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1911新中华 > 1911新中华第144部分阅读

1911新中华第144部分阅读

身体在雪地上面摇晃了几下,又吃力地给马枪压上了一排子弹。更多的火力集中了过来,日本兵们甚至可以看见那个站在那里坚持射击的敌人身上一发发子弹命中的痕迹,但是那个家伙居然一直都没有倒下!还在那里拉枪栓,发射,拉枪栓,发射。他的身体几乎已经被打成了筛子,他还坚持着站在那里,直到第一声巨大的爆炸在他身后响起,他才丢开手中的马枪,向后倒下。这短短的几分钟里面,后来不相信这一切发生的日本兵,在周也中尉身上数到了五十六个弹洞。而他坚持发射了十七发子弹,打了两枚手榴弹。

    第一小队的攻击掩护了几个其他小队的行动,二三小队穿越了半个矿区,将捆在一起的二百五十公斤炸药投下了两个大的矿井坑口,巨大的爆炸让整个矿区都晃动了起来。黄铯火焰从几个矿坑口爆发出来,直冲上云霄,连大雪都在似乎被这巨大的爆炸震得停住了!几个矿井顿时被炸得倒塌。特别是一个产量最大的矿井,本来掌子面就不是很安全,竟然引起了内部的塌方!连周围的地面都陷了进去。火焰又引发了煤炭粉尘的爆炸。在台阳煤矿的地下,似乎就象火山爆发一样!尖利的警报声响成了一片,所有人包括那些日本人的家属都被惊动了。朝鲜矿工们想从自己窝棚里面跑出来,蒙头蒙脑的日本兵还有朝鲜矿警就朝挤成一团的那些矿工们开了枪!混乱不可遏制地蔓延开来。

    第二小队和第三小队十二名军官和士兵,有一半在爆炸当中被彼及殉难。另外一半也在混战当中全部战死。第二小队的指挥官覃永须中尉已经在围墙外冻累而死。第三小队的指挥官方起波中尉的尸体,日本人并没有找到。

    随着整个矿区都扰动起来,已经慌了手脚的日本警备队已经完全不知道该应付什么方向了。还是守备队的指挥官秋山大尉头脑清醒一些,赶紧分出去一些人手去保护煤油库。那里要是被炸掉的话,这个矿区可就真的完了!那里本来就有日本人的岗哨,再加上煤油库离警备队的兵营正好近一些。四六两个小队在摸向煤油库的时候又被探照灯发现,两个小队被死死地钉在了雪地上面。两位中国军官小队指挥官,江北官校速成二期的两位好友,吴永力少尉和孙凯少尉,双双在冲击途中战死。他们两个小队另外九名朝鲜队员,也被完全打散,大多数被日本人的火力打死。只有一个人逃到了一处日本岗楼的下面,眼见已经无法撤退出去了,就引燃了炸药包和这座岗楼同归于尽。当高高的木头岗楼在巨大的爆炸声当中向下倒去。整个矿区都能听见日本人惊呼乱叫的声音!而张光明上尉他们的第五小队。在矿井被炸的时候。也用几十公斤地炸药炸掉了发电机。他们一路横穿矿区。看见只要是建筑物就朝里面扔炸药。日本人已经被此起彼伏的爆炸声弄得彻底的混乱了,不是朝有枪声响的地方涌去就是傻呆呆地冲向正在发出巨大爆炸和冲天火光的那些矿井。这个小队居然顺利地冲到了矿区中央唯一的一处二层小楼前面。一个朝鲜队员将身上最后的炸药拉燃了,朝小楼扔了过去。张光明也喘着粗气将自己身上还剩的两块炸药取了出来,雷管早就安好了,只要拉燃就能用!他们已经干得够本的了!

    轰的一声惊天动地的大爆炸声音。紧接着传出来地却是妇女和孩子地哭叫声音!一块炸药将这座红砖洋灰的二层小楼几乎炸塌了一半。人的肢体和着破碎的建筑物一起崩上了天。趴在雪地里面的张光明清楚地看见了里面还有几个小孩子顺着炸塌下地楼板掉下来,接着就被埋在了地下!更多的人从还剩下一半地楼里面冲了出来。全是披头散发的女人,怀里抱着孩子,还有戴着眼镜,脸上流着血,只穿一件睡衣的男子。这是日本矿井的家属楼!另外一个朝鲜队员拉出炸药包从雪地里面跳起来就要拉燃扔过去。剩下几个人也端起了枪准备打一个痛快。张光明用尽自己最后的力气跳了起来,用朝语大声地喊道:“不是军事目标,不是军事目标!”

    他不是没有在袭击行动当中伤害过平民。但是那都是攻击军事目标波及的,完全不像其他几个突击队那样大开杀戒过。从始至终,他都认为自己只是一个纯粹的军人。即使在这个时候。他也是这样,一直维护着自己作为一个国防军军官的荣誉。哪怕在这么激烈的突袭行动当中,他仍然下意识地跳了出来。

    日本矿井管理人员和他们的家属晕头晕脑地朝他们所在的方向涌了过来,哭喊声响成一片。巨大的爆炸吓得他们缩在家里面,没想到自己的家也还是被炸了!张光明努力地制止着已经杀昏了头的朝鲜队员们的举动,将自己的身体挡在他们的枪口前面,突然两声轻微的枪响,转眼就被大雪吹散。而张光明上尉浑身一抖,摇摇晃晃地转过了身去。两个秃顶穿睡衣的日本中年人傻呆呆地举着手中的防身手枪就这样看着张光明。一个中年人还抱着一个浑身是血的孩子,啪啪地手枪声又响了。十几发子弹全部打进了上尉的身体。

    大雪一下变得无声

    张光明上尉,1889年生于江苏常州,1912年考入江北官校速成一期,1916年战死于秘密战线上。他的家人,至今不知他埋骨何处。

    1916年2月4日。日本所占领的朝鲜境内台阳煤矿受到朝鲜复国军袭击。矿区遭到严重破坏,预计将停产半年。而日本警备队员和朝鲜矿警伤亡数十人,矿井日本工作人员家属伤亡一百余人。在朝鲜总督的刻意指示下。这次袭击第一时间在日本报道了出来,还附有伤亡的日本平民的照片。消息传出,日本轰动,而整个东亚,也同时随之震动。

    第四卷 新世界 119章 不甘心的计划

    桂太郎内阁在接替了大隈内阁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面,终于走到了这届内阁政治生命的尽头。当初上台时看起来牢固无比的山县——桂太郎组合,接手的摊子本来就处于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当中。因为中国的崛起,对日本地位的挑战,还有中美环太平洋的隐性结盟的压力,再加上几场战争的影响,日本以军部为首的保守势力,已经完全被剌激得疯狂了。他们是桂太郎能够成功重新回到首相宝座的基础,也在挫败自由派的政治对手当中发挥了最大的作用。但是军部所要求的目标,是疯狂进行扩军,然后击败他们现在最大的敌人——雨辰统治下的中国政权,重新寻回在亚洲的霸权。他们的口号就是,七千万国民,必须整体武装起来,重新赢得国运!

    山县和桂太郎并不是没有统治经验的人物,他们努力地在寻求着一种平衡。因为日本在亚洲这一隅的疯狂扩军,特别是海军的高速发展,已经引起了西方列强,特别是美国的高度警惕。军部经常的一些出格言论还有举动,也让西方列强在平衡中日两国关系当中稍微有了些倾向于中国的表现。特别在雨辰访美成功还有出兵欧洲参加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地国际环境已经越来越显得严酷。而日本的发展,还是离不开西方列强的支持的。在他们牵制俄国的使命已经终结之后,怎么样恢复在国际当中的地位,一直是他们努力在进行中的事情。具体表现就在于对中国的举动尽量表现出温和。将比较有国际化视野并且愿意参加欧战的海军尽量派出去加入欧洲现在的战事当中,扩军的调子喊低一点,对陆军中那些过于疯狂的人物加以限制或者打击。

    但是当军部的势力已经膨胀到这个地步的时候,亲手将魔鬼放出来的两个人又怎么能够将魔鬼再收回瓶中?在朝鲜事件的剌激下,感觉受到了冒犯和挑战,而且满怀对青岛战事复仇之意的陆军,要求桂太郎以最强硬的态度对待中国方面的挑战,即使开战也在所不惜。而桂太郎他们知道,在当前国际环境下,在欧洲战事紧急的情况下,西方绝对不会允许亚洲再爆发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所以他们顶着军部的压力以温和的态度对中国进行了交涉。但是交涉却被拒绝了,雨辰更宁愿和在野的西园寺势力打交道。

    当心力交瘁的山县元老终于撒手而去的时候,桂太郎已经彻底地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没有山县对军部的影响力,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基础,就必须要迎合他们的愿望!他一改当初温和的态度,以强硬的姿态对中国提出交涉,甚至隐隐以战争威胁。可是回答他的是朝鲜更大规模的袭击。日本军人平民更大规模的伤亡。已经被彻底惊动起来的日本民气再度掀起了倒桂风潮,军部已经认为桂太郎不再适合出任首相的职位。他已经手忙脚乱,而且毫无成绩了!如果当初能够以强硬的手段对中国进行威胁,说不定现在目标已经顺利达成了!而这次更大规模的袭击事件,正是他们借题发挥的好时候!在他们的头顶,不再需要一个碍手碍脚的桂太郎在那里!

    在政界、财界和宫内派当中,对于桂太郎立场摇摆不定,还有压制军部能力的不足,从上到下已经觉得非常厌倦了。现在的日本政界还有宫内派人物,这些老派的政治家们,还没有军部那些少壮派军官那样狂热。欧战给了他们这种政、财结合的团体继续发展的机会。他们也不愿意和西方列强越走越远。这个时候,立场在于自由派,而且有着相当实力可以压制对抗军部的西园寺元老,就成了一个最好的选择!更不用说他已经和雨辰达成了默契,可以在最快时间里平息因为朝鲜事件在东亚引起的风波!大正天皇陛下亲口表示了对西园寺元老的期待,还有对桂太郎的不耐烦。帝国议会已经通过了动议,要求桂太郎内阁总辞职,而天皇正式颁布重新组阁的诏书,也就在眼前了。

    “臣深表惶恐,辜负了天皇陛下对臣的期待……从现在起,臣所组之内阁,向天皇陛下提出全体总辞。对于臣之错误,百身难赎,惟愿帝国国运,在天皇陛下神威覆盖之下,继续发扬广大,遍及万国九州。”

    桂太郎矮小的身影深深地弯了下去,终于代表了他的内阁向天皇陛下提出总辞。前一天,宫内大臣木下已经私下和他谈过:“陛下现在觉得非常地为难,桂君你的内阁已经维持不下去了,在帝国议会提出弹劾动议之后。再奉请天皇陛下解散内阁。按照体制,天皇陛下一定会答应的。但是在现在这样的局面下,帝国的面子要紧,因为朝鲜事件而解散一个元老组织的内阁,国际上面影响很坏啊!而且天皇陛下还有各位元老重臣,已经属意于西园寺君组织内阁,他们早一天上台,陛下就早安心一天啊!和中国的争端必须马上结束掉!桂君,这个时候,还是由你们及早提出总辞为好。这也是为了照顾已故的山县元老的面子。强行解散本届内阁的话,这个动静就太大了!”

    桂太郎当时只有苦笑,他的最后努力已经被雨辰拒绝,日本大使奉命甑见雨辰,甚至提出了只要照顾日本政府的面子,他们可以在一年后立即交换除了上海之外的日本在华租界,一直拖延没有解决的袁世凯政府时期的对日借款问题也可以全部免除。但是仍然遭到了雨辰的冷淡对待。而借助现在已经狂热地军部势力对抗天皇陛下的旨意,让整个帝国全面军国主义化,也是他绝对不愿意见到的。也许西园寺上台,能够比自己做得更好吧?

    他只是低声道:“陆军和海军的意见呢?军方只怕不愿意看到西园寺君上台吧。如果军方不提出西园寺内阁的陆相和海相人选,新的内阁还是组建不起来吧?”

    木下微笑着答复:“皇威沐浴之下,陆海军作为天皇陛下的军队,怎么会违反陛下的旨意?皇帝闲院宫亲王已经准备出任陆相,而海军也表示出了合作的意思。西园寺内阁,一定能够顺利组建完成。桂君,现在就看你的了!”

    到了这个地步,桂太郎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当听了大正天皇的不知道说的什么的几句鹤音之后,桂太郎昏昏沉沉地退出了皇宫。东京城这时已经是满天大雪,矮小的老人站在自己的汽车前面,久久地不愿意上车。当初大隈重信就是在这个时候遇剌,他多么希望也有人给自己来这么一下!可惜天皇陛下的美意,专门有近卫师团的官兵对他进行保护。这一点愿望也成为了奢望。桂太郎丝毫不相信西园寺能够在上台后压制住现在已经变得自行其是的军部。而帝国究竟会在将来变成什么样子?也许在这个时候,西园寺公望正率领着他的内阁成员,在恭聆天皇陛下地圣训,接受组建内阁的大诏,而现在这一切,对于已经万念俱灰的桂太郎元老来说,已经没有丝毫的意义了。他踉踉蹬蹬地走上了自己的汽车,挥手道:“回家!”

    汽车在满天风雪当中向桂太郎的宅邸缓缓驰去。这样的天气下,东京的街头也满是游行的人群。他们仍然举着反对桂太郎内阁的标语,高叫着对台阳煤矿事件必须血债血偿,皇军必须立刻发兵大陆,膺惩在背后支持朝鲜暴力分子的中国雨辰政权。人群中零星的还有着反对西园寺和雨辰进行交涉的标语。只穿着单薄和服,头上绑着白布条,带着日本刀的浪人们在一个个高台上面发言,语气激烈地称日本已经在国贼的统帅下成为了一个亚洲二流的国家,那些国贼在软弱地出卖帝国的利益,蒙蔽着天皇,压制着皇军的扩展步伐。说到动情的地方,台上声嘶力竭,台下的男男女女哭成一片,负责警备的近卫师团官兵还有警察,也同样眼泪纵横。几声高亢的口号传进了桂太郎所在的汽车里面:“皇军的将校官兵们!你们的战场不在东京。不是把剌刀对着我们这些国民,而是应该在大陆战场上面,和支那人血战到底!赢回帝国的国运!”这样的口号声音顿时就轰响成了一片,每个人都在对着穿着黄铯大衣的近卫师团官兵高呼。

    而桂太郎只是沉沉地闭着眼睛,日本帝国……他最深爱的帝国啊,将究竟走向何方?

    1916年2月11日。朝鲜台阳煤矿袭击事件之后,日本政府桂太郎内阁,终于在军方不表支持,而政界宫内派别纷纷表示反感之后,向大正天皇提出总辞职,并立刻得到批准。在当天,以西园寺为首相的,融合了宫内派,自由派政治家,财界政界代表人物的新内阁迅速成立。日本高层希望迅速解决中日之间纷争问题的决心在这不同寻常的组阁速度当中表露无遗。海军在这次组阁当中表现出了和新内阁的有限度的合作,他们的条件是不希望削减任何的海军经费还有造舰计划。陆军则上下从冈市之助这个老官僚开始表示出了最根本的反对。但是日本亲王亲自上阵,担任了陆相的职务之后,这个内阁终于建立了起来。西园寺在获得了正式的名义之后,立即希望和雨辰的中国政府达成事先商定好的协议。而这个提议得到了雨辰的赞同,还有参与调停本次事件的英美法几国的热切推动。协议即将在上海签署,两国之间的问题似乎就这样云开雾散了……

    ……

    中国,上海,1916年2月17日。

    日本代表团是昨天匆匆抵达上海地,阵容除了一直参与谈判的西园寺平山——现在的首先秘书长,还有日本信任外相加藤周明等人,阵势不可谓不重视。而协约签订的地点,就选择在了雨辰起家的地方,上海高昌庙制造局——现在的中国联合重工上海制造厂。

    记者们已经在这里守候许久了,雨辰计划从水路抵达这里。许多人还有雨辰先期抵达的卫队,已经在这里警戒等候。大鼻子的洋人还有穿着刻板西服的日本代表,都穿着大衣等着江风凛冽的码头上面。雨辰这次是做出了极大的牺牲和让步,在这里等候表示敬意,也是最起码的一件事情吧!加藤周明外相、西园寺平山子爵、西园寺明子、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爵士、美国国务院特使斯文森、法国外交部副部长白立瓦则在码头停泊的“海琛”号防护巡洋舰的船长舱室里面喝着酒,他们舒服的境遇,自然让那些等级比较低,不得不在码头上面挨冻的随员们有些腹诽。

    雨辰在前天已经在议会发表了讲话,答应了西园寺公望提出的交涉条件?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