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齐天传 > 齐天传第72部分阅读

齐天传第72部分阅读

趁早莫入此城,免得丧了性命。

    悟空行在最前,后面跟着许多僧人,自然颇引人注目。

    近了城门,早有守门的兵士上前拦住,恶声恶气喝道:“哪里来的和尚,怎敢招摇过市!”

    悟空笑嘻嘻道:“我们是进城务工的,找些活计做,总好过饿死。”

    兵士半信半疑,城中和尚出逃都来不及,哪里还有往城里跑的,不过城门口便有营盘驻扎,人手充足,倒也不怕他们有什么企图。

    这兵士道:“既要入城,那便着人看管起来,才可进去。”

    悟空道:“看管无妨,只是你哪有这许多人手?”

    这兵士往周围一眼,原来城门口也有数十兵士把守,此时却孤零零只剩他一人,就连城门外的营盘也无影无踪。这青天白日下,难道见鬼了不成?

    这自然是悟空使的法术,将那些人全都定住,又使个障眼法,看上去便如凭空消失了一般。悟空拍拍这兵士肩膀,道:“非你之过。”这兵士张着嘴巴,丝毫动弹不得。

    悟空回头招了招手,喝道:“走了!”

    进了城中三道门,行不多远便是一处寺院,只是山墙倒塌,破败不堪,一块金匾碎成两半扔在地上,仍看得出是“敕建智渊寺”五个大字。

    老僧见了这寺院,不觉又落下泪来,道:“这智渊寺便是我先前寺院,如今已成这般模样了。”

    悟空见寺中还有几处房舍完好,便道:“你等在此暂住,我与师父去换通关文牒。”

    老僧听悟空要走,惊道:“小神仙,你将我等扔在此处就不管了,万一——”

    悟空道:“如何能不管,自然有人保你周全。”他用手一指乌平与火悟慧,道:“这两个先前未曾出手,其实比我还厉害几倍呢,乃是天上的神仙,下来体察民情的。”

    这群僧人听又有两个神仙,便要磕头,唐僧对悟空道:“出家人不打诳语,莫要胡说。”

    悟空笑道:“说了教他放心。”

    将这些僧人安顿好,悟空与唐僧缓步往皇宫行来。一路上只见道人无数,却不见一个僧人,许多人见唐僧头顶毘卢帽,身着宝袈裟,自然个个瞩目。没走多远,有一群道士满面红光、酒气熏天将唐僧与悟空拦住,打头的那个伸手去扯唐僧袈裟,阴阳怪气道:“好啊,还真有漏网之鱼!”

    第三卷 途漫漫 第二八三章 失文书

    这道士头戴黄冠,初眼一望也有些微弱法力,悟空见他无礼,斜刺里一脚将这道士踹出老远,只是脚下自有分寸,不曾伤他。

    旁边道人大惊,多少年来,这城中再无和尚敢与道人冲撞,莫说动手,便是言语上冒犯都是忤逆之罪。黄冠道人来历不凡,乃是三国师羊力大仙的徒孙,他若出了什么差池,不知要有多少人将被问罪?

    这群人手忙脚乱,有几人去搀扶黄冠道人的,其余的上前团团将唐僧师徒围住。悟空开口大骂道:“你们这群腌臜道士,这是东土唐王御弟,天威凛凛,谁敢冒犯?”

    这群道士能有几分见识,哪里知道东土大唐是何方地界,但见唐僧气宇不凡,生得一幅佛子面容,悟空又肆无忌惮浑不惧怕,气势上先弱了几分。

    悟空又道:“我师父要去见你家国王,哪个敢阻路?”

    黄冠道士爬了起来,全身上下没一处不疼,叫道:“抓起来!管他什么王什么弟,只要是和尚,一律抓起来!”

    悟空见这道士飞扬跋扈,上前便是两个老大耳刮子,若在平日,唐僧必定不喜,但他见了国中僧众惨状,也只闭目装作不见。

    这道士脸颊红肿,满口牙齿松动,怒道:“反了,反了……”却再不敢胡言乱语。悟空在前趟出一条路来,直往皇宫行去,这群道士吃了亏,自然不甘心,便在后面紧紧跟随。

    行到五凤楼前,见了黄门官,唐僧对黄门官作礼,报了姓名,言是东土大唐取经的和尚来此倒换关文,烦为转奏。

    那黄门官进朝俯伏金阶奏道:“陛下,外面有两个和尚,说是从东土大唐来,要去西天取经的,欲来倒换关文,现在五凤楼前候旨。”

    国王正与三位国师闲谈,听说是和尚,皱眉道:“这来此寻死不成?路上巡捕官员,如何不将他拿下?”

    黄门官又道:“陛下,后面也跟了一众道门高足,似是有了争端。”他正说着,那个被打的黄冠道人进了朝堂,拜倒在地,不称“陛下”,先叫“师祖”。

    “师祖,那两个和尚蛮横无理,将孙儿殴打,还要师祖、万岁为我主持公道!”

    羊力大仙辨认了一番,地上跪着这个倒也有几分面熟,他国内所收徒子徒孙无数,又哪里都能记住?

    羊力大仙站起道:“好个不,不懂规矩的和,和尚,若不严,严惩,岂不乱乱乱了法度?”

    国王见三国师不悦,对黄门官道:“将那两个和尚拿上来!”

    黄门官带几个武将下去,行到唐僧面前道:“万岁教拿你两个上去!”那几个武将上来便要捉二人,悟空拔根毫毛,变作一根绳索,只一抖,三绕两绕,便将这几员武将与黄门官捆成了一串。

    这几人懵懵懂懂被悟空牵到了大殿之上,国王见了,自然知道这两个和尚有些法力,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便看了看三位国师。

    地上伏着那黄冠道人见悟空上来,叫道:“祖师,就是他,就是这猴子样的打我!”

    羊力大仙见悟空貌不惊人,唐僧更是没什么法力,轻蔑道:“你两个是哪哪哪,哪里来的,敢在我国国,国内放肆?”

    悟空看了看虎力鹿力羊力三人,想起三界中捉弄他们的往事,又见羊力大仙仍是一幅结巴相,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而悟空认得他们,他们却不认得悟空,因悟空在他三人面前时,只以书生面目相示,他三个又无火眼金睛的本事,哪里能知道面前这个四尺高的猢狲,便是当年使他们魂飞魄散的三界中上仙?

    虎力大仙见悟空如此无礼,蹬蹬两步迈下台阶,口中喝道:“无礼的和尚!”伸手要去捉悟空,悟空伸手格住,笑问道:“当年你攒的那些粮食,还剩多少了?”

    虎力大仙一怔,他自离了三界,到这天地中逍遥自在,已差不多将这事忘了。他在善恶界以粮米骗取百姓诵经,助他们三个积累造化一事乃是绝密,除了他们三个无人知晓。这个猢狲怎么突然没头没脑说出这么句话?

    虎力大仙喝道:“胡言乱语些什么?”他也不管悟空是何人,只从袍底捻出雷符来,要将悟空轰杀当场。

    悟空知道他心意,只笑吟吟退了两步,将唐僧护在身后,虎力大仙雷符祭出,朝悟空掷来,悟空存心立威,伸双手一合,将这雷符拍在手中。

    只听“噗”一声轻响,这枚威力惊人的雷符便在悟空手中爆了。悟空拍拍手,浑若无事问道:“还有么?”

    这一句语声虽轻,在虎力大仙耳中如同炸雷一般,“还有么?”这句话怎么如此熟悉?他猛地想起,手指悟空惊道:“你是——”

    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也突然醒悟,这个猴子,难道会是三界中将自己捉弄得半点脾气没有的那个白衣书生吗?

    虎力大仙猜出了悟空身份,此时却为了难,他三个虽为国师,但自从那煞星来了,在国内却做不得主。而这个猴子同样是惹不得的人物,这可如何是好?

    国王眼拙,见虎力大仙扔出了符咒便无动静,道:“大国师,何不将他擒了?”虎力大仙哭笑不得,心道,若能擒下还用你废话?

    他见悟空笑吟吟看着他,没来由的心里一激灵,忙对国王道:“万岁,这位乃是……上仙,了不得的上仙。”他不知悟空来此做甚,却以为是专来擒他兄弟三人的呢。

    国王见大国师语气恭敬,这才知道,原来这两个和尚也惹不起。这国王其实最会随机应变,那管你是佛是道,只要本事大便是天。

    国王忙道:“既是上仙,快赐座!”

    悟空朝唐僧嘿嘿一笑,道:“曾经阶下囚,如今座上宾。”

    唐僧罔若未闻,心里一阵惴惴不安,他也不知为何,但有取经遇阻之事,便心神不宁。自己不明原因,想是佛祖显灵,提前预警了。

    悟空见唐僧不说话,只好自己对国王道:“这位乃是唐长老,奉唐王之命,去往西天拜佛求经的,路过此地,必要倒换通关文书,回去也好有个凭证。”

    国王听完,“哦”了一声,便又看三位国师。

    那三个各怀心事,当年在三界中为悟空行遍善恶界六十余国,可是累得够呛,今日又撞见这魔头,不知又要受什么样的罪呢。

    虎力大仙听悟空只是路过,心中狂喜,当即道:“陛下,东土大唐,乃南赡部洲,号曰中华大国,到此有万里之遥,望陛下看中华之远僧,且召来验牒放行,庶不失善缘之意。”

    国王对虎力大仙向来言听计从,于是道:“好,且将通关文牒呈上。”

    悟空自唐僧处取了文书,交给阶下官吏,又转给国王,国王取出玉玺,在上面加了个印,道:“西去远行不易,且在国中多住几日,容寡人一表地主之谊。”

    悟空毫不客气道:“举国都是太乙玄门横行,也无庙可参,无佛可拜,留下作甚?”

    国王一怔,面上便有些挂不住,他印了文书,脸色讪讪递给阶下官吏,只要赶紧将这个不知趣的猴子打发走便好。

    此时,从殿外大摇大摆走进来一个人,这人眼高于顶,浑然不顾殿上众人,只行至国王案前,一把将文书夺过,揣在怀里,道:“陛下,这两人伤我教弟子,怎能轻易放行!”

    悟空知道印了文书便无事了,哪知横生出了这个枝节,他见这人,头顶五岳冠,上镶紫色金线,插着一根太极道簪,手持一对七星连珠阴阳环,身穿紫色星辰戒衣,上绘有彩云潮水图样,真是仙风道骨,不比寻常。

    国王被夺了文书,连半点不快都不敢显露,急忙站起施礼道:“太上国师来了,恕罪恕罪。”虎力大仙三人更是拜伏在地,口称“师尊”。

    这道人一摆手,教众人起来,大咧咧坐在国王旁边,手指悟空道:“你便是孙悟空?”悟空不知道这人是谁,也看不出修为深浅,料想他以道家名义行事,不应是西天人物。只是三清何以管束如此不严,叫这样一个厉害角色跑下凡来了?

    悟空道:“你也知我姓名,还不将通关文牒还我?”

    道人冷笑道:“素闻你飞扬跋扈不可一世,今日终落到了我手里。”

    悟空听这话风头不对,自己根本不认识这人,哪里有曾得罪了他?于是道:“这位道长,你我素不相识,可莫听了讹传。我自保师父西去以来,一心拜佛,不问世事,你这话是何意?”

    那道人不答,嘿嘿笑道:“你既装糊涂,那我就与你拖上几年,看你拖不拖得起?”

    悟空微微皱眉,拖上几年?那还不急死唐僧,他看看唐僧,只闭目蹙眉,似是身体不适,心想,文书在他手中,自己若激怒了他,唯恐他毁了文书,那可一了百了。

    自己本道车迟国只是路过,不想偏偏又遇一难,唉,自己疏忽大意,竟叫这人将文书握在手中,如今投鼠忌器,此事万万不能硬来,还是从长计议,暂回智深寺想想对策去吧。

    第三卷 途漫漫 第二八四章 无形箭

    悟空看看这道人得志猖狂的模样,心中暗生恨意,只是这人来历不明,还要先探探底细再说。他转对唐僧道:“师父,暂回寺去,明日再来取文书。”

    唐僧今日也不知怎的,殿上众人说话,其实一句也没入耳,只觉心里烦躁之极。听悟空说回去,他如获大赦,站起身便往外走。

    悟空扶唐僧回了智深寺,悟慧与乌平早将马匹行李安顿好,众僧奔波了数日,好不容易得了安生,一个个或躺或卧,在地上便睡了。

    火悟慧见悟空回来,迎上道:“师兄,通关文牒可办妥了?”悟空摇摇头,将殿上诸事说了一遍,道:“此事不急,我再想对策就是。”

    他将唐僧扶到一个清静屋子里,唐僧道:“悟空,今日心里烦躁至极,总不得清静,是何缘故?”

    悟空道:“想是因取经心焦,师父且躺一会,明日我必将文书拿回来!”

    唐僧道:“取了文书,便速离此地,为师就见不得同门受苦。”

    悟空还未答,忽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涌来,他神念散开,向周围探去,却未发现任何异样,只见唐僧又打了个寒战。

    悟空心中纳闷,这感觉实在怪异,便在此时,他将要收回的神念察觉到,一道凌厉至极的箭光自天上落下,正对着他身处的这间屋子。

    这箭光,自天上来?悟空来不及多想,如意天机棍化作一面大盾,将唐僧和自己罩了进去,不过一瞬间,“轰”的一声巨响,悟空只觉手臂酸麻,这一箭威力实在大得超乎想像。

    而更令悟空心惊的是,这一箭的目标,居然是——唐僧!

    有人要杀唐僧!会是谁?

    说来也怪,悟空挡过这一箭,唐僧顿时安静下来,如无事人一般坐起来,问道:“悟空,方才什么响动?”

    悟空顿时无语,他收了法术,道:“师父,并无他事。”悟空在屋内四处寻找,却没发现片羽残留,咦?那支箭呢,哪里去了?

    悟空自取经以来,第一次有了这么大的危机感,这一箭若射向自己,他丝毫不惧,但唐僧肉体凡胎,莫说被这一箭射中,就是被箭锋沾一点边,恐怕也难保性命。

    只听唐僧道:“悟空,我突然舒服很多。”悟空看了看唐僧,先前面色如土,此时已红润了许多,他不禁想到,唐僧每每遇妖之前,便有一阵心惊肉跳,久而久之,居然形成了对危险的预知,这倒也算因祸得福了。

    悟空道:“师父无事便好。”

    这时乌平与悟慧也听见异响,一齐奔入室内查看动静。

    乌平问起悟空,悟空也是一头雾水,居然有人要制唐僧于死地!这也实在太过匪夷所思。

    唐僧乃是取经的主心骨,如来钦点、观音亲自挑选出的取经人选,哪个不知死活的,居然敢对他动手?

    悟空见了这惊世骇俗的一箭,第一自然想起后羿,但又在第一时间排除。不管后羿有何动机,他要做如此大事,岂能不和自己说?

    除了后羿,深谙射术的还有一个猪八戒,自己记得在《西游记》中,观音点化八戒时,八戒出场便“腰悬弯弓月十轮”,他射术传自后羿,应是超凡脱俗。但八戒有几斤几两自己清楚得很,这一箭威力绝对是混元金仙级别的水准,他才分别几日,不可能修炼到这种地步。

    另有一人,便是显圣真君杨戬了,只是杨戬射术虽高,却只见他用过弹弓,并未见他携长弓。更何况杨戬自己独居灌江口,逍遥自在,不愿做的事纵玉帝也不能勉强,根本没有出手的理由。

    悟空左思右想,便要去寻观音菩萨,只是却又放心不下唐僧。这一箭无声无息,自己若不是恰好使神念察看,恐怕连铁棍化盾都来不及使出,只能用身体去挡了。

    乌平见悟空思忖良久,便道:“大圣有何为难处?”

    悟空将乌平拉到一边,道:“有人暗算师父,方才那一箭威力难挡,我有心去求助观音菩萨,却又放心不下师父。”

    乌平道:“有多厉害,我可能挡得住?”

    悟空忽地醒悟,自己心里始终拿乌平当外人,此时他其实正好派上用场。他那背甲连自己的如意天机棍都敢硬抗,挡住此箭应不在话下。

    于是悟空道:“你若挡不住,我哪里敢硬接?那便有劳乌兄了。”乌平忙道:“不敢不敢,大圣尽管放心去吧。”

    悟空离了车迟国,直奔南海而来,刚到落伽山,只见观音正往外走,悟空上前道:“菩萨何必相迎,我可受不起。”

    菩萨嗔道:“哪个迎你了,天庭有异动,我即刻去西天走一遭,你来做甚?”

    悟空问道:“天庭异动?莫非又有什么大事了?”

    菩萨道:“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悟空又问:“可与我有关系?”

    菩萨道:“关系大了!”

    悟空叹口气道:“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定不是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