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三国之贼吞天下 > 三国之贼吞天下第31部分阅读

三国之贼吞天下第31部分阅读



    许康笑道:“怎么可能忘了大伙呢?我们可是一起出生入死过的。”然后正色道:“我打算再组织一队骑兵,由你统领,战马就是我们从下曲阳带回来的那些,你看如何?”

    裴元绍一听大喜,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安抚好了裴元绍,许康直接出了城门。

    这时候大雪封路,但城中总要有人出城柴樵,因此城门依旧要每天打开。

    此时大雪虽停,但远处山舞银蛇,四下白茫茫一片,到也有几分冬日的诗情。

    许康却没心情赏玩,他出城只是为了让寒风吹冻一下他有些发热的脑袋。

    许康觉得要想和官军一战,自己一方的实力处于弱势是无法回避的。

    那么情报战就成为自己反败为胜的关键,不过如今幽州各城被大雪封堵,无论是官军还是他们都没办法进行有效的侦查。

    所以一定要改变现在的交通状况。若说在雪地上什么行走最方便,答案自然是雪橇。

    不过涿郡四周都是平原,单用雪橇的话作用不大。

    许康正在思索,突然有人叫道:“大人,有狐。”

    许康一见不远处果然有一只狐狸正匍匐在雪地中,雪白的皮毛与四周容为一体,若不是仔细看,还真不同意发现。

    许康下意思的就要纵马追赶。

    可是如今雪已过膝,就算是马匹在这上面也难行走。

    只是跑了十几步便自动停了下来,那狐狸似乎受到了惊吓,飞快的逃离了。

    许康看着它的背影慢慢远去,不禁暗自懊恼,深悔没有带弓箭来。

    突然脑中灵光一闪,一个想法从脑中冒出,使他的嘴角也不自觉的露出一抹微笑。

    第四十章 狗拉爬犁

    爬犁一般是北方各民族冬季户外运动的主要工具,它究竟产生于什么时候已经不可考。

    北方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处于冰雪期,而户外山川沟野之间雪特大,往往填没了“道眼”,只有爬犁可以不分道路,只要有冰、有雪,便可在其上行走。

    而它靠的主要是动物的牵引。这种动物通常根据所载重量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物种,其中最主要的是马,驴,当然还有狗,鹿,四不像等动物。

    许康这次是要挑选冬季的斥候,其条件要求就是灵便,快捷,能爬坡窝薛。

    这样最常用的马就被排除了。

    那么剩下可以利用的就显而易见了。

    许康眼睛放光,再没心情在外闲逛,立刻策马奔回城中。

    回到太守府后,许康奔回自己的放间。

    许康并没有见过真正的爬犁,只能凭借前世在电视上看来的记忆来画出了一幅简图,并根据自己的猜想标明了它各部分的用途。这才唤来一位亲兵将此图送到匠器营,让他们尽快完工。

    紧接着许康又立刻下令逮捕城中所有的狗以充军用。

    狗身轻盈,在这雪地里奔跑起来会更方便,穿林爬山也是好手,更主要的是狗比马还更耐寒更护主。

    只是这一下,涿城内当真是鸡飞狗跳了。到处都是抓狗的身影,许康唯一安慰自己的就是至少这不会天怒人怨。

    两天后,500多条狗被挑选了出来。每4匹一组,正好组成125组。

    匠器营也按照许康的要求制作出了第一批爬犁,共150余架。

    这些都是单人乘坐的小型爬犁,简单实用。

    许康检查一番后,觉得很是满意。

    200名精挑细选的斥候,也从各军中挑选了出来。

    一切准备完毕后,许康立刻拉着他们到城外训练。

    经过5天的适应,许康先把这些人陆续派往遒国,北新二县探查消息。

    这两县还没有进行过战事,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得到两县的确切消息后,这才让他们往范阳和方城方向进发。

    方城犹如一个四四方方的大盒子,耸立在一望无垠的雪原上,雄伟而又孤寂。

    此时正有四个黑点快速的向其接近。

    将这些黑点放大,就可以看清这竟是一群狗拉的车子。

    这些车子没有咕噜,却能够在雪地上飞驰。

    每一架车子前,四条狗一字排开,即使在这种寒冷的天气里,依旧剧烈的喘息着。

    这些就是许康特制的狗拉爬犁。

    每一个爬犁上都坐着一位全身包裹的毛茸茸的长条,若不是控制缰绳的手和那裸露在外的眼睛,你很难想象这竟然是一个人。

    四个人驾着爬犁来到方城下后,突然停了下来。

    他们并没有靠近,而是围着方城转了一圈,因为城墙上已经飘起大汉官军的旗帜。

    方城难道已经陷落?

    四人心中震惊,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应对。

    他们接到的命令可是与城中的马杰将军取的联系,既然方城已经陷落,那马杰将军恐怕也是凶多吉少。他们该和谁联系,回去后又如何交代?

    城里的官军显然也发现了这四个大模大样在城外转悠的家伙。

    虽然不知道他们是什么人,但看他们鬼头鬼脑的样子也不像是好人,不一会儿有一支30人的骑兵队飞驰出城。

    四名斥候这才不敢多待,立刻反身而逃。

    论奔跑的能力,马始终是此道的王者。

    眼见后面的战马越追越近,领头一人道:“散。”

    四架爬犁立刻分作四个方向飘然转身而逃。

    后面的骑士不甘心就这么放弃,也是一分为四。

    其中一名斥候眼看身后追兵不依不饶,渐行渐近,不再迟疑,立刻架着爬犁进了旁边的一座树林,然后爬坡跃岗如履平地。

    狗比马的优势,那就是复杂地形的适应能力。

    后面的马匹渐渐乏力,几次被道路上天然的陷坑险住马蹄后,便不得不停了下来。

    这人好不容易逃脱了官军的追赶,却无意中闯入了一个山谷,正要再寻找路径。突然从山谷中冲出几百名强人。

    这人大吃一惊,正要夺路而逃却突然停了下来,惊叫道:“马将军。”

    这群人的领头之人正是马杰。

    原来数日前刚还是下雪,公孙瓒立刻撤兵。

    马杰不以为意,因为他知道一旦下雪,任何战争都将暂停下来,到时候若公孙瓒还在这里,恐怕他将被大雪困在方城之下,到时候有可能就会全军覆没。

    因此对他的撤兵自然是确信无疑,谁知公孙瓒竟然只是故意为之。

    等马杰放松警惕后,公孙瓒立刻杀了个回马枪。大军一下子就攻进了方城。

    马杰触不及防,虽然想要组织起抵抗但已经无能为力了。

    最后他只能带着千余亲兵逃出了城,为了逃避追兵,慌慌张张的躲入了这个山谷之中,结果虽然追兵没有追来,他们竟然也被随后而来的大雪困在这里。

    这几天他们已经将从城里带出来的食物吃的干干净净,连马匹都已经杀吃完毕。

    若再没有食物来源,这么多人就只有饿死一途了。

    马杰这次冒险出谷就是想出来看看能不能找到一点吃的。

    没想到会碰到涿城来的一名斥候。

    斥候随马杰回到山谷营地,了解到马杰的人虽多,但已经没办法凭自己的力量回到涿城。

    斥候不敢再留,立刻架起爬犁,往涿城狂奔而去。

    马杰看着在雪地里依旧敢放胆狂奔的狗拉爬犁,心中惊喜异常。

    也不知是何人想出了这样一个注意,竟然能在冬日的雪地里来去自如,这样说不定他的这千余人真的能够获救。

    继而又想到自己,这次因为自己的大意而使黄巾军丢城失地,就算真的能活着回去,恐怕也不免被砍头的命运。

    唉,算了,若是有人真能将自己这千余兄弟救走,那自己这颗头颅让他拿去又如何。

    斥候奔回城中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而此时城中诸将正为方城的突然失守而惊慌失措。

    斥候立刻被带到诸将面前,将马杰的最新情况一一说出。

    程远志难过之余又有些欣喜,毕竟马杰是他最杰出的弟子之一,随着他南征北战这么长时间,他的能力还是有目共睹的,否则程远志也不会让他独自领兵去对抗令塞外胡人闻风丧胆的“白马将军”了。

    此时听闻马杰竟然没事,心中顿时放下心来。

    立刻召集部将讨论营救计划。

    讨论一夜后出来的唯一结果就是让许康全权负责此事。

    许康这个郁闷啊,弄了半天,讨论了一夜你们竟然连一个办法都没想出来。

    不过许康虽然和马杰没有什么感情,但和他的两个儿子,马伟和马光感情都不错。

    更何况其中还有千余黄巾精兵,自然不能轻易放弃。

    第二天,许康调出涿城目前能动用的所有狗拉爬犁,共110架。

    然后就利用这些狗拉爬犁以蚂蚁搬家的方式,往马杰所在的山谷里运送粮食。

    这些爬犁载重有限,在坐了一个驾驶员后,每一架能够载重也就是100-200斤而已。

    不过100架也有千斤的载重。

    当然这千斤并不是只运粮食,还有其他防寒的毛毡,油毯等,甚至还有几十坛子白酒。

    及时而来的食物让这些溃兵们的军心逐渐稳定下来,开始思考如何脱困。不过其实不用他们多想,许康已经为他们想好了。

    次日,在山谷里休整了一夜的狗拉爬犁,又带着100余士兵先行返回了涿城。

    就这样,直到10日后,许康一点点的把所有人员都运了回来。

    马杰全身包裹着厚厚的毛毯,坐在飞快向涿城行驶的狗拉爬犁上。

    作为最高的长官,为了稳定军心,他是最后一个离开的。

    现在一千多兄弟已经全被获救。

    他应该开心的,可是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任何人知道自己即将死亡的命运后也笑不出来吧。

    涿城高大的城墙已经出现在他的眼帘之中。

    这一刻他的眼眶竟然有些湿润。

    马杰立刻甩了下头,将这种感觉甩出脑外。

    “怎么回事?怎么会有这么多人?要杀自己的话,用不着出动这么多士兵吧?”马杰喃喃道,不可思议的看着城门外,甚至城墙上站满的黄巾军士兵。

    程远志本人竟然也出现在了城门口。

    待到靠近,马杰立刻滚下爬犁,扔掉毛毯,跪伏在程远志的马前。

    还没等他开口谢罪,程远志早已经跳下了马,一把将他搂起。

    程远志动情道:“你救了我太平道1000多好儿郎,保留了我太平道1000多火种。不愧于我太平道将军的称号,你是好样的。”

    此时城门与城墙上站立着的大多是随马杰一起逃回来的士兵。

    这些人每一个在这些天里都受到了马杰的安抚以及照顾,对他已经生出了感情。

    见此情景,立刻齐声欢呼起来。

    马杰眼泪夺眶而出,他怎么也没想到竟然会是这样一种情况,这一刻他觉得死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至少为了眼前的这个男人去死,应该是一见让人很欣喜的事才对。

    人群的后面,许康含笑转身离开。

    马伟眼眶红红的跟在他的身旁,轻声道:“谢谢。”

    许康笑道:“这算什么?我们可是生死与共的兄弟,怎么可能坐视不理?”

    马伟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多少天的担心与彷徨此时全都倾斜而出,化作泪水。

    让程远志出城迎接马杰的注意自然是许康想到的。

    马杰虽然本领有限,但确是黄巾军中少有的能单独作战的将领,在这种用人之际,他当然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好不容易救回来的一员大将就这么殒命身亡。

    第四十一章 黄巾势穷

    11月癸巳,朱骏拔宛城,斩黄巾别帅孙夏,荆州黄巾被杀者以十万计。至此荆州黄巾为之一空。

    11月末时,被朝廷催逼的皇甫嵩竟然趁着大雪闲停的空当,率领1万大军突袭下曲阳。

    下曲阳守军因为大雪已下,认为官军不可能发动进攻,所以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没有防备,竟然被他一战攻下了下曲阳。

    太平道众将领一哄而散,分散到冀州各地山里去打游击了。

    而张宝则是被严政所杀,头颅献给了官军。

    只是皇甫嵩根本不接受他的投降,将严政在阵前斩杀,并且杀下曲阳黄巾降众十数万。

    朱骏承说过他不许贼降是为了警戒后者,怕贼得利便肆意劫掠,失利则投降,非长久之策。

    而皇甫嵩却多是一些无奈,他的理由无法明说,与项羽相似。

    那就是朝廷没办法安置这些暴民,经过1年的战争,朝廷早已经打空了国库,就连灵帝这个历史上有名的吝啬皇帝都沦落到“减太官珍羞,御食一肉;厩马非郊祭之用,悉出给军”的地步。

    可是若不好好安置,将来的结果肯定是这些人为了生计再次叛乱,到时候死的人就不仅仅是十几万了。

    所以一向温文尔雅,以忠君爱民著称的皇甫嵩也不得不下达了屠杀的命令。

    不过不管怎样,浩浩荡荡的黄巾军大起义,经过这两次大规模的屠杀,其有生力量几乎全军覆没,再也无法威胁到朝廷了。

    历史再次以其强大的惯性回到了它应有的轨道上。

    不同的是历史上是因皇甫嵩的大胜,朱骏在朝廷要查办的刺激下才愤然出手攻下宛城,而如今却已经与历史反了过来。

    这也算是许康唯一的“功劳”了吧。

    不过奖赏却没有变。

    朱骏被任命为光禄大夫,河南尹,封钱塘侯,增户五千

    皇甫嵩则领冀州牧,并晋封为槐里侯,食槐里、美阳两县,共八千户。

    皇甫嵩又奏请免冀州一年田租,用以赡养饥民,灵帝许之。

    皇甫嵩的风头至此一时无两。

    不过对于皇甫嵩的成功,宦官们还尚未表示。

    山东文人世家各族却开始坐立不安了。

    汉朝山东世家与山西世家的矛盾由来已久。

    仔细算来,如今的各山西世家其实还是东汉时从山东迁移过去的,只是如今数百年已过,山东新的世家集团已经形成,尤其是随着东汉的建立,山东世家掌握朝廷的权利后,二者的矛盾更加尖锐。

    山西世家蔑称山东世家是一群后来居上的暴发户。

    而山东世家则称山西世家是一群武夫,有辱世家之名。

    虽然各大世家都瞧不起朝廷,对朝廷的命令一向是阳奉阴违。不过他们的权利却也是实实在在来自于朝廷,所以这场几百年的争论一直以山东世家的强势而持续着。

    但是这次情况有些不同。

    皇甫嵩出身山西世家,而且又是武人世家出身。

    现在他竟然做了冀州牧,掌管冀州军政大权,自然引得山东几家大型门阀的不满。

    尤其是向以山东世家首领自居的袁家。

    袁绍如今是皇甫嵩手下的干将,但他更是山东世家袁家的长子。

    因此在家族的暗示下,开始暗中设计打击皇甫嵩。

    皇甫嵩如今风头正劲,若贸然正面进攻,必然引得天下士人,百姓的不满,袁绍也没有那么蠢。

    因此他不但不诋毁皇甫嵩,甚至还为皇甫嵩的大名增砖添瓦。

    袁绍四下暗中派人宣讲“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的口号。

    百姓们不懂其中的意思,但他们感激皇甫嵩减免冀州一年赋税的恩情,以为这只是赞扬皇甫嵩的话,便也跟着传唱起来。

    只是他们想不到,此言一出,皇甫嵩立刻处于风口浪尖之中。

    灵帝刘宏听到此传言后,气的七窍生烟,像他这样以悭吝闻名的皇帝,这一次出尽了自己的私房钱,都已经沦落到一天只能吃一顿肉的地步了,百姓们视而不见,却成就了皇甫嵩的赫赫威名,这让他那颗饱经太平道惊吓的心灵何以忍受?

    只是如今大雪封路,交通不便,而且黄巾军新灭,地方不靖;凉州边章也举起了反叛的大旗,他还真怕皇甫嵩做出什么狗急跳墙的事,因此只能暂时隐忍。

    阎忠也看出了皇甫嵩所处地位的尴尬,但他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因此立刻向皇甫嵩进言道:“天下最难得的是时机,若不把握好时机将不能保全你的大名?”

    又道:“天道无亲,百姓与能。将军春天出兵,到了冬天就平定天下。兵动若神,谋不再计,威德震本朝,风声驰海外。即使是汤、武之举,也比不?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