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小小衙内 > 小小衙内第20部分阅读

小小衙内第20部分阅读

搞到的,这是最后一盒,就当是便宜你了。”

    “你个柳烟嘴,从你口袋里爬出香烟可真是不容易。”薛国祥笑着对丁三坡点点头,算是领下了这份情。

    一片烟雾缭绕中,柳非问道:“怎么样,三坡,今天就叫你来,是不是觉得太突然了?”

    丁三坡也很快地自我调节完毕,笑说:“既然受到薛书记与柳主任感召,决定献身家乡四化建设事业,就做好了随时回沈南的思想准备。”

    谈到正事,薛国祥就要严肃多了。他说:“时间紧迫,我和柳副书记决定特事特办,今天叫你来,是为了通知你,明天由县委组织部胡令田部长,与你一起前往临海大学办理借调事宜,另外,老柳也和你说了县委对你的安排,我也顺便听听你本人的想法。”

    丁三坡正襟危坐,道:“是,柳书记和我说过……前段时间,我也花了点时间,做了点功课。我县现有二十二个公社,综合比较下来,天昌公社在各方面与其他公社相比,都有着较为明显地差距……”

    薛国祥与柳非尽皆动容,二人相视一眼,最后由柳非说道:“我们几个书记初步商定,由你挂职革委会办公室副主任,这个月的二十五日即将召开的七届权力机关大会一次会议,县委研究决定,成立换届选举工作筹备领导小组,而你丁三坡同志,专职纪律督察组副组长,会议期间,你将会有很大机会了解到全县各个公社的社情……另据我所知,你爱人娘家就是天昌公社……你,是不是再考虑一下?”

    听了柳非这么一说,丁三坡不由暗骂儿子丁大力乱出主意,谁说柳非希望他出任天昌公社,这番话里的意思分明是暗示我别去天昌公社蹚浑水么。

    而事到如今,丁三坡却也只能硬着头皮说下去了。他说:“天昌公社的社情的确比较复杂,我的感觉,这里的宗族势力不可小觑。就以我岳父家所在的刘庄大队为例吧,全大队姓刘的超过40,是为第一大姓,凡是姓刘的,上溯几十年或百年,或多或少都带了点血亲;我小舅子新娶的媳妇,姓林,那里大队下面的几个生产队,至今社员相称,都是以东林家宅、西林家宅来命名……可见,天昌公社的工作是有一定难度的。”

    柳非的脸色转而欣慰,说道:“这么说,你已经做好了决定了?”

    丁三坡曾听儿子嘴里冒出过各种各样的奇谈怪论,说到“考虑”与“决定”,好有一比:领导让你再考虑考虑,潜台词实际上是在告诉你,领导已经帮你考虑好了,你只需做决定即可……如今看来,此论不谬。

    “是!”丁三坡郑重点头,到了这个地步,已经不容许他再做退缩,那样的话,不但县委两位大佬会看不起他,就连自己的儿子,怕是又要大叹“恨爹不成钢”了——他却不知道,儿子口中常挂念的,不是“钢”而是“刚”。

    第095章 走马即上任

    更新时间:2012-09-27

    丁三坡回答地郑重,县委的两位大佬就显得高兴。

    “既然这样,县委尊重你的选择……不过,你的担子依旧很重,这一次的换届大会,对于你来说也是一次经验积累的过程,等到了下一次,你就要独立承担团县委筹备工作了,怎么样,有没有信心?”

    废话,丁三坡还能说“没有”?

    1981年5月3日,星期日。

    沈南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令田,临时交卸了换届筹备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一职,在丁三坡的陪同下,坐着县委为数不多的212吉普,前往临海大学。到达目的地之后,一刻都没耽搁,马上与临海大学团委接洽,正式出示了有关丁三坡同志的借调函。

    临海大学也早有准备,分管组工的副书记李俊和甚至说出了“等候多时了”的话,可能是柳非走通了上层路线,要不然,借调程序提前将近两个月,不会这么好说话。而现在就不同了,团委书记亲自签字同意,并报请大学党委组织部。由于事情早先都已经商谈妥当,这一次只不过是走一个程序。且胡令田亲自到来,无疑是代表了借调单位的重视,毕竟,一个县委常委,职级虽不高,工作重要性却远不是大学里的副县级可相比拟。

    由于中间少了“研究研究”环节,此次借调速度之快几让人如坠梦中,不要说是丁三坡了,就连胡令田都大呼不可思议。吉普车出了临海大学校门,胡令田还曾透露了一桩秘辛:兄弟单位来沈南县借调干部,哪怕是上头打了招呼的,到了组织部,也得给你磨一磨……丁三坡甚是愕然,旋即苦笑。

    丁三坡的任命粉有意思。就在昨天,县委一二把手已经找他谈话;今天办理借调手续,而组织部的谈话,却反而要放到明天。当然,丁三坡也明白,真到了工作时间,一二把手不一定能够抽得出时间来找自己谈话。这样也好,面见了两位大佬,再面对组织部长,至少在心理上不会发憷了。

    五月四日,星期一。

    丁三坡上班时间一到,就来到县委组织部。与胡令田甫一见面,胡令田还打趣了一句,说是这两天尽为了研究生服务,也算忙得其所。

    正式谈话开始以后,胡令田就开始变得严肃起来,全无昨日二人在212吉普上面的谈笑风生。胡令田首先谈到了县委对丁三坡工作的安排,着重谈到了两个职务,其中一个是挂职,另一个才是干事的;接着,胡令田大谈特谈这次换届筹备工作各办事组的重要性,尤其是纪律督察组,牵涉到会务纪律,是故,组长由县委副书记、县委纪检委书记寻良进同志亲自担任,副组长一职,除了丁三坡之外,尚有县委办一位副主任,陆师之同志,以及县委纪检委副书记何泰同志。

    最后,胡令田寄语丁三坡,到了纪律督察组,要协调好其他二位副组长的工作,有事多请示、多汇报,为这次权力机关与政府机关的换届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胡部长的关心,我一定会圆满完成组织上交给我的任务。”

    “我相信你有这个能力……好了,你稍等片刻,一会儿我带你去革委会和纪检委,扶上马,送一程,哈哈……”

    丁三坡陪着笑,派了一支烟,由于有了柳非的劝诫,丁三坡也不再那么张扬地直接大中华开路,而是低了一个档次,红牡丹。

    尽管丁三坡只是挂职革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然而,柳非却还是推迟了原定于上午九点的革委会常务办公会议,为的就是在任命丁三坡的办公室干部大会上,为丁三坡站台——纯粹的站台,只是在干部大会结束后,轻轻拍了拍丁三坡的肩膀,说上一句:“三坡,好好干!”其潜台词不言而喻。

    相对的,胡令田对丁三坡的介绍可就要声情并茂得多,尤其着重指出丁三坡的研究生身份。其实,有关丁三坡的来历,革委会办公室的干部几乎没有不知道的,甚至还有声情并茂地“三顾茅庐”之说。是故,不管是胡令田的声情并茂,亦或是柳非的无声站台,都传达出一个信息,和丁三坡过不去,就是和柳非过不去——而这,就是柳非所要的效果。

    革委会办公室里兜了一个圈子,胡令田又带着丁三坡来到县委一号办公楼。换届筹备领导小组的纪律督察组,就设在二号楼五楼的县委纪检委办公室。现在的县委纪检委,全称是沈南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县委下属的工作部门,负责人称为县委纪检书记,而不是后世耳熟能详的县纪委书记——事实上,不管是县委下属纪检委、亦或是同级纪委,都是属于副县级单位,只是在名义上,纪委与县委同样都属于县一级dng的领导机构之一,比之单纯在县委领导下进行工作的县委纪检委、更显重要性罢了(县纪委受同级党委及上级纪委双重领导,独立性较之县委纪检委更强)。

    纪律督察组除却组长寻良进身兼领导小组副组长而外,下面的三个副组长当中,纪检委副书记何泰还是换届筹备领导小组成员,理所当然地位列第一副组长——尽管这个第一没有在文件中标示注明,不过,文件中的排位却显示了这一信息,何泰的名字在三人之中列在最前面,而县委办副主任陆师之第二,革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丁三坡第三——得,难怪相熟之人有叫他小三……

    干部任免是严肃地政治生活,所以,哪怕是寻良进,县委副书记之尊,也端坐主席台,听着胡令田向与会者一字一句介绍丁三坡。

    换届纪律督察组的组员有三人,一个是组织部的,一个来自检察院系统,还有一个是法院来的,无一例外都是部门里的副主任科员。所以,干部任免的场面挺搞笑的,底下的工作人员三名,台上的领导,一正三副,外加组织部长胡令田,足有五人,比干事的工作人员还多两个……

    第096章 清闲的督察

    更新时间:2012-09-28

    不管台上台下的人做如何想,丁三坡的上任程序总算是完成了。当然,这其间,组长与第一副组长的讲话是免不了的,丁三坡的表态更是不可或缺。

    胡令田没耽搁多久就走了,有些话,胡令田不适合在场面上说出来,但在一个小组内,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了。

    对于丁三坡,组长寻良进有过太多的了解。前年“合力三队事件”的时候,丁三坡的名字就已经被沈南县的每一位常委所知道,然后也顺便知道了丁三坡背后站着的是常务副省长费志仁。

    在丁三坡面前,寻良进自度没有太多优势,当然,姿态也不必放得太低,也就是很公式化的样子,握着丁三坡的手,意味深长说:“我们深南的干部群众都说,三坡不出,奈苍生何……你这位沈南县有史以来最高学历的大才子,可是咱们的柳县长三顾茅庐才挖来的……同志们在工作中,应该多向他学习啊……”本月权力机关大会召开之后,柳非不再是革委会主任,而是县长了,故此寻良进有这么一说。

    “我们无产阶级党人,不学封建士大夫那套沽名钓誉,为人民服务,自当义不容辞。”丁三坡的调子非常之高,乍听之下,还以为在否定“三顾茅庐”之说,仔细一琢磨,又好像云遮雾绕的,什么都没说似的。

    寻良进哈哈一笑,指了指组内的人员,说:“你们先熟悉熟悉,不过别忘了工作。”说完很快就走了。

    说实话,纪律督察组还真没什么事可做。代表资格审查是主席团的权利,轮不到他们行使这份权利;再说下一级的公社,为了迎接县人大,公社一级的权力机关大会基本已经结束,各公社革委会已相继恢复不和谐年代之前的管委会之称,行政机关的一把手不再是革委会主任,而是管委会主任。公社一级选举都已经结束,纪律督察组不可能再下去检查,除非发生了很严重的政治问题,才需要纪律督察组下去复查。

    那么,丁三坡真正的任务实际上只剩下大会开幕以后的纪律督察。不过,相比于后世选举中出现的各种各样问题,这一时期的权力机关大会选举还算比较纯洁,选举人对于被选举人同意与否,直接是举手表决,在这样的形势下,一个行政机关一把手选举,哪怕得票率9999,都需要严肃地查一查,不举手的代表是不是有反g命、敌特嫌疑。

    所以,丁三坡真的很清闲,较之在临海大学担任专职团总支副书记任上、找学生谈心、发展团员、开设团课,现在的日子不啻于神仙一般。

    繁忙的日子主要集中在权力机关大会正式召开期间。丁三坡因为别有用意,天昌公社的代表团几乎成了他的常驻点。好在天昌公社的人不明就里,代表团里认识他的人一个也没有,而且吧,这年月的工作人员,不是在胸前挂牌子,而是习惯于在胳膊上戴红箍,红臂章当然不会把名字绣上去,所以,当天昌公社的干部问起的时候,丁三坡只推说岳家是该公社的。这么一来,倒是拉近了双方的距离,天昌公社的干部还笑称小伙子是天昌公社的女婿,也不怎么排斥他了。

    五月二十六日,柳非来到了天昌公社代表团,参加了该公社代表团的政府工作报告审议。在进入代表团驻地的时候,柳非先是赞扬了丁三坡的纪律督察工作卓有成效。然后,轮到他发言的时候,柳非毫不客气指出,天昌公社在贯彻落实中央75号文件精神方面的工作是不得力的,主要表现在公社的领导干部,文件精神吃得不透,贯彻执行力度不够,至今为止,公社各项生产指标没有根本性改变,对此,县委是心中有数的,在必要地时候,不排除对公社班子进行调整。

    这是杀威棒啊……丁三坡心想。暗地里观察,天昌公社代表团里的代表一个个面如酱紫色,心里显然是不服气的,不过,脸上却不敢有任何表露,更不敢有交头接耳等等实质性的对抗动作。什么,选举的时候不把票投给柳非?你试试看,在众目睽睽之下,敢不敢不举手?

    天昌公社代表团团长,公社党委书记章有根代表,迫于柳非的高压,在会上承认了公社党委对于中央文件精神学习不够、会后将加强学习云云……

    “我们无产阶级党人,历来是言必行、行必果。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公社生产面貌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尽管柳非也知道这套说辞对于天昌公社的班子来说完全免疫,但是场面上,也不能做得过于生硬,临走的时候倒也不乏勉励之词。

    会后,丁三坡听到两名天昌公社代表私下里窃语,二柳子(县委二把手,故名)原定参加城厢镇审议,怎么就没事来天昌公社了……

    丁三坡由此又明白了一件事,县委对于天昌公社的班子已经到了忍耐极限,这一次,柳非临时更换了参加审议的代表团,未尝没有暗示丁三坡的意思。“看来要抓紧时间了……”丁三坡暗暗对自己说,而这个时候,不知怎么搞的,忽然就想起了是不是要和儿子好好筹谋一番。

    五月二十八日,沈南县八届权力机关大会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于上午在东方红影剧院胜利闭幕。出席大会的代表以举手表决的投票方式,选举县委副书记、前革委会主任柳非同志担任沈南县人民政府县长。此次大会还选举了新一届的权力机关常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以及县人民政府的副县长、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领导人。

    在热烈地掌声中,柳非率领一众副县长走上主席台与代表见面,随即发表了就职演说。

    应该说,柳非的就职演说很有感染力,在他的讲话稿中,口号少了,实质性的数据多了,尤其提到了力争使全县人民人均年收入增加一百元……类似这样的就职演说,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却是前所未有的振奋人心。

    与会的代表怀着无比激动地心情热烈鼓掌,而丁三坡,他的掌声尤为热烈。

    至此,沈南县的革委会舞台谢幕完毕。

    第097章 堂堂县领导

    更新时间:2012-09-28

    两会结束,领导小组以下的各工作小组暂时放假。丁三坡因为他的革委办——现为县府办副主任一职乃是挂职,在征得柳非与县府办主任同意之后,丁三坡决定先回家休息几日,待下周一再回县城上班。为此,晚上聚餐之前,丁三坡与立荣公社代表团团长施泉海说好了,聚餐完毕之后搭车一块儿回立荣公社。

    立荣公社的代表坐的车是社办企业的一辆二吨卡车。作为团长,施泉海是唯一有资格坐在车头的人物。不过,既然丁三坡要搭车,施泉海倒是做了一回好人,提出要把车头座位让给丁三坡。丁三坡又哪会真的接受他这份好意,很坚决地谢绝了。实际上丁三坡的反应早在施泉海意料之中,当下也不勉强,说是照顾女同志,车头座位让给了妇女主任沈金花,而他,则和丁三坡以及其他代表坐在后面的车斗里。好在五月底的时候,天气正在渐渐转热,倒也不虞会着凉。

    车斗里,丁三坡,施泉海以及徐成敏,这三人算是一个阵营的,都是正科级,自然而然聚在一起,聊起了各自感兴趣的话题。

    施泉海和徐成敏这二位是很羡慕丁三坡的,口口声声称丁三坡为“县领导”。这也是现实,同样是科级干部,丁三坡在县城办公室里享福,他们却要在乡间穿梭,个中苦楚,唯有自己知道。

    再说收入,大家伙都是同一级别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