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上品寒士 > 上品寒士第98部分阅读

上品寒士第98部分阅读

点头道:“陈洗马所言不虚,王叔祖请看,陈洗马及其随从前来畋猎,却连弓箭都没有,都被四王叔夺去了。”

    慕容评阴沉着脸不说话,昨日傍晚诸大臣在尚书台共议太原王慕容恪奉还太宰、大司马章绶之事,以太尉兼领尚书令阳骛为首的大臣为皇帝拟诏挽留太原王,不准其归政,诏旨曰:“——今关右有未宾之氐,江吴有遗烬之虏,方速谋猷,混宁六和,岂宜虚己谦冲,以违委任之重,王其割二疏独善之小,以成公旦复兖之大。”慕容评也知此时尚不能削慕容恪之职,因为若因境内水旱频繁而归罪于首辅的话,那他身居太傅、司徒之要职,也应与慕容恪一起归政,这是慕容评绝不愿为的,所以他也未坚决反对,只是心里郁闷罢了,现在却又得知慕容恪把晋使送他的礼物都给收缴去了,而且这又没法向其追讨,实在气恼。三角眼瞪着陈操之,冷冷道:“汝所言不尽不实,汝出使的是秦,并非我大燕,汝贿赂吴王乃是为了解洛阳之围!”

    陈操之从容道:“大王此言差矣,我大晋既能与秦和谈,为何不能与燕和谈,持节大使尽可便宜行事,吴王若取洛阳,我大晋将与秦并力攻燕,胜负未可知也。即便太原王、吴王胜,对大王则未见得有利,若败,大王作为三辅重臣,亦难辞罪责,何如晋、燕友好乎?”

    慕容评就是担心慕容恪兄弟取洛阳、进关中立下大功,当然觉得陈操之所言颇有道理,但对江东厚礼尽归慕容恪仍耿耿于怀,说道:“太原王既得了你的厚礼,岂会不允汝之所请!”

    陈操之道:“外官知大王仁爱多智,不以杀伐为功,本欲与大王共议和谈之事,奈何遇上了太原王,太原王一向以赫赫战功自矜,若边境无战事,如何彰显其威名!”

    慕容评默然不语,心里很以为然,就听陈操之又道:“为示诚意,外官愿将江东士族经营庄园之法献给大王,老子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此致富之捷径也,外官此法是否有效,大王一试便知。”

    “哦!”慕容评来兴致了,欠身道:“你且说说看,若果然有效,本王愿促成两国和谈,至少可以让你平安归国。”

    陈操之略一沉吟,说道:“在下还是书写下来呈大王一览吧。”

    慕容评心领神会,便请陈操之移步到书房,慕容冲小孩子正有些不耐烦,起身问冉盛等人要不要先去后山畋猎?冉盛、沈赤黔、苏骐都表示要等候陈操之,慕容冲等不得,便先去了。

    陈操之与慕容评在书房密谈,陈操之引述东晋的《占田法》、《占山法》,建议慕容评封固山泽,若百姓要伐薪、畜牧、渔猎,乃至取水饮用,皆须交纳钱帛,如此,可得暴富——

    陈操之很有仁爱地说道:“当然,鬻樵卖水,不为已甚,薄征广收,民不以为苦,而大王则钱财归焉,此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之法也!盐、铁可官府专卖,树木山泉又有何不可?江东豪族皆如此,朝廷亦不之禁——”

    慕容评眉毛掀动,眼放异彩,仿佛金光灿烂,触目所见,山林泉石,皆钱帛也。

    陈操之起身道:“大王请细细筹谋,从长计议,在下且先赏玩一番太行山景。”

    慕容评对陈操之简直是刮目相看了,这个晋使不仅容貌俊美,而且的确有过人之才,难怪慕容恪这般敬重他。

    慕容评命太傅长史陪同陈操之游览山景,要好生相敬,不得怠慢。

    陈操之与冉盛、沈赤黔、苏骐随那太傅长史及十余名随从庄客绕到后山,此地是太行山南麓,山势并不陡峭,可以纵马上下,平缓的山坡有大片大片的柳林。

    一名庄客道:“中山王殿下往北边去了,一早有数百庄客进山将走兽往这边赶,以便中山王射猎。”

    太傅长史便引着陈操之四人往北而去,冉盛、沈赤黔、苏骐各领了一副弓箭,奔出十余里,林木渐疏,而山势渐陡,遥见林壑幽深处有红影闪动,弓弦颤音传得很远,那想必就是慕容冲和他手下的胭脂武士在射猎,众人便向那边赶去。

    突见一头大山猫从林子里直蹿出来,冉盛眼疾手快,“嗖”的一箭射出,从那大山猫左眼射进,那大山猫向右翻倒,登时毙命,赢得众人一片喝彩声。

    沈赤黔、苏骐不甘示弱,纷纷加入射猎,陈操之不想凑这个热闹,带转马头往右边那座山峰而去,行了数十丈听到身后马蹄声,回头见冉盛跟了上来,冉盛把这个阿兄护得很紧。

    山势较陡,二人牵马步行攀登,来到峰顶一望,境界开阔,不远处的漳水在秋阳映照下波光粼粼,水流平缓,如一条柔软的玉带向邺城绕去,沿河一带,绿柳成荫,仿佛春日江南景象。

    陈操之道:“小盛,我现在有八成把握了。”

    冉盛明白阿兄说的是什么,郑重地点了一下头,心里感到振奋。

    这时,慕容冲派人来报讯,说射获了一头金钱豹,请陈操之去观看。

    陈操之与冉盛下到山谷,果然看到一头毛色斑斓的豹子中箭在地,问是谁射到的,答曰:“清河公主。”

    第四十一章 敢问芳龄几何?

    陈操之听慕容冲说这头金钱豹是清河公主射获的,颇有些惊讶,清河公主慕容钦忱似乎只比其弟慕容冲年长两、三岁吧,也就是和润儿差不多大,竟能射豹?

    陈操之游目四顾,除了慕容冲那一队胭脂武士,却又没看到有其他衣饰华贵的少女在此射猎,应该是已经避开去了。

    慕容冲得意地大笑,并不说其姐清河公主去了哪里,陈操之当然也不便问。

    那太傅长史过来说道:“陈洗马,午时已近,太傅请陈洗马回庄园赴宴。”

    此次畋猎收获颇丰,不说慕容冲和他的胭脂武士,单就沈赤黔和苏骐,就射杀了两只猕猴、两只黑鹤、四只褐马鸡、三只野兔,还有先前冉盛射获的那只大山猫——

    那队红巾武士骑着胭脂马在前,慕容冲落在后面与陈操之并辔徐行,不时侧头来看陈操之,显然很想说什么,这年方八岁光彩照人的凤凰儿对陈操之观感甚佳,在陈操之面前常常流露孩童谐趣,不似那夜初见时的骄傲自矜之态——

    陈操之想起遥远钱唐的那一对可爱的侄儿侄女,不禁微笑起来,说道:“殿下看什么,我脸上画凤凰了吗?”

    慕容冲轻“哼”一声,不理睬陈操之,过了一会,又并马过来道:“陈洗马,小王与你打个赌,可好?”

    陈操之摇头道:“我有家训,从不与人赌博。”

    慕容冲道:“那就不赌,猜枚,对,就好比猜枚,你猜中了,我将这玉骢马送你,没猜中,你送我一件心爱之物。”

    陈操之含笑看着这金发美童,说道:“殿下说说看,猜什么?”

    慕容冲压低声音道:“陈洗马看到小王的班队没有?”

    陈操之抬眼望着前面那一队红巾妖娆、英姿飒爽的胭脂武士,心中一动,猜到慕容冲想说什么了,点头道:“殿下知人善用,这些女子都是训练有素。”

    慕容冲得意地笑,却又道:“陈洗马有所不知,这二十人中有一人我是指使不动的,反而常常支使我,你若能猜出这是其中的哪一个,我就将玉骢马送你。”补充道:“只许看背影,不许跑到前面去看。”

    陈操之心道:“果然,那清河公主是混在这胭脂武士当中。”当下凝目细看——

    这队女武士从邺城一路随行,一色的红巾飘飘、紧身的对襟花短襦、连裆裈裤、鹿皮靴、胯下胭脂马,一个个身材玲珑,眉目如画,陈操之乃是南国君子、持节使臣,自不会刻意去赏看这些鲜卑女子的美色,现在听慕容冲的口气,那尊贵的鲜卑公主应是混在这队女武士当中,然而让陈操之困惑的是,这些女武士似乎都是十七、八岁以上的成年少女,秀腰丰臀,玲珑有致,芳龄才十岁出头的清河公主慕容钦忱怎么可能混在其中?难以想象润儿能在这队成年美女中韬光隐迹,但方才明明有人说是清河公主射中的金钱豹,混在这队女武士当中的只可能是清河公主慕容钦忱——

    二十匹胭脂马两两并行,小跑着前进,马背上的骑手腰背挺拔,骑姿悦目,秋日阳光朗照,树影斑驳,草色青黄,这样一队鲜艳的骑士奔跑在这样的山道上,实在是赏心乐事。

    陈操之凝目瞧了一会,侧头对慕容冲道:“左首第六人,是不是?”

    慕容冲是早就清楚那个位置的,蓝眸睁圆,奇道:“陈洗马就看出来了,好眼力!你怎么辨出来的?”

    陈操之微微一笑,望着那个绰约轻盈的倩影,这个女子身形比其他女武士纤细一些,骑在胭脂马上腰肢款段,自然流露风流体态,红巾乌髻下露出一截雪白脖颈,白得耀眼,宛若精瓷美玉,乍看之下,杂在一众女武士当中不算特异出色,但越看越觉得精致无双,红巾飘逸的形状、腰肢转折的曲线都与其他女武士不同,美到极致——

    陈操之问:“那便是清河公主殿下?”

    慕容冲快活地笑起来,说道:“姐姐不让我说,这是你猜出来的,好了,这匹玉骢马归你了,这可是丁零国王进贡的。”

    陈操之道:“很好,这匹归我了,现在我把它赠给中山王殿下。”

    慕容冲大喜,他对这匹玉骢马是很喜爱的,但既然赌输了,自然要装着满不在乎在把这马交出去,这叫作雅量,不料陈操之把马送还给他,可谓是失而复得,这个陈操之不贪不吝,是个妙人。

    陈操之还是觉得有些困惑,瞧这清河公主窈美的背影,虽比其他女武士纤细些,但明显有了成熟少女的曲线,腰肢尤细,身量也高,十一岁的润儿可是绝没有这样的身量体态的!

    史载清河公主十四岁、慕容冲十二岁,双双被苻坚召入紫宸宫侍寝,现在,慕容冲八岁,那么清河公主应该是十岁,可那胭脂马上腰肢款段的骑士哪里像是十岁幼女!

    既与史实不符,那就应该求证,陈操之问道:“殿下,令姐清河公主比你大几岁?”

    慕容冲侧头看着陈操之,明白了什么似的,金发的脑袋凤凰啄食一般一点一点的,说道:“长我四岁——我明白了。陈洗马是觉得我姐姐不像是十二岁的人是吧,可她偏偏就是十二岁,我慕容氏无论男子或是女子,都是高挑秀美,待我长大,也会长得很高,就像我四皇叔,比你那个堂弟还高。”说着,瞅了一眼冉盛,他对冉盛的印象很坏,真是怪哉,陈洗马玉面朱唇,言谈温雅,让人见而心喜,可他这个同宗的从弟,却是虬髯凶恶,那眼光,恶狠狠的——

    陈操之心道:“原来慕容钦忱比慕容冲大了四岁啊,编写《晋书》的房玄龄等人实在不严谨。”

    这事也就这样过去了,陈操之并未放在心上,那清河公主背影骑姿甚美,难免会多看几眼,仅此而已,但凤凰儿慕容冲却是有了心事,得陈洗马赠宝马,何以为报?孩童的心思单纯而热烈。

    一行人回到上庸王庄园,慕容评亲自设宴款待陈操之,席间言谈甚欢,饮酒食肉之际,慕容评忽然对陈操之道:“陈洗马,这位是谁?”说着,眼望冉盛。

    陈操之心中一凛,答道:“这是在下的从弟,名裕,字子盛。”

    慕容评虽觉得冉盛高大雄壮有点面熟,但既然是陈操之的从弟,也就未再深想,只是劝酒,陈操之投其所好,说些江东士族庄园经营之事,基本是以他陈氏庄园为蓝本,规模放大十倍,占山占水,巧取豪夺,暴利非常,慕容评深受启发,这个燕国的太傅、司徒、上庸王,对敛财有特殊的嗜好。

    午后未时,陈操之向慕容评告辞回邺城,慕容评答应促成燕、晋和谈,陈操之谢过,心里很清楚晋、燕和谈是不可能的,至少慕容恪在世晋、燕和谈就无可能,若无席卷天下之志,何必迁都邺城。

    回城时陈操之发现那一队红巾武士少了两个人,其中便有清河公主。

    秋高气爽,纵马疾驰,到邺城时才是申时三刻,慕容冲与陈操之在西门分别,慕容冲道:“改日小王请你饮酒,对了,小王听闻陈洗马能书善画,想求陈洗马为我画一幅画——”

    陈操之笑问:“殿下喜欢画什么?”

    慕容冲道:“就画陈洗马自己,如何?”

    “画我自己!”陈操之一愣,自画像他倒是没有画过,含笑道:“人难有自知之明,画自己,难哉,我为殿下画一幅像吧。”

    慕容冲却犹豫了一下,摇头道:“不画我,画一株天女木兰可好?”

    “天女木兰?”陈操之道:“此花我未见过,画不成。”

    慕容冲道:“铜雀园中便有——”随即想起铜雀园是皇宫内苑,陈操之自然不能进去,说道:“那我明日折一枝给你看。”说罢,拱拱手,带着一队胭脂武士急驰而去。

    陈操之回到冰井台寓所,却见吴王世子慕容令已等候多时了,笑着道:“陈洗马善能交游,竟与中山王、上庸王有了交情,佩服!”

    陈操之淡淡道:“寄人篱下,仰人鼻息,莫要说是中山王、上庸王,即便是一伧夫俗吏,也能支使我,奈何!”

    慕容令与陈操之从巩县一路同行至邺城,对陈操之的学识风度甚是钦敬,当下诚恳道:“陈洗马,恕我直言,你若想平安归国,那就莫与上庸王多往来,想着左右逢源,反而弄巧成拙。”

    陈操之作揖道:“多谢世子殿下良言,非是我妄想左右逢源,奈何中山王有请,我能推辞否?”

    慕容令笑道:“我只是好意提醒一句而已,我也知陈洗马苦衷,哈哈,陈洗马这就随我去见太宰,太宰今日开始服散,有事要向陈洗马请教。”

    第四十二章 苍蝇显神

    燕太宰、大司马、太原王慕容恪在王府明堂接见陈操之,在座的有咨议参军韩桓、秘书监聂熊,还有燕国医署的两位医官,韩桓、聂熊二人是准备与陈操之论国运五行的,而那两位医官则是要向陈操之探讨太原王的病情和五石散的功效——

    见礼,入座,慕容恪问:“陈洗马畋猎归来,颇安乐否?”

    这简直是司马昭戏谑刘禅嘛,陈操之正色道:“思乡不寐,忧心耿耿,何得安乐!”

    慕容恪一笑,岔开话题道:“前蒙惠赠五石散良方,我欲饵食之,但医署的医官尚有疑问,要向陈洗马请教——”

    左首那个蓄有美髯的医官朝陈操之一拱手,说道:“请问陈洗马,五石散虽云良方,但汉魏以来多有因服散而致重病者,卧雪哀号,痛楚不胜,诚触目惊心也,太原王翼赞王室、国之柱石,若一旦服药致病,我等死何足惜!”

    陈操之心道:“服散又不会当场就让慕容恪一命呜呼,半年后病情转恶,那时就看汝等的医术了。”说道:“五石散流传甚广,在下只是略加改良而已,去礜石,代之以石硫磺,比之原方更为稳妥,然俗语云‘是药三分毒’,若服药不当,致病又何足怪,非惟五石散,他药亦然——服散,须寒衣、寒饮、寒食、寒卧,极寒益善,唯一例外者,酒也,酒必须饮酒,否则,后患无穷,太宰若依此法服散,不出旬日,当见功效。”心道:“五石散的壮阳效果是很明显的,慕容恪四十出头,对这方面自然是极看重的,服散则劲,不服则痿,能不服乎?”

    另一位医生提出疑义:“敢问陈洗马,五石散主治伤寒,但太宰之疾并非伤寒,若不问病情,一味服散,可乎?”这是对城中传言江东陈洗马以一剂五石散包治百病之说表示怀疑。

    陈操之问:“汝二人以为太宰所患是何疾病?”

    那两个官对视一眼,美髯者道:“疑是消渴之疾。”

    陈操之含笑道:“只是疑似吗,如此治病,岂非误人!”

    两位医官面皮紫涨,却又不敢发作,只是道:“愿闻陈洗马高见。”

    陈操之道:“此经络之疾也,看似与消渴同,其实大异,消渴乃阴津亏耗,燥热偏盛,而太宰颇畏寒,夜寐心惊,实非消渴,若按消渴治,难有疗效——”

    慕容恪微微点头,认可陈操之所言。

    陈操之侃侃道:“《神农四经》有云‘上药令人安身延命,升为天神,中药养性?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