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三国之龙套 > 三国之龙套第5部分阅读

三国之龙套第5部分阅读

下雨的阴云,到了这个时候,还能够聚集在州牧府中的人都能够算得上是忠臣了,只是看着这些忠臣一个个眉头紧皱愁云惨淡的样子,本来就没有什么主意的刘璋内心更是凄怆。

    “主公勿忧!刘备虽强,又有张益德、马孟起为之爪牙,然而成都城坚,且有三万精兵,据城而守的话刘备也只有望城兴叹的份!况且曹孟德、孙仲谋皆非易于之辈,刘备大军久在川中,后方必然不稳,时间一长必然生变,所以主公只需要紧守城池即可,静等刘备退去即可,无需担忧其他!”黄权用自己都不太相信的说辞安慰道。

    黄权在历史上是一个很有才能也很忠心的人物,虽然气节上比不过他那个为了蜀汉而死的儿子,也比不上吊死在城门楼的王累、宁死不降的张任、断头将军严颜,但比起许靖之流却要好了太多。

    有了黄权开头,其他的官员也都稀稀拉拉的劝说起来,不过声音里已经没有了刘备初为成都时的坚决。

    “诸位的心意我已经知道了,只是我们父子在益州二十多年,却没有给百姓什么恩德。如今大战了三年,百姓死伤无数,陈尸草野,这些都是我的过错啊!我又怎么能够心安呢!我意已决,就此投降刘备,诸位就不要在劝说了!”说着刘璋哭了起来,大厅内的官员也哭成一片。

    “既然主公要降,裔愿意前往刘备营中以探究竟,若是刘备真心善待主公善待益州百姓的话,主公再开城门也不迟,若是刘备别有它意,还请主公决死一战!”说话的是被邓艾打得大败的张裔。

    “那你去吧!”刘璋无力的挥了挥手回答道。

    注:1、关于张飞的字,小蛇特地又查了一下中华书局版的《三国志》确定是益德无误,网上很多都作“翼德”是因为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

    2、古人一般不会直接称他人姓名,因为这样不仅不尊重别人,更会显得自己无礼而无知,所以称呼他人的时候一般会称呼表字。不过本书为了方便起见,很多地方就直接称姓名了,请勿怪。

    3、《三国演义》中的傅士仁应该是误称,此人的应该姓士,名仁,字君义。自从王莽篡汉之后,当时的人名就以单字为贵,名字里两个字的一般都是贱民、蛮夷,像曹操、刘备、孙权等等三国时期有名有姓的人物的名都只有一个字,演义中出现了武安国之类的名为两个字的一般都是罗贯中根据明朝的习惯杜撰的。

    第十七章 封赏

    刘璋投降对于蜀汉政权而言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因为直到此时刘备政权才可以勉强称得上是“蜀”汉,占据了益州大部分地区,初步完成了《隆中对》三分天下的战略规划,而川蜀大地也成为蜀汉政权其后四十多年的根本之地。

    不管是本来就心存仁义也好,还是为了拉拢人心也罢,刘备并没有为难刘璋,只是让刘璋携带家财奴仆妻妾去了荆州南郡,这也算是一种变相的流放,不管怎么说刘璋父子也在益州经营了二十多年,要是把他继续留在益州的话,刘备怎么可能会心安呢?

    送走刘璋之后就是庆功封赏了,这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众人之所以会跟着刘备混,冠冕堂皇的理由自然是为了兴复汉室,但是谁的心中又没有封妻荫子名垂千古的愿望呢?尤其是对于那些没什么觉悟的普通士卒而言,对于封赏的期盼就更高了。

    因而刘璋投降之后的同一天,刘备便大飨士卒。之后没多久刘备就自领益州牧,紧接着就是重中之重的大赏群臣,启用人才,拉拢人心。

    在刘备所封赏的群臣之中,得到赏赐最丰厚的是诸葛亮、法正、关羽、张飞四人。这四个人中,诸葛亮可以称得上是刘备的子房,而法正则是刘备此时的第一谋主,至于关张二人,不仅与刘备情同手足多少年来不离不弃,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在此时刘备的心中最重要的臣子就是这四个人了。

    刘备毫不吝啬的大开成都的府库,各赏赐了他们四人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这在民生凋敝人民普遍困顿的汉末已经是一个很了不得的数字了。由于张飞对于钱财并不怎么看重,只是将这些财物放到了府邸的仓库之中。

    虽然因为赵云的劝谏,刘备并没有把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但是像张飞这样的心腹大将还是分到自己的府邸的,而且张飞的府邸离如今刘备的府邸也就是前刘璋的府邸非常之近。

    毕竟刘备现在刚刚入主成都,如果他的府邸周围都是刘璋的旧将的府邸的话,一旦这些人集合家仆包围刘备府邸造反,那么情况可就危急了,因而在刘备府邸附近,大部分都是他以前亲信的府邸,当然了为了表示刘备的公正,这些府邸很多都是他花钱买来之后再赏给张飞等将领的,只是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府邸原来的主人敢收刘备多少钱,就是很值得商榷的事了。

    因为张苞知道不久之后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刘备将会铸造“直百钱”,到时候,钱财必将会大量贬值,因而在请示张飞后取得这些财物的使用权的张苞,除了将部分财物赏赐给了张飞以及自己的亲兵外,剩下的都用于买房置地,也算是投资不动产了。当然了,张苞的这一些都是让自己的属下亲兵在暗中进行,毕竟如今还实在战争时期

    ,张苞可不想让自己在刘备心中留下一个“求田问舍”的评价。

    除了张飞四人受到了最丰厚的赏赐之外,其他的人自然也有赏赐,只是比起这四个人来说就要差一些。

    不过对于大部分的人而言,钱财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刘备给了他们发挥才能的机会:不论是自己的老部下还是刘璋的重臣姻亲,不论是原先被刘璋排挤的人还是以前与刘备关系不睦的人,只要有能力,都得到了重用,甚至就连许靖这个除了名气之外既无能力又无忠诚的家伙也被刘备捧了起来。一时间蜀中的人才、士族倒是大部分都对刘备归心了。

    不得不承认,刘备这个人的确很有人格魅力,关羽张飞这样的绝世猛将对其忠心耿耿就不用说了,自从刘备起事开始,不论到了那个地方,都有不少人对他归心,像是公孙瓒家的赵云啦,徐州的陈登、糜竺、糜芳啦,豫州的刘辟、陈到啦,荆州的诸葛亮、马良魏延、黄忠等一大片啦,蜀中的法正、张松啦都被刘备的人格魅力所感染,纷纷投到了刘备的帐下,助刘备实现一片霸业。

    而刘备这个人也不知究竟是真的是这么有仁德,还真是一个连自己都能够骗过的超级大影帝,反正至少到他死的时候,对于手下还一直是很不错的,基本上做到了礼贤下士、知人善任,也没有像他的老祖宗那样成了帝王后就一个劲儿的祸害功臣。

    封赏之后主要就是修养士兵同时恢复社会秩序了。虽然刘璋的投降,并不意味着益州就会传檄而定,雄踞汉中的张鲁暂且不谈,就是益州其他地方的郡县也多少有些不服从刘备的存在,不过这些都是疥癣之疾,并不值得刘备派出大军攻击,此时刘备的的主力还是驻扎在成都附近就行修养整编。

    此时刘备在益州的部队如果加上刘璋城内的三万人的话,已经达到了十三万左右,但是由于这些士兵的素质参差不齐,而且超过半数是降兵,人心未附,想要彻底将他们整合裁汰老弱及不安定因素也需要一段的时间。不仅如此,由于长时间的征战,刘备的士兵都已经疲惫不堪了,迫切需要休息,因而刘备也不得以停止了大型的军事行动。

    除了军心疲敝的原因之外,刘备不能够出动大军还有一个原因,当初在攻击刘璋的时候,刘备曾经和将士们约定,事成之后,府库内的东西任凭将士取用。而事成之后刘备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只是如此一来,士兵们是开心了,但因为府库基本被将士们清理干净了,导致刘备财政出现困难,军用不足,短时间内也无力出兵。

    为了应付这个财政困难的情况,刘备采用了刘巴的建议铸造“直百钱”,一个大钱当人家一百钱用,用这种近乎抢劫的方式来回笼资金,虽然几个月后就使得府库充实,但也埋下了蜀汉政权经济混乱的祸根。

    第十八章 市

    如果说进入成都的这些天来,有什么事令张苞很不爽的话,那就是成都的天气了。成都的秋季,习惯性的阴雨绵绵,虽然极少有夏季那样的暴雨,但是终日不见阳光,却也有种要发霉的错觉,因而难得有个晴朗的日子,张苞便迫不及待的带上了四个亲兵溜出了张飞府邸。

    此时张苞手下的亲兵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一拨人了,邓艾因为军功的缘故,大小也算是一个将军,如今正呆在军营之中,自然不可能继续给张苞当亲兵。而自从张苞成为了牙门将军之后,也有了两千人的直属手下,为了加强对这些人的控制,张苞便把自己的原来的绝大多数亲兵编进了这支队伍之中担任基层军官,只留下一个名叫张昌的老兵呆在身边充当亲兵统领。

    而现在张苞身边的亲兵大部分都是从军队中另行招募的人,总数有五十多个人,都是健壮的勇士,平时当做护卫,真要是到了关键的时刻还可以当做尖刀使用。

    无论在哪个朝代,为了保护将领的安全,都有为将领配备亲兵的传统。在大秦王朝的时候,部曲级别的军官的亲兵数量甚至能够达到所统辖军队数量的十分之一左右,只不过更高级的军官统辖的亲兵就不可能那么多了,比如说你让一个统帅十万大军的将领养上一万亲兵,这不完全是坑爹么!

    因而到了将军这一级别的人物,十分之一的比例完全是不可能的。而三国时期的魏蜀两国,由于基本沿袭了汉制,将领基本上只有指挥权,并不需要自己养兵,因而他们的武将亲兵数量并不多,只有极少数是只忠于武将本身算是武将的奴仆性质的死忠亲兵,到了战场上的时候,亲兵虽然会增加,但是大部分都是从军队中挑出一定的人来保护将领的而已。

    当然了,如果某个将领一直在军中又素得人心的话,多一些忠诚的属下也是很正常的,但这些属下却不能够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亲兵。三国之中,真正允许武将拥有大量亲兵的只有吴国。吴国的制度有些类似西方的封建君主制,诸将分戍各镇且有奉邑,这些士兵几乎可以看做是将领的私兵,某些大家族如陆氏的军力甚至能和孙权的中央军相抗衡,连军队都近乎私有了,有大量的亲兵也很正常。

    蜀汉阵营中最著名的亲兵是刘备的白眊兵,这支军队被诸葛亮称为“西方上兵”,由猛将陈到统领,多次救刘备于危难之间,历史上刘备夷陵惨败之后能够逃脱,也多亏了这支军队的拼死保护,到了后来这支军队的残兵又随陈到守卫永安,陈到死后才逐渐消亡。

    而在蜀汉的将领之中,拥有亲兵最多的则要数关羽与张飞了,这两个人由于跟的刘备时间够长,多少年下来手下积累了不少老兵,而这些老兵也一直都归在他们两个的手下,被他们二人带领着,虽然未必都有亲兵之名,但是都有亲兵之实。不过由于关张二人的性格差异,关羽手下的亲兵基本上都能够为关羽赴死的,而张飞手下的亲兵,说不定有不少人想要让张飞死……

    在穿越之前,张苞曾经有一个伟大的梦想,那就是成为一个纨绔二世祖,带着几个狗腿子鲜衣怒马纵横乡里,遇到漂亮的良家妇女变去调戏一下,碰到没什么背景的美女就干脆抢回家。

    只是如今张苞终于成了二世祖,但现在却仍旧是一个乱世,出于前途的考量张苞却也不好做一些做一些作j犯科的勾当,尤其是在诸葛亮这个提倡严刑峻法的人已经开始着手制作《蜀科》的情况下,张苞更不想去触这个霉头。

    不尽管不能够明目张胆的强抢民女,但是带着几个亲兵在到处转转欣赏一下这座原汁原味的古城也是不错。

    被雨水冲刷过的成都城给人以一种干净而富有韵味的美感。成都城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周赧王四年(西元前三一一年)的时候,那个时候的秦国蜀郡郡守张仪按首都咸阳建制修筑成都城墙。之后的五百年间又多有改进修建,到了如今,不仅面积扩大了不少,人口数也比起秦代了增加了不少,在西汉的鼎盛时期,成都的人口甚至一度达到了四十万,只是如今由于战乱以及豪强隐匿人口都原因,成都的户口数大大减少。

    不过就算人口数有了很大的减少,但是程度终归是益州最繁华的城市,之前由于刘备围城以及连绵的秋雨使得城内的百姓先是人心惶惶,紧接着被雨水困在了家里,如今终于迎来了难得的晴天,憋了太久的人们总算是可以出来了,尤其是那些在家里憋得难受的豪族子弟们更是早就耐不住寂寞,纷纷跑到了坊市酒馆倡楼妓所之中寻欢作乐。

    张苞要去的地方就是城市中最热闹的的市场。这个时代对于城内的买卖场所还有有很大的限定的,专门划分出一定的地方未市,任命市长管理,交易的时间都有剖未严格的限制。但不管在怎么限制,购物中心永远都是一个城市中最热闹的地方。和平的时代最热闹,因为城市的居民到来这里买东西;战乱的时候也很热闹,因为不论是乱民还是乱兵都喜欢到这里抢东西。

    如今张苞手中的钱虽然花了不少,但是张府中还有一千多万钱,仍旧算得上是大富豪了。在西汉的时候,国家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四十亿钱,而桓帝时期的超级贪官梁冀死后被抄家也不过抄出了三十亿钱,并用这笔钱财“以充王府,用减天下税租之半”。

    虽然到了东汉末三国初的时候,由于战乱以及劣质钱等原因,货币有所贬值,一千多万钱在刘备那家伙的“直百钱”出来之前仍旧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本着花的越多以后损失越小的原则,张苞恨不得能够早日将这些剩下的钱花出去。

    而且考虑到不久之后自己的母亲以及那个宝贝妹妹鼻涕虫弟弟也要来到成都了,张苞也有必要给他们买一些礼物。

    注:1、确实有武安这个姓氏,但是不论是嘉靖本三国演义还是毛本三国演义里,都准确无误的表明了武安国是姓武名安国,而不是姓武安名国。

    毛本第五回:

    吕布挥戟拍马来迎,战到十余合,一戟砍断安国手腕。

    嘉靖本第十回:

    安国提长柄铁锤,飞马而出。吕布挥戟迫马来迎,与安国战。战到十余合,一戟砍断安国手腕。

    不论是嘉靖本还是毛本都简称武安国为“安国”。如果他复姓武安名国的话,就应该简称为“国”,而不是“安国”了。所以武安国姓武,不是姓武安。

    这根本就不是复姓的问题……

    查阅了一下城墙包砖的资料,史料记载最早的是孙权在建安十三年筑的(镇江)铁瓮城。而汉代雒城遗址的城墙遗址已经有了明显城墙包砖痕迹,因而在这个时期部分城池很可能已经包砖,但是大部分的话应该还只是夯土城墙

    青楼一词在汉代乃至三国时期还不是指妓院的,最早应该是指帝王居所(这个有点儿囧啊),而且这一时期的娼妓与后来的娼妓还是有所不同,并不是后世指挥做皮肉生意的妓、女,另外此时的妓、女应该是官妓。

    第十九章 强抢民女

    街市内并不能够说是人山人海,但也热闹非凡,叫卖声、砍价声不绝于耳,有一种市井特有的繁荣与热闹;偶尔从身边走过几个身段成熟的人妇或者虽显青涩但已经初步长成的少女,也能够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自从来到了街市这里,张苞的目光便很少从女人身上离开,当然了张苞这么做并不是因为他是色中饿鬼,而是因为他在观察这些女子的着装配饰,希望从这些着装配饰上找到送给自己老妈的礼物的灵感。

    送女人什么东西好?张苞挠了挠头,完全没有任何经验。若只是给他的小妹妹还那个还在吃奶的小弟弟张绍送礼物,只需要一些蜜饯甜食就足以令他们雀跃了,但是对于自己的母亲,张苞却不知道该送什么好了。

    绫罗绸缎家里还有一千匹,金银玉饰胭脂水粉,且不说张苞不知道?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