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葬明 > 葬明第264部分阅读

葬明第264部分阅读

惊,连声劝阻冯卫汉的这个决定。

    冯卫汉背着手对手下人笑道:“尔等不必劝我,想当年我冯卫汉,不过只是陕西凤翔府一带的痞子罢了!谁也不把我冯某当人正眼看一眼,如果不是遇上了咱们圣上的话,那么冯某早已不知道死到了什么地方了!恐怕死的时候连一只野狗也不如!正是咱们圣上,却从没有看不起我冯某的出身,拿我冯某当人看待,还对本官委以重任,信任有加!另外还赐名给本官,卫汉!卫汉!就是要我冯某保卫我们大汉民族!既然圣上如此对待本官,那么士为知己者死,本官又岂能当缩头乌龟?难道尔等认为本官连赵通也不如吗?”

    第二十七章 小事一桩

    多尔衮领兵出营,进逼山海关,要对吴襄兴师问罪,当日便在城外架起了红衣大炮,开始炮轰山海关,而关城上的明军,也立即发炮予以还击,同时吴襄也未派人就此事跟多尔衮联系解释,所以多尔衮虽然怀疑这件事可能另有隐情,但是事已至此,也说明了吴襄已经不会再选择投降他们建奴一方了。

    于是多尔衮也放弃了对招降吴襄的幻想,开始集结重兵,对山海关一带关防发动了猛攻,这一打起来,便是炮火连天,整个山海关一带都立即便陷入到了火海之中,大批实心炮弹呼啸着落入到了关墙内外,打的山海关一带的关墙城池到处都是碎石乱飞,硝烟弥漫了起来。

    吴襄强打精神,下令死守山海关一带,抵御建奴大军的进攻,而入夜之后,吴襄疲惫不堪的回到府中,还没有来得及吃口东西,便有人前来禀报,说有人要求见吴襄。

    “不见!现如今都到了如此地步,还有何人想来见我?不见!”吴襄这会儿心情极差,为未来感到担忧,所以立即便挥手让人将求见之人赶走。

    “启禀军门!此人恐怕军门还是要见一下为好!因为此人自称他乃是大中军那边的人!”家丁立即小心翼翼的劝道。

    吴襄一听,便皱起了眉头,他今日也曾经想要让赵通供出他在城中的同伙,可是赵通的嘴巴很严,坚决不肯供出关中的同僚,吴襄也拿他暂时没有办法,施以酷刑,倒是有可能逼得赵通招供,可是他又有点投鼠忌器,没敢这么做,而且随机建奴大军开始攻打关城,他一时间也没空来管这件事,现如今却有大中军的人主动冒出来,要来见他了!

    于是吴襄想了一下之后,便点头道:“带他进来吧!令闲杂人等都退下,本官在偏厅之中见他,任何人不得靠近!”

    不多时冯卫汉便在吴府家丁的引领下进入到了吴府之中,并被仔仔细细的搜身之后,送到了吴襄所在的偏厅之中。

    吴襄抬眼看到冯卫汉走入房间,上下仔仔细细的打量了一番冯卫汉,觉得这个冯卫汉看起来不像是什么重要人物,倒是很像是一个市井走卒之类的人,于是颇有点看不起他,所以根本没有起身,只是冷冷的咳嗽了一声。

    “在下见过吴军门!”冯卫汉嬉皮笑脸的抱拳对吴襄施了一个礼,要知道他本身就是市井无赖出身,虽然后来在刑天军为将,培养出了军人的气质,但是后来肖天健便让他不再留在军中带兵,而是让他负责搜集情报的事务,于是他好不容易养成的军人气质,便成了很大的威胁,冯卫汉时常跑到官府的地盘活动,于是索性便恢复了他以前的痞子的气质,并且时常转换身份,化装成各行各业的人,去为肖天健搜集情报,这些年来也没少遭遇危险,更是对他起到了很大的锤炼作用,使得他深知,作为一个情报人员,就要做一个千面人,而且决不能引人注目,所以他选择手下的时候,便制定了一些规矩,首先他选择的手下聪明不必多说了,而且在他手下做事之人,必须要相貌极为普通,丢到人群里面根本就引不起人注意的那种,这样的话,他的人到处行走,才安全一些!

    这么多年来,他自己也早已变成了这样的人,当他出现在吴襄面前的时候,吴襄才会轻看于他,并且对他一脸的不屑,但是这正是他要的效果,于是他便一脸痞笑的对吴襄施礼。

    吴襄看不起他,挥挥手问道:“你是何人?有什么话要传于本官所知,速速说来便罢!”

    水知道冯卫汉却大大咧咧的自己拉了一把椅子,径自坐了下来,吴襄看到这厮如此放肆,顿时羞恼异常,拍案而起怒道:“你们欺我太甚!来人,给我将这厮给赶……”

    “吴军门且慢动怒!不妨且听在下把话说完再做决断如何?”冯卫汉这才开口说道,拦住了吴襄的喊话。

    几个家丁闻听吴襄叫他们,于是立即便冲了进来,吴襄看到冯卫汉突然之间神色和气质都为之一变,猛然间让他觉得此人有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而且这种神色气质,绝对是久经上位者才能积累下来的,如此一来,他倒是不敢再小看冯卫汉了,而且他心念一转,感觉到此人弄不好可能是大中军那边的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刚才他进来的时候那种做派,其实不过只是他身份的掩饰罢了,于是他立即忍住了怒气,挥手让几个家丁又退出了偏厅,在外面守着。

    “你到底是何人?可否透露一二?”吴襄尽可能的压着火气,对冯卫汉问道。

    冯卫汉淡然一笑,挺直了腰杆,猛然间又在他身上显露出了一种只有久经行伍之人,才有的那种特有的军人气质,笑答道:“在下冯卫汉!恐怕吴军门没有听说过在下的名字,但是相信吴军门肯定听说过刑天军的锄j队的名头吧!”

    自从冯卫汉当了情报部门的头子之后,随着刑天军的发展,干过不少的大事,出了不为人所知的情报搜集的事情之外,他们名气最大的就是锄j队了,刑天军这些年来,其实也没少出叛徒,为了震慑军中意志不坚之人,肖天健对于这些叛徒是绝不留情的,所以只要发现有人叛变投敌,便令冯卫汉不管想什么办法,也要将其除掉。

    于是冯卫汉这些年来,便没少干这种事情,为肖天健干掉了一大批这样的叛徒,而且他们做事还总要留名,凡是干掉一个叛徒,总要在他们身上留下记号,让人知道这是刑天军的人在锄j,长久以来,便得了个锄j队的名头,让不少人都知道,刑天军有这么一支暗中的力量,专门从事锄j的任务,而且他们做事心狠手辣,对待叛徒绝不容情,一般情况下杀他一人是轻的,有时候甚至于灭掉他们满门,所以到时也极大的震慑了刑天军军中一些想要叛变之人。

    吴襄也是听闻过刑天军锄j队的厉害的,世上之人将他们传的是神乎其神,说他们都是来无影去无踪,可以杀人于无形之中,简直跟神仙一般,但是根本没有多少人了解他们,只是以讹传讹罢了,而这种传言,反倒是令他们名声大噪,让人都对他们很是惧怕。

    吴襄忽然听冯卫汉提出刑天军锄j队,便立即惊了一下,腾身而起,便想要去拔剑自保,生怕这个家伙暴起伤人,同时又想叫人进来。

    “吴军门不必如此紧张!在下此行对吴军门并无恶意!只是想告诉吴军门,在下的身份罢了!不瞒吴军门,锄j队便是在下所领,而且在下所能管的事情,还远不止如此!所以吴军门可以相信,在下是有资格和军门大人坐下商谈一些事情的!”冯卫汉看到吴襄这么紧张,知道达到了他的目的,于是静静的坐在椅子上,神色淡然的对吴襄说道,并无做出任何举动。

    吴襄这才多少放心了一点,看冯卫汉并无要对他不利的举动,这才警惕的又坐了下来,不过他也不敢再小看冯卫汉了,心知此人既然敢说刑天军锄j队是他所领,那么此人的身份绝对不会在大中军之中低到哪儿去,这样的人来亲自见他,说明大中军是很有诚意和他谈一些事情的,于是他便收起了对冯卫汉所有的轻视之心,重新抱拳跟他见了礼,并且招人送了茶水进来。

    冯卫汉这才端起茶碗轻轻的喝了一口,然后放下茶碗,对吴襄说道:“在下此行来见吴军门,是想知道吴军门还有什么担心,在下不才,还有一些手段可以帮得上吴军门您,只要吴军门有难处,只管告诉在下,在下必会调动所有力量,来给吴大人帮忙!还望吴大人有什么难处,直说好了!”

    吴襄叹息了一声,心道这些大中军的人,还真是各个胆子不小,这样的人物,也敢以身犯险,亲自来找他谈判。

    于是他也不再犹豫什么,将他对赵通所说的顾虑又都给冯卫汉说了一遍。

    冯卫汉听罢之后呵呵一笑道:“原来只是这等小事呀!呵呵!吴军门真是多虑了!”

    吴襄听罢之后顿时大惊,他绝对想不到,眼前的这个人,居然能对他近来日夜头疼之事如此轻描淡写,那可是几十口子呀!而且是在禁卫森严的京师之中,而在此人口中,却像是根本就不算什么大事一般,于是更加不敢小觑冯卫汉了,于是赶紧起身对冯卫汉问计。

    冯卫汉起身对吴襄说道:“今日得知军门原来是在为京师中的家眷担忧,此时冯某不才,可确保军门家眷无恙,在下在顺天府(京师)之中,虽然不敢说什么事情都能办,但是如果想要保住军门大人全家安全的话,这等事情还是做得到的!”

    “冯大人所说可不是骗吴某吗?”吴襄听罢之后还是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于是对冯卫汉问道。

    “在下可以项上人头担保!如果在下是虚言欺骗军门的话,上天可鉴,便让冯某死无葬身之地!只是此事可从长计议,需要大人配合一下即可!”冯卫汉一脸郑重的开口答道。

    听到冯卫汉这么保证,这心中便顿时有了一些底,连声称谢,忙问冯卫汉有什么需要他配合的,他都会遵照冯卫汉所言去办。

    于是冯卫汉便坐下来,考虑了一番之后,便开始和吴襄详细的商议了起来。

    第二十八章 定策

    吴襄一边听一边点头,不由得为冯卫汉的机智感到高兴,至于他儿子吴三桂死在肖天健手中这件事,吴襄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不再那么在意了,毕竟两军阵前枪炮无眼,他儿子吴三桂当时保的是大明朝廷,想要去干掉肖天健,结果打不过肖天健的刑天军,阵亡于两军阵前,对于军将来说,这也算是马革裹尸的结局了,对于他们武将来说这其实并不算是太坏的一个下场,而且肖天健也没有亏待吴三桂,下令找寻他的尸体,并且加以厚葬,同时还立碑给他,也算是给他们吴家了一个交代,要知道这么多年来,多少军将和朝廷的官吏,落在变民军手中,最后落得的下场都是死无全尸不说,甚至被挫骨扬灰,肖天健能这么对待吴三桂的尸体,也算是仁至义尽了,所以仔细想想,为了他剩下的家人以及他们吴家的子孙后代,他也不能再在这件事上计较了。

    而且吴襄也从冯卫汉的言语之中,听出了大中军眼下已经张开了一张巨网,他们的势力已经遍布到了各地,就连京师之中,他们也可以做到许多人不敢想的事情,那么今后他们夺得天下的机会便会很高。

    如果现在他帮大中军的话,那么大中军便在山海关对建奴一方抢得先机,那么大中军取胜的可能性便很大,一旦大中军在山海关取胜的话,那么他吴襄便功不可没,今后便不会落得一个没有下场的境地,起码可以确保他们吴家今后可以生存下去没有一点问题。

    于是在听罢了冯卫汉的办法之后,吴襄的心也就安定了下来,渐渐的也就让他下定了决心。

    在和冯卫汉商定下来了计策之后,吴襄顿感轻松了不少,亲自将冯卫汉恭送出了他的府邸,同时回去之后,立即便下令放出了被看押着的赵通,当即提拔赵通为千总,令其马上返回军中赴任,于是赵通大喜过望,回到了军中,磨刀霍霍的便开始准备和建奴大杀一场去了。

    同时在吴襄的主持之下,他的家丁带着一批精兵,突然间赶赴到了诸军之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捕起来了几十个军中的军官,并且稍加审讯,便将这批军官连夜处决,而处决他们的罪名很简单,就是私通建奴,试图发动兵变叛投建奴,一下便干掉了建奴好不容易在山海关军中劝降的一批大明军将和细作,就连在山海关一带的一些建奴的细作,也瞬间便被抓捕逮杀了不少,使得建奴放在关内的眼睛,顿时便被戳瞎了。

    大中军的细作不是白在这一带混的,他们这一年来,不但在山海关建立起了属于他们的情报系统,劝服了不少兵将暗中投靠了他们不说,还通过各种途径,查知了建奴一方在这一带的细作,同时又通过各种手段,查知了建奴暗中收买了一批镇守山海关的各级军将,这些人跟建奴方面已经约定,一旦需要他们便临阵倒戈投降建奴,放建奴入关,如果不提前清理掉这批人的话,一旦大打起来的时候,这帮人便会成为一颗颗定时炸弹,到时候把整个山海关防线给破坏掉,像山海关这样的雄关,如果想要攻克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内部下手,大中军想到这一点,那么建奴一方也早已想到这一点了,双方都在山海关一带的明军之中收买人心,而且双方也都知道对方的存在,这一年来他们早就在这一带是明争暗斗,不过很不幸,最终建奴还是棋差一招,让大中军这边抢得了先机。

    冯卫汉在和吴襄商议的时候,便将这件事提了出来,并且拿出了一份详细的名单,给了吴襄,吴襄看罢之后更是冷汗直流,对冯卫汉他们大中军的细作们不敢小看了,同时他也深为冯卫汉能提前给他这份名单感到庆幸,幸好这让他提前知道了谁是建奴那边的人,要不然他一旦不肯投降建奴,这帮人便突然间暴起,要么放建奴入关,要么便袭杀吴襄,保不准他吴襄会死的非常难看。

    于是他不敢怠慢,在送走冯卫汉之后,连夜便开始动手,联合大中军的细作系统,赶赴各处军中开始进行了一场大清洗行动,把这些已经被建奴收买的军官基本上都一网成擒,天不亮便将他们就地处决,人头悬挂在了各处的关城之上,总之他吴襄这次总算是下定了决心,不再当墙头草两边倒了,彻彻底底的倒向了大中军这一边。

    正在为吴襄左右摇摆拿不定主意而感到万分焦急的阎重喜、卢象升等人,是在吴襄见罢冯卫汉当晚的半夜时分,被人从帐中叫醒,并且得知了这个重要的消息。

    此次前来通报这件事的也正是冯卫汉本人,阎重喜当见到冯卫汉之后,高兴的可以说是合不拢嘴,本来阎重喜和冯卫汉都是刑天军的老人,冯卫汉的资历甚至比起阎重喜还要老一些,在刑天军之中地位超然,自从被肖天健除了军籍让他负责情报收集的事情之后,便整个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家伙,很少有人能知道这家伙在什么地方,但是却又能切身感受到这家伙的存在,往往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冯卫汉这家伙便能及时的搞到情报,支持他们的作战。

    这些年来,冯卫汉在山西活动的最多,所以和阎重喜打交道也最多,但是一年多之前,阎重喜便再也没有见到过冯卫汉,也不知道冯卫汉跑到哪儿了,现如今没想到这家伙居然早就来到了京畿之地发展力量,并且在这个关键时刻,亲自跑到了山海关之中,为他们搜集情报,打通关节,现如今居然又从根本上劝降了吴襄,那么这家伙这一次便算是又立了首功了。

    阎重喜找来了卢象升、王承平一起听冯卫汉将他和吴襄所商量的事情仔细的听了一遍,听罢之后就连卢象升在内,所有人都可以说是大喜过望。

    卢象升更是起身对冯卫汉深施一礼,开口道:“早听圣上给本官多次提起过冯大人,但是因为冯大人事务繁忙,卢某直至今日才得以和冯大人相见,而冯大人便在这里,为我大中立下了如此大功,卢某无以为敬,只能给冯大人施此一礼了!卢某代天下苍生,多谢冯大人!”

    冯卫汉岂能不知道卢象升是什么人!见到卢象升如此对他施礼,连忙跳将起来托住了卢象升的胳膊,也对卢象升还礼道:“卢大人真是折杀我也!冯某岂能承受得起卢大人这一礼呀!我等皆为圣上办事之人,自当做事尽心竭力,这也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