你姓吴,你爸爸叫吴齐岩,妈妈叫王厅茹,哥哥叫吴模定,是吗?”姑娘听着,脸部的肌肉开始抽动,二眼一红,眼泪象断线的珍珠一样滚滚落下,此时,她已哽咽得只能频频点头而应不出声了。眼前的情景使我浑身颤栗起来,因为我知道已找到妹妹了。“芳芳!”我大声哭喊着向她跑去。“哥!”她也大声哭喊着向我跑来,并不顾一切将我紧紧抱住……。

    过了一会,我便随芳芳到了隔壁她家。芳芳一边抹泪一边断断续续向我讲述了她出逃的经过:84年6月12那天,她借了一本小人书,想一边看护铁头,一边百~万\小!说。因为铁头老是吵闹,她便找来一团泥巴揉好,让铁头自个儿搓弹子玩。见铁头玩得很开心,她便放心看起书来,渐渐地她就被小人书迷住了。待看完书一抬头,糟糕,铁头早不见了。她喊了几声没有人应,马上想到了水塘,连忙向塘边奔去,一看,头就“轰”的一下炸了:因为水面上漂着铁头穿的那双沾满泥巴的兰sè塑料拖鞋。她想铁头肯定是掉进塘里淹死了,急得大哭起来。当时大人们都在田里搞“双抢”,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淹死了铁头,这祸闯得太大了,爸妈回来后还不将自己真的扒了皮吗?她想起爸爸出门时的严厉交待,吓得浑身颤抖。她好怕真被打死,便趁着爸妈还没收工,拼命往外跑,心想躲过一阵算一阵。跑到村外的公路上,那里停了一辆带蓬的空货车,她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爬了上去。后来货车开动了,跑了好久才停住。她趁司机进了饭店,偷偷地溜了下来。这是一个什么地方?人们说话的口音都大不同。她非常害怕但又暗暗庆幸,因为走了很远爸妈找不到了。从此,她只好四处讨吃。一天,她中了暑昏倒在一家人的屋檐下,好心的主人把她抱进屋救了她。她好后,他们要送她回去,可她怎敢回家?无论如何不说出地址。碰巧这家主人没孩子,见她长得聪明伶俐,便收养了她作女儿。她这里的爸爸叫杨继兴,妈妈叫宋婉英,她已不叫芳芳,取了个新名字叫杨霞。这二位爸妈现在都快六十岁了,比我爸妈还大些,对她一直很好,送她继续读书上了高中。现在他们一家都在附近的服装厂做事,她今天因为身体不舒服而没去上班。芳芳说她在这里虽然什么都好,但还是常常在梦中哭醒,因为在遥远的地方她还有一个时时萦绕梦怀而又不敢回去的家。她好想爸妈、我和那因为自己没照看好而淹死了的弟弟……。

    听芳芳谈了那些后,我恍然大悟,便将她失踪后爸妈和我如何着急、思念、寻找及铁头并没有淹死的情况向她作了详细的讲述。芳芳听说弟弟没死,很高兴,说要向这里的爸妈要求,回去看看。

    我和芳芳一起到服装厂去接她爸妈。杨伯伯和伯母听了芳芳的介绍都非常高兴,一同回家,办了一桌丰盛的家宴招待我。伯父伯母好大度,我和芳芳还没提出要求,他们就先主动地说:“霞儿,这些情况你早说就好了,这十多年来可苦了你,现在你应当随你哥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去,不要挂记我们,只要你今后有空常来这边走走,记得这儿还有你一个爸、一个妈就行了……”多么崇高、伟大的父母!听了这话我和芳芳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