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1911新中华 > 1911新中华第130部分阅读

1911新中华第130部分阅读

欧洲同样能够骄傲地飘扬,让我们国防军的表现,绝不会玷污这面国旗!”翻译们低声的同时翻译着何燧的发言,协约国观礼的将军们都在点头沉吟。这位中国司令官都是说的实话,中国远征军的出征,就是准备以牺牲和鲜血换取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换取发展的空间,换取未来在国际事务上面至少拥有发言的权力,换取列强的平等对待。这是一个积弱已久的民族最好的选择!如果他们在战场上面有所表现的话,但是……当一个国家的国防军还有他们最优秀的青年,愿意为了国家和民族毫不犹豫的付出这样的牺牲的话,这个国家崛起的日子,到底还有多远?

    军乐奏响,一面五色国旗缓缓开上了法国的天空,它迎着大西洋的海风,缓缓舒展。何燧的一声口令,在场的所有人,包括那些协约国的将军们,同时向着这面旗帜敬礼。未来,就这样向着远征军展开,而他们也知道,等待着他们的是怎样的一场战事。

    ……

    柏林,德国陆军总参谋部。历史上面从来没有一个军队机构象德国总参谋部那样拥有这样高的地位,也从来没有一个军队机构能够拥有如此广泛的权力。在第二帝国来说,总参谋部几乎就是这个帝国的中枢,他们深刻的影响了第二帝国以来国家政策的走向。国家不过是附在他们所指挥的强大的普鲁士陆军外面的一层外皮而已。他们赢得了许多胜利,也造就了他们神话一般的声名。老毛奇、施利茨等等前辈留给他们的后辈是一个个太过完美的传说。而后继的这些德国陆军总参谋部的精英们,也自信的认为他们将战无不胜。

    但是神话总有破灭的一天,幻想再来一次色当的德国军队,在马恩河被挡住了脚步。他们准备了几十年的施利茨计划,几乎完全的破产。在东线他们虽然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但是俄国这个庞大的巨人,仍然在坚持抵抗,而且还不断的向奥匈帝国的部队发起攻击。其他战线现在的局势也不乐观。意大利已经加入了协约国作战,在巴尔干又再次开辟了一条战线,客观的减轻了东线俄国所面临的压力。虽然意大利陈旧的陆军并不是什么强劲的对手。初期对意大利的参战因为这个国家在奥匈陆军面前一系列的失败已经减轻,但是还是牵制了两个中欧强国二十多个师的军队。这些军队无论放在西线还是东线,都是相当有力的补充。土耳其方向的达达尼尔海峡的强袭作战仍然在进行。虽然在那位能干的德国将军,吕曼,冯赞德尔斯的指挥下,土耳其军队仍然在进行着顽强的抵抗。但是万一达达尼尔陷落的可怕前景,仍然让所有总参谋部的精英军官感到害怕。这就意味着俄国军事地位的加强!德国两线作战的噩梦将越来越深!

    但是对于现在德国陆军总参谋部的主人,法金汉步兵上将来说。最让他烦心的问题。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东线还是西线?对于总参谋长来说,他内心里面是倾向于西线。因为拿破仑曾经在俄国的失败深深的提醒了这位德国将军,俄国因为他广袤的国土,在地理上面是不可被征服的!二百万、三百万的德国军队撒进去,也不过是这片土地上挣扎的一些蚂蚁罢了。虽然俄国军队落后,陈旧,而且装备不完善,但是他们总是有着无穷无尽的后备力量,可以抵消一切德国军队所拥有的军事技术战术上面的优势!但是对面的西线就不同了,法国的纵深和俄国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而且法国只有四百七十万适龄作战的男子,而德国有九百万!只要能够在西线选择一个特定的战场让法国人将他们的鲜血流干的话,击垮法国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当没有了西方的协约国家支持,俄国还能坚持多久?但是让他烦恼的事情是,他现在没有他的前任那么巨大的影响力。那个现在在国民当中非常得宠的东线集团军群的搭档,兴登堡还有鲁登道夫,包括贝特曼霍尔韦格政府,还有奥匈的那位老贵族康拉德,包括那些担心他们在东普鲁士产业的老容克贵族,都是关心东线远远胜过西线!因此他不得不在年初违心的同意了他们联合的压力,先谋求在东线解决问题,再掉过头来解决西线。结果就是现在这个样子,法国在恢复元气,一再的在西线谋求突破。西线七个集团军一百九十万的大军,因为长久的采取守势,士气也受到了挫伤。而在东线呢?俄国人一再被击败,但是又一再的重整起来,好像就是有九条命地猫一样。士兵在广袤的东线试图捕捉包围俄国人的主力,但是那些挞坦人总能找到空隙溜掉!士兵们疲惫不堪,物资的消耗是天文数字。而他们的盟友奥匈帝国却老是打败仗!

    苦恼的总参谋长现在几乎撒手不管东线的事情,交给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这两位搭档自己折腾去。他目光又转向了西线,专心研究他的那个在西线某点将法国人血流干的计划。但是总参谋长最先恐怖的发现。法国人一场规模空前的攻势,已经迫在眉睫了。他们的进攻目标,就是阿图瓦、香巴尼地区那个面向朗斯方向凸出的战线。巴黎就在德国人这个巨大的突出部南方不远的地方,马恩河就近在他们的眼前。随时德国军队都可以从这个突出部发起一次有力的攻击,割裂法国人的战线,一直冲向马恩河,所以这里就成了协约国军队的眼中钉。春季他们在这里发起过攻势,但是被德国守军击败。现在前线传来的情报就是。法国人和英国在进行着一系列复杂的调动,装备和物资也大量的向这个方向集结。预计在秋季即将发起的攻势当中,二十二个半的德国师至少要面对五十个师以上的协约国部队!总参谋部立刻动员起来了,也在西线开始集结预备部队,准备弹药物资,加固工事。在1915年,在这个地方,也同样可以让法国人和英国人把血流干,而1916年就将是决定性的一年!他,法金汉,将是继老毛奇之后,又一位法国的征服者!

    ……

    “我不能同意设立大本营……这个战时机构,是对内阁和议会权力的极大干涉,而且国家并没有处于这个局面……我们没有进入全面作战的局面!现有的总统府直接管理的陆海军机构,完全可以应付现在的局面嘛。至于工业动员的问题,工业部作为内阁的一个部门,毫无疑问将接受内阁的指导管理,并入大本营,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嘛!”宋教仁的脸色冷冰冰的,几乎是一口拒绝了雨辰计划设立战时大本营的提议。在他看来,这不过是雨辰进一步想将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削弱内阁和议会权力的做法罢了。他虽然对雨辰一向秉承合作的态度,但是并不是代表他没有自己的原则和底限。

    雨辰皱着眉头有点为难的微笑,这次是他主动约见宋教仁的。国内现在的事务千头万绪,而主要又集中在军事问题上面。原来自己那个简单的陆海军幕僚机构已经远远不够用了。为了准备两场战争,还有庞大的军队扩充计划,需要一个有权威,有影响力的机构。而设立战时大本营,是他能够想到的最好选择。现在中央政府的各种体系还只能用不完善或者幼稚来形容。这样复杂的深度动员计划,在他看来,只有将权力集中在他手上才能更好的完成。但是宋教仁的反弹,也的确是预料中事。看着宋教仁坚决的脸色,雨辰知道他决心已定,到底要怎么说服他才好呢?一时间就算以雨辰的深沉多智,都有些想不出办法来。

    雨辰无意识地敲打着自己椅子的扶手,缓缓道:“钝初先生……现在国内虽然安静,但是我们面临的局势,还是很紧张的。除了欧洲规模巨大的战争,我们同时还有一场未来的国土防卫战要应付。军队现在扩充得很厉害,军事工业也因为欧战的刺激在飞速的发展。这个军队扩充和军事工业的发展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事情。为了避免混乱,必须要有一个机构统一协调这些事情……这个并不是我想揽权,而是客观现实需要……只要过了现在这个坎,大本营这个机构自然是要撤销的。我无意干涉宪法的神圣,也同样无意削弱内阁和议会的权力和地位……”

    宋教仁开口就硬梆梆的顶了回来:“既然现在觉得应付得非常吃力,那为什么当初还要坚持派兵前往欧洲呢?至于你说的日本战争的威胁,现在大家都是协约国家了。还有什么理由爆发战争?我们的实力摆在这里,已经不是几年前那个贫弱的模样了。日本就算有心也是无力来对我们发起战争!大本营的事宜,不论作为内阁总理,还是国民党的党魁,我都断难表示赞同。军事外交上面的事宜,都是您个人负责,但是影响到内阁和议会的权限,我个人都将反对到底。而且成立了大本营,就等于宣布国家现在处于战时,推行什么战时的紧急法案,都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国家动员一次,就伤一次元气啊!总统,我们都知道您雄才大略。但是国家有这个局面不容易,能不能少打一点仗?”

    理念的不同,果然就是最大的分歧呢,自己的计划果然是这么难以得到宋教仁的理解。在国家初步稳定下来的时候,自己强行推动参与欧战,已经是在府院还有议会之间,造成了深刻的裂痕,虽然自己将跳出来的和平进步党打了下去,镇住了他们。但是现在又计划成立大本营,准备另外一场战争,也难怪宋教仁他们以为自己丧心病狂了。但是他们不知道,国家积弱了那么久,不经历血和火的洗礼,不自己打出一个局面,列强们会看着你这样发展起来么?强国的道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强行推进参与欧战的计划,已经有可能和西方列强达成谅解,但是远东的那个强大的敌人呢?他们已经在把自己武装到牙齿,在跃跃欲试,虎视眈眈,不彻底打掉他们的野心,又怎样才能真正的走在强国的道路上面?民族复兴的祭坛,除了自己的牺牲,也需要一个血祭。这个时候的中国和日本,本来就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这次是真正的国运之争了。自己孤心苦诣终于营造出现在这么个局面,已经不可能后退了。

    看着宋教仁坚决的神色,雨辰只有低低地叹了一口气。

    第四卷 新世界 093章 安定西北

    时间在国内国外的一片紧张繁忙当中走得很快,雨辰似乎暂时放弃了成立战时最高大本营的计划。只是成立了海军总参谋部,将谢观潮正式任命为海军总参谋长。这位前清时期起就在海军服务的中年军官,现在也算是修成正果,至少在级别上已经和雨辰手下江北三杰之首吴采吴念荪平起平坐。但是所有人包括谢观潮都知道,海军的地位,在现在还是无法和国防军陆军所能相提并论的。海军总参谋部已经在和陆军总参谋部组成了联合的虎岤大本营,工业扩展和生产还是被抓在内阁的手里。雨辰这一次似乎对宋教仁他们做出了让步,也让内阁和议会方面的自信力多多少少的恢复了一点。

    国内的扩军备战计划仍然在进行着,脚步也并没有放缓。陆军五十个师的架子基本上完全的搭了起来,第一野战集团军现在由蒋百里暂时担任集团军司令长官,而第二野战集团军由陈山河担任集团军司令长官,仍然补足了二十四个师的建制。在加紧装备和训练当中。陆军的第三个战略单位预备军总指挥部也得以建立完成,总司令部设在天津,统一负责山东、河北(直隶已经改称为河北)、东北三省、绥远、外蒙等地的军事防务事宜。蔡锷身体略微好了一些,已经能在预备军总指挥部的岗位上面开始工作。他的麾下现在有以新编部队为基干,包括六师,十五师,二十七师等部队为基干的总计十一个师的部队。已经在开始构筑国防工事,充实力量,加紧展开训练补充。作为全国的军事总预备力量。而长江口的防务还有长江以南的各省,担任防务主要是以首都为南京的首都警备司令部的部队。在南方各省,现在还有相当多的西方列强地权益所在,判断将来在这里爆发对日作战的公算较小。广东福建等省都只有很少的陆军正规军。而主要军事力量都集中在长江下游,上海,还有杭州湾一带。首都警备司令部现在有中央教导一、二、三师,首都警备师、二十三师、三十八师等等六个师的部队。虽然稍嫌薄弱,但是在雨辰还有司马湛看来,已经是足够使用的了。北方总指挥部从津浦路南下支援,也是非常便当的事情。

    同时根据和英国俄国方面达成的协议,关于西藏和新疆的地位问题,在以前的参加协约国作战的谈判当中,几方面已经就这两个省进行了多番的往返谈判。俄国在新疆,还有英国在西藏,都是有着他们不可告人的野心的。但是雨辰在这两个省的地位问题上面,也是丝毫不加以退让。在谈判开始之前,他就已经布置了两个得力的老牌子师准备军事进驻,出掌第十师这个教导部队底子出身的北洋降将吴佩孚。全师已经进抵川边,在做入藏准备,而且进行了大量的山地高寒地区行军作战的军事准备。而原来第十师师长王也鲁,现在也开任西部特别军的军长,他麾下是十七师还有新编成的四十九师的部队,十七师是在四川成军,底子有十八师三十六旅一个老团的相当不错的部队。而四十九师干脆就是原来陕西投降的大量训练有素的北洋军,先被改编成为西北各省的保安部队暂时安置,现在又编制成师。虽然番号很新,但是论起战斗力和作战经验,只怕还在一些番号靠前的师之上。这两个师现在也进抵青海宁夏甘肃一带,一边稳定那里的局势,一边在大量的囤积物资,做着随时进入新疆的作战准备。雨辰在陆军扩军占用了大量协约国援助的资源的情况下,从自己的政府财政当中挤出了几千万的远征经费,打定主意要在1915年将这两个现在还半独立的省份的问题解决干净,不要把麻烦留到战后。

    谈判是非常艰难的,英国就算在欧洲打成一团糟的情况下,还在孜孜以求的维持着他们在印度的地位。他们认为,在中国和印度之间保持住一个西藏用来作为缓冲,对于他们的战略地位是非常有利的。他们的这种想法也得到了西藏噶厦政府的支持。这些西藏政教合一的领袖们,早就没有了当初抵抗英国入侵的热情和勇气。在前清局面变化的时候,还在英国的支持下悍然驱逐了当初清朝驻西藏大臣,同时在西昌以西的入藏要隘上面,布置了西藏地方的那些乱七八糟的武装,三四千用英国武器武装起来的乌合之众。但是就算英国人再怎么坚持,中国几百年来对西藏行使的主权也是他们所不能否认的。最后谈判的结果,还是准备按照前清老例,南京中央政府可以进驻西藏,但是只能驻兵还有专使驻节拉萨,西藏活佛转世的金瓶掣签仪式,仍然需要南京中央政府的认可。但是西藏地方政权,必须得到维持。中国必须承诺,永远不以西藏为基地,进行威胁现在印度地位的军事行动。其实按照当时的军事条件,从西藏这么一个全世界最高的地方,想开展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又谈何容易!最后当谈判达成,吴佩孚带着麾下数千健儿一路奔赴拉萨,恢复了中央政府对这个世界屋脊的主权的时候,这位前北洋的大将,激动得连连赋诗数首,认为这也是可与当年安蒙军扫平外蒙所相提并论的功业。为国安边定疆,军人职责,得到了最好的履行。

    新疆的问题上面,也是新民国政权第一次和俄罗斯这个老大的帝国进行的外交交涉。俄国在中国本部的影响力早已一再衰落,在新民国崛起之后,连他们那个欺诈起家的华俄道胜银行都垮台了,加上东北外蒙地位的稳固。俄国的影响力可以说已经是微不足道。现在的俄国更是处在风雨飘摇当中,前线战事一再失利。黑海、波罗的海的出海口都一再被封锁。国内民生凋敝,而政权动荡,政府上层矛盾深化。不管从哪个方向看,这个国家虽然还是在坚持着欧洲东线的血腥战事,不断的将他们的农民驱赶上战场,但是都已经是有气无力的样子了。英法等国家,都在忧心忡忡的关注俄国现在的局势,为哪里可能的革命的阴影眉头紧锁。担心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