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锦衣风流 > 锦衣风流第72部分阅读

锦衣风流第72部分阅读

掉下来的,是要拿命拼出来的,我只问大伙儿,想不想封官加爵光宗耀祖?想不想扬名天下万民敬仰?”

    众士兵雷鸣般的叫道:“想!”

    宋楠怒吼道:“想就给老子杀鞑子,杀的他们片甲不留,杀的他们哭爹喊娘,杀的他们后悔来到这世上。活我们一起活!死,我们陪你们死!”

    “杀!杀!杀!”数千士兵振臂高呼,鼻翼煽动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宋楠一番话让他们热血奔腾,心中的胆怯犹在,但却被流遍全身的热血消融殆尽。

    宋楠微笑看着众士兵,眼中微有泪花,他很清楚,无论精神的力量有多么强大,在绝对的实力悬殊面前也无胜算,但那又何妨,轰轰烈烈的死去,也许是宿命,却也是无上的荣光。

    第二七七章 盘肠大战(一)

    第二七七章

    蹄声隆隆,千骑如飓风扑面,所到之处,尘土草屑飞上半空,遮天蔽日,弯刀高举如林,光辉闪闪夺人心魄。

    “弓箭!鸟铳!准备……放!”

    江彬一声大喝,高举在半空中的令旗斜向往前方猛地一挥,刹那间,四周传来弓弦受力的吱吱声,火绳燃烧发出的哧哧声。紧接着嗡嗡声不绝于耳,数千支羽箭破空而去,在空中聚集成一片移动的乌云朝百步外的鞑子骑兵覆盖上去,江彬算的很准确,箭支在空中飞行落下的数息时间中,鞑子的骑兵正好也抵达八十步外最佳射程之内。

    漫天箭雨冲天而降,鞑子骑兵登时人仰马翻倒下一片,被射中的士兵和战马在草地上翻滚,掀起数尺高的泥浪,士兵的惨叫声,马匹的嘶鸣声,箭支入肉低沉的噗噗声交织而成的异响,让人毛骨悚然。

    鞑子骑兵遭受到的第一轮箭雨打击便上百人中箭落马,但这丝毫不能阻挡他们的冲锋之势,在草地上翻滚的士兵和战马竟未能让他们的速度降低分毫,他们的目光盯着前方的明军,任由马蹄将倒下的同胞踏成肉泥,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明军的第二轮箭雨又至,夹杂在密集的箭支中的还有数百只鸟铳射出的铁砂,这一次鞑子骑兵死伤更多,两轮远程攻击,带走了三百余人的性命,更有数百骑兵躲避不及撞上翻滚的战马同样成了滚地葫芦。

    然而,射程之内也只有两轮射箭的机会,两轮过后,鞑子骑兵已经冲到二十步外,再也无法射出第三轮箭雨;江彬一摆手,半空中的旗语一变,前排的弓箭手们也不撤离,扔下弓箭每五人一组将地上早已摆好的两丈长的巨枪抬起,这些巨枪是专门为应付鞑子骑兵的冲锋而打造,枪杆如臂粗,枪头是铸铁所铸,虽粗糙简陋,但这种巨枪也无需多么精致。

    数百只巨枪抬起枪头斜指前方,枪尾抵入地上的小坑中,在明军前阵霎时形成一片枪林,枪尖正对着飞驰而来的鞑子骑兵,宛如一只只择人而噬的毒蛇,高高的昂起了头颅。

    “轰隆。”

    异响声中,鞑子骑兵如一股滔天的浊浪,撞击在巨枪护卫的堤岸上,筋断骨折之声让人浑身发冷,巨大的枪头刺入马身和人的身体,洞穿之后喷溅的满天血肉,飞旋而起的肢体落入数丈开外,战马巨大的惯性冲入人群中的碾压……

    最初的巨大冲击仿佛让时间凝固,所有人都像是被禁锢在梦魇之中压迫的难以呼吸,血肉的撞击就像是平静湖面上荡起的涟漪,一层层的朝两边激荡;当最初的撞击结束之后,人们仿佛从窒息中透过气来,但紧接着便是更为残酷的肉搏战的开始。

    对步兵而言,骑兵的冲锋不啻为梦魇,一队百余人的骑兵足可让超过自身五倍人数的步兵惨败而归,前提是他们有冲锋的空间。一旦骑兵冲锋起来,和步兵交战不啻于狼入羊群,而对付他们最好的办法无非是依托工事防御,远程打击几种;当不得不正面面对骑兵的时候,最好的办法便是阻挡住他们的快速冲锋,巨枪阵无疑起到了这个作用。

    正面的凶猛撞击,四百余支巨枪毫不含糊的夺去数百鞑子的生命,虽然在惯性的冲击下,鞑子骑兵依旧如一股洪流撞击在明军的防线上,但巨浪的第一波最为凶猛,被顶住之后,随之而来的第二波第三波反倒不是那么可怕了。

    肉搏战拉响了序幕,后续跟上的骑兵挥舞这弯刀冲入明军阵中大肆砍杀,明军也毫不示弱,三人一组合作迎敌。刀盾兵长枪兵钩镰枪兵结成联合体,这是蔚州兵想出来的对付鞑子骑兵的有效办法,钩镰枪兵专攻击马腿,锋利的倒钩可将马蹄勾断,长枪兵负责往马上的鞑子兵攻击干扰,鞑子落马之后便是刀盾兵大展身手的时候了。落马的鞑子就像是断了腿的狼,身手不灵,只有挨宰的份儿。

    夕阳下的山谷成了一处修罗场,表情狰狞的士兵们就像是一群毫无情感的机器,机械的将兵刃往他人身上砍杀,脸上表情麻木;刀剑相交的刺耳之声中紧挨着濒死的惨呼,刀锋入骨的咔擦声,没有人在乎他人的生死,甚至连自己的生死也置之脑后,刚刚将滴血的刀尖从他人的身体中抽出,下一刻自己的身上便挨了别人一刀;前一刻自己削掉了敌人的头颅,下一刻自己也变成了无头的尸体。

    战场成了一座巨大的绞肉机,完好的人体进入其中,很快便支离破碎变成一块块碎肉,可怕的是,没有人退缩,前后两方的士兵仍旧面无表情的填充进去,直至自己也成为碎肉数块。

    宋楠也是其中的一员,他浑身浴血,手中的绣春刀也已经不知道砍杀了多少人,他的身体已经渐渐不听使唤,数日来的折磨已经让他身体疲惫之极,此刻完全凭着一股悍勇之气在支撑,若非身上的那件熊皮甲,恐怕他早已倒在他人的刀下;但即便如此,刀剑及身的巨大震荡,也让宋楠的身体到处疼痛,只能咬牙苦苦坚持。

    战斗逐渐进入尾声,说不上谁胜谁败,明军硬是凭着一股悍勇之力将五千鞑子骑兵纠缠的筋疲力尽,双方死伤都已过半,面对明军的疯狂,鞑子骑兵渐渐不支;士气一旦衰落,便再无回天之力。

    江彬策马冲杀过来,冲到宋楠身边,一刀便将跟宋楠纠缠在一起的一名鞑子头目砍翻,高声叫道:“宋兄弟,速往后撤,咱们不可恋战。”

    宋楠杵着刀喘息道:“是鞑子第二波骑兵上来了么?”

    江彬抹了抹脸上的血污点头道:“是,已经在五里开外了,第一波的鞑子被我们干掉了大半,但我们也损失了近两千,第二波看样子又是五六千,鞑子j诈,是用这第一波拼的我们筋疲力尽,第二波骑兵冲来我们定是抵挡不住,快往南撤,我派人护着你。”

    宋楠皱眉道:“往南撤?这不是找死么?一旦撤退便是灭顶之灾,人腿岂能跑的过马腿?”

    江彬道:“没法子,能撤回多少是多少,三十里外我们筑了工事,只要能退回工事坚守,便好办了。”

    宋楠摇头道:“绝对撤不回去的,撤回去便是全军覆没。”

    江彬摊手道:“那怎么办?难道全部在这里等着鞑子的第二波第三波上来把我们全杀了?”

    宋楠想了想道:“撤往两侧山坡,鞑子仗着马快人多,但他们绝不会下马进攻山坡。”

    “可是皇上在南边啊,这么一来岂不是让鞑子长驱南下追赶皇上么?”

    宋楠摇头道:“不会,皇上应该已经在数十里外了,鞑子一时半会追不上,再说,鞑子若敢深入,反倒是件好事。”

    江彬道:“好事?”

    宋楠道:“别问了,上了山坡再慢慢跟你说明,时间紧迫,快下令吧。”

    江彬虽然疑惑,但出于对宋楠一直以来的信心,也不再犹豫,吹响号角传令下去,明军士兵立刻纷纷往两侧的高山山坡上撤离,第一波鞑子骑兵五千人已经剩下了不足两千,本已几近绝望,忽见明军往两侧撤退,顿时勇气大增跟着猛追猛冲,明军付出两百多人的代价才冲到山坡上,回头一顿羽箭射下来,这才挡住他们的疯狂追击之势。

    第二波五千骑兵冲锋而至的时候,战场上已经无一名明军的身影,满地的死尸狼藉,草地上一片殷红,惨不忍睹。

    带队的鞑子将军赶紧将消息送达给后边的秃猛可,请求秃猛可给予指示。

    秃猛可率着数百骑赶到战场,果见明军撤到两侧的山坡上,中间的山谷已经完全洞开,不由得仰天大笑道:“哈哈哈,明军不堪一击,这便当了缩头乌龟了,传我号令,大军往南追击,明朝小皇帝定然逃不远,誓要拿住他。”

    一名万户总管赶紧上前道:“尊敬的大汗,率军深入乃是大忌,咱们可别中了汉人的诡计啊。”

    “诡计?他们都被打的躲到山上当山老鼠了,还能有什么诡计?”秃猛可不屑道。

    那万户总管忙道:“大汗,咱们在此地已经呆了快九天了,明朝的援军定然已经从各处赶来,咱们现在深入很可能要遭遇他们的援军,孤军深入实为不智。咱们莫如见好就收,割了这些汉人的头颅回乌兰巴托为好,再说咱们的给养也快要告罄,耗下去对我们不利。”

    秃猛可拧着眉头想了想道:“你说的倒是有道理,但白白放了明朝小皇帝逃走,着实于心不甘。”

    “大汗,不如派两千铁骑去追赶,大部队按兵不动,若遇到明军的援军,咱们也好及时撤离隘口之外,岂不两全其美?”

    秃猛可点点头道:“好,便听你的,派两千轻骑南下追赶,其余人马退后扎营,密切监视两侧山坡上的明军,这帮山老鼠虽然已经溃败,但也需防止他们夜间突袭。”

    山坡上,宋楠手搭凉棚看着山谷中的一队骑兵飞驰南下,鞑子大军却退后扎营,不由的跺脚骂道:“好j诈的鞑子,果然小心翼翼。”

    江彬咂嘴道:“不知道皇上走了多远。”

    宋楠道:“放心吧,皇上定会无碍,天色已晚,鞑子兵最多追出五十里外边不得不停下来扎营,明日便是第九天了,该到的人应该要到了,若还不到,那可是滔天大罪。”

    第二七八章 盘肠大战(二)

    第二七八章(感谢花花的月票,感谢狮魔王的打赏)

    天黑之后,宋楠吃的饱饱的,喝了一大皮囊的水倒头便睡,江彬自然知道宋楠这几日的辛苦和煎熬,命人不得打搅。

    这一夜宋楠睡得很香,虽然睡在山坡的杂草和乱石之间咯的身上很不舒服,但这一夜无需提心吊胆,无需考虑会被鞑子摸上山来,因为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山下,替自己站岗放哨。

    天明时宋楠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回到京城的家中,躺在大木桶中痛痛快快的洗澡,陆青璃替自己搓着身体,叶芳姑拈起美味的点心往自己的嘴巴里塞,小郡主端着酒杯往自己嘴巴里灌,戴素儿在一旁吹着曲子婀娜起舞。

    宋楠开心的大笑,舒服的叹气,猛然间门窗洞开,正德满头满脸的鲜血冲进来,身后跟着几十名凶狠的鞑子,抓着正德便往外拖,正德举手高叫:宋楠救我。宋楠想起身去救,却发现怎么也动弹不了,焦急之下身子一振醒了过来,四下里虫声唧唧,山谷间风声呼啸,远处传来战马的嘶鸣,这才发现原来是南柯一梦。

    宋楠抹着冷汗起身,东边的天空中已是鱼肚白色,天快要亮了,不远处的岩石后边,一个高大的身影站在那里往下看,那是彻夜未眠的江彬。

    宋楠走到江彬身边,在岩石上取过水囊咕咚咚喝了几口,江彬笑道:“宋兄弟,这一夜睡的可舒服?”

    宋楠舒展着筋骨道:“简直太舒服了,在烽火台顶上七天七夜,每一夜都提心吊胆,生恐鞑子摸上来,哎……”

    江彬咂嘴道:“昨夜我还和马鸣他们说,宋兄弟真是神人,在数万鞑子兵的围困下,硬是没让鞑子兵碰到皇上一根毫毛,这份本事谁能比的上?宋兄弟,当哥哥的不是拍你马屁,我可真的服了。”

    宋楠笑道:“你莫给我抬得这么高,若非那座烽火台地势陡峭,我岂能守得住?只能说皇上洪福齐天,鞑子进攻的地方偏偏有这么一处地方可以防守,那烽火台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换了谁也能守得住。”

    江彬伸手从腰间摸出一柄双筒火铳来道:“兄弟啊,莫骗我,这玩意刚才我和兄弟们研究了一下,可了不得啊,你甚时候弄了这玩意在手了,兵部有这样的厉害家伙为何不给咱们边镇的兵马配备一些,有了这玩意,还怕鞑子作甚?”

    宋楠赶紧收起火铳低声道:“可别乱说,这玩意是我私自铸造的,这事儿回头定有人找我麻烦,我这是私造火器;江大哥若想要我可私下送你几柄玩玩,若是张扬可不成。”

    江彬愕然道:“你自己弄出来的?啧啧,我猜想定是靠了这玩意你们才在那烽火台顶坚守这么多天的吧。”

    宋楠?宋楠点头道:“若非弹药清水食物不足,在上面呆一辈子鞑子也休想攻上去,这事回头再说,鞑子有什么动静?”

    江彬转头道:“没动静,鞑子有恃无恐,知道咱们无力进攻,都在北面的山谷中扎营睡大觉,我担心的反倒是南下的那股骑兵,若是真的追上皇上的车驾可怎么得了。”

    宋楠刚要说话,忽听身边一名士兵惊叫道:“江大人,您瞧南边那是什么?”

    众人眯眼往南眺望,在高出看的很远,但见灰蓝的天空下,南边不知多远的山谷中冒出一股冲天的烟柱,黑色的烟柱极为显眼,像是传递消息的烽火。

    江彬愣了愣皱眉道:“南边发生什么事了?”

    宋楠极目细看,山谷的地平线上似乎有黑点迅速往北奔来,晨风中隐隐有马蹄的轰鸣之声传来。

    “是鞑子,是昨日南下的鞑子兵。”宋楠惊叫道。

    “啊?鞑子这么快便回转了,难道皇上被他们追上了?”江彬傻眼了。

    宋楠急促的道:“我想不会,那烽火作何解释?我估计是遇到了咱们的援军大队,那烽火应该是前来救援的大军所点燃。”

    “援军?”江彬面露喜色:“援军到了,谢天谢地。”

    宋楠摆手道:“江大人,速速下令全军下山阻拦。”

    江彬愕然道:“为什么?下去找死么?北面可是有鞑子的主力呢。”

    宋楠道:“北面的鞑子大军定会撤离,咱们下去劫了南边来的鞑子骑兵的后路,南北夹击歼灭他们。鞑子主力若敢截击我们,则会被拖延住时间,援军大军一到,他们便无法脱身了;昨日可算不得什么功劳,这才是真真立功的机会呢。”

    江彬心头有些害怕,这要是一下山,南北都是鞑子,自己这三千多人如何是敌手?可宋楠说的也有道理,若是能拖住鞑子主力,援军到来便可和鞑子大战一场,这可是最佳的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别犹豫了,我还能害你不成?”宋楠微笑道:“你不想进京跟兄弟一起过快活日子么?富贵险中求,瞻前顾后焉能成事?再说鞑子气焰如此嚣张,岂容他们欺负了咱们拍拍屁股跑路?你能忍我可不能忍,我这身上大大小小的伤疤足有十几处,找谁算账去?当然是这帮狗鞑子了。”

    江彬不再犹豫,宋楠都不怕,他怕个鸟?

    江彬暗地里不止一次跟宋楠做过比较,凭什么宋楠比自己还低,一有机会便青云直上,如今已经混到了北镇抚司镇抚的职位?而自己虽然也是蔚州卫说一不二的主事官,但跟宋楠比还是差了一截。究其原因固然是宋楠脑子活络善于抓住机会,更重要的一点是宋楠比自己豁的出去,这家伙有时候做事简直惊世骇俗,相比之下自己则太过稳妥了些,说难听些便是瞻前顾后顾虑的太多。

    号角呜呜吹起,两侧山峰上的明军个个面面相觑,江大人下令下山拦截南边奔来的鞑子骑兵,这不是让人去送死么?但军令如山,江彬的脾气蔚州卫众人都清楚的很,虽然平日嘻嘻哈哈和气的很,营中相互称兄道弟勾肩搭背也没什么顾忌,但一旦战场上有人胆小怯战或是不听号令,江彬会让你生不如死。

    半月前黑山堡一场遭遇战中,一名旗官临阵顶嘴,事后被江彬当众斩首,尸首绑在蔚州卫衙门前的木柱上三天还挂上临阵脱逃的牌子羞辱,由此可见一斑。

    山坡上的明军一出动,北边的鞑子大营立刻得了消息并迅速做出反应,数千骑兵开始集结,准备发动冲锋。

    南边奔来的两千鞑子骑兵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