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花袭 > 花袭第8部分阅读

花袭第8部分阅读

:“啊,我们真是失礼了!娘,清元哥,咱们请客人到屋里坐坐吧?”

    韩母面色闪过一丝复杂,向宋景轩几人礼貌笑道:“的确是失礼了。两位公子,请屋里,容妇人斟茶致歉。清元?”

    韩清元也反应过来,侧身做邀请状。

    宋景轩并不客气,当先一步朝堂屋走去。靖王面带笑容地跟在后面,不时打量着院子,目光落在院中摆满的几种花上,神情中略带好奇。

    花袭人留在后面,一边朝乡邻们拱手,一边呵呵笑道:“既然贵人们不是来找茬的,叔叔婶婶都先散了吧。回头家中谈拢了生意,得了银子,再请大家吃酒席!”

    “恩,花小娘子可别忘了你今儿的话!”有人便哈哈应道。贵人们都进了屋,他们顿时觉得自在多了,说起了玩笑话。

    “幸好今日遇到的贵人还是讲道理的。”柳姓老族长捋了一下胡须,嘱咐花袭人道:“你说话也记得软和一些,价格差不多就应下吧,可别像上次那样,跟贵人顶起了价格。别计较眼前这小钱,目光放远些,搭上了贵人的线,以后还怕没有更多的银钱赚?”

    上次花袭人同宋景轩抬价的时候,他并不在场。若不然,他怎么呀要阻止花袭人的——小孩子没经过世面,才敢那般地傻大胆。若是万一碰到那不讲理的……想想都替花袭人后怕。

    花袭人笑着谢过了族老,又听了许多嘱咐和支持的话,才总算将人都送到了院外。

    这个时候,那掌柜的也拿了几张契纸从马车中出来了,看见花袭人,便拱了拱手。

    花袭人从他手中要过一张,走朝屋内走,边翻着瞧。

    老实说,这份协议还算是比较公平公正的——

    不止每个梅花盆的单价从五百文提升到了六百文,而后另外一次性付了三百两银子,作为买断的保证。虽然她不知道他们拿走之后是卖什么价,但那都与她关系不大的——她之前定下的价格再那里摆着呢。且,她并不是贪心的人。

    只是这个买断的期限,协议上模模糊糊的,并未写清楚。

    堂屋内,宋景轩和靖王已经坐下来,茶也点心也都上了。

    韩母同韩清元正陪着二人说话,韩丽娘自打给两位贵公子斟茶之后,便老实垂头站在了韩母身后。

    宋景轩是不肯开口的。

    靖王倒是态度随和,笑容平易近人,同韩母和韩清元搭着话,问起花袭人从来的旧事。

    花袭人向内看了一眼,停下脚步,向那掌柜低声道:“这位大叔,说实话,这价格方面,我是没有意见的。只是这买断的期限,可否请掌柜的明示出来?一年,两年,或是终身有效?总不能模糊不清,将来起了争执,便不好了。”

    那掌柜的愣了一下,便道:“小娘子说的是。那小娘子看这时间定在几年为限?”

    花袭人正待回答,便听见屋内宋景轩开口道:“你们两个,有什么问题,进来说。”

    那掌柜的正好同花袭人拱了拱手,做了一个邀请的动作。

    花袭人没奈何,只好道:“这是我的家,掌柜的先请。”

    推荐作者君自己即将完本的旧书《第二春》——重回十二岁之后,上辈子的一切都要不同了。温馨文,有兴趣的点下面直通车去看看哦。

    [id==《第二春》]

    035 姓名来历

    到了堂屋之后,那掌柜的不敢落座,同靖王和宋景轩小声地将花袭人的问题解释了一遍:“在下认为小娘子有心,这期限的确应该填上的。”

    “还有买断盆花的种类。”花袭人笑眯眯地补充道:“两个公子应该是只看重我这里的梅花盆,那便应该填上一笔的。”

    靖王点了点头。

    那掌柜的便道:“关于期限方面,小娘子的意思是?”

    花袭人道:“自然是一年为期。”

    “这个……”那掌柜的有些犹豫,看向靖王。

    花袭人补充道:“当然,一年为期的话,三百两银子的买断银子显得有些多了,一百两足矣。至于明年是否继续合作,你我两方都要看行情如何了。或加价,或减价,或想放弃合作,都是可能的。具体如何,届时再商议便是。”

    花袭人一下子减到了两百两,让屋里所有人都十分意外。

    二百两,不是小数。

    坦白说,花袭人苗圃之中所有能卖的花儿加一起,也未必能赚到二百两。

    韩丽娘吃惊地看了花袭人一眼,想要插话,却没有敢。韩母端坐,并不开口。韩清元同样是动了动嘴唇,却到底什么都没有说出来。

    花袭人解释道:“不瞒两位,梅花盆今年本是试种,苗圃之中所有能卖的都加在一起,也不过四五百株的样子。所以,若是你们一口气订下来,纵使别人得到消息过来买,我也是没货的。因而,你们这一百两,其实并不是必要的。不过两位既然提出来了,总要收一些。”

    这话也太实诚了。

    韩清元不免担心,小声地提醒花袭人道:“花妹妹,你怎么能这般说?若是让杜老板知晓……”

    “无妨。”花袭人道:“杜老板做生意也一向光明磊落,并非贪便宜之人。今年合作愉快,以后自然会有更多合作的。而且,想必我的梅花盆在京城买的极好,值得这一百两的买断价。”

    一位小地方的酒楼小老板,若是能京城贵人搭上线,让点儿利益算什么?若是让那什么杜老板知道自己就是大梁有名的靖王爷,只怕倒贴钱财也愿意!

    难得,一个小娘子,竟然如此通透。连他们可能有不菲的利润,都想到了。想到了,却没有趁机大肆试探提价……怕也是知道他们一看就是非富即贵的,不好惹怒,想着交好吧。

    靖王目露欣赏之意,挥了挥手,道:“按小娘子说的改了。”

    那掌柜的连忙又要出去。

    这一次,韩清元没有再失礼,而是起身,将那掌柜的引向自己的书房。

    “不知两位公子怎么称呼?”韩母腰背挺直,全不似她平日模样。她面容沉静地坐在那里,竟然有一种端庄的气质流露出来。

    花袭人不禁多看了几眼。

    韩母是读书识字的。

    她从未提到过自己的娘家,花袭人甚至都不知道她娘家姓什么。

    花袭人一直以为,韩父既然只是个坐馆的秀才,韩母充其量不过是个小家碧玉……但小家碧玉,绝不会有这种气质。那么,韩母又是什么来历呢?

    没想到,她当初只是随便找个人家安身,碰巧遇到的一个韩家,也是颇有老头的……

    花袭人正暗暗思忖,便听见靖王漫不经心地答道:“我们姓宋。”

    韩母端坐,缓缓地道:“原来是两位宋公子。”

    宋是国姓。

    那这两位,便是宗室之人了?

    花袭人瞧见,韩母对叠放在腿上的手猛然抖动一下。

    韩母还要开口,却见靖王瞧着自己一副十分感兴趣的样子,问道:“花小娘子……刚刚你义母说你是三年前昏迷在蒲城县外道路旁的雪地之中……那时小娘子已有岁,可还记得往事?”

    花袭人面露微笑,摇头道:“不记得。我那时发了一场热,或许是烧坏了脑子,往事全都不记得了。”

    “不知自己出身来历,不知父母是谁,你倒还笑的出来?”宋景轩冷哼一声。

    花袭人怔了一下,面上笑容更加灿烂,轻声却缓慢而清晰无比道:“不笑,难道要日日哭丧着脸么?如今义母待我如同亲生,兄长爱护有加,又吃穿不愁的,为何不心情愉快地笑着生活,反而要自寻烦恼呢?”

    宋景轩愣了一下。

    靖王轻轻拍手,赞道:“小娘子这话说的潇洒通透,便是将很多人都比下去了。景轩啊,你说是不是?”

    宋景轩再次冷哼,不知为何恼怒起来,道:“既是往事尽忘,为何知道自己姓名?或许,你这名字,是胡乱取来的?”

    靖王在旁边点头,也好奇地问道:“当时小娘子身上穿着什么戴了什么?总留下些什么才是。”

    花袭人便看向韩母。

    韩母面色不变,缓缓说道:“回两位公子的话,小女这名字,的确有来历。当时小女一身厚实棉服和那脚上的棉鞋,一看便知是成衣店的手工,瞧不出什么。除此之外,便只有一枚玉牌,玉牌残缺只有一半,一面刻了一个‘袭’字,一面绘了百花图案。”

    花袭人这会儿也配合着面色也黯淡下来,低头道:“我醒来之后,看到玉牌,仿佛记得自己应该姓花,便给自己取了这个名儿。公子说的没错……”她抬起脸,眼中仿佛含了盈盈水光,脸上偏又灿烂地笑着,道:“我这名儿,的确是胡乱取的,让公子笑话了。”

    这小神情,瞧着就让人心酸又心疼。

    靖王和宋景轩便没有第一时间开口。

    此时,韩清元同那掌柜的重新写了协议回来,花袭人顺势收回那小可怜的神情,对那掌柜的道:“掌柜的可是重新写好了?”

    那掌柜的便将新得的协议呈给花袭人,和气地笑道:“请小娘子再看看。”

    花袭人取过看了两眼,见协议已经算是没有多少漏洞了吧,满意地收起来,而后弯腰向两位公子行礼道:“容我去给杜老板写个纸条,两位拿着给他,他便知我是看过,并同意了的。”

    靖王点头。

    花袭人退出了门,到了书房,很快在协议上落下了自己的名字,一式三份,自己收好了一份,余地的两份,交给了那位掌柜。

    “多谢掌柜帮忙转圜。”花袭人笑容娇俏。

    那掌柜收了协议,笑道:“鄙姓罗,小娘子称呼我为罗管事就好。”罗掌柜微叹,道:“小娘子寄人篱下,既要报恩,又要为自己打算,也是不容易。”

    想到自己主子在堂上等着,罗管事也不再同花袭人在书房客套,再一次回到了堂上来,对靖王躬身示意,事情已经办妥了。

    靖王颔首,突然又道:“我们一行欲在村中停留一晚,不知韩太太可方便?”

    韩母微怔,立即笑着应道:“只怕两位公子嫌弃。”

    靖王洒然一笑,起身,对花袭人道:“烦请小娘子领着我们四下转转。不如,就看看你的苗圃?”

    他一看就是身份高贵性格强势之人,他开了口,花袭人哪能不答应?再说,能和两位容貌气质都出众的美少年在一起说笑,她真是再乐意没有了。

    空气新鲜,美男在侧,人生还有什么追求呢?

    花袭人领着两位贵公子美滋滋地出了门,后面自有罗管事同韩母商量安排食宿诸事。

    韩母找了个空子,将韩清元朝一边拉了拉,沉声道:“你留在家中做什么?那两位公子姓宋,姓宋,你懂是什么意思么?”

    “娘,我……”韩清元神色之间,十分为难。

    他知道那两位是京城中的贵人,但他从未同贵人交往过,虽然不怯,见别人分明一副高高在上不甚理会他的样子,让他上去套近乎,他一时又做不出来。

    韩母心底也微微着急,转眼一想,道:“难道你就不担心你花妹妹?瞧他们问了许多,又要留宿,分明是对她极感兴趣的。”

    韩清元脸上一僵,忙道:“娘,我这就过去。”

    036 深情相对

    清晨,薄雾才刚刚散去,太阳已露出亮白色的光芒。

    夜里下了霜,将地面铺成一层湿漉漉亮晶晶的白色。脚踩上去,便是一个清晰的脚印。

    远处青山静默,敦实如一头正在休憩的老牛。

    花袭人一路愉快地小声哼着歌,并不主动同两位贵公子搭话。她也不再总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二人的脸上瞧……今日的活色生香,不,国色生香已经让她瞧的十分满足,她并不贪心。

    再说,两人既然要停留一夜,接下来的一整个白天中,她岂不是能随时随地地欣赏美色?既如此,又何必显得急躁躁的不庄重呢?吓坏了美人,总是不好的。

    靖王和宋景轩跟在花袭人后面,是不是碰一下眼神,时不时远眺一下深秋空旷的原野,露出欣赏之色。

    村中说大不大,很快便到了花袭人的几亩苗地。

    “最前面那一片就是梅树。”花袭人笑眯眯地道:“两位公子小心脚下,请跟着我走。”

    宋景轩四下看了一眼,并未看出这个苗圃同其他花农的苗圃有什么不同,抿了下唇,凝眉道:“这都是你一个人弄的?”

    “我人小,许多活是做不来的。”花袭人笑道:“村中乡邻热情,很愿意帮忙。诸如翻地啊浇水的挖土什么的,都会帮着做。我真正动手的时候也少的很。”

    所以她并不觉得,韩家人不爱来这苗圃有什么不妥。

    相反的,她每日日出之时过来巡视,目的也只在为了练功。至于打理花草什么的……不过是一个念头便能妥妥的顺便给完成了,需要她费什么心神吗?

    若是韩家人总往这里来,她还觉得麻烦呢。

    靖王还在盯着那些梅树苗瞧。

    梅花苗长得密密麻麻,虽然枝头上有三三两两的花苞的痕迹,但此时看起来完全没有移盆之后,那疏朗动人的高洁之姿。对比起来,就像是七八岁的女孩儿和十七八岁的窈窕少女……而女孩儿能在几日之间便长成一个风姿灼灼的少女吗?

    他不相信。

    靖王摸一下修剪得宜的短须,目光闪动,问道:“不知下一批梅花盆何时能有?小娘子也知道,若是再等些时日,便不会有今日这样的价格了。”

    韩家院子里倒有十来盆,但十来盆有什么用。

    “不知小娘子是否看清楚了协议,上面注明,在立冬之前,小娘子是需要将所有货物分批次交清的。时间越前越好。若是小娘子办不到,可是要违反协议,要有所赔偿了。”靖王沉吟道。

    立冬之后,京城各处的梅花便要陆续地开放了。

    “赔偿?”宋景轩疑惑地看着靖王:他怎么不知道还有赔偿一说?

    不过,若她交货交的迟,的确对卖的情况有很大影响……

    靖王没有给宋景轩回应,目光留意起花袭人那尚带稚气的小脸上的神色——无论他要多少,对于一个一盆花才卖半两银子的小娘子来说,都是很大很难承受的数字。

    这下,看这小娘子当如何?

    花袭人却并不知道靖王的心思。

    她听到靖王询问,只当他是担心梅花盆供应不上,此时正好见赵婶子正不远的地头徘徊,一直留意担心着她这里的样子,花袭人心中微暖,双手张开放在嘴边,向她喊道:“赵婶子!赵婶子!”

    赵婶子立即便快步跨过几块空旷的田地,走了过来。

    花袭人笑着对赵婶子道:“婶子,我今儿想挖出二百株梅树出来,不知道赵婶子可有空帮忙?若是赵婶子忙不来,就替我问问其他叔伯婶子们。”

    “哎,怎么没空?婶子正有空!”赵婶子满面欢喜,悄悄瞧了两位贵公子一眼,立即便往回走,道:“我这就回去拿东西去!”

    赵婶子返身的时候,正好头赶过来的韩清元碰上,同他打了个招呼,便笑呵呵地过去了。

    韩清元远远过来之时,见花袭人同那两位贵人说话之间隔开了不少距离,心情渐渐放松许多。走过来后,同两位贵人施礼书生礼,问花袭人道:“你是要挖新苗栽盆吗?”

    “恩。”花袭人朝他笑着解释道:“两位公子说,他们上次买到的货不够了。而且,若过段时间天气冷下来,各处梅花一开,我的花盆便卖不上价钱了。”

    “哦。”韩清元看了一眼地中的梅花苗,关切地问道:“可来的急?”

    花袭人含笑点头。

    宋景轩听着二人问答,突然插话道:“你妹妹这里要挖苗移盆,你做哥哥的,不帮忙?”眉头高挑,尾音上杨,毫不掩饰自己的鄙夷和嘲讽。

    韩清元面上一红,这会儿却比在家中冷静的多了,轻轻提了半口气,转身,对宋景和抱拳,冷静地道:“不知公子是否知晓,那位赵婶子失了丈夫又有三个孩子要养,是村中最为贫困之人?若不能时时接些活做,她们寡母幼儿四人,或许连这个冬天都过不得了。挖苗栽盆,并不是多重的活,她半天就能忙活完了,却能得到五十文的工钱。”

    五十文,对于一个贫困之家来说,是一笔无法忽视的巨款。

    也就是说,花袭人请赵婶子来帮忙,而韩家人并不如何帮手,是本着接济赵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