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虎狼 > 虎狼第8部分阅读

虎狼第8部分阅读

谈让许平一句话也插不上。许平默默地坐着,直到赵夫人的一句话让许平竖起了耳朵:“现在老身只希望小儿能不堕他父亲的家声,小女有个好归宿罢了。”

    金神通下面的一句话对许平来说无异石破惊天:“伯母,我那妹子今岁也十七了吧?”

    许平偷偷抬起头,看见金神通的目光在自己身上一扫而过,接着他就对赵夫人拱手道:“现在这个时候,小侄有些话原不该说,不过我们武将不像文官那么讲究,还请伯母恕罪。”

    赵夫人点点头:“贤侄但说无妨。”

    金神通又告了声罪,道:“听说媒人都快把伯母的门槛踏破了,可是伯母一直没有看得上眼的。小侄的贺礼早都准备了,却一直没机会送出来啊。”

    赵夫人笑道:“贤侄这话好生无礼,把老身说得好似多么刻薄一般。”

    金神通嘻嘻哈哈道:“伯母的掌上明珠,本来就要精挑细选啊。不是大富贵家的子弟,原也配不上妹子的品貌”

    “哪里?能找个老实人家,好生过日子就是。”赵夫人脸上满是慈爱的表情,叹息道:“老身可不求什么大富大贵之家。”

    “原来伯母重品德不重家世。”金神通感叹:“嗯,说的是,倒是小侄俗气了。”

    金神通的目光再次飞快地从许平身上掠过,又对赵夫人笑道:“如果伯母不重家世的话,要说小侄的这位许兄倒是个不错的人啊,年少有为,前途无量。”

    许平脸涨得通红,忙道:“金兄取笑了。”

    赵夫人微微一愣,把目光转过来在许平身上打量一番,颌首微笑道:“贤侄说哪里话,许教官如此英俊,不知道有多少人家会上门求亲,又哪里轮得到老身的小女。”

    金神通双手扶在膝盖上,向许平探着身:“许兄,你可有婚聘?”

    许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知所措地喃喃道:“许平家贫,还不曾婚聘,只是……”

    “这就好了。”金神通打断许平,又冲赵夫人道:“许兄是小侄的好友,人品绝对是上上之选;年轻有为,不会辱没了伯母的明珠,此时虽然不太合时宜,但可以先定下来。”

    许平悄悄抬头,看见赵夫人正仔细地看着自己,又连忙把头低下。

    “哈哈,”金神通又笑起来,调侃许平道:“果然是千里有缘一线牵,许兄称赵大人为……”

    金神通的话说到一半就嘎然而止,咳嗽了两声就又去端茶碗。他本想说许平冒称赵敬之为义父是有先见之明,只是赵敬之刚刚身亡,在赵夫人面前这么说话有些失礼。

    朝思暮想的事情有了一丝希望,许平心中虽然欢喜,但是嘴上还要谦虚两句:“许平出身卑微,配不上令爱……”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闻言金神通又急忙丢下茶碗给许平搭台阶:“我赵伯母这个女儿真是百里挑一,不但女红做得好,弹琴也弹得极好。”

    许平心里一震,疑惑地看向赵夫人:“小姐善于抚琴?”

    赵夫人一半谦虚一半夸赞地道:“也不是弹得很好,只是勤于练习,能弹一些古曲。教她的先生倒是常常夸奖。”

    金神通从座位上站起身,拽着许平的手臂让他看墙上挂着的四扇屏:“这几幅画都是赵伯母的千金所画,上面的诗也都是她所提。”

    几幅画中有雀鸟也有花草,每一幅画上还都提了首诗。许平学过书画,他还记得老师说过“文如其人,画如其人”,作品往往会表现出作者独有的风格。只要往墙上扫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些画的线条比较拘谨,字也写得循规蹈矩。记得秋月在赵府门前交给许平的那个纸条,笔迹潇洒飘逸,相比之下竟是风格迥异。

    正当他凝神细看之时,金神通又夸赞道:“我这个妹子最是安静,每日在家里除了琴棋就是书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许平耳边如同响了个霹雳,竟有些头晕目眩。刚才金神通说赵府千金精通琴棋书画,可以认为是恭维赵夫人,不过他刚说的这句话可得问个清楚。许平低声问道:“赵府小姐不出家门?”

    “是啊,十几年也没出过几次大门。”

    “此话当真?”

    “小姐的贤淑哪个不知?平日里连赵府的外院都不去。”

    话音才落,许平就感到一只手重重拍在自己肩头,从背后传来金神通咬牙切齿地低语声:“下次……下次这种事你该去找个媒婆。”

    此时许平就好似被人从头顶倒下一桶雪,把他胸中的喜悦之火浇灭,冻得彻体生疼。他按住身旁的桌子努力站稳,幸而金神通在身后,没有看到许平垂头丧气的神情。

    过了一会儿,许平才恢复了说话的力气,便向赵夫人拱手道:“许平不胜惶恐。”

    赵夫人微笑点头,等着他继续往下说。金神通又用力地拍了拍许平的肩膀,似乎正在鼓励他。

    “赵大人对许平良多指教,许平满怀感激,不敢一日忘怀。今日许平冒昧前来,确实是另有所请。但绝非是如金兄所想这般,金兄这是误会了!”

    许平这话说得斩钉截铁,金神通顿时愣住。不等别人反应过来,许平就继续大声说道:“许平不幸,自幼丧父,是舅舅把平一手抚养成丨人。自小每次见到别人有严父教导,心中就羡慕无比,不免感伤。当日平与赵大人虽然只相处两日,但赵大人对平关怀备至,言语慈爱。平感激之余不禁想到:若是先父在的话,也会像赵大人这样,严格教诲之时也不失仁爱。”

    金神通和赵夫人都默默地听着。许平毫无停滞地说下去:“赵大人殉国后,平甘冒军法也要去东森大营,而到了东森营后,营中将士问起来历,平也不假思索就诈称是赵大人的义子,皆是为此。”

    说完后许平就长揖不起。赵夫人心有所感,脸上也满是悲伤。

    金神通支吾道:“不过……不过……”

    “许平出身卑微,若一上来就求拜赵大人为义父,只恐被同袍嗤笑。平今日前来,本想和赵夫人诉说衷肠。但是平身份卑微,怕为夫人所笑,所以就把这念头藏在心里一直不敢吐露。金兄方才所说,确实是误解了小人,平种种失礼之处,敢情夫人海涵。”

    “唉,”赵夫人想起亡夫不禁黯然泪下,她擦干泪水对许平道:“许教官有这份心意,想来亡夫在九泉之下也会很欣慰的。”

    “夫人若不弃,平今生愿事夫人为母,报答赵大人之恩。”

    赵夫人点头答应下来,承认了许平义子的身份。赵夫人叫许平去赵敬之的灵牌前上柱香,还叫家人出来和他相见。

    从赵府出来,金神通默默和许平并肩策马而行。出城后金神通又为他的误会向许平道歉。许平心下羞愧得很,连连表示金神通无须道歉,他本想把事实和盘托出,但转念一想金神通和赵府的关系,终于还是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今天实在是我鲁莽了,幸好许兄宽宏。”金神通自嘲地干笑几声,连连摇头道:“不怕许兄见怪,我觉得赵家小姐品貌双全,确实是许兄良配。嗯……其实许兄若应允这份亲事,做了赵府的女婿,将来以半子的身份孝敬赵夫人,不也是挺好的么?”

    “家贫无力娶亲。”许平把话题岔开:“不知金兄为何还不成亲呢?”

    “这个嘛……,也不怕许兄笑话,我早已心有所属。”

    “哦?”许平看着金神通脸上有些古怪的表情,好奇地问道:“不知道是哪家府上的小姐有这个福气?金兄打算何时成亲?我也好事先准备一份贺仪。”

    “多谢许兄,我还没有求亲。”

    许平听完后更是奇怪,金神通的父亲是一品武官,他不明白金神通为什么不去求亲。以金神通这样的家门也怕被认为失礼,难道对方竟是皇亲国戚不成?

    许平又忍不住追问一句:“金兄为何不请个媒人下聘?”

    金神通没有回答许平的问题。他的脸上透着一线温柔的神情,似乎正在想什么,嘴角处也是淡淡的笑意。许平看到金神通这幅表情,不由得想起自己魂牵梦萦的那个姑娘。两个神不守舍的年轻人说了几句话,就分手各自回营。

    曹云正在大声地同别人争论着三国志通俗演义。或许是因为自己的姓氏吧,曹云始终是曹操的支持者,一听别人说曹操是j臣就会争个面红耳赤。许平回来时,曹云一如往日的被众人围攻,不过今天他没有坚持到底,一看到许平,立刻罕见地抛开对手:“懒得与你们讲了。”

    曹云把才走进大门的许平又推了出去。曹云已经在宿舍等了一下午,他兴奋得满脸通红,把许平拉到军营的角落后就再也按捺不住:“今天老许总算是把浑家找到了,赵家小姐……错了,快该是许家娘子了,她认出你时有何反应啊?”

    “浑家?”许平苦笑一声:“浑家没找到,干娘倒是找到一个。”

    “什么!?”

    许平把今天的事情详细道来,弹得一手好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写字的风格也迥然不同,怎么看赵府千金都不是许平要寻找的人,认义妹后更证实所料不差。想到刚才险些做出莽撞的事,让许平现在还感到后怕。如果没能及时悬崖勒马的话,许平也不知道该如何收场。悔婚可不是小事,不要说自己肯定是前途尽毁,赵家姑娘的名声更是难以挽回,万一有这种事情发生,那许平永远不能宽恕自己。

    “唔。”曹云捏着下巴凝神思索起来。过了一会儿一拍前额:“老许,你前些日子见到的那个赵姑娘,多半是赵家同宗亲戚的孩子,或许是你义妹的闺中密友。”

    “这个自然,”许平点点头,说道:“我也是这么看。”

    曹云笑道:“那就是了嘛,老许你可以向赵府的人打探一下,看看有谁和他们家小姐相熟,前几天又来拜访过。”

    许平不以为然地摇摇头,说道:“怎么打探?侥天之幸,今天赵府门口的人没有一个认出我,但是我稍微漏一点口风,马上就会有人想起来。”

    “嗯。”曹云抓耳挠腮一番,又道:“我的意思是,你或许可以不露痕迹向你义妹打探一下。”

    “嘿嘿,赵府的小姐今天遵照母命见我一面,说话都没说上两句,她能告诉我这个!再说我不能冒这个险。”万一被赵府识破他的真实目的,许平相信赵府上下一定都会恼怒非常,如此羞辱赵府和赵家小姐,是个人听到就会生气。

    “是啊。”曹云皱眉沉思,忽然他看看许平,吞吞吐吐地说道:“老许,其实我倒是觉得……”

    “你觉得赵府小姐也不错,府上是富豪之家,小姐也娴淑,是吧?”

    “是啊。”曹云连连点头:“你那个不知名的小娘子还不知道在哪里,家世也不一定比赵府强吧?何况这个还有金将军作保,总比……俗话说的好:千财万贯,带毛的不算!”

    许平眼睛一瞪,严肃地看着曹云。后者讪讪地问道:“你使劲看我干什么啊?”

    “我正在想……,我觉得曹兄年少英俊,前途无量,将来有机会的话,我不妨做个媒人,撮合一下曹兄和我的义妹。”

    “啊!”曹云嘴巴大张,好似能塞进一个鸭蛋。

    “是啊,”许平眨眨眼,做出一副顽皮的表情:“到时候曹兄问问我的义妹,然后再把实情转告小弟,这样不就真相大白了吗?”

    ……

    几个月一晃而过,虽然朝廷一再要求尽快扩编新军,但在练兵总理黄石的坚持下,新军的扩建工作依旧稳健,到目前为止不过扩充到两万五千人。朝廷上对新军的不满声越来越大。

    新组建的三个营需要大批军官,但是并没有多少可用的人,只有通过教导队加紧训练。队官、副队官这一级的军官需求最为急迫,大部分的队还没有副官,新建的三个营里甚至还有十个队官的缺口。宋建军从教导队中挑出五十名成绩最好的学员,把他们当作副队官来培养。

    教导队向这五十名精英保证:他们一旦顺利通过考核,立刻就可以得到副千总的职务。而其中的头五名甚至可以立刻得到千总职务并拥有自己的部队,新军同时还会向朝廷保举这些人,让他们得到百户的世职。

    许平和脱颖而出的余深河在这五十人之中。曹云和江一舟落选直卫,根据教导队的计划,他们将继续训练,然后根据需要分配到各野战营的马队。

    教导队总教官宋建军已经发下通知,明天,也就是四月十二日,练兵总理大人要来检阅新军,并对教导队进行考察。

    第十五节 前程

    今天虽然放假,但教导队内被作为队官培养的那五十名军官都在紧张地准备,复习他们这段时间学到的东西……除了许平。

    “吁——”

    金神通拉住战马,等他转过身来,许平也策马赶到。金神通看着满头大汗的许平,笑道:“许兄的马术有提高,不过还是慢了些。”

    “是啊。”许平喘着粗气。刚才金神通领着他跑了老大的一圈,现在许平的身上累得快要散架一般。他一边擦汗一边说道:“平日实在很忙,教导队里训练马也轮不过来,也就是到金兄这里才能好好骑一会儿。”

    国家烽火遍地,到处都急需战马,新军的战马数目有限。按理说,既然打算训练骑兵就不能心疼战马,可是教导队和新军尚未作战,却每月都有大批马匹死亡的情况还是不断受到御史弹劾,很多文臣都认为新军这是在糜费军资。教导队这种非战斗培训单位,每次报上战马损失时,兵部总是怨气冲天,一再扬言要派人下来彻查,甚至停止向教导队供马。在这种情况下,教导队内部也只好限制学员对马匹的使用。

    许平想练习马术的时候懒得去教导队那里排队,总是凭着自己和金神通的关系,跑到直卫军营里来用直卫的战马。等许平把满头的汗水擦去后,金神通问道:“今天痛快了么?”

    “痛快了!多亏金兄了。要说还是直卫好啊,不但战马充足,每个士兵都能配四把手铳。”许平一脸满足地跳下马,牵着它走向路边的树荫:“这马也好,比教导队的马要高大得多。”

    “这些军马每一匹都是我去挑来的,没有一匹马我没有亲眼看过,而且直卫为每一匹马另付给兵部十两银子。”金神通跟着一起走到树荫下,爱惜地抚摸着他的坐骑:“如果你不去找兵部据理力争,他们随便给你点小马就算打发了,二、三百斤如同驴一样的小马,连驮辎重都不行。”

    许平对金神通说出自己的担忧:“听宋教官说,每个合格骑兵的训练时间至少还要加一倍,而现在教导队只能进行简单的训练。”许平担忧地说道:“我很担心我军的骑兵啊,不知道他们在战场上会有何表现。”

    “宋教官其实是多虑了,我军骑兵的训练虽然达不到要求,但是比起其他军镇还是要强很多。再说不是还有我吗,我会严格操练他们的。”

    “其他军镇缺马的问题,应该比我们新军还严重吧?”

    “当然,侯爷背地里发牢马蚤说,我们大明的军队是‘数字化军队’。”金神通说完这句话后,不由得笑起来。

    “数字?数字化?”许平不明白这词的意思。

    “是的,我们大明的军队很多都是账面上的数字,只存在账面上,所以是‘数字化军队’。”金神通眨眨眼:“许兄猜猜看,陕西三边的养马地,账面上有多少军马?”

    许平摇头道:“这个我可不知道。”

    “有五十七万匹军马!还有超过二百万匹的母马。”金神通竖起右手大拇指,在许平眼前挥动着加强语气:“账面上,仅仅陕西一地,每年就会有十万匹马驹新生,除了供秦军自用外,陕西每年可以向兵部提供战马一万匹,挽马两万匹,其他各式军马、驿马、种马、驮马超过三万匹。可是……”

    金神通微笑着问道:“可是许兄再猜猜,实际大概有多少?实际每岁陕西提供给兵部多少军马?”

    许平沉思片刻,终于还是摇头:“我不知道,猜不出来。”

    金神通乐不可支的说道:“实际一匹也没有,连马骨头都没有一根!陕西三边的养马不但不能向兵部提供军马,就连秦军自己用的马,也全部要向商人购买。这几百万匹只写在兵部的账面上,除了那些数?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