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异界之战神纵横 > 异界之战神纵横第36部分阅读

异界之战神纵横第36部分阅读

在大王子心中,没有什么比他登基更重要的事情,一切事情都必须为登基大典让路。

    经过一天的准备,第二天一早在那名智囊副将的主持下,大王子的登基大典顺利举行,包括智囊副将在内的十几名军官都得到了不同的封赏,甚至包括了昨天劝谏大王子的几名军官,当然这还是幸亏那位智囊的劝谏,否则,大王子差点就想要将那几名军官治罪。

    大典很隆重,而五千品战马被屠宰后分给了部队和居民,倒是让为食物发愁的居民着实高兴了一把。发放马肉的条件十分简单,只要到城中的广场或主路供应点高呼国王万岁就可以分到半斤马肉,整个清水城热闹了一整天,结果马肉不够,不得不又多宰杀了两千多匹。

    城中的热闹场面让大王子、哦,现在是新王很是满意,但几名骑兵军官却是心疼不已。只是在新王志得意满之时,却是谁也不敢劝阻,只能跟着一起道喜,并感谢新王的封赏。

    然而,碧水城的王将军那边并未如期将粮草运到。原来,王将军虽然又再次征集了民夫,但却耗费了大半天的时间。而由于徐三才不断率领部队马蚤扰偷袭,而因已经中过一次埋伏,守卫部队又不敢追杀,结果民夫不但需要躲避攻击,而且晚上也不敢施工。

    夜间施工必须点着火把,在黑夜中就会成为弓箭手最好的靶子。王将军也尝试在夜间安排加班加点抢修,但徐三才带着部队步行摸黑偷袭,让部队损失严重。如此一来,民夫修整路面的速度大幅迟缓,而且,守卫部队还在不断损失。

    第三天时,修路还不到两里,为了抵御骑射攻击,王将军从城中调集了两千盾牌兵。但徐三才这次也并未再留情,让士兵也对民夫展开弓箭袭击。生命受到威胁,民夫自然无心劳作,结果施工的进度远比王将军的预想要慢得多。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看首发无广告请到《笔下文学》 lwen2

    请分享

    209 第二零八章 弃城清水

    ?徐三才虽然不忍伤害无辜,而且在他的心目中,那些民夫也是他的属民,但如今修路的进度事关战略的成败,因此也不能不对那些民夫疼下杀手。《笔下文学》 lwen2他其实现在身边也就只剩下7名精锐战师和五百多骑兵,但敌兵吃了一次亏不敢出动,倒是不用担心暴露自己的底细。

    徐三才依旧是每次只派出一个百人队出动马蚤扰,其他士兵一边埋伏防备敌军追杀,一边休息,随时保持最佳状态。不断的马蚤扰让敌军不胜其扰,但却又无可奈何。前一次追击的千人队被杀的大败而归、损失惨重,如今骑兵只剩下不足两千,在不明敌情的状况下,当然是再也不敢轻易出击。

    徐三才当初让农垦军团破坏的道路长达三十多里,农垦军团破坏的相当彻底,其中近十里的路面彻底被毁坏,修复的难度和重建也相差不多。破坏容易建设难,虽说农垦军团一直在挖水渠、开荒,但若是修复路面花费的时间也是破坏时的数倍。

    徐三才让手下急调了数百驻守在芜湖城内的农垦部队,抓紧时间再挖掘破坏更多的道路。破坏本就容易得多,而农垦部队又最擅长这些,三天的时间,将前方一段十几里的路面几乎全部挖得遍布大大小小的土坑,就算是轻壮骑兵也难以通过。

    而徐三才在天黑后悄悄潜到靠近碧水城的位置,放出小黑鸟去焚烧碧水城内的物资。王将军紧急征集的物资都储存在一个临时仓储区,这对小黑鸟实在太简单了,借着夜色的掩护,小黑鸟将那里的粮草全部付之一炬。如此一来,王将军的运粮计划自然只能拖延下去。

    而在清水城中的大王子却并不知道这些情况,第三天物资运输部队还没到,他和那智囊大将军就开始慌乱。城内粮食的配给一直按照第三天粮草就能到位而安排的。如今,新的粮草未到,城中部队的粮草可是几乎弹尽粮绝了。

    这主要是因为前一段为了安抚军心和民心,让登基喜气洋洋,不但军队士兵的食物不再过分限制,还拿出部分马肉分发给居民,也没再到城中抢粮。如今,计划中的粮草没到,大王子不得不下令部队再次组织抢粮。

    第四天城中一片大乱,城中冲突不断,而士兵的粮食重新配给,一天的定量却只有不足四两。万般无奈之下,大王子只得下令再次屠宰战马。然而,第五天、第六天,苦苦等待的碧水城物资依旧没有到来,部队士兵连一天三两的粮食也无法保证。

    由于不明原因,大王子和智囊将军甚至开始疑心碧水城的王将军是否怀有异心。城中士兵的马蚤乱已经无法控制,而居民更是对驻军充满敌意,就连几名主要军官也对大王子的所作所为表现出了不满,城中随时都在发生马蚤乱、甚至有可能发展为大型兵变。

    那名智囊将军倒是看出了城中危险的气氛,他现在也没有了计策,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明知道这一切的原因就在于粮食,但他却不可能凭空变出粮食平息众怒。而最关键的是他心中在怀疑碧水城的王将军,如今清水城的情况根本无法再拖下去。

    作为以心计著称的人,智囊将军多少有些疑心过重。他的疑心让他相信了徐三才的疑兵之计;也让他一直怀疑其他人的忠诚,故而才让大王子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大张旗鼓的举办登基大典;如今,疑心又让他怀疑王将军是故意拖延运粮,目的是害死大王子自己称王。

    智囊却也不会将自己的疑心告诉大王子,当这位新王向他问计时,他深思熟虑了良久后道:“陛下,我觉得如今若我们就在这里坐等,城中的变数实在太大,如今和王将军约定的运粮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天,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也不知道。不能再等下去,那是坐以待毙,我觉得陛下还是率领骑兵亲自到清水城。”

    “步兵留在清水城敌人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攻下郡城,只要我们到了碧水城,不但可以和王将军合兵一处回来救援,清水城食物的压力也会大减,到时候陛下亲自坐镇指挥,我们大军回来,里应外合击溃大秦国的部队自然不成问题。”

    智囊将军虽然没有直接说出对王将军的怀疑,但这些话语却足以勾起大王子对王将军的不满和疑心,大王子当即点头道:“好,爱卿,你立即去通知其他将军,集合全城骑兵,下午我们就出发,你和我一起去碧水城,你们两人暂时作为清水城的城主守备将军,率领剩余的部队守城,等待孤王率部回来后一起夹击敌军。”

    现在,大王子甚至已经不很信任原本部队中的军官,唯一得到重用的就是他当初从都城带来的三名副将,当然最受到器重的就是那位智囊将军。大王子如今甚至有些离不开这位智囊将军,因此让其跟随自己,让另外两人留在清水城驻守。

    新王的命令下达后,立即引起了原有驻军军官的不满,终究,各军团的军官基本都是在部队中逐步晋升,而三名被新王任命的将军以前不过是在军部任参议类闲职,根本不被正规军团的军官认可,甚至有些看不起他们。

    如今三人被直线提拔,甚至压在了所有部队军官之上。在那些军官看来这就是外行指手画脚的干预部队事务,最终的结果必然是让部队一团糟。而最关键的还是因为那三人的修为都不过是战师,在芜湖国军方的惯例,战师是没有资格做将军的。

    但在王国中,国王的命令是不可更改的,就算是心中不满也只能遵从。新王的命令被迅速下达,将城中尚存的万余匹战马和骑兵集合起来。其间有军官请大王子准许留下部分战马作为部队食物,却被新王不容置疑的拒绝了。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看首发无广告请到《笔下文学》 lwen2

    请分享

    210 第二零九章 清水大乱

    ?其实,那几名军官的建议也并非出自私心,城内粮草匮乏,战马的饲料也成了问题,城中的花草树木已经都变成了战马的食物。《笔下文学》 lwen2然而,全城有两万战马,而城市中的花草树木本就不算很多,战马在十几天中都处于饥饿状态,根本禁不起长途跋涉。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清水城内的军粮已经基本告罄,就算是减少万余骑兵,本队的粮食也根本不足以支撑部队所需,留下一些战马,可以让守城部队坚持更长的时间。但大王子担心带的部队人数太少无法镇压碧水城的王将军,他现在甚至在担心王将军在耍阴谋诡计。

    虽然大王子只是新即位的国王,但国王的命令是无法抗拒的,几名军官也只能摇头叹气的失望退下,去执行新王的旨意。军队的集合花费了半天的时间,主要是部队中的很多士兵都到城中“征粮”,部队现在的粮食配给不足,各部队都私下到城中居民家抢掠。

    大王子从那一千从碧水城返回的部队口中知道道路难行,部队赶到碧水城需要两天时间,当然也就让部队携带了两天的足够食物,这让城中原本就已经不足的军粮准备更是雪上加霜。不过,大王子现在必须保持部队的战斗力,以备碧水城那边发生了什么异变。

    大王子的军队直到下午才在饱餐一顿后出发,城内的军粮供给已经锐减到每日二两。部队已经知道都城被敌军占领,又忍饥挨饿了数日,看着那些骑兵不但将所剩无几的食物吃了、拿了,还将他们眼中的食物:战马骑走,士兵的心情自然也就可想而知。

    城中留守的部队出现了马蚤乱,引发马蚤乱的种子是部队的晚餐,由于军粮匮乏,午餐竟然只是稀粥。而率先发难的是在下午抢掠了一些粮食的士兵,他们连续搜索了上百户居民,才抢劫了两百多斤粮食,结果却是和其他人一起喝稀粥。

    饥饿让士兵的脾气十分暴躁,于是,在一名士兵觉得自己分得的稀粥没有多少米粒时,争执引发了不满情绪的最终爆发,士兵的冲突很快发展为械斗,士兵竟趁机武装抢劫部队存储的粮食,于是冲突迅速升级为部队的马蚤乱。

    两名负责留守的副将得到报告,立即命令调动部队镇压,并将爆发马蚤乱的第一军团军官关押起来。当执法部队赶到现场时,其他部队得知有部队抢劫储备军粮的消息。那是全城部队仅有的粮食,其他部队当然不能坐视最后的粮食被抢走,当即也赶到物资处加入了抢劫。

    城中的部队在粮食的诱惑下彻底失控,马蚤乱发展成了兵变,执法部队和抢掠部队、抢掠士兵和抢掠士兵,以及看守物资处的部队和抢掠部队之间不断杀戮。赶到的军官已经难以控制上万士兵参与的暴乱,围绕着物资处暴乱不断扩大。

    那两名坐镇清水城的副将当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只是记得书本上说过治军要严,乱世用重典,于是决定以严厉的手段镇压这场暴乱。当二人命令将暴乱部队的军官斩首示众,并增派更多的部队前往镇压时,原有部队的军官终于爆发,一场暴乱演变成兵变。

    四名部队军官带着士兵将两名副将杀死,那二人原本就只是军部的闲职,并没有什么自己的贴己部队和卫兵,根本没有办法反抗。然而,杀死新王任命的上司,在军队中就等于叛逆,其他军官虽然也对那二人不满,却不能容忍背叛行为。

    于是,事态从平暴发展为平叛,杀戮的残酷性当即升级。而四名军官手下的部队加起来只有万余人,终于抵挡不住其他部队的联手攻击,于是打开一座城门,率领部队逃出,并向疑兵军营的农垦军团投降。

    这一切的变化来得太快,就算是徐三才也没有预料到,自然没有交代给张猛如何应对类似的情况。不过,他一向优待俘虏的政策倒是给张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张猛收拢了降兵,并按照一贯的原则,对降兵提供了粮食和很好的条件。

    清水城内的士兵看到叛军投降倒是也不敢追杀,只是又退回了城中。但城中的马蚤乱依旧没有结束,物资处内不多的军粮已经被部队抢掠一空。回到城中的几名军官开始商量下一步的对策,没有粮食,他们就算想坚持守城也是有心无力。

    张猛将清水城守军投降的消息第一时间报告了徐三才,而他此时还在带领部队马蚤扰那些修路的敌军。当听到敌军骑兵离城,清水城大乱,有上万敌军投降时,已经猜到了原因,立即带着部队赶回了农垦疑兵营地。

    徐三才向投降军官了解了城内的情况后,当即整编了叛军,并命令部队推进到清水城外一里处。与此同时,他让部队从青铁城紧急押运来大批粮食。其后,部队就在城外埋锅造饭,以食物为诱惑劝降城中的守军。

    孙子兵法云:全国为上,破国次之。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不但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自己部队的损失,而且,这些敌军也会成为自己的助力,这些人就算不收编为自己的部队,当成为自己的属民后,最起码也将是重要的劳动力,招降当然是最佳的选择。

    混乱大陆的小型国家,经常是十几、几十年就从兴起到衰败,甚至灭亡,故而才被称为混乱大陆。因此,这些国家的民众和部队忠诚度也十分有限,也正因如此,那位智囊将军才会疑心其他军官的忠诚,猜疑那位王将军别有用心。

    而由于新王的一系列政策,城中的将士确实已经心怀不满。最关键的还是城中如今已经饥饿难耐,无论是部队,还是居民,都煎熬在饥饿中。尤其是清水城出身的那些士兵,现在已经成为了反叛的动力,看到亲朋家中的粮食被抢,那些士兵已经不愿再苦守孤城。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看首发无广告请到《笔下文学》 lwen2

    请分享

    211 第二一零章 清水投降

    ?徐三才的劝降行动刚开始,就有士兵打开了清水城的城门主动投降。《笔下文学》 lwen2他并未让部队趁机攻城,而是让那些士兵在交出武器后,就在城外大吃起来。城内如今军粮已经彻底告罄,食物的诱惑根本是无法抗拒的,更何况城内守军官兵和居民已经对新王极其不满。

    徐三才优待俘虏和抚恤百姓的事情,周边的国家当然早就有了耳闻,尤其是他的农垦军团,在正规军中成为军官的笑柄,自然部队士兵和百姓也都耳熟能详。虽然那些正规军军官不屑农垦军团这种业余部队,但百姓和农人出身的士兵却对此津津乐道。

    清水城投降的士兵从最初试探性的数百人,很快就发展到数千人。徐三才不得不让农垦军团营地再运送物资到前方。从青铁城运送粮食用了一天时间,清水城的驻军也就已经挨了一天的饿,此时,那些士兵根本无心作战。

    徐三才担心敌军出城抢粮,因此派出的部队一开始只是带了两三千人的粮食,当看到敌军没有其他举动,他才让部队再次运来粮食,为降兵提供足够的食物。半天下来,出城投降的敌军就达到了上万人,城中的军官已经无法制约士兵投降。

    最后,无能为力的敌军军官在商议后,决定带领剩余的部队全部投降。张猛担心的进言道:“秦王,敌军这么多降兵,若一旦有诈,我们的人根本无法控制这些敌军,是不是要提放一下,先将这些降兵关押起来。”

    徐三才敢于大量招揽降兵,一方面是因为了解混乱大陆的小国,民众没有太强的归属感,只要能让他们生活的更好,谁当国王,属于哪个国家,其实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再者他现在灵目小成,可以通过面向查看对方的忠诚度。

    当然,徐三才不会逐一为普通士兵看相的,那些士兵没有什么影响力,就算有个别人不忠,也不会带来多大的威胁。他观察的对象就是敌军投诚的军官,感觉忠诚度有问题的军官,他都调派到临时军部,让他们无法和士兵接触,这就消除了叛乱的基础。

    徐三才自然不能和张猛解释这些,只是向张猛说了对那些军官的安排,打消张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