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宋起波斯湾 > 宋起波斯湾第218部分阅读

宋起波斯湾第218部分阅读

谈。说真的,我很不喜欢英诺森那家伙,不过我同意你的看法,欧洲还需要教皇陛下的存在。有了他,虽然我们会多些麻烦,但没有他可能会有更多的麻烦!”

    第84章 留一点希望

    当皇帝们坐在一起的时候,尤其大家都带着合作的心态时,那么会谈就会比较热烈而又容易进行。与赵伏波坐在起的,腓特烈二世、路易九世、康拉德四世。他们坐在一张长条桌上,款待他们的自然是赵伏波身边的总管小琳达。不过16岁的她看起来已经凹凸有致,时时看着赵伏波的眼睛,也表示她绝对已经不那么单纯。

    文祥掂着一枝步枪,腿侧挎着手枪。他此刻是赵伏波身边的海军顾问,在舰队司令章青的推荐下,成了赵伏波的随员之一。看着热烈交谈的诸位皇帝,文祥感叹着自己的命运。

    “谁能知道半年前我还在一个贪婪而又胆小的指挥使混蛋手下做都头。现在我却已经可以跟随在,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君王身边!”

    这半年多的时候,文祥拿他练功夫的那种狠劲,系统的学习了英语、法语、阿拉伯语,以及作为大宋羽林军必须掌握的,达到初中文化水平的课程。可不仅仅是单纯的数理化,而是包括了更多课程的军队教材。

    赵伏波与马丁的用意是,普通军人在40岁之后会被强制退役。除过校尉,即使用豹头护肩率领千人以上的军官之外,更下级的军官和士兵都会在40岁被强制退役,而普通士兵则会在35岁被强制退役。

    而军队则把初中课程做为必修课,高中课程作为军官必修课,同时与军官的升迁、奖金相挂勾。这逼得大宋羽林军的士兵,闲来之后有两件事做。一个是练习自己的军事技术,其实就是拼了老命的读书。这样的好处是,当这些人40岁离开军队后,可以拿出一部分军队给的退休金去上大学。当然有军方经历的会免试入学,而且华夏岛上的学校,本身就是宽进严出的。

    45岁前毕业的他们,大可以成为工程师、医师又或者其他什么高级职业的拥有者。甚至士兵们的前途可能会更好些,35岁他们还有大把的机会成为社会的栋梁。可以说马丁与赵伏波已经给军队里的军人,谋取了最好的未来。而且18岁可以参军,最低17年军旅生涯的收入,尽管是最普通的小兵,也可以回家当足谷翁了。但相信具备了初、高中知识的他们,不会在自己正年富力强的时候,就去干什么激流勇退的傻事。军官们可以做工程师,士兵们则凭借初中知识可以入读技术学校,成为工人。

    这实质上是一个过程,一个为未来的华夏帝国打下坚实工业基地的过程。有了这群受过教育的士兵,当他们回归社会之后,用不了几年就可以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军队由此就变成了基础知识的教育基地,当然这种手段也会在华夏帝国的教育普及之后升级、换代,使未来的华夏帝国,进入一个科技发展的良性循环阶段。

    文祥看着赵伏波的与几乎皇帝侃侃而谈,虽然赵伏波给他的感觉,远比不上那个自己曾经为了糊口跟随过的混蛋指挥使。倘若单论整人的手段,十个赵伏波也不是那个混蛋指挥使的对手。可是赵伏波有手枪,所以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上帝。整人,一棵子弹就爆得了他的头,他敢吗?

    看看眼前的拥有火枪部队的三位欧洲皇帝与赵伏波说话的模样就该知道,这个世界有谁敢和赵伏波玩什么狗屁心眼呢?

    “当然,三位,我不会把英诺林杀掉的!那对我没有好处,而且将来我也不会瓦解教廷在整个欧洲的地位。反而我会协助他们!”

    面对着三位欧洲皇帝,赵伏波一点也不隐避自己的观点。因为没有必要,别看他们有了火枪装备起来的部队,但真正打起战争来,这些人比起他的大宋羽林军那是差得远了。

    路易九世显然对于赵伏波这样的表示不大满意,不过他不敢对抗。他知道眼前这个女婿可以谈,但绝对不能真正影响到华夏的利益,不然这家伙是谁的面子都不给的。而且路易九世也知道,不是赵伏波不想给他给面子,而是根据《神州律》而言,赵伏波就算是皇帝,签署了损害华夏帝国利益的协议条款,根据《神州律》而言,也没有效力。这也才是马丁一开始就向赵伏波灌输的,在华夏帝国里,只有尊重了《神州律》,他的赵家才是天授君权。换句话说,在华夏帝国,法就是上帝,而赵伏波不过是人王而已。

    “伏波,你看事情还有些问题,我想了一个办法来解决。你把学者、黄金、美女带走这完全没有问题。不过我打算像你们一样搞个什么法兰西科学院,虽然我也尊重上帝,但我不想在这件事上受到教廷的干涉。你看这件事……”

    赵伏波用意,在路易九世与腓特烈二世这精明的皇帝眼中,无异于司马昭之心那是路人皆知的。打败并使教皇暗中臣服于他,通过基督教,秘密控制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那么整个欧洲在将来,永远不会出现什么文艺复兴的可能。到时他们永远也不过是案板上的鱼而已。

    作为关心国家发展的君主,腓特烈二世与路易九世把这件事看得明明白白。但他们也明白,不必说什么欧洲的正义,也不必去提欧洲将来的科技发展。那对眼前的赵伏波一点影响都没有。唯一能做的,只是趁着大家此刻的蜜月期,把这件事定下来。

    赵伏波回味了一下路易九世与腓特烈二世的想法,当然不包括康拉德四世,阿拉伯帝国永远不可能被允许,拥有发展科技的机会。因为那是未来的华夏帝国最重要的资源领地,绝对不允许出现一个科技强国。至于欧洲,虽然允许科技文明的出现,但当他们想要强过未来的华夏帝国时,那是绝对不允许的。

    不过怎么说眼前这两个都是自己的岳父,无论如何都得给他们些面子给欧洲人留一点希望才对!

    第85章 永远的无望

    看着腓特烈二世与路易九世皇帝的模样,康拉德四世有些不大明白他们的意思。他自己是打算与赵伏波结成钢铁同盟,即只要保证赵伏波不抛弃自己,那么可以说将来的神圣罗马帝国就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至于说欧洲有没有人去研究自然科技,这对他来说似乎并不重要。

    虽然心中想着“欧洲的命运,并不能由我来决定!”,但他并不说出来,只是看两位父辈的皇帝如何与眼前的妹夫谈判。也好增强自己将来成为皇帝后,那种帝王的能力。

    赵伏波眼睛在两位岳父的脸上转来转去,首先他要判断的是这是不是一种威胁。即此刻他们拥有了7500名火枪兵,同时路易九世的大军还在塞浦路斯,仿佛已经截断了自己的归路。如果是因为这样而威胁他的话,那么、赵伏波不介意用科西嘉岛年军火,以及那些受“十级军功”管理的俘虏,来把眼前的两位皇帝以及他们的国家铲平。

    屠杀与掠夺,这当然不是什么正义而又善良的事业,但正义、善良唯一存在的地方就未来的华夏,至于其他的地方即不给他赵伏波交税,又不承认他是皇帝,那里人活不活与他没有办点关系。

    当赵伏波的目光流露出探询的时候,路易九世与腓特烈二世都有些担心。担心他们的打算,是不是已经侵犯了赵伏波的利益,会不会让他突然反目。根据女儿们的“提醒”,赵伏波这个人可以商量,但绝对不可以威胁。对于威胁,如果需要,他可以玉石共焚也绝对不会妥协。

    而且他们心中也知道,他们不具备威胁赵伏波的资本。如果不是因为女儿的关系,他们连公平谈判的资格都没有。至于说利用手上的7500火枪兵,以及依然留在阿拉伯附近的大军来威胁赵伏波,他们倒是真的没有想过。因为面对大宋羽林军的海军,这些力量不过是他们的开胃小菜而已。赵伏波想走他们拦不住,想打他们打不过。因此,由始至终,这种想法都没有在两个老成的皇帝心中出现过。

    “呃……伏波,你看是这样,我知道有了华夏岛之后,我们在军事装备上根本不会考虑其他的可能。但民间总会有一些需要,比方说抽水马桶,或者说马车的制造之类的事情。如果你担心的话,我们……”

    听到路易九世斟酌着用词的解释,赵伏波决定试试他们的诚意,同时也要对他们的科研组织加以严格的限制。民用科技的研究事实上不是大问题,唯一的问题就在于,如何能够保证这种研究不会被用于军事。这让赵伏波想起马丁给他说的关于“言论自由”的事情。

    “那件事就像是大禹治水一样,光堵绝对不是办法,那是愚蠢的行为。引导、并拓宽河道,让他们受到规则的制约才是真正的手段!

    想到这儿赵伏波灵机一动,他找到解决的办法。不但可以让两国进行民用科技的研究,还可以让华夏帝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好吧,两位!你们的国家,可以分别设立完全属于政府控制的科学院,甚至于我可以保证,将来教皇不会监督那儿发生的事情。但有一个前提,那儿的管理工作由我们进行管理,同时那里发现、发明我们华夏具有天然拥有权!当然两位陛下也会拥有各自的使用权益。而且我们可以保证,依据你们的发现、发明制造的产品,将不会出现在国际市场上。整个世界的市场都是你们的。另外,两国的军用主要装备,包括火枪、火炮等等武器的生产与研制,全部交由我们华夏帝国进行。同时我们会考虑在成本之后,赚取最微小的利润!”

    赚取最微波的利润?

    这话当然是说给完全不懂得机械化生产是怎么回事的两个皇帝说的!就现在程度的高价、配售,如果他们同时赵伏伏波的提议,就将会被取消,同时大幅降低军火价格,并永远垄断两个的军事武器生产。这样做的好处是,没有军工企业,就不存在军工利润,那么也就不会存在军事装备的研究。

    就算两国分别暗中从民用科技方面进行研究发展,等他们造出来的步枪,恐怕华夏帝国的飞机都上天了。在科技发展上永远垄断不可能,但永远保持大幅度的领先是可能的。只要是大幅度的领先,尤其是如同冷热兵器这样具有本质区别的领先。比方说他们建立了如同大宋羽林军现在模样的枪骑兵,那么华夏帝国就应该有装甲部队和空军。等他们到了坦克与飞机的时候,华夏帝国就应该上太空了。

    经过与马丁教师长时间的讨论,赵伏波明白这种已经达到“本质”级别的科技差距之下,不存在公平、也不存在什么公理的问题。就像现在,他们拿着大刀,而我们玩步枪的时候,我们就是上帝,他们不过是上帝可怜的羊群而已。一只小嫩羊可以挑战上帝吗?就算是一百万只小嫩羊可以挑战上帝吗?

    由此结论是唯一的,坐拥超过他国的科技,是唯一成为上帝的机会!在这件事上,赵伏波不会有任何其他的选择。

    腓特烈二世与路易九世相互看了一眼,知道这不过是把整个欧洲的科技发展,完全置于眼前这个未来的华夏帝国的撑与控制之下。作为欧洲两个强大国家的君主,他们当然知道这是一种何其不公正的安排。可是他们也知道,如果不接受这样的安排,那么赵伏波可以更加简单的处理欧洲事务。

    只消把那个教廷用武力捧起来,然后安排一个听话的教皇,那么欧洲就会永远不存在科学发展的可能。如果不答应赵伏波现在,看在两位公主面子上给两国的“福利”,那么仅就科学发展而言,欧洲永远都没有未来。

    而在将来,他只消保持教会力量的强大,就可以用宗教轻易控制住整个欧洲的所有人,也包括了他们这些所谓的皇族!

    第86章 两梄的行动

    听了半天,康拉德四世算是彻底听明白了,眼前的三位皇帝实际讨论的是欧洲的未来。对于眼前数量似乎对比相当悬殊的战争,他们一点担心都没有。或者说他们对于教皇的力量根本不关心,尤其是赵伏波对于教皇的态度,仿佛对方已经被他控制在手中。

    虽然现在还没有将来教皇一定会被赵伏波控制在手里,这是既定的战略问题。即无论教廷如何抵抗,如何抗拒,倘若不服从,那么就从教皇开始,沿着职位的高低一个个杀下去。相信除过整个基督教的教廷官员们死绝这一种可能,剩下的另外一种可能就是服从。

    当然赵伏波没打算让他们当自己的傀儡,他只有两个要求,一个教廷必须承认整个北半球,都受华夏帝国的实际控制。同时,将来查抄异端的过程之中,所有的学者与书籍必须交由驻在教廷中的华夏帝国的官员审查。只要答应这两个条件,华夏帝国就保证不会侵入欧洲,同时也保证教廷所附属的“宗教裁判所”的绝对权威。

    原本谈判是件长期而又需要许多所谓谋略的事情,不过赵伏波不打算如此去做。有的时候直接也当的说明自己的意思,反而会避免许多不可预知的问题。路易九世与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悄悄对视了一眼,从对方的眼睛里都看清了对方的意思。

    “好吧,我看这件事就这样安排吧!”

    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倒是爽快,知道要赵伏波再让步是件不大容易的事情,很干脆的接受了他的结果。路易九世有些无奈,被别人监督着的研究,始终不是他喜欢的事情。

    “唉,好吧,我们就决定如此做!不过我看协议是不是可以等到我们打完此役之后再做呢?你知道如果现在就做的话,似乎有些仓促了!”

    赵伏波没有应声,他明白路易九世的意思。即倘若此刻签署协议的话,那么这件事就成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倘若等战争结束之后,看看情况是否有变化或许赵伏波到时会想多给未来的法兰西与罗巴帝国有更多的自由。虽然可能性极低,但他还是决定试试这个选择。

    康拉德四世似乎明白了路易九世的想法,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他提起另外的事情叉开话题。

    “大帝,我用你教的办法,最后做了我们战场的沙盘,我想你愿意一起来看看。毕竟我们面对的教皇军的实力相当强大。”

    一顿丰盛的午餐,过后话题离开了太过于遥远的未来转到眼前的战事上来了。

    “据我们所知,英格兰国王约翰王亨利三世带着他的大军已经在法国登陆,另外亨利七世则已经率领着圣殿骑士团的3000名骑士,作为整个军队的主力。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法兰西骑士受到英诺森四世教皇的邀请加入到战争之中。如果加了原本教皇集结的兵力,和意大利的城市联盟中城军队,大约有将近20万之多。但暂时来看,还没有进军的迹象。城市联盟的军队,都还在自己的城中坚守不出!大概意思是要我们一个城一个城的攻过去,最后解决整个问题!”

    康拉德四世所说的解决整个问题其实不难理解,就是解决意大利的问题。此刻意大利因为是否对教皇的支持,分成了几派征战个不休。统一意大利,并重新建立那个强大的罗马帝国,一直是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的心愿。虽然他在位的时候同,整个帝国的发展相当快,但问题在于内乱将让他无暇顾及发展的问题。

    “陛下,其实我们也许不必和他们下面对抗,或者我们可以来一场两栖登陆!”

    赵伏波的话还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两栖登陆”这个词,估计过个几百年也出现不了。此刻他说出来,自然其余的三个皇帝,是大眼瞪小眼,一个个都不知赵伏波所云为何!一句话震住了三个皇帝,赵伏波还是满得意的。转过脸来看着海军方面派给他的文祥。

    “文军士,你来给三位陛下解释一下我们的打算!”

    赵伏波并不是故意在这里摆谱,实在是这两栖作战他也是头一次听。心中虽然想过很多次,但他没有想到海军司令章青与文祥就给他提了这么一个作战计划。

    原因倒简单,倘若又是赵伏波身边的主战骑兵与火枪手参战,那海军又只剩下的那烦死人的巡逻了。我们前面说过,英诺森四世教皇驻扎在法国东南部的大城市里昂。那儿距离法国的马赛港,只有不到320公里的距离。?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