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弄潮 > 弄潮第424部分阅读

弄潮第424部分阅读

这固然有这样那样的客观理由,但是我觉得我们滇南还是得在自己内部找原因,今年一月你们宁陵gdp增速是多少?”蔡正阳吁了一口气问道。

    “呃,大概是百分之四十多吧?回落得比较快。”赵国栋挠了挠脑袋,在蔡正阳面前他总觉得自己还像一个学生。

    “那你们宁陵今年给自己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多少?”蔡正阳不理睬赵国栋的不好意思。

    “呃,初步定的是百分之六十增速,gdp增速突破一千六百亿,人均gdp争取破三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达到百分之二十五,争取突破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力争达到百分之三十,突破五千元。”赵国栋定了定神才道:“当然这是我们的一个美好想法,还不敢说确定能实现,只是我和钟跃军两人商量了一下。”

    第一百零五节 动向

    “美好想法?”蔡正阳目光沉凝。脸上神色却是似笑非笑,“国栋,去年中央宏观调控,宁陵经济实现逆势腾飞,今年全国经济复苏,你却设定为百分之六十的增速,还给我说只是一个美好设想?怎么还打算下调一些?”

    “蔡哥,这不一样,前年宁陵引进了多家大型企业,去年年初也还开工了多家大型项目,所以可以说是积蓄了一两年的一个涨势在去年爆发出来,实事求是地说,我们宁陵经济结构不属于中央调控范围,中央调控政策对我们影响微乎其微,从某个角度来说,还有一个挤出效应,那就是把调控范围的产业投资挤进了我们宁陵的新能源、新材料、环保产业以及旅游行业中来了,就算是我们电力产业也没有受到多大影响,而我们县域经济更多的是依靠民营资本自由发展起来的,所以影响也不大。”赵国栋解释道:“但今年不一样,增速应该要平缓许多。百分之六十已经有些高抛了。”

    “唔,这倒也是,宁陵在产业结构的确定上的确占了先机,这就是主政者的眼光问题,怎样因地制宜结合实际,但是又要能高瞻远瞩看到发展前景,在引导本地区经济发展上做到这一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国栋,这一点,你的确相当优秀。”蔡正阳面色淳和,点点头,“我为你感到骄傲。”

    赵国栋有些脸热,摇摇头,“蔡哥,宁陵的发展应该说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如果没有当初在能源部打下的基础和了解到一些最新信息,新能源和新材料这两项目前扛起宁陵经济发展大旗的主导产业绝对不会纳入我的视线,正是因为我在能源部能够近水楼台先得月,了解到这些信息,才敢拍板做出大力推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这也是一个机遇问题。”

    “把握机遇捕捉机会的能力,这是一个领导干部最为宝贵的能力,尤其是主政一方的领导这一点就显得尤为突出,把握得好,这往往可以为一个地区带来深刻的变化。”蔡正阳点点头,“你不必太谦虚了。连宁书记都很关注宁陵的发展,在年前和我电话里谈到你,他对你在宁陵这两年的表现相当欣赏,不仅仅是经济发展,还有社会民生方面的一些举措以及你在政绩观上的一些看法。”

    赵国栋心中一动,政绩观上的一些看法?

    十一月自己写了一篇杂谈发表在《人民论坛》杂志上,主要是针对目前中西部地区如何正确看待政绩观的问题,从经济增长、社会事业发展、民生需求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性的分析,以自己一个内陆地区中小城市市委书记的角度来分析应该如何正确看待gdp增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速、财政收入增速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经济增长和社会民生需求之间的关系,如何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融入到社会经济事务发展之中。

    这篇文章也是赵国栋在无意间有感而写,写好之后当时并没有在意,后来是云睿在帮助赵国栋整理办公室时无意间发现了这篇赵国栋手写的文章,在征求了赵国栋意见之后,云睿又帮赵国栋进行了一些语言上的润色,然后投寄给了《人民日报》。

    没想到《人民日报》没有刊载,却在《人民论坛》十一月出版的杂志中《特别策划》栏目中摆在了一个相当醒目的位置上。

    “蔡哥,宁书记会注意到我?南粤是咱们中国改革先锋,随便拨拉一下,哪座城市的成绩也比我们宁陵要显赫得多,蔡哥是不是在打趣我啊。”赵国栋笑了笑。坐在沙发里享受着蔡正阳秘书送上来的特制普洱。

    “要说经济发展,宁陵这两年也值得夸赞,虽然还比不上佛山、东莞,但是按照宁陵发展态势来看,要赶上它们也是情理之中,关键在于宁陵目前这种发展态势是否可持续下去,今年百分之六十增速,明年呢?会不会百分之二十,后年会不会就变成百分之十,甚至再后年就变成百分之几了呢?”蔡正阳意味深长的道:“在这一点上,我相信你也应该有所考虑,商业征信体系和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这两大体系的打造,这两步棋走得够狠够稳,嘿嘿,国栋,不简单呐,你在走一步的时候就在准备两步,是不是已经看到了三步之外?”

    赵国栋为之汗颜,蔡正阳算是把自己心思路子都给看穿了。

    说实话,他到宁陵,引进项目也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也好,那是面上的活儿,谁都能干,有点本事的也都能干得好,但是唯独商业征信体系的稳步建设和职业教育体系的综合打造,这才是他这三年中着力干的事情。

    商业征信体系建设如果成型,就能够确保五到十年甚至二十年内让宁陵在工商业的成熟化发展中取得莫大先机,一个良好的工商业发展氛围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区域经济中只会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意义。而占据了这个先机,也就基本上确立了你的不败地位。

    而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综合打造既是宁陵近期工业化的迫切现实需要,同时也是要把宁陵由农业地区向工业城市进化的长远需要,没有一批稳定、持续、大规模的经过正规职业培训的劳动力,宁陵的工业经济体系就不可能真正确立,而一个体系健全的、规范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则是确保这一切的基础,所以他才会让鲁能更多的把原本是符娟需要承担的文化方面工作接手,而让符娟把更多精力放在职业教育体系这一块的软硬件建设上。

    没想到自己殚精竭虑的两招居然就被蔡正阳轻描淡写的给点了出来,而且是如此精准,不能不说姜是老的辣,蔡正阳的眼光犀利程度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的。

    “蔡哥,我就这两把刷子,都被你给看穿了,哪还有啥两步三步这一说?”赵国栋搓着手,一副有些不好意思的模样。

    “你那篇在《人民论坛》上发表的《对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几点思考》我和宁书记都看了,我看了两遍,嗯,很有点启迪意义,民生工程和面子工程的对比,取悦于民的观点探讨,房价之殇带来的困扰,弱势群体的帮扶,这些我觉得你都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和想法。虽然未必能够在每个地方都能推广,但是我觉得至少你提出了一个很关键的东西,那就是政绩观的本质在何处,怎样从上至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发展经济是政绩,但是这是末,只有经济发展体现到了广大普通民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这才是政绩观的真正体现。”

    蔡正阳没有理睬赵国栋的谦虚,自顾自的道:“宁书记也对你的这篇文章很看好,专门为这篇文章和我通了电话探讨了一番,觉得年轻干部中能够有你这样深邃而又朴实的看法者不多见了。更多见的是浮躁浮夸之风和高调大嗓门的喧嚣,却未见落实到真正需要落实的之处。”

    “两位领导都对我这篇涂鸦这么看重,真让我有些汗颜,不过这的确是我有感而发,现在这种为了发展而发展的思路很盛行,就像蔡哥你所说的,浮躁之风盛行,很多领导干部也就迷失在其中,只喜欢看到光鲜张扬的一面,于是乎光彩工程面子工程纷纷出炉,光彩工程也好,面子工程也好,其实也就是政绩观的本质倾向出现了偏差,这些工程如果是真正把群众民生需求相结合起来,我想这就不是面子工程而是民生工程了。”

    赵国栋也收拾起了先前的谦虚,他知道再谦逊下去可能只会引来蔡哥的不悦了,在蔡正阳面前也没有必要太过自谦。

    “嗯,说得很好,国栋,看来你回宁陵这一步的确走得很好,先前我还有些可惜,觉得如果你能在能源部多呆上一两年,可能会对你的大局观更有益处,现在看来,是我有些狭隘了。”蔡正阳满意的点点头,“明天早上的飞机,我们一起去南粤散散心吧,宁书记邀请了我和你,估计文智也会参加。”

    “哦,蔡哥,是宁书记作东啊?不知道算是个啥性质的聚会?”赵国栋一愣怔之后,琢磨着其中味道。

    “一个私人性质的小聚吧,怎么,有顾虑?”蔡正阳瞥了赵国栋一眼,赵国栋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对自己亦步亦趋的赵国栋了,至少在政治上已经成熟许多了,能够想到这一点。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嘿嘿,蔡哥说哪里去了,我就一小卒,能参加这种拜访,我是无上荣幸啊。”赵国栋坦然一笑之后不动声色的道:“我也很想面见宁书记,听一听来自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动向,那对我们这些内陆地区的发展趋势大有裨益,也能为我们提供一些经验和教训。”

    第一百零六节 南粤之行

    二月的螺洲岛天气无疑是最适合的,十里银滩也好,大角湾也好,北洛湾也好,都是游客们云集的所在。

    赵国栋和姚文智稍稍落后了半步,跟随在宁法和蔡正阳身后,四个人都穿得相当单薄,踩着温软的沙滩,眺望着湾内碧绿的海水,阵阵微风拂面,带来的痒酥酥感觉很是让人有些迷醉的气息。

    作为地主,自然可以找到一处幽静而又可以尽情享受的所在,螺洲岛和邻近的几座小岛都已经进入了国内海岛旅游的集中开发时期,星级宾馆已经开始在这些条件比较好的岛屿上落足,良好的交通条件,尤其是与珠三角周边城市群近便的距离,使得拥有着优越自然风光的海岛都成了城市中产和白领阶层们最为热衷的所在。

    星期五驾车而来,星期天下午收拾东西返回,这样惬意的生活已经成为珠三角地区中产阶层们最为享受的一种小资生活一部分了。

    姚文智瞥了一眼脸上还残留着深思表情的赵国栋,显然刚才宁法的言语给他触动不小,他有些压抑不住自己内心对这个家伙嫉妒,这个家伙运气实在太好了,当然也和对方的能力和努力分不开,纵然是自己在仕途上算是相当顺利的了,但是一样有败走麦城的时候,比如自己远走南粤,但是眼前这个家伙呢?

    除了似乎在怀庆市长时略略小受挫折之外,其他几乎再没有看到这个家伙吃瘪的时候,现在更是一跃成为安原省委常委,国内政坛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虽然这个家伙似乎也在力图保持低调,掩盖他的锋芒,但是无论是媒体还是中央高层无疑都已经对这位国内最为年轻的副省级干部投予了相当关注,即便只是一个内陆省份的市委书记,但是无数的光环堆砌在宁陵头上,赵国栋还是难以避免的会暴露在光影之下。

    姚文智也不太清楚宁法怎么会在邀请蔡正阳的时候也把赵国栋附带稍上,即便是赵国栋再是崭露头角,但是对于像宁法这样在国内政坛已经是风向标一样的人物来说,赵国栋的份量也显得太轻了一点,准确的说,一个借助政策东风挂靠上的省委常委,还不足以让宁法投予如此大的关注才对。

    但是先前的一番谈话推翻了姚文智的看法,宁法书记有针对性的与赵国栋对话交流,并对赵国栋提出的问题也相当认真慎重的予以了解答和建议,甚至是抱着一种探讨性质的互动,这是姚文智从未见到过的,所以也让他难以压抑的涌起一种嫉妒感。

    赵国栋在宁法书记面前表露出来的从容淡定却又不乏尊敬的风度也让姚文智有些艳羡,这个家伙似乎在任何场合下都不会怯场,蔡正阳能够慧眼识珠将这个家伙带出来,让姚文智有一种说不出的挫败感。

    从当初自己和蔡正阳同在安都下辖的麓山和华阳担任县委书记开始,自己和蔡正阳就一直处于竞争状态,同样成为宁法书记信任的左臂右膀,但是蔡正阳始终比自己要快半步。

    姚文智一直认为自己论能力论才干并不输于对方,只不过有时候命运天平会不经意的偏向于某人,这纯粹是机缘问题,怪不了自己,但是现在看来,至少在用人识人方面,自己不及蔡正阳,哪怕只是引路,能够引出一个三十四岁的省委常委,那也足以夸耀一辈子了。

    而现在蔡正阳甚至已经要和之前的恩师一般的宁法比肩,而把赵国栋这个昔日的小不点与自己搁在一块儿,让自己和赵国栋站在一条竞争平台上了。

    命运无常,难怪有人说你不能掌握命运,命运就会把你控制。

    赵国栋并没有意识到和自己并排而行的这位南粤省副省长胸中会因为自己泛起如此多的波澜,踩着柔软细腻的海沙,听着鸥鸟偶尔的轻鸣,嗅着温暖湿润的海风,赵国栋有一种徜徉在天堂漫步云端的快感,难怪古小鸥和乔珊都提及想要和自己到马来西亚或者泰国海滨度假,无拘无束的享受一下阳光、沙滩、碧海的生活,不必担心无孔不入的媒体和周围熟人的目光,只是单纯的纵情享受。

    宁法和他的谈话给了他很深刻的触动,毫无疑问这位在南国大地上居于风口浪尖的领导对于时局的看法是异常清楚精准的,珠三角的确经济的转型期已经悄然来到,虽然普通人还看不出来,甚至还觉得经济发展和市场反应是一片大好,但是赵国栋感受到了宁法表露出来担心。

    缺乏技术含量和创新意识,市场完全依靠国外市场,依靠低成本的扩张和盲目的兼并,这些弥漫在从服装、玩具到电子产品制造行业中,这已经引起了宁法的重视。

    在这一点上赵国栋和宁法找到了共同语言,两人都认为随着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及市场优势不断凸显,沿海地区的劳动力上涨并且因此带来的用工荒甚至产业转移已经不可避免,怎样在随后几年来可能会日益加剧的产业转移大潮中,让南粤经济实现健康转型,确保继续领先的地位,这需要提早未雨绸缪,作深刻细致的分析规划。

    赵国栋同样也在思索宁陵的发展之路,新能源、新材料和环保产业成为宁陵的主打产业,但是三大产业依然十分孱弱和单薄,尚未真正形成完备的产业链,集群效应尚未真正显露。

    以新能源产业为例,多晶硅产能虽然占到了全国七成以上,但是下游的光伏产业链还显得单薄,光伏产业园虽然已经在建,但是建成之后宁陵本地所产多晶硅依然大部分需要外销,光伏产业园本身能消化的多晶硅依然比例很小,怎样利用多晶硅巨大产能促进下游产业链和衍生产业的发展,这是宁陵市政府也在考虑的问题。

    另外多晶硅产业还存在一个巨大隐忧,那就是核心技术和成本控制,目前国外市场相当火爆,拉动多晶硅和光伏组件价格暴涨,引来无数资本涌入,迅速壮大了市场,但是目前是一个非理性的市场,价格一路飞涨不可能持续下去,如果国内政策没有更为明确的鼓励扶持进入市场,两三年里就可能出现多晶硅产能过剩的情形,而国内多晶硅核心技术和设备制造都还掌握在国内几家大公司手中,而且随着技术进步,这对国内多晶硅生产企业也会造成巨大制约,成本始终降不下来,而设备更新也需要耗费巨资重新购买,怎样来破解这一难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而要做到这一步也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赵国栋已经指示程树和组织市政府与省科技厅联系研究这一情况,要求翻年之后省市两级有关部门要对多晶硅产业进行一次深入调研,促进多晶硅生产企业联合起来组建技术中心,以入股形式成立技术公司,对多晶硅核心技术进行攻关,鼓励向多晶硅上游的设备制造产业进行投资,政府将予以引导和补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