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上品寒士 > 上品寒士第67部分阅读

上品寒士第67部分阅读

很有美感,轻轻抿一口,初觉淡而无味,似不如煎茶,但过了一会,就觉得唇舌间都有一种幽冽的芬芳,不禁眼睛一亮,又赞:“真至味也。”又品了几口,清和之气氤氲,真有沁入心脾之感。

    陈操之看了一眼谢道韫被热热的茶水濡湿的红唇,白齿时现、舌尖隐约,便目视他处,说道:“我陈家坞前年开种五百亩茶园,去年增为一千亩,今年辟两千亩,去年共收茶叶十五万斤,今年将倍增。”

    谢道韫道:“这陈氏新茶简便易饮,茶味纯净,必将大行于世,只怕两千亩是不够的。”

    陈操之笑道:“英雄所见略同,我四伯父见去年的十余万斤茶尚有两万余斤未卖出去,本不欲再增辟茶园,是我一意要求增产,这次写信回去让族中将未卖出去的上品葛仙茶运送两千斤来建康,我要全部赠送出去,令叔父安石公、万石公少不了也要收到我陈氏的茶叶。”

    谢道韫凝视陈操之,微笑道:“子重可谓生财有道,这等饮茶法在建康流行开来后,自然风靡江左,两千亩茶园自是供不应求,要两万亩方可。”

    陈操之道:“茶园不宜太多,以种麦种稻为第一,三吴虽富庶,宜有荒年。”

    谢道韫道:“子重真乃经世济民的大才,事事皆通,可惜现在尚不能一展抱负,陆氏是三吴门阀,田产百万,若得子重经营,于家于族于国皆受益。”

    谢道韫与陈操之独处时,就不必用浓重的鼻塞音说洛阳腔,只用本来嗓音说话,因为怕外人听见,往往说得很轻,仿佛呢喃细语,低徊宛转,饱蕴深情一般。

    陈操之听谢道韫这般说。显然是很赞成他与陆葳蕤的婚姻,只是把他与陆葳蕤的婚姻联系到于家于族于国皆受益,这让陈操之略微有些不舒服,谢道韫太聪明了,看待事物过于理性,不过谢道韫的确说得没错,若他能得陆氏的财力支持,定可大展宏图,且不说其他,单种植和采矿两大方就能获巨利,上次他借葛师之名,指点桓温往武昌以东寻找铁矿,荆州刺史桓豁那边想必也快有消息传回来了吧,那里的铁矿一定能找到的,这只是他牛刀小试而已,他不能死心塌地追随桓温,他要留后路,要为自己家族多作打算,狡兔亦有三窟——

    谢道韫见陈操之墨眉蹙起、沉思不语,自然以为陈操之是为与陆葳蕤的忧心,便问:“子重有何打算呢?”

    陈操之一时不明白,问:“英台兄问我什么打算?”

    谢道韫迟疑了一下,还是问道:“我问子重与陆小娘子的事,有何打算?”

    陈操之看着谢道韫,谢道韫笑意浅浅、神色淡定,真的是一心为好友着想的样子,霎时间陈操之有些茫然,谢玄曾说的话在心头一掠而过——“家姐要与你终生为友,其实乃求夫妇不可得而退一步也。”但现在面对谢道韫明澈睿智的眼神,陈操之对谢玄的话和自己的感受又有些怀疑起来,谢道韫冰清玉洁、风神高迈,真不是寻常世俗女子,也许她真的只是看重友情而已,说什么求为夫妇不可得的话是对她的亵渎啊,这样的女子理应敬重一生——

    这样一想,陈操之心情轻松了一些,对谢道韫更生敬意,答道:“亦无具体打算,我让陆小娘子等我三年,我只有努力而已,心里也常担忧,生怕耽误了她。”

    谢道韫垂眼看着手中茶盏里一片片微微浮漾的碧绿茶叶,说道:“小陆尚书对子重是很赏识的,最大障碍是大陆尚书吧,我三叔父都说大陆尚书太刚易折——”说到这里,抬眼一笑,说道:“不能再说了,再说就卑鄙了,我以为子重必将心愿得成,反正陆氏嫁女给子重,绝对是良缘,当时或有非议,久后自见佳处。”

    陈操之笑道:“英台兄太夸我了,惭愧。”

    谢道韫道:“不是夸赞,是勉励啊,子重总是要给自己重负、做常人做不到的事,任重道远,我怜惜哉。”说罢,俯首啜一口清茶,转头望着院墙外的远山。

    第七十三章 履中履

    此后数日,陈操之与谢道韫卯时行、午时宿。一日行五、六十里,午后和夜里二人或弈棋、或论书法、谈儒论玄,很是融洽,陈操之把郗超交给他的那些朝臣关于裁减官吏和大土断的奏章议论取出来,与谢道韫一起梳理,七月初二至姑孰的前夜,二人把数十篇奏章和零散议论全部梳理了一遍,归纳出并官省职十一条和大土断十五条,由陈操之誊抄,准备呈交桓大司马——

    陈操之誊抄毕,收好,准备唤黄小统进来取笔砚去清洗,谢道韫道:“让柳絮去洗笔砚吧。”柳絮赶紧取了笔砚出去,因风也笑眯眯跟出去了。

    陈操之与谢道韫相处时,一般都不让来震、黄小统在边上,只由谢道韫的二婢柳絮和因风侍候,因为这样谢道韫不用闷着鼻子说话。

    这里是驿舍的小厅,谢道韫起身走到厅前廊下,四顾无人,便仰头望着满天星斗,对跟出来的陈操之说道:“明日就到姑孰了。突然有些心虚,我若被桓公瞧出破绽来那可如何是好?”

    陈操之道:“英台兄装得少言寡语、孤傲乖僻一些便可,再有我和阿遏为你掩饰,桓郡公有先入为主之见,应该不会起疑心的,你看顾长康、徐仙民、刘尚值他们与你相处时日亦不短,不也没有疑心吗。”

    谢道韫看了陈操之一眼,低声道:“说不定也有疑心,只不过像你当初那样不肯说出来而已。”

    陈操之微笑道:“我有疑心是因为你我交往颇多,你至西府少与其他幕僚交往,自然不会出纰漏。”忽然想起当初谢道韫与他一道去见他嫂子丁幼微时,她嫂子曾误会谢道韫是陆葳蕤男装而来,看来女子的眼光似乎更敏锐一些。

    谢道韫点点头,又道:“不知那郝佐治明日是不是也要问我三难,前年他讥讽我三叔父‘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真是可恼!”

    陈操之笑道:“郝佐治若要往英台兄这里碰壁,那是自讨苦吃。”

    这时,谢道韫见冉盛走了过来,便向陈操之拱拱手,自回房息去了。

    七月初三清晨,谢道韫起身梳洗毕,敷上粉,让侍婢因风去把陈操之请来,问:“子重,你看我这样子能见桓公及西府诸人吗?”说着,端立不动。一副让陈操之验看的样子。

    陈操之上下看了看,说道:“英台兄双足太小,你伸出来与我比比——”

    谢道韫伸右足与陈操之左足一比,大小真是太明显了,弄得谢道韫有些羞赧。

    陈操之道:“英台兄可再套一双大一些的履,嗯,履中履。”

    谢道韫莞尔,“嗯”了一声,又问:“子重还有什么要提醒的?”

    陈操之看了一眼谢道韫的双手,手背莹白、指节修长,这是弹琴吹箫的手,很奇怪,谢道韫身形纤瘦,按理说这手指应该瘦削露骨才是,但谢道韫的手指却如细笋尖,柔美不逊色于桓温小妾李斛珠,记得以前在吴郡同学时谢道韫双手并没有这么美白啊。

    谢道韫见陈操之看她的手,便将双手笼在袖中,负于背后,摇头笑道:“子重眼光太厉害了,如果别人都像你。那我岂不是寸步难行了!”

    这时,柳絮端了一个小铜盆进来,搁在小案上,说道:“元郎君,萸连汤备好了。”

    谢道韫便挽起袖子,将双掌浸在那黄铯的萸连汤里,过了一会,伸出来,晾干后,那莹白的双手成了淡黄铯——

    陈操之叹道:“英台兄也很辛苦啊。”

    谢道韫微笑道:“彼此彼此。”

    陈操之嘿然道:“萸连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暑天小儿用于沐浴,不生疗肿。”

    谢道韫轻“哼”了一声,心道:“难道要我全身都在萸连汤里泡得黄黄的!”

    用罢早餐,众人上路,此地离姑孰约三十里,一个多时辰便能到达,冉盛派两名军士先一步赶去军府向谢玄禀报陈操之、祝英台到来的消息。

    立秋已过,早晚凉爽了许多,谢道韫觉得乘车颠簸得难受,便下车步行,陈操之也就牵着坐骑“紫电”陪谢道韫走路。

    谢道韫看着这匹颇为雄骏的枣红大马,问道:“子重,我能否学会骑马?入军府不会骑马,似乎有愧。”

    陈操之想起那次与陆葳蕤同乘共骑陆葳蕤不敢分开腿的样子,不自禁地朝谢道韫腰下一看,“嗯”了一声道:“那要准备胡裤,牛犊鼻裤也行。”

    谢道韫脸颊顿时火烧火燎一般发烫,敷了粉,脸不见红。但脖颈、耳后根都红了,有些羞恼,心道:“陈操之,你真是一点不把我当女子了,话不会说得隐晦婉约一些吗?比兴啊,那次在瓦官寺回答褚太后关于比兴的异同你不是回答得很好吗,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比与兴,皆拟议、譬喻也——”含嗔道:“这个不须提醒,我早有准备。”

    陈操之意识到自己有些冒昧,英台兄再怎么说也还是女子,不比长康、尚值他们,言语还得注意点,便道:“英台兄,抱歉。”

    谢道韫见陈操之致歉,觉得自己有些没道理,子重这是好心提醒她嘛,转头看了看,其他人都隔着数丈远,便道:“无妨——”想再说些什么,一时无词,这可真是少有的事。

    陈操之却道:“英台兄。依我之见你还是不学骑马的好。”

    “为何?”谢道韫奇怪地问,随即想起陈操之可能是出于对她女儿身的考虑,脸又有些发烫。

    陈操之道:“淮北战事频仍,军府幕僚多有从征者,英台兄不会骑马,桓公自然就不会命你从军参谋,西府中不会骑马的官吏并非只有你一个,所以英台兄不必有愧。”

    谢道韫说道:“待在西府安身后再说吧,我是很想学骑马的,听闻鲜卑慕容氏,无论男女。皆能骑射。”

    陈操之道:“南人操舟,北人骑马,各有所长。”

    陈操之行路颇速,跟着陈操之走路谢道韫有些吃力,走了六、七里,额角汗出,有些跟不上陈操之的步子,那几辆牛车已被甩到了后面。

    陈操之道:“英台兄去车里歇着,红日升起,天热起来了。”

    巳时初,一行人过了横山,前面便是白纻山,姑孰大城在望,还未至子城,就见谢玄领着几个武弁和仆役迎了过来,与陈操之和阿姐谢道韫相见。

    虽然只有陈操之在场,且是知情人,谢玄还是谨慎地称呼谢道韫为“祝表兄”,并道:“我出城时已先派人禀知桓大司马,子重和祝表兄是先回寓所暂歇还是径去拜见桓大司马?”

    陈操之无可无不可,眼望谢道韫,谢道韫道:“自然是先拜见桓公。”

    行至姑孰城北门,就见王坦之带着属吏出迎,王坦之是六月中旬至姑孰的,受任大司马长史,向陈操之、祝英台二人含笑拱手道:“陈掾、祝掾,桓大司马已在将军府摆下筵席,为两位接风洗尘。”

    王坦之在天阙山雅集上见过这个祝英台,此时相见亦不陌生。

    冉盛向陈操之告辞回军营,后日是休息日,他会来凤凰山寓所见陈操之,读书习安,请教学问。

    陈操之命来震、黄小统先回寓所,他与谢道韫、谢玄随王坦之去将军府。

    桓温迎出府外,见到陈操之身边的谢道韫,桓温那紫石棱一般的双目眯起睁大,如此再三。看得谢道韫心下惕然,却是纹丝不动,神色冷傲,待陈操之向她引见说这位便是桓大司马,谢道韫这才作揖道:“上虞祝英台拜见桓公。”

    桓温看着谢道韫镇定自若的样子,心中暗赞:“不愧是谢安石的侄女,这份镇定气度就非他人所能,这个谢道韫真乃古往今来第一奇女子也。”当即还礼道:“温思贤若渴,得览祝君《中兴三策》,叹为奇才,几番征召不至,窃以为莫非温德之不修,故贤才不至乎!”

    谢道韫道:“江左安宁,实赖桓公之力,能入西府效命,实祝某之幸,前之不奉召,实身有小病未痊也。”

    自桓温以下,司马、参军、主簿、令史,对这个祝英台一口纯正的洛阳正音都是肃然起敬。

    于是大开筵席,桓温见陈操之滴酒不沾、也不举箸,便问何故?得知是为葛稚川悼亡,叹道:“陈掾真乃彬彬君子也,我二十年前曾与抱朴子有过一面之缘,对其学问才识甚为敬佩,抱朴子寿过八十,羽化登仙,与俗丧不同,陈掾不必伤悼。”命厨下特为陈操之备精致素食。

    酒过三巡,堂上西府诸吏都安静下来,众人都频频注目蛮府参军郝隆,等着看郝隆三难祝英台呢,不料那郝隆只顾自斟自饮,似乎并不打算让祝英台见识军府的惯例了。

    郝隆见众人频频看他,便满饮一盏道:“汝等看我作甚,难道不知惯例也是可以改的吗?”

    却听那祝英台说道:“我正欲履行惯例,忽然已改,奈何?”

    众人顿时精神一振,这新来的祝掾要向郝参军发难了。

    第七十四章 蛮语

    郝隆上次刁难陈操之不成,反受挫折,大失颜面,这次祝英台来,他原没打算再行什么军府惯例来向祝英台问难,祝英台后生小辈,名气不如陈操之,胜之不武,输了就更丢脸,郝隆虽是狂生,官职又是蛮府参军,但也不是一味只会蛮干,也知审时度势,今日宴会他是只准备饮酒的,不料他想安静却不可得,这祝英台倒先向他挑衅了,满座中人都一齐看着他,是可忍孰不可忍?

    郝隆把酒盏往小案上一顿,瞪着谢道韫道:“祝掾,你想履行惯例?”

    谢道韫恼这个郝隆曾经讥讽她三叔父,三叔父雅量非常,不与此等人计较。她却不必在此人面前谦逊,说道:“既入军府,自当遵从。”

    郝隆道:“好,今日我只问一难,你若答得出,那我以后见了你绕道走,你答不出绕不绕道走随你便,罚酒三升可也,郝某甚有雅量,不与你计较。”

    桓温及幕下诸僚听郝隆说自己甚有雅量,都是暗笑,不过郝隆既这般说,显然对这次问难甚有把握,众人都期待郝隆会问出什么疑难?祝英台又将如何作答?

    谢道韫心念陡转,谈儒论玄、引经据典,她有何惧?纵论时事、出谋划策亦是她所长,怕的是郝隆会效仿上回陈操之以金谷园豆粥来问难,那样生僻的典故确实防不胜防,郝隆可谓吃一堑长一智,现在想必是要以子重之矛来攻我之盾了——

    谢道韫道:“若郝参军问的是只有你一个人知道的事,诸如郝参军问我郝某生平作诗几首?郝参军名气虽大,尚不足以流芳后世,所以那样的题让人如何作答!”

    众人皆笑,记起上次陈操之难倒郝隆的金谷园豆粥题,都暗服谢道韫机敏,这下子郝隆不能取巧了。

    郝隆脸色一红,显然被谢道韫说中了。强辩道:“我岂会问我自己的私事!”

    谢道韫道:“郝参军要问的或许我会答不上来,不知在座诸公除了郝参军外能没有答得上来的?”

    郝隆道:“在座的人答不上来,自有他人能答上来。”

    谢道韫便道:“哦,原来在座的都答不上来,那么就请郝参军问难吧。”

    陈操之面露微笑,暗赞谢道韫善能造势,郝隆尚未发问就已落了下风,而谢道韫即便答不上来,众人都只会责怪郝隆出题太偏,是有意刁难。

    郝隆现在是骑虎难下,不问也不行了,大声道:“取纸笔来。”便有执役取了笔墨纸砚来,郝隆用篆体写了五个字——“娵隅跃清池”,说道:“祝掾可知此诗句之意?”

    谢道韫凝目一瞧,心道:“‘娵隅跃清池’——娵隅又是何物,这真是闻所未闻!”

    王坦之诸人都不识得此诗何意,纷纷问:“娵隅是何物?”

    郝隆捻须不语,目视谢道韫,面有得色。

    谢道韫料想这“娵隅”乃是方言,但究竟是何物却是不好妄猜,正这时。耳边传来木案轻叩声,侧头一瞧,陈操之用酒水在苇席上写了一个字——“鱼”。

    谢道韫甚是快活,微微含笑,说道:“郝参军此题把西府诸公都难倒了,我不好答,但不妨猜上一猜——”

    郝隆道:“你猜,你猜。”

    谢道韫道:“娵隅跃清池,娵隅者,鱼也——郝参?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