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弄潮 > 弄潮第468部分阅读

弄潮第468部分阅读

    虽然只是三天时间,赵国栋回到昆州时却犹如换了一个世界,整个心境似乎都发生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倒不是因为自己可能存在要离开滇南,而是一种觉得自己可以抱着一种更进退有度的心态来面对这一切,去发改委又如何,到安都又如何,留在滇南又如何?

    到发改委就不说了,能够登堂入室一窥整个国民经济规划的堂奥,能够在号称小国务院的发改委里沐浴阳光锻炼磨砺,哪怕只是一年半载,那都是一个其他任何位置都无法相提并论的机遇。

    到安都,能够掌控一千多万人的大都市命运,能够坐拥如此庞大的社会人力资源,如何让安都成为内陆地区一颗璀璨生辉的皇冠上的明珠,这是何等令人热血的壮举?可以说能够参予这一进程,此生无憾

    留在滇南,赵国栋一样满意,2006年必将是滇南蓬勃崛起的一年,国家战略的调整倾斜,滇南内部人事架构的稳定成型,滇南也将迎来一个辉煌火热的时光,可以预见得到,滇南这块热土一跃成为西南经济发展高地的趋势不可阻挡,能够为滇南的崛起而出一份力,一样是荣耀无限。

    目标前八,兄弟们请给力

    第二十二节 砥定

    赵国栋的精神面貌变化就连省委里边的不少人都觉察到了。

    “国栋部长,春捂秋冻,人年轻就是好啊,昆州气候虽然四季如春,可你这穿得也太单薄了吧?就一件t恤,看着我背心都在发凉,真是不一样啊。”

    黄梦真夹着包从会议室门外走进来的时候,赵国栋也刚到,这位作风干练脾性刚烈的宣传部长很符合赵国栋的胃口,而黄梦真也对赵国栋印象相当好,当然这可能也与两人都和蔡正阳保持着密切关系这个缘由在里边。

    “嘿嘿,黄部长,这也是习惯了,在安原那边,这个时候还经常春寒料峭,我可不敢要风度不要温度,但昆州这边的气候我的确觉得太舒服了,基本上就用不上厚实衣物。”赵国栋笑着回应道:“前几天去京里参加一个老下属的婚礼,嘿嘿,那京里边室外温度可够意思,让你恨不能肋生双翼一下子飞回昆州来,那味道,让你有身处两个世界的感觉。”

    今天的常委会两人都来得比较早,甚至还抢在了秘书长商无病的前面,直到两人寒暄了几句之后,商无病才提着黑色的大皮包疾步走进来,看见赵国栋和黄梦真正说得乐呵,也是一怔:“哟,你们两位怎么来这么早?”

    “商秘,不算早吧,新年的第一个常委会,再怎么也得勤快一点不是?”赵国栋笑嘻嘻的道:“看你这大包小包的提着,我看今天这常委会耗时不短吧?”

    “唔,国栋,第一个常委会,想也想得到啊,虽说正阳书记不喜欢开长会,但是这第一个会,基本的程序还是得讲究不是,收收心,谈谈今年的基本工作思路,大家也都得就自己的工作说一说,然后两个比较重要的会议精神要传达下来,按照正阳书记的意见,恐怕大家也要就这两个会议精神谈一谈,形成会议纪要。”

    商无病点点头,“估摸着今天常委会得往中午里开,梦真、国栋你们两位部长可得有点心理准备。”

    “哦?开年第一个常委会就要传达会议精神,还要讨论,什么会议内容?”黄梦真好奇的问道。

    “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课题,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和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抉择,因为文件精神也刚下来,正阳书记觉得这个学习精神很符合我们滇南目前的需要,本来是打算要在这个会议过后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都要就这个学习内容进行讨论学习,提出切合各自实际的设想来,但是这文件刚下来,正阳书记觉得还是现在常委会上议一议,让大家有一个初步印象,下去之后各自要像省委常委会拿出自己的意见来,最后由省委办公厅统一来把关形成意见,落实到各局行各地市州党委政府。”

    商无病坐了下来,把手中的大提包搁在案桌上,“这是中央政治局刚学习完的会议内容,很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性,正阳书记觉得必须要尽早尽快的落实下去。”

    “产业结构调整趋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倒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啊。”赵国栋笑了起来,“中央现在也开始重视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了,这是一个好兆头啊,不过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上,也应当注意合理合法有序的推进产业结构转移,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能搞好高骛远。”

    “你这话说得太含糊了吧?”商无病摇头,“正阳书记的意思是恐怕大家要结合自己的工作谈一谈想法。”

    “那还有一项工作呢?”黄梦真紧接着问道。

    “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现在各级媒体都在热炒这个,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年前就专门研究了这个课题,现在又正式以文件下发,并公开发表在媒体上,要求各省认真研究这个意见,结合本地实际立即开展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掂量了一下,这一次中央和以往对三农工作的态度不太一样,以往是调子拔得很高,但是并没有具体的要求、政策和措施出台,这一次不一样,那是一条一款都有真东西,像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体制保障,等等这些都是以往未曾提及过或者语焉模糊之处。”

    商无病看样子也是很是对中央这一次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见进行了一番研究,很有些感触。

    “中央对三农工作也的确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意见出来了,以往都是泛泛而谈,要求各地根据自己情况来开展工作,这往往容易形成一种惯性思维,大家也就按照以前老一套运作起走,对于解决农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依然没有能够提升到一个战略高度来看待,但是农村、农业、农民这所谓三农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国内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潜在问题了,城乡二元化的界限越来越明显,城乡差距越来越大,无论是从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本质来说,还是从确保社会稳定的现实来说,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甚至可以说不能容忍情形,如果不及早布局,不切实花大力气来解决这些问题,那我们改革开放就有可能陷入困境。”

    黄梦真的这一番话也让赵国栋顿时刮目相看,以往虽然有也知道这位宣传部长是市委书记出身,理论素养也相当不错,但是并没有太多的深层次接触,但是今天这一番话足见此人的观察力和领悟力,能够清晰看到三农工作日后可能给社会进一步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说明此人平时工作并没有停留于自身分管的领域,也没有停留于表面,那是真正花了一些心思作观察调研的。

    张保国今天也来得比较早,在门口就听见了三人的讨论,他微微停留了一几分钟,假作抽烟休息了一下,实际上也是在听室内的三人探讨,连省委办公厅主任邀请他入室也被他拒绝了。

    商无病是很有些理论造诣的,这一点张保国和他打交道几年也清楚,黄梦真倒是很有点新的发现,这个女人性格骁悍刚烈,能当过市委书记的,自然都得有点强势气质在里边,但是对时局和形势把握得如此准确也还是有些出乎张保国的意外,中央传递过来的信息让他这个省委副书记首先感受到了情况的变化,解决三农问题已经被正式列为了重中之重的现实问题,而不是像以往那样提得很响,但是落在实处却湮没无声了。

    赵国栋对这个问题的阐述也很深刻,他更多的是以组织部门如何来保障和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创举性工作,这说明这个家伙对于这个问题早就有深刻的认识,而且早就有前瞻性的准备,能够一下子提出这样一个设想来,不是凭空就可以想象出来的。

    张保国轻轻叹了一口气,蔡正阳能以一种貌似喧嚣实际平稳的手法解决掉滇南人事问题,麾下没有几个像样的干将是不可能的,从现在看起来似乎蔡正阳也是一直在等待着一个机会来解决问题,一直到赵国栋到来,也就是说也许是在前一年蔡正阳也许就预计到了赵国栋或者说相当于赵国栋这样的角色到来?想到这儿张保国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那蔡正阳的隐忍力和伏手的本事未免也太强悍了。

    所谓的陶张宋联盟似乎变得更加虚无,如果和陶和谦一样一味死钻牛角尖儿,只怕还会更不可收拾,张保国自我解嘲般的笑了一笑,把烟头捺熄,这种局面似乎自己也该主动求得一个变化了。

    蔡正阳搁下电话,有些疲倦的靠在沙发里,半晌不语。

    有时候真的很难说世事的变幻,赵国栋西来到滇南,这一年里也算是把自己完成了人事组合的最后一击,为滇南随后两年的发展也算是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如果赵国栋能够在留下一年,这种情况会更稳固,可是……?

    蔡正阳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调整得过分频繁也未必是一件好事情,而蔡正阳也觉得赵国栋先前的软肋就是在组织这一块上缺乏历练,但一年时间已经证明了他的悟性和手腕丝毫不比那些个老练成精的老手们逊色,但蔡正阳还是觉得一年时间太短了一些,你很难给这个地方留下一个深刻的印痕。

    只是像到发改委这样大部委里边去历练,只怕是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诱惑,不仅仅是位高权重这么简单,而是你可以一下子站在一个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想必国栋这小子得知这一消息也是难以压抑自己内心的喜悦吧?

    问题是自己又该为这个组织部长人选犯愁了。

    第二十三节 出师

    刚才接的电话是宁法打来的,透露过来的信息虽然还不确定,但是据说是中组部的意见已经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应该是副主席的意见产生了作用。

    原来包括诸贤和凌正跃在内的中组部两位主要领导都不赞同赵国栋在这个时候位置的调整,但是现在据说诸贤已经非正式的征求了总理的意见。

    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

    如果没有诸贤思想没有转过弯来,他是绝不会违背自己的意愿的,征求总理意见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只是一个简单的程序,但是这就代表了诸贤态度的变化。

    当然,非正式也就代表着还不是直接以中组部的名义来征求意见,大概也就算是一个私下的沟通交流,其中含义却是意味深长。

    而总理似乎表示了支持,这就预示着赵国栋位置调整已经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获得了三个常委的认可,即便是中组部怕也不太可能再在这个人选问题上有什么异议了。

    蔡正阳轻轻吐出一口闷气,国栋这小子还真是走运啊,能获得文国基总理和钱越副总理的认可这在意料之中,但是副主席这边怎么会态度突然变得明朗起来,这倒是让蔡正阳颇费思量。

    副主席的态度至关重要,宁法在电话里也没有在这一点上多解释,蔡正阳也不好多问,很多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若有若无若即若离中才是真奥。

    不过宁法也提醒了自己,要考虑一旦赵国栋要离开滇南这边格局的重新安排了,组织部长谁来担任很关键,而宁法口吻中也似乎暗示了除了赵国栋之外,滇南还将有重大调整,这就有些更让蔡正阳琢磨不透了。

    谁还会动?当然不会是自己,那会是谁?

    赵国栋看了一眼案桌上的东西,抱臂沉思,中央同意关京山任安原省委常委,这应该是一个前奏才对,孙连平离开在即,这个时候关京山先行任命为安原省委常委,也算是为下一步动作作铺垫吧。

    如果关京山真的要接任安都市委书记,那么这个省委副书记头衔未必能一下子就落在关京山头上,这是赵国栋的感觉,根据组织惯例,不太可能在任命一个同志为省委常委几个月后就再次任命他为副书记,这显得太不严肃。

    钟跃军也一直在谋求省委常委这一步,但是现在看来宁陵市委书记入常只是一个特例,或者说只是一阵风,自己离开了,似乎也就把这个省委常委头衔带走了,现在安原省委常委重新补足为十三人,那么钟跃军就只能看孙连平离开安都之后安原这边的格局会怎么变化了。

    据说谭立峰的表现也是相当引人瞩目,怀庆经济现在紧随宁陵,已经把绵州和建阳抛在了后边,当然紧随仅仅是指位置上的紧随,在经济总量上的差距却是越拉越大。

    现在安原经济格局已经发生变化,昔日安都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安都和宁陵两大经济巨擘并立的格局正在形成,但是谭立峰现在也很得应东流的看重,而且谭立峰与秦浩然、苗振中关系也处得不错,如果关京山一旦出任安都市委书记,极有可能就会是谭立峰要冲击安都市长这一位置。

    当然要相当安都市市长却不仅仅是安原省委所能决定的,这还要取决于中央的考量,但是作为安原省委对于这样一个位置依然有着很强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关京山是来自中央直接安排这一结果之后,从某种平衡的角度来考虑,一般说来在下一任的市长人选问题上会更多的尊重安原省委的意见。

    赵国栋发现自己似乎下意识的一直在关注着安原省的情况变化,不但是经济发展和政治局面,甚至连安原省一些地市里的变化他自己都会不自觉的去跟踪了解,比如唐江的经济走势,比如荣山的经济结构调整,又比如安都市里的人事动作,这一切都会让自己有一种想要参予的欲望,可自己现在是滇南省委组织部长,而不是安原省委组织部长。

    这种有些微妙的感觉也许源于在安原的工作给自己的生命中留下了太多的印痕,也留下了太多的美好回忆,在骨子里深处,赵国栋还是觉得自己还是安原的干部,滇南虽好,奈何却不是故园,短短一年时间委实难以让自己从内心深处把自己当作滇南人。

    关京山就任安原省委常委也就意味着自己回安原的可能性基本上湮灭了,而发改委那边呢?赵国栋甩甩头,纠结啊,总说要抛却身外物,可这虚名浮利却总是抛不下啊。

    段自立悄无声息的走了进来,“赵部长,唐秘书来电话,蔡书记请您到他那儿去一趟。”

    骤然获知这个消息,虽然有一些心理准备,赵国栋还是被震了一震,半晌没有说出话来。

    “国栋,不会没有一点思想准备吧?”蔡正阳无声的笑了笑,端起茶盅抿了一口,仰起头来活动了一下自己的颈项,似乎是长久的伏案工作让他的颈椎有些发麻了。

    赵国栋和戈静关系相当密切,前一段时间又去了一趟京里边,戈静那边肯定会给他透露一些消息,只是这种事情谁也不敢笃定,即便是现在,也只能说是可能性大大增加了,但是是不是就一定铁板钉钉,谁都不敢说这狠话。

    “蔡哥,戈部长和我说了说,说东流书记一度希望我回安都,但是可能部里边觉得条件不成熟,直接否了,另外就是发改委里退了一位副主任,可能有空缺,但是戈部长也语焉不详,只说多种可能性都存在,而留在滇南继续工作的可能性最大,我也就没有深问了。”赵国栋也很坦然。

    “哟呵,这么洒脱?”蔡正阳笑了起来。

    “嘿嘿,蔡哥,不是我的,争也争不来,是我的,我想它也跑不掉,说句俗套一点的话,只有全凭组织安排了。”赵国栋搓着手嘿嘿笑着。

    “嗯,心态倒是摆得挺端正啊,这样就好,现在你也别想太多,两会之后就会逐渐明朗,我想那时候你再来琢磨你今后的工作也不为迟,不过我现在倒是想要问一问你的看法,假如,我是说假设你要离开现在这个位置,你觉得谁来你这个位置更合适,我是指更适合目前我省的工作。”蔡正阳虽然是很随意的抛出了这个话题,但是却足够分量。

    “这,”赵国栋挠挠头,“蔡哥,这恐怕不是省委能够定下来的事情吧?对于我来说,好像这个话题也太沉重了一点,我有些承受不起啊。”

    “别给我顾左右而言他,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