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弄潮 > 弄潮第240部分阅读

弄潮第240部分阅读

资能够最大限度最快速度的产生效益,也就是利润,其他一切都是空谈。

    首要问题还是得邀请到张轶京尽快访问考察怀庆。

    但是近期张轶京事务繁忙,主要时间都在沪、港、台、京四地来回转悠,而且在沪呆的时间最多,这也意味着他已经有意要将企业摆在沪江,如果不能尽早让张轶京等人改变看法,只怕无论安原方面日后再花多少气力也是白搭。

    而要让张轶京等人改变看法,就必须要让张轶京等人尽早实现访问安原。

    “任省长,现在我可是跟着您混了,你安排我干啥我就干啥,全听领导安排。”赵国栋笑嘻嘻地走进任为峰办公室,邓若贤还有事情与陈英禄等人一道返回怀庆,而现在赵国栋几乎就是要专门腾出身来配合着任为峰运作这个项目了。

    “国栋,你少给我来这一套!你心里那点事儿我还不知道?怎么,在宁书记和应省长面前脸也露了,风头也出尽了,这会儿跟着我就觉得没劲儿了,想打退堂鼓了?”任为峰似笑非笑的瞥了他一眼,回到自己办公桌后坐下,一边重新翻看着怀庆方面的规划书以及各方面的数据资料。

    “任省长,您要这么说,我可就无地自容了,我看您的眼神也是鼓励着我在两位大老板面前好生表现一番不是?”赵国栋和任为峰关系不错,说话也就没有那么多顾忌,甚至还能开开小玩笑。

    “国栋,你今天表现不错,我看两位大老板对你观感都相当好,算是又在他们两位面前出了一盘彩,这样好的机会可是难得遇上啊。”任为峰两句话一过就把话题拉回来,“国栋,言归正传,现在打算怎么办?”

    赵国栋也知道现在不是说笑的时候,想都不想就道:“任省长,摆在面前的只有一件事情,让张轶京他们几位尽快访问安原,尽可能让他们了解我们安原这边对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以及为这个项目所能提供的各种优越条件,促使他们能够慎重考虑我们怀庆。”

    “但是你好像已经和他们接触过几次,他们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推辞了,究竟是推迟还是推辞,国栋,你的感觉?”任为峰眉峰一皱。

    “也许最开始是推迟,如果我们不抓紧时间搞定,也许就是推辞了。”赵国栋苦笑了一下,“省里边领导既然这般重视,任省长,我觉得我们得分成几条路走路,得麻子打呵欠——全体总动员。”

    “说说你的想法。”任为峰也是接上了这样一个活计,宁法和应东流都相当重视,但是他们两位是主要领导再重视那也是听听汇报,了解情况,必要时出面会谈座谈,表表态,而具体活计还得他这个引进项目的常务副组长来负责牵头,所以他必须要把赵国栋抓紧。

    “这个项目现在已经有国资进入,我估计国家对这个项目也很感兴趣,至今我国还只有华虹nec这条生产线,华晶那条生产线层次太低,而且生产能力和技术含量都还远远不足,如果能够引进台岛方面较为成熟的技术和管理团队,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政治角度都是一个促进。”

    赵国栋的话再度让任为峰刮目相看,能够把一个项目的引进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来看待,这不是光说两句虚飘飘的大话就能行,这需要综合分析其中的利弊得失以及国家层面的考虑。

    “这样大一个项目,国栋你觉得怎样才能把他们真正吸引到我们安原,我是指我们和沪江相比在许多方面有着相当大的差距,诸如人力资源、交通条件、融资渠道、社会环境等等,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我想我们很有可能铩羽而归。”任为峰话语来得很直白,目光如炬注视着赵国栋。

    “嗯,我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所以我就琢磨着我们得从几个方向出手。”赵国栋并没有被任为峰的目光所震慑,反而显得十分沉着,“第一,这家企业股权相当复杂,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有国资背景,既然有国资背景,那我们就可以从政府这个角度开始入手运作,我的意见是可能得由宁书记出面通过国家计划发展委和国家经贸委来施加影响,当然这个影响应该要考虑方式方法,尽量避免引发副作用,毕竟这这家企业主导力量也就是运营团队和技术力量都来自海外。”

    “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构想已经提出来半年多了,但是截至目前为止都还只是停留在战略层面上,没有具体动作,这并不意味着党中央和国务院只是泛泛而谈,我估计这也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在进行大的构想,但是我们下边是不是就一定要等着中央的政策出台之后才来动作呢?我觉得不一定。”

    “咱们安原地跨中西,连接南北,可谓国之腹地要冲,起着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安原发展起来了,不但可以辐射西南、西北,同样可以催发带动中部地区崛起,如果我们安原能够先行一步,我想上边肯定乐于见到,而这个项目就是一个契机,一个诱发点或者说着力点,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如果能够取得高层的支持,这个项目从某种角度来说也许就成功了一半,当然这项工作我估计得宁书记和应省长专门跑京里来推动运作。”

    任为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如果这是赵国栋自己琢磨出来的道道儿,任为峰真的要问赵国栋你这个脑瓜子究竟是怎么生成的?

    能看到这一步,任为峰自认为自己都欠缺点火候,即便有人指点,只怕都难以想得这样透彻全面,即便有蔡正阳给赵国栋指路,能说到这份上也不容易。

    这是阳谋。

    无论是沪江还是天津抑或苏杭,它们有它们的优势,但是大义却无疑没有安原这样光明磊落,这不仅仅关系一个地方发展,而且关乎整个国家战略是否能够得到贯彻推进。

    “继续。”任为峰把赵国栋这番话细细体味良久,这才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

    “我了解过,应省长大学时代的导师应该就是现在和张轶京、余华年几人在一起筹划的北大教授王洋教授,这也是一个相当关键的人物,我估计他会代表北大青鸟进入筹建的这家企业,如果能请应省长把这个关节打通,我想至少我们可以不受阻碍的邀请到这一帮人来我们安原考察访问,这就意味着我们有了机会。”赵国栋也是深思熟虑,说出自己第二点。

    任为峰点点头,如果有这一层关系,无论于公于私,应东流都不会吝于出面。

    “第三,这个企业投资很多来自国际风投资金,也就是说风投资金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落足地,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一些渠道邀请这些风投资金的负责人来我们安原看一看,展示一下我们安原风采,我想这有助于消除一些不利影响,毕竟内陆地区对于风投基金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赵国栋说出第三点。

    任为峰不得不承认赵国栋是在这个项目上下了苦功的,没有他前期的规划布置,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做到这些。

    “第四,还得派人去沪江那边了解,我判断沪江应该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或许沪江没有把我们打上眼,不屑于把我们列入对手,那么我们则可以相对轻松地了解到沪江开出的条件,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我们的优惠条件,比沪江更优厚,而且要优厚得多的条件。”

    这是阴谋,阴阳合一,才是制胜之道。

    第十四节 潮起(4)

    任为峰性格也有些类似于宁法,一旦认定的事情,马上就要落实。

    就在赵国栋悠哉游哉的回家休息时,任为峰已经找上了应东流。

    一个小时以后,应东流已经和自己导师王洋联系上,并且约好第二天在京城会面商谈邀请张轶京一行造访安原事宜,这让任为峰十分兴奋。

    宁法工作比较忙碌一些,第二天上午任为峰才算是找到一个机会向宁法单独汇报。

    当任为峰把赵国栋的看法和意图娓娓道来时,宁法的眉宇时而舒展时而皱起,显然也是被任为峰带来的东西给触动了。

    “这是赵国栋的观点,还是别人给他的观点通过他嘴巴说出来?”宁法问了一句,随即觉得有些好笑,摇摇头,“为峰,这不是蔡正阳的观点,我看是赵国栋个人观点,嗯,这个小伙子不简单,国际国内形势了解得很透彻,大局观和自身工作结合得很好,很难得。”

    “宁书记,我也觉得他的观点很有意思,如果能够让中央认可我们安原这个中西部地区的节点腹心地区崛起可以起辐射西部带动中部的作用,我以为他的观点有很大的可行性。”

    任为峰仔细观察着宁法的表情,想要从中看出一点啥来。

    宁法半晌没有回应任为峰的话语,赵国栋的观点很具有操作性,如果真的能赢得中央的首肯,那么就真如赵国栋所说的了,这个项目就成功了一半,至于应东流去联系他的导师,虽然也能起到一点作用,但是绝对无法和自己肩上马上就可能要扛起的责任相提并论。

    只是这项任务也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完成的,仅仅是上这一趟京里,只怕就要见几个大人物说服他们赞同这个观点才行,不过宁法也有些把握,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来的战略部署,已经进入临战阶段,根据他的消息,很快中央就会有具体措施出来,而安原省地理位置特殊,正如赵国栋所说,地跨东西,连接南北,那是核心关键所在,怎样充分发挥安原承上启下的杠杆作用,就要看安原省委省政府如何操作了。

    应东流已经上京去了,宁法还是第一次看到应东流这样看重一个项目,一直以来这位省长和自己在发展的观点上都有一些细微的差异,宁法的发展压倒一切观点应东流就有些异议,认为在发展同时也需要兼顾其他,不能盲目,为此宁法和应东流也多次在不同场合交换意见。

    两人都承认对方的观点有一些道理,但是具体落实到某一件事情上时,却难免有些磕磕绊绊,好在这些具体层面上的东西作为两位一省主要领导倒也不至于为这种事情伤了和气,但内心有些小芥蒂却是难免。

    但在这个项目上应东流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这让宁法也对应东流有了有异于以往的看法,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性看来在应东流眼中也是相当特别,这大概也是他这样急切希望引进这个项目的主要原因,而宁法同样赞同这个观点,在这个问题上,他也同样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为峰,我看赵国栋的想法可行,这样我会在近两天就进京去一趟,嗯,最好等东流省长回来之后,他也要去找一找有关部委,到时候我再去跑一趟,另外恐怕得向国务院有关领导单独汇报,争取他们的支持。”宁法目光深邃,语气却说不出的低沉,“沪江方面肯定也在尽一切努力,我们的压力很大。”

    “赵国栋也说沪江方面恐怕并没有将我们这边放在眼里,这也许是我们一个机会,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沪江方面条件虽然好,但是我们占据了西部大开发这个战略大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是立于不败之地了,只要运用得好,我想我们还是有可能成功,在中国国内,政治需要应该压倒一切,何况我们安原的条件也并非就不值一提。”任为峰想了一想才道。

    “嗯,所以我们不能轻易言败,我看就定在后天我去京里,为峰,这边你就多操心了,东流回来,你和他在好好核计一下。”宁法略略沉吟了一下之后才道:“我有些担心怀庆的条件难以入那帮人的眼,毕竟怀庆只是一个地级市,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恐怕都差了一些,所以我的意思是恐怕也要让安都方面做好准备,可以让安都高新技术开发区也做好这方面的准备,以防不测。”

    任为峰心中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点点头,“怀庆条件恐怕的确差了一点,让安都准备也是必要的,只要这个项目能落户安都就行,只是……”

    “为峰,不要小看了怀庆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的政治觉悟,我相信在大局面前省委省府的决定都是从有利于全省经济发展的角度上来考虑的,这一点他们都会理解,嗯,这个情况暂时不要向怀庆方面通报,还是要请他们做好一切准备,就算是这个项目没有落户怀庆,以后也还可以有其他项目进来,他们的开发区把软硬件设施提升,也有助于他们下一步招商引资。”

    宁法站起身来,“至于赵国栋提出的邀请风投资金的负责人来安原考察参观,我觉得这个意见很好,我也和东流省长说了,请他尽早安排,我们安原省不仅仅是内陆人口和经济大省,同时也要努力打造成为金融高地,尤其是安都市,我和东流、振中两位都探讨过,将安都打造成为中国内陆的金融中心,让安都的金融优势向整个中国内陆地区扩散,起到积聚和辐射的作用。”

    从宁法办公室出来,任为峰就禁不住苦笑,赵国栋和怀庆方面上蹿下跳,可谓费尽心机,可事情尚未成功,这边便已经有了定论,宁书记这后边的一个态度无疑也不是不看好怀庆,但是不看好怀庆却看好安都,这个中滋味的确不好说。

    任为峰对与安都方面没有多少好感,无论是省委副书记兼安都市委书记苗振中还是安都市代市长姚文智,他都是保持着一种平淡如水不深交的态度,他也知道姚文智与宁书记关系密切,他敬重宁法,但是并不影响他对姚文智的看法态度。

    相反他对赵国栋却很欣赏,这个家伙虽然有时候感觉上轻佻浮躁了一点,但是他才三十岁不到,若真是心态性格都和自己这些奔五的人性格一样,那他的人生也就未免太沉重了一点,官员也是人,也不能脱离他的年龄阶段限制,在任为峰看来赵国栋目前已经做得相当好了,他愿意和赵国栋这样富有g情冲劲而又执着进取的人交往。

    不过这一次只怕会给赵国栋当头一记闷棍,任为峰下意识的摇摇头,但愿这个家伙能够承受得起这个打击。

    ………………

    赵国栋当然不知道这一切变化,他已经带着怀庆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梅冶平以及办公室主任虞姬坐上了飞往沪江的飞机,任为峰交给他的任务就是了解沪江方面和张轶京等人的接触情况,摸清楚沪江方面开出了一些什么条件。

    这个任务难度不算太高,只要在沪江方面有一些人脉资源,就能搞到大致情况,当然你不可能把每一个细节条件都了如指掌,而安原方面也只需要掌握大体情况,就可以有针对性的作出自己的安排。

    “赵市长,您觉得我们这一次的机会有多大?”

    梅冶平脸泛红光,连脸上的皱纹似乎都一下子消散无踪,头发梳理得油光水滑,淡淡的古龙水味道让赵国栋也对这个貌不惊人但是精力充沛的管委会主任刮目相看,真没想到这位管委会主任居然还能用上古龙水,真是有些意思。

    “说不清楚,沪江优势太大,我们安原集全省之力来与沪江竞争也许有一拼,应省长已经去了京里,我听任省长说宁书记也在这两天要去京里,大概要向中央领导专题汇报此事。”赵国栋吸了一口气,淡淡地道:“甭管省里边动作,我们只需要把我们该做的工作做到家就行了,开发区的硬件设施我觉得已经差不多,欠缺的是软件,这一点我们从沪江回来还得下下功夫。”

    “赵市长,这个项目规模如此大,真能落户我们怀庆?我们会不会是为他人作嫁衣啊?”虞姬坐在另一头插话道。

    赵国栋心中一震,仔细看了这位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一眼,对方老家是沪江的,现在还有不少亲属在沪江,对于沪江也很熟悉,所以这一次专门把她带上,赵国栋也给米娅打了电话,米娅在深圳溜了一圈又回了上海,她在上海也有不少同学进入了政府部门,赵国栋希望能够通过她的渠道了解一下,另外也就是怀庆市驻沪办看看能不能有一些渠道。

    第十五节 潮起(5)

    “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赵国栋深深吸了一口气,“请求省里的支持本身就是一柄双刃剑,但是我们怀庆条件的确无法和沪江这些城市相提并论,必须要依靠省里的全力支持才有希望,但是省里一旦?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