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7部分阅读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7部分阅读

在抗战初期的国军之中普遍存在,能够吸取教训纠正过来的将领,就会在抗战中脱颖而出,像刘峙这样改不过来的,就只能被历史所淘汰”

    本来这时国军虽然陷入被动,但如果刘峙及时从正面阵地抽调精兵反攻丢掉的侧翼阵地,那么至少可以再坚持一段时间,然而刘峙却惊慌失措地丢下部队一口气向北逃窜数百里,此时还在与红十五军激战的十万国军顿时全傻眼了

    “刘峙的第二个弱点,就是应变能力与心理素质极差,一旦遇到自己没有想到过的变故,立刻就会陷入慌乱之中,而慌乱的情绪又会放大恐惧,使其干出平时根本不可能做出来的蠢事”,胡卫东轻叹道,随即传令全军所有部队立即全线出击,原本表现十分顽强的十万国军顿时土崩瓦解,纷纷丢下武器装备四处逃窜,逃不掉的就直接丢下武器投降,仅仅这一天里面红十五军就抓了好几万的俘虏,缴获的武器弹药更是不计其数

    就在胡卫东准备乘胜追击进一步扩大战果的时候,却接到报告说国军第十八军距离战场已经不到五十里,不禁微微蹙眉,命令全军暂时放过刘峙的残兵,集中兵力先对付国军的王牌——第十八军,这支劲旅历史上可以说是解放军的苦主,而且就像小强一样总也打不死,直到淮海战役才总算将其歼灭,但没过多久,重建不久的十八军又在金门狠狠咬了解放军一口,开了解放军成建制被消灭的先河,所以胡卫东一点也不敢大意

    第三十七章 断 后

    感谢书友沉木渔乡的再次打赏_

    这样一支部队,由不得胡卫东不重视,但十八军的战地指挥官、副军长罗卓英现在同样是骑虎难下,本来以为急行军赶到战场可以在战事胶着的时候给敌人捅一刀,谁知刘峙的十万大军竟会败得如此之快,现在反倒成了自己这三万多人主动凑到新胜后士气高涨的敌军优势兵力面前送死(由于刘峙先前的威名,令十八军上下普遍高估了红十五军的实力。)

    “副座,赤匪势大,恐难力敌,不如速退。”,第十四师师长霍揆彰劝道。

    罗卓英深以为然,正要下令撤退,十八军头号主力十一师的师长黄维却圆睁虎目大喝道,“副座万万不可,赤匪素有铁脚板之称,非我军所能及,我军若退,敌军尾随追来,必不能脱,到时我十八军上下尽为敌俘矣。与其如此,还不如坚壁死守,以赤匪低下的攻坚能力,数日内决不能下,其间可电请委员长派来飞机支援,赤匪必然解围而去,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有痛歼敌军的机会。”

    “这太冒险了,这支赤匪和以往的都不一样,似乎极其擅长攻坚,我们留下只怕反而遂了他们的意,不过留兵断后的确是必须的”,罗卓英沉吟道,但全军留下都危险万分,何况只是分出来的一部分兵力?断后好听一些,其实根本就是延缓敌军追击的弃子,又有谁肯担此重任呢?

    “我留下吧。”,一个年轻的团长慨然道,但面上却尽是玩世不恭的笑意。

    罗卓英一看,原来是十一师第六十六团的团长胡琏,此子虽然还不满二十八军,却极得陈诚的看重,现在就此交待掉了,实在有些可惜,但他又哪有更合适的人选?于是胡琏便带着他的六十六团留了下来

    “时间太短了,不过即使是野战工事,应该也足以对付那些赤匪了,他们即便有很多大炮,也未必舍得用太多炮弹吧?”,胡琏想着嘴角不觉绽出一丝笑意,这一战他要是能够击退敌人,必然会闻名天下,到时候也就不必再当这个小小的团长了吧?

    胡琏的自信并非没有依据,他的六十六团总兵力超过三千人,本来就是十一师战斗力最强的几个主力团之一,留下之前他又向罗卓英要到了不少大炮、自动武器和一些精兵,现在的六十六团已经是一个兵力超过五千人,火力接近于国军一个师的加强团,再加上有他胡琏的出色指挥和六十六团冠绝国内的土工作业能力,胡琏对于挡住敌军几天有着十足的信心

    “来得这么快?”,听到炮弹呼啸声的胡琏不禁一惊,但却并没有陷入慌乱,反而冷笑一声,“不过很可惜,我们的工事挖得更快”

    考虑到此役我方兵力占据绝对优势,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伤,红十五军的首次进攻还是采取了“炮火准备——步兵冲锋”的老战术,一阵硝烟过后,为数八百余人的红军突击部队在冲锋号的鼓舞下奋勇冲向小山丘上的敌军阵地,其后还跟着一个两千余人的主力团

    “已经很近了,为什么敌人还不开火?”,胡卫东突然感到一阵心悸,正要命令突击部队后退,却见敌人的阵地上不计其数的自动武器突然同时开火,交织出一片片密集的火网,距离敌军前沿阵地仅仅100余米的红军突击部队连趴下都来不及,就成片地被扫倒在地。虽然胡卫东之前教过部下如何在敌方的强大火力下保存自己,但一来此战优势太过明显,大家多少都有些轻敌,二来有些东西,没有亲身体会一下,是永远学不会的。但可惜的是,这几百个红军指战员,却大多再也没有机会检验他们的心得了

    “雷厉,我当初所教的战术你们这么快就都还给我了?”,胡卫东怒不可遏道,他所传授给部下的步兵战术是历史上人民军队浴血奋战了二十多年才总结出来、并在抗美援朝中发挥了奇效的,能够在不太影响己方火力发挥的前提下,大幅度地减轻敌军火力对自己的伤害,就拿冲锋队形来说,是以一发迫击炮弹最多只能炸到一个人、一发105榴弹最多只能炸到两个小组(6人)、对步兵杀伤力最大的侧向机枪火力也最多只能打掉半个班为基本要求的,但大家明明在训练中已经都练熟了,到了实战中却还是不能严格执行,也不怪胡卫东要生气。这还只是最基本的战术,若严格要求的话,根据敌人火力、兵力与战斗力的不同,这些战术也要随之灵活变化,那岂不是更加做不到了?

    “军长,再给我们一次机会吧,这次是轻敌了”,几乎连一个敌人都没干掉就损失了几百名部下的老独立师的主力团一团团长雷厉摘下帽子抓在手中,狠狠地捶着自己的大腿说道,

    胡卫东面色一肃,沉声道,“那就再给你一次机会,炮兵会进行不停息的攻击支援你们,如果还是拿不下阵地,就别回来见我!等等,我再加强一个营给你,这次的敌人似乎很不一般”

    雷厉不禁心中一热,由于基础较差加上经验缺乏,当初民兵队的老战士之中仅有他当到了团长,他无论如何也不能给老首长丢脸!为了突破敌人的火力网,需要更多的兵力,雷厉这次将全团剩下的两千多人(胡琏阵地选择得很好,红十五军的优势兵力无法展开,最多只能同时派出一个团的兵力进攻六十六团,否则人员就太密集了,在敌人的大量自动火力面前形同送死。)全带上了,反正只要突破敌军阵地,军长一定会适时进行火力支持并派兵增援的。

    然而,与上一次敌人一直隐忍不发不同,这次他们距离敌人还有两千多米的时候,从敌方阵地上突然打出一连串的各式炮弹,落点相当精准,一下子就炸倒了上百人,突击部队的士气顿时受到了不小的打击。但这时雷厉他们已经无路可退,只有奋勇向前,为死去的同志们报仇!

    第三十八章 歌声嘹亮

    这时,胡卫东已经检查过所有野炮的参数,当即下令道,“野炮无限制急速射!打到炮管发红为止!山炮迫击炮立即前移,随时准备接管支援火力!”

    75口径榴弹的杀伤力对这个年代的中国军队来说还是非常强大的,胡琏虽然骁勇,一时间也被炮火压得抬不起头,嘴里嘟囔着骂个不停,“他娘的,这些赤匪怎么有这么多大炮?感觉咱们成了赤匪,他们才是国军”

    野炮过后,前进到有效射程的大量山炮和迫击炮也先后发出了怒吼,虽然威力稍弱,但却比野炮更多,发射速度也更快,在如下雨般落下的炮弹连续轰炸下,国军虽有简陋却很合理的野战工事可以依托,也还是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刚才暴露了的炮兵阵地更是全被胡卫东测出方位后指挥炮兵打掉了,伤亡之中有将近一半都是炮弹殉爆所致,而轻重机枪也是红十五军火炮重点照顾的对象,一会儿的工夫就折损大半

    突然,本就已经一脸紧张的胡琏脸色再次大变,因为他发现敌人的步兵已经开始冲锋,但敌军的炮火却仍未停息,完全不顾可能造成的误伤,显然这是一种全新的战术,如果不想出办法遏制的话,敌人必然会一口气冲进自己的阵地,那时士气一垮,可就要兵败如山倒了

    “曹金轮,全体上刺刀,反冲锋!”,胡琏面目狰狞地大吼道。

    “是,团座!”,六十六团的团副曹金轮高声应道,言毕深吸一口气,将雪亮的刺刀安上,大叫道,“全体上刺杀,跟老子冲出去,杀赤匪啊!”

    上千名国军官兵冒着炮火奋勇冲入红军阵中,与其厮杀在了一起,红十五军的炮兵一下子就傻了眼,如果继续炮击,那误伤就太大了,只能停止开炮,干看着突击部队与冲出阵地的敌人浴血厮杀。

    按理说红军一向以刺杀白刃见长,但红十五军毕竟是新拉起来的队伍,虽然技战术上更为先进(解放军白刃刺杀的技战术是从小日本那里学过来的,而且有所改进,较之这个年代的白刃刺杀技战术,有着明显的优势。),却大多缺乏刺刀见红的经历。而与他们交战的国军第十八军第十一师第六十六团又是国军之中极为罕见的异类,他们非常擅于白刃刺杀(注1),而带头冲锋的曹金轮更是身经百战的猛将,远非刚刚提拔上来的雷厉可比,结果没过多久,冲上去的红军就像赶鸭子一样被撵了下来,如果不是有炮火及时支援,这两千余人只怕会被尽数挑死在这个小山坡上

    “红军居然在白刃战中打输了,难道你们不觉得丢人吗?雷厉呢?不敢来见我吗?”,胡卫东脸色铁青地怒道。

    “团长牺牲了这次的敌人与以前的不一样,冲起来完全不要命,刺刀尤其狠”,一个年轻的战士带着哭腔说道,很显然他的心理已经受到了很大创伤。如果在其他部队,这种士兵很可能一辈子都会一直萎下去了,好在红军有政工人员,有的是办法恢复战士的斗志

    但是,为了消灭这区区几千人,红十五军已经牺牲两千多人,还耗费了大量珍贵的炮弹,却依然无法踏进敌人的阵地一步,这一仗是否还有必要再打下去?不光是下面的人开始动摇,连胡卫东自己都有些犹豫了,但这个时候他却听到有人唱起歌来

    只见毛泽覃凝视着那个被鲜血浸透了的山岗,高唱道,“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很快,全军的指战员们都不自觉地跟着唱了起来,“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他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歌声很快就传到了国军阵地,胡琏顿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虽然国军连胜两次,但在红军凌厉的炮火下,他们的伤亡并不比红军少多少,再来几次他这么点人就得都拼光了,但即使为了面子,胡琏也会坚持到底,直到敌军退去或是自己战死,尽管想到自己空有一身才具却功业未立,心中多少有些不甘

    曲调激昂的《国际歌》瞬间鼓起了红十五军上下的战意,胡卫东又想起国军“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传统,终于下了决心再攻一次,并同意由毛泽覃带着特务团担当主攻。这一个小插曲令胡卫东突然想到了最适合毛泽覃的岗位,“平时以身作则,战前擅于鼓动,战时身先士卒,这不正是政委最需要的三项能力吗?”

    鼓动士兵时毛泽覃很热血,但真的开打了,他却显得很冷静,一旦炮火支援出现间隙,突击队员就在他的命令下全体卧倒转为匍匐方式前进以规避敌人的机枪子弹,从而大大降低了伤亡。

    “这一次的似乎比上次更难对付”,胡琏心中一紧,但眼见敌人渐渐逼近而落下的炮弹却反而越来越多,还是不得不再次下令道,“上刺刀!”

    “手榴弹,1、2、3,扔!”,毛泽覃虽然被硝烟挡住了视线,但身经百战的他在炮弹爆炸声的间隙中听到敌人的叫嚣声越来越近,立即算准时间下令,几百枚手榴弹几乎全都在敌人上空爆炸,顿时炸翻了一大片,胡琏还来不及心痛,就听到对面又传来一声命令,“冲锋枪!”

    注1:历史上后来抗战与解放战争期间凶名赫赫的“老虎团”第33团就是从六十六团中抽出一部分老兵作为骨干组建起来的,更是将这个特长发挥到了极致,在大王庄一战与解放军两个主力团对拼刺刀,双方都几乎打光了,附近的国军一个团看得心胆俱裂,一枪没放就直接向解放军投降了

    第三十九章 力排众议

    一阵炒豆子一样的响声过后,侥幸没被手榴弹炸死的国军官兵立时被暴雨一般的冲锋枪子弹如割倒的稻草一样打翻在地,特务团的尖兵们一下子就冲上了之前屡攻不下的敌军阵地,七百余支冲锋枪如同割麦子一样将视野中的国军官兵成片地打倒,来到阵地前沿激励士气的胡琏也不幸被两颗子弹打倒在地,至于团副曹金轮,虽然他确实勇猛,却也因此受到了红军火力的重点照顾,不久之后同样受伤被俘

    团长与团副都失去了指挥能力,令原本还能顽强抵抗的国军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再加上此时国军的自动武器也因为炮火破坏(光是胡卫东自己就打掉了十余挺机枪)、机械故障以及一些技术性问题而大多无法正常使用,内外交困的国军又如何能与火力强大而又士气如虹的红军抗衡?再加上这次胡卫东还另外调了两个营的精兵随后跟进支援,因此当特务团夺取敌军前沿阵地后,红军不但在火力上、甚至在兵力上也占据了优势,国军再怎么凶悍,毕竟也不是铁打的,见到大势已去,陆续有人放下了武器

    歼灭六十六团一役独立师可以说是虽胜犹败,虽然经过三次攻击终于拿下山头全歼了五千多人的一个加强团,但独立师不但为此消耗了大量炮弹,更牺牲了2479名红军战士,其中老红军371人、党团员1126人,这可都是红十五军的骨干啊!而且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所得的缴获却很有限,以一个团的规模,再加强也不会有太多的好装备(相对于红十五军现在的规模来说),何况其中大部分还都被红军的炮火打了个稀巴烂,难怪伟人一向都最反对打阵地战了

    不过,在得知这支敌军是国军第十八军第十一师第六十六团,团长名叫胡琏而且已经受伤被俘之后,胡卫东的脸上一下子就多云转晴了。胡琏虽然现在还只是个团长,但后来可是令刘帅、粟大将这两位大牛都吃过大亏的牛人啊,考虑到他的上头还有一个既缺乏军事才能又喜欢瞎指挥的花生米,再加上几乎没有一次不泄密的情报系统,以及完全糜烂的政治经济、还有“不动如山”的所谓“友军”,胡琏真正的实力只怕比其历史上表现出来的还要强得多

    虽然解放战争时期的胡琏堪称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反赤分子,但现在他不过只是一个年仅28岁的团长,而且还是贫农出身,未必就没有拉过来的可能。再说,即便拉不过来,胡卫东也不想看着这位未来的骁将早早地死在这里,而没机会在抗日的战场上一展长才。只是胡琏伤得不轻,康泽短期培训出来的那些医护人员水平又实在不行,最后还是以前当特种兵时学过一些外伤急救方法的胡卫东亲自为其进行手术取出了弹头,才保住了胡琏的性命

    话分两头,虽然消灭六十六团的战斗中红?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