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97部分阅读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97部分阅读

够强大,真要遇到大舰打小舰的情况,一般来说也就是多浪费一点弹药而已,反正能够稳赢,他们也就不会考虑得这么细。而中国无论是海军还是军工的实力都还不行,再加上中国人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因此自然要想方设法挖掘出每件武器装备的最大潜力了

    英国人认为袖珍战列舰仅有两个主炮塔是可以利用的弱点,可他们的旗舰也不过只有三个炮塔,而德国舰炮的射速和精度都超出了英国人的预料,d型弹投入使用后不过短短几分钟的功夫,英国人的旗舰“埃克塞特”号重巡洋舰的三座主炮塔就全部哑火,基本上丧失了战斗能力,而舰身的其他部位、包括至关重要的重油锅炉和蒸汽轮机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埃克塞特”号重巡洋舰的最大航速锐减到15节以下。而这个时候,那两艘装甲更薄的轻巡洋舰也已经被“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袖珍战列舰侧弦的8门150副炮轰得伤痕累累

    而这时的英国人却因为攻击主炮塔的方案无效而郁闷不已,某位舰长更是直接破口大骂“军情六处”全是废物。不过英国皇家海军毕竟经验丰富,既然炮塔装甲打不穿,侧弦的主装甲带更加打不坏,那么就只能攻击敌舰的上层建筑了。尽管这时才想到这么做,似乎有点晚(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六章 走投无路

    即使是装甲防护最强的战列舰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不要说是这种袖珍版了,虽然上层建筑就算全部被毁也不会导致军舰沉没,但是受伤严重的话却会对军舰的航速产生巨大影响,而这艘以远洋破交为主要使命的袖珍战列舰一旦没了29节的最大航速,皇家海军收拾它简直是轻而易举,现在国内高速的新型战列舰固然没几艘,可是航速较慢的老式战列舰却多得很

    改换作战策略后,英军舰队果然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上层建筑遭到猛烈轰击的“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袖珍战列舰先后死伤百余人,航速也开始下降。但是三艘英舰本就受了伤,自然更加经不住“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袖珍战列舰上6门大口径主炮和8门副炮的猛轰,受伤最重、又是旗舰的“埃克塞特”号重巡于战斗开始后的第11分钟,首先沉入了大海

    旗舰沉没后,剩下的两艘英国轻巡失去了统一指挥,加之这两艘轻巡虽然在同类舰艇中算是大家伙,但毕竟还只是轻巡洋舰,在专门针对其特点而设计出来的280d型炮弹连续命中后,“阿贾克斯”号与“阿基里斯”号轻巡很快便步了旗舰的后尘。

    与雀跃着欢呼胜利的部下们不同,朗格斯道夫舰长的眉头却锁得更紧了,这一战虽然出乎意料地取得胜利,而且还是3:0的全胜。可是“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袖珍战列舰的上层建筑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8门副炮当中仅剩2门可用,官兵死伤超过200人,一些岗位甚至不得不让伤员坚持工作。更要命的是,“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的最大航速下降到了24节,可以说英国人虽然损失了三艘巡洋舰,但他们的目的还是基本达到了

    在为英国同行的勇气和牺牲精神所深深震撼的同时,知道危险的朗格斯道夫舰长再也顾不得他的绅士风度了,急匆匆地下令马上离开战场,但没过几天。航速下降的“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就又被一支英国人的舰队追上了。

    经过一番激战后。英舰一沉两伤被迫撤退,而且途中伤势较重的那艘也没能救得下来而沉入海底,但这时的“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袖珍战列舰已经损失了一半的柴油机,最大航速下降到了不足18节。这也就是说。哪怕碰上了英国人的老式战列舰。“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袖珍战列舰也别想逃得了了

    怕什么就来什么,没过几天,以英国皇家海军“马来亚”号(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为首的一支大舰队追上了他们。为了节省炮弹,更为了搞清楚袖珍战列舰上的技术机密,英国人发出电报,要求“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立即投降。

    舰上的德国海军官兵都知道包括装甲、炮弹、雷达都决不能落入英国人之手,刚刚被柏林提升为海军少将的朗格斯道夫舰长自然更加清楚,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牺牲,他还是决定接受英国人的劝降,只不过投降的只是军舰上的人,而这艘军舰却会随他一起自沉在这片远离故乡的大海之中

    这时舰上的一位年轻军官却跳出来表示反对,“我们还能战斗,为什么要投降?战列舰又怎么样?我们的c型弹具有超强的穿甲能力,只要距离拉近到两万米以内,战列舰的装甲一样可以打穿!”

    朗格斯道夫舰长有些厌恶地看着那个名叫汉克的军官,汉克是一位狂热的纳粹党人,与他这个传统的海军军官各方面都很不对路,现在见汉克又跳出来像小丑一样地张牙舞爪,朗格斯道夫舰长冷哼了一声道,“就算能够击穿敌舰的装甲,但是区区280口径,又能有多大威力,怎么可能将那么大的一艘战列舰击沉?而我们的军舰只要挨上一发敌舰的15英寸炮弹就会完蛋,何况敌人一共有7艘军舰,无论如何也赢不了,为什么要让大家白白牺牲呢?”

    汉克却梗着脖子叫道,“只要我们可以杀死杀伤哪怕一个英国佬,我们的牺牲就没有白费!只要我们可以消耗哪怕一枚英国人的炮弹,我们的牺牲就没有白费!就算我们全都牺牲了,只要我们的战友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我们的牺牲就没有白费!”

    “你、你哪里还像一个海军军官?”,气急的朗格斯道夫舰长指着汉克训斥道。

    “中国人的海军和陆军一样是土包子,但他们却能以弱胜强,打得英国人不敢再派大型军舰前往远东;而您这位优雅有风度的海军少将阁下,现在却想着投降!我宁可没有风度地牺牲,像陆军的战友一样死在血泊和污泥之中,战后连尸体都难以辨认,也不要像一战时的老前辈那样,干干净净地列队投降!”,汉克毫不畏惧地顶牛道。

    听汉克说到中国海军,朗格斯道夫海军少将原本不屑和厌恶的表情终于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他们这些正统的德国海军一直都很难理解中国海军就那么一点实力,究竟是如何打得不可一世的英国皇家海军痛不欲生的,现在曾经去过中国担任教官的汉克却似乎说出了他们之所以强大的根源,军人愿意为了他们的国家牺牲一切,不光是生命,甚至还有军人最为看重的荣誉,这实在是难以想象的

    “全体准备战斗!”,朗格斯道夫海军少将终于决定抛下自己最为珍视的军人荣誉,为了德国牺牲一切。而一旦丢下原则之后,这位经验丰富的海军将领显然比他的部下更加狡猾,他居然想出了完全不符合德国人特质的诈降之计,由于德国人一直以来给人的古板形象和西方海军普遍看重荣誉的传统,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英国海军也被骗过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七章 与敌同沉

    不过,英国人并没有像当初的日本人那样将旗舰开出来受降,而仅仅只是派出来了一艘轻巡洋舰,这样一来“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便不可能太过靠近“马来亚”号战列舰了,不过舰上的炮手相信即使是在12000米左右的距离上、齐射的话也至少能中一发,只是是否能够命中要害部位那可就不好说了,而且在这个距离上能否击穿英国战列舰最坚厚的几处装甲,即使是汉克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但是朗格斯道夫海军少将既然已经决定一战,就不会再更改主意,为了增大胜算,他还打算将舰上的2座4联装鱼雷发射管也给利用上,“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在此次携带的鱼雷都是经过中国改进了的氧气鱼雷,尽管口径不如日本的610那样丧心病狂,但威力依然无比可怕,哪怕是战列舰,挨上一发也至少得回船厂修上一两个月,两发的话很可能就直接沉没,如果连中三发,那就更是死定了

    发现前来受降的英舰并没有挡在鱼雷的航行路线上之后,朗格斯道夫海军少将松了一口气,要是挡着道的话,那么最多只能打沉一艘轻巡,大家的牺牲就没那么值得了。对于自己居然冒出完全不符合海军传统的想法,朗格斯道夫舰长不禁暗自有些好笑地想道,“那些中国人的价值观,竟然也不知不觉影响到我了啊!”

    出航之前德国海军的内部测试结果显示。改进版的氧气鱼雷将原来最主要的两大缺陷(易自爆,易偏离。)都解决了之后,不但精度和可靠性大大提高,而且因为不会出现提前自爆而给敌人示警的情况,其航迹不明显的优势得以充分体现出来,对于相对笨拙的大型军舰来说,即使舰上有人眼尖发现了,一般来说也根本来不及进行规避。命中与否全看运气。如果由潜艇发射(注1),敌人根本防不胜防。

    可是对于水面舰艇来说,一方面距敌不可能太近,另一方面敌舰在战斗状态下肯定会不断作出各种规避炮弹的机动。因而鱼雷的精度简直就是无限趋近于零了。除非发射的距离足够多。而目标也同样很多,才有一定的命中几率。所以之前的战斗中,除非是目标已经不能动弹了需要发射鱼雷以更有效率地击沉。“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袖珍战列舰上装备的8根533鱼雷发射管基本就没有派上过用场,但是现在敌舰以为“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投降了,即使它们还在航行,也不会像战斗中那样进行难以预测的变向机动,命中的难度自然大幅下降,那就很值得赌一赌了

    由于之前的破交任务和两次战斗中的“补刀”已经用掉了部分鱼雷,现在发射的八条鱼雷已经是舰上最后的储备了。不过以鱼雷发射管超长的装填时间,即使有多余的鱼雷,在单次战斗中也别想再用上,之前朗格斯道夫只留下一轮发射所需的鱼雷备用,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大约8分钟后,英军的旗舰“马来亚”号战列舰突然升起了滚滚浓烟,英国人凭借丰富的海战经验,立即意识到是中了鱼雷,但由于思维的惯性,英国人的第一反应居然是附近有德国潜艇,直到“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袖珍战列舰看到“马来亚”号战列舰升起的烟柱后开火炮击,他们这才意识到自己被人耍了,对方利用诈降赢得了使用鱼雷进行偷袭的机会

    怒不可遏的英国人当即开炮还击,誓要将卑鄙无耻的敌人全部消灭,但这个时候“马来亚”号战列舰上不但烟越来越浓,而且舰身开始倾斜,航速也急速下降,英国人这才意识到,“马来亚”号战列舰所受的创伤远比他们以为的要严重得多。最后,虽然英国人进行了几近完美的损管处理,但一下子被三条533氧气鱼雷命中的“马来亚”号战列舰终究还是没能摆脱沉没的噩运。

    但战列舰就是战列舰,在沉没之前“马来亚”号战列舰上的381巨炮对偷袭自己的凶手进行了报复性的还击,仅仅一轮炮击,就将满载排水量超过16000吨的“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袖珍战列舰彻底摧毁,结果后者反倒更早地沉入了海底

    “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袖珍战列舰虽然出航后没过多久就永远地沉入了大海,但它依然成为了德国海军的骄傲,因为它不但出色地完成了远洋破交的任务,而且还先后击沉了1艘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极大地提振了德国海军的信心。深受鼓舞和感动的小胡子更是借此发表演讲,进一步煽动德国民众的战争热情

    而这一战如此惨烈的结果也令之前妄想着“祸水东引”的法国政府清醒过来,开始进行全力备战,但这个时候,一个大事件的发生再次震惊了世界:苏联继兵不血刃地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之后,又对芬兰提出了领土要求,遭到严辞拒绝后更是悍然派兵对芬兰发起了突然进攻,苏芬战争由此爆发!

    注1:不过由于旧式潜艇航速太慢,在海上除了预先打埋伏、根本就没有攻击到敌军作战舰艇的机会,至于潜入军港内偷袭停泊舰船,又因为小胡子担心氧气鱼雷的实物被英国人得到后予以仿制,而不允许使用氧气鱼雷(也就是说,氧气鱼雷只准在即便偶尔哑火沉入海底、敌人也没办法打捞的深海区使用。),所以改进型氧气鱼雷的真正威力,还是到了后来水滴形潜艇形成战斗力后才充分体现出来(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八章 苏芬战争(上)

    ps:感谢书友“ztz2019”的打赏和书友“玄睛”与“李老老爷子”投出的月票,继续求推荐票_

    芬兰在1808年被沙皇俄国征服,成为了俄国的属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作为俄国的对立面一直支持芬兰的独立斗争。俄国十月革命后,芬兰政府立即于1917年12月6日宣布独立,虽然由于德国战败,德国扶持的黑森亲王弗里德里希卡尔没有能成为芬兰国王,但德国和芬兰的关系一直很紧密。

    而相应的,芬兰和苏俄以及后来的苏联则一直关系冷淡。1918年初,苏俄的一些武装人员参与了芬共所领导的武装起义,遭到芬兰政府的镇压;1919年5~6月,在外国武装干涉苏俄期间,芬兰则派兵参加了尤登尼奇白军对彼得格勒(当时还未改名为列宁格勒)的进攻;1921~1922年,数千芬兰人参与了苏联卡累利阿地区的暴乱,被苏联视作芬兰对该地区存有领土野心。这些历史纠葛给两国关系投下了阴影,芬兰始终把苏联视作宿敌,而苏联也一直担心芬兰成为西方列强进攻苏联的跳板。

    在国际形势相对平静的1932年,苏芬两国调整了相互关系,签订了《苏芬互不侵犯条约》。条约规定,双方保证互不侵犯现有边界,避免任何指向对方的侵略行动。条约还宣布:双方“将始终致力于以公正的精神解决它们之间的任何性质或任何根源的争端”。这项条约一度缓和了两国之间的矛盾。1934年又进一步确定此协定为十年有效。但是,为了与苏联抗衡。西方列始终保持其在芬兰的存在,因此苏联对这一条约的效力还是缺乏信心。

    芬兰独立以后与西方各国长期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并接受了它们的军事援助。1935~1938年,英国向芬兰提供了价值211亿芬兰马克的武器装备;德国为芬兰空军援建了广泛的机场网; 英、德两国的军事教官一直帮助芬兰培训军官;在西方专家的支援下,芬兰在卡累利阿地峡修建了以曼纳海姆的名字命名的坚固防线。

    芬兰亲近西方的动向进一步引起了自认为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之中的苏联的警惕。1939年春,苏联主动与芬兰举行秘密谈判,以此试探芬兰人对东西方阵营(这里的东方指苏联)的态度。

    在谈判中,苏联代表直截了当地提出在第三国可能东犯并且经过芬兰入侵苏联的情况下,苏联利用芬兰领土迎击来犯之敌的要求,并且还表示苏联希望获得在芬兰湾的某些岛屿上设防的权利。结果都被芬兰拒绝。这令斯大林更是对这根抵在苏联心腹要害(从芬兰出兵可以直接威胁到苏联的第二国都列宁格勒)上面的毒刺愈发难以容忍,但由于当时国际形势对苏联十分不利,因而苏联人并没有轻举妄动。

    直到1940年11月15日,苏联和纳粹德国签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条约中在两国之间的东欧国家中划分势力范围时将芬兰划归苏联之后。苏联人这才放下心来。开始准备对芬兰动武。但由于需要时间来消化新占的波兰东部和其后不战而降的波罗的海三国,加之苏联这时也并没有吞并整个芬兰的计划(注1),所以苏联人还是决定先礼后兵。

    苏联于1941年1月5日邀请芬兰政府代表赴苏谈判。谈判于1941年1月11日在莫斯科开始。在这次谈判中。苏联除建议苏芬双方签订互助条约,共同保卫芬兰湾外,还进一步提出了割让和调整芬兰部分领土的要求,即要求芬兰把卡累利阿地峡(这是谈判的关键,苏联得到这块土地后,列宁格勒就不会直接暴露在敌人的兵锋之下了。)的苏芬两国边境北移40公里,把芬兰湾内的几个?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