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新七仙女 > 新七仙女第19部分阅读

新七仙女第19部分阅读

    用来养猪的那些东西。姐妹在这里干到一年到头,没有挣到几个钱,给家里写信,也羞于提笔,单手又没有电话,只好写信。

    小七叶子一边打工,一边打听着自己的男友。

    可是,谢诗歌还是音信杳无,下落不明。

    姐妹俩相依为命,度过了多少个不眠的夜晚。

    这期间,姐妹也遇到有一些追求者:在南边的时候,姐姐就遭遇了一场爱情,对方是个江西的赶马车,没有结果的爱在男孩子回老家的那一刻就结束了。

    而妹妹叶子就更有不少追求者。其中有一个州河郡的老乡谢嘉俊,也是一名马车工,对小七叶子特别好。他猛烈地追求叶子。

    人在最脆弱的时候往往最需要关怀。但在内心世界里叶子一刻也没有忘记找寻自己心上的初恋情人呀!多少个失眠的夜,她的泪水滴湿了枕巾,睡在身旁的姐姐总是安慰她,而越安慰她,她越想哭。这时候,姐妹俩就一起抱头痛哭。

    却说此时的谢诗歌,自从那次求婚遭拒之后,就一直心烦意乱。他一个人跑到长沙郡,凭着在军队里学过的架线等手艺,在一个工地干起了活,一个月几百块钱的收入,简单地养活自己。闷得受不了就到工地附近的一小酒店里渴上几杯酒,多次醉得不醒人事,被工友们抬到床上,可他的口中还含糊不清地叫着“小七……叶子”的名字。

    一晃两年过去了。

    第四十五集 才子佳人姐妹易嫁

    第四十五集才子佳人姐妹易嫁

    江南的梦游又发作了。他居然作诗歌一首:

    七夕约会

    快笔少年信天游,牛郎织女本无愁。

    忽闻天庭降暴雨,打到仙桥风满楼。

    往事楚楚变悠悠,情到深处泪自流。

    荆棘人生何所取,抚眉把刃向前走。

    今日重登神仙楼,举国情人七夕候。

    郎本来自大山里,不见娇妹不回头。

    259、姐妹易嫁

    时间已是五年过去。叶子回到家中。听说谢诗歌在长沙郡,她似乎在绝望中看到一丝亮光,又一路找来。她在长沙湘江水边的各个工地转了一个多星期,就是没能找到谢诗歌,而身上的钱也所剩无几。她只好折回去,准备返乡。

    在州河郡转车的时候,她到驿站外去买点东西,刚好碰到原来在南边打工时认识的姐姐的同学谢嘉俊。谢嘉俊和姐姐曾经是情人。她还叫过他做姐夫哥呢!

    他此时正开着车,停在火车站广场上等客。她呆在人群中。谢嘉俊也不相信眼前的人会是自己喜欢过的人的妹妹小七叶子。

    “叶子,叶子!”他在喊着,跑了过来。

    “谢嘉俊,怎么是你?”叶子也有几分惊喜。

    他问叶子为何会在这里。叶子不好意思说是去找谢诗歌了。她只说是路过。

    谢嘉俊也说是在这边找工作。

    他热情洋溢地邀请叶子到家里去玩。

    正在孤独中的叶子同意了。

    她跟着谢嘉俊到了他的家。可是顾家却把漂亮的叶子当成了未来的儿媳妇,他的父母亲乐得合不拢嘴。

    消息传出去,一下子引来了许多亲戚朋友,还大摆酒席,搞得叶子很不好意思。

    在外面漂泊的日子里,生活总是太不安定,姐姐和妹妹都觉得活着太累了。于是她们都想回家。随着年龄的一天天增大,姐妹的心思也就越来越多。她们想嫁人了。

    前年年底,几个在外漂的人终于都回到了家乡。

    然而,此时的谢诗歌再也没到叶子家来玩,见了小七叶子也只是打声招呼,有时就干脆装着没看见。叶子也只好把所有的相思和痛苦埋在心底。眼看着小七叶子一天天地消瘦。

    姐姐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她想帮叶子妹妹,却又不知从何处帮起。心地善良的她从中多次给叶子和谢诗歌搭桥牵线,但并没有什么成效。

    而他们都是二十好几的人,在大雾山村应该算得到是个大龄青年了。亲戚朋友也都为他们的婚事着急。上门求亲的人把叶子和姐姐的门槛都踩低了一截。姐妹俩仍然待字闺中。

    也许是缘份已到,也许是冥冥中的注定,小七叶子终于把姐姐的同学谢嘉俊带回了家。

    谢诗歌孓然一身。他没有找对象。

    看着情投意合他和叶子这一对就这样分道招扬镳,邻里知情伙伴无不为之动容惋惜。在这之前,谢诗歌曾再次找过叶子,想跟她和好。

    可是爱面子的叶子死活也不肯答应这件事,说她不能再回头了,叫谢诗歌忘了她,说要重新找回他们过去那种生活,只怕今生今世都不可能了。如果他们爱可能延续的话,就让他们相约来生吧。

    谢诗歌在孤独中忽然有了另一种想法。他觉得这个姐姐董子翠更适合他。在给他当红娘的过程中,他就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了善良的姐姐。

    既然妹妹另有心上人了,那么我就要姐姐!于是,他就暗暗地追求姐姐董子翠。也许是因为谢诗歌的执着,也许是她早已喜欢上谢诗歌,经人磋和,姐姐子翠答应了谢诗歌的求婚,她与谢诗歌正式订婚了。

    得知姐姐要嫁谢诗歌,妹妹小七叶子顿时哭倒在床上。

    这事对于叶子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打击!

    就算不是自己朝昔相处的姐姐,谢诗歌找的是别人,她也一样会伤感。因为在她的内心深处,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谢诗歌的爱恋。

    在她的闺房里,谢诗歌的画像还在伴她度过每个日日夜夜。何况他爱的是与自己出生入死、风雨同舟、亲如手足的姐姐,是自己的姐姐在插足啊!

    谢诗歌和子翠的爱,是一种真正的爱,一种圣洁的爱,不带有任何铜臭味的爱。就像米河的水,没有被污染,清清地流,长长地流。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日,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妹妹感到嫉妒、痛苦和失望……

    生性好胜的小七叶子,怎么也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哭过之后,她竟然失去理智般跑到伯伯家,去大声地责问姐姐。她跟姐姐大吵了一场,又哭着跑回去了。没过几天她就去了州河。不久,叶子远嫁谢嘉俊。从此姐妹俩个各奔东西。

    谢诗歌与叶子的姐姐结婚了。婚礼上,姐姐少了她最亲最好的妹妹的祝福。

    260、亲情和爱的呼唤

    可是,心地善良的姐姐,却在心中为妹妹祝福:妹妹,还过得还好吗?如果这是今生无法更改的错,你让我们用宽广的胸怀去将之化为云烟,我和你依然有着割不断的手足亲情呀。

    姐姐结婚后,不再去打工,一心一意呵护着这个新的家庭。

    她和谢诗歌相亲相爱,感情甚密。

    姐姐挑水煮饭,姐夫劈柴种田。小两口日子过得虽然说不上红红火火,但也清静平安。一年后,他们生下了一个漂亮的女儿,取名仙平,象征一生平安。

    姐姐一直惦记着妹妹叶子。和她情同手足的妹妹呀,因为自己的婚姻,她一直不肯原谅自己。因为她过去爱谢诗歌爱得太深太深。

    如今,谢诗歌成了姐姐的丈夫,她无法接受这个现实。

    为了让妹妹原谅自己,姐姐决心向妹妹道声歉,说声对不起。因为她也爱谢诗歌。而且他们是中学的同学。她早就喜欢他了。如今他也爱姐姐。

    这是与生俱来的,没有办法的事情。隔着山山水水,姐姐对妹妹真的是千呼万唤。她一次次写信,一次次打传话,要妹妹原谅自己和姐夫。

    前年,母亲七如玉身患重病,远在州河郡的妹妹不能照顾到自己的母亲,姐姐就和年老的父亲既要管好一家人的地,又要照顾母亲。

    过年前,妹妹回到了娘家,了解到姐姐的所作所为,非常感激。毕竟她是了解姐姐的呀,虽说是有一些没能解开的结,可是心里她知道姐姐是个好心肠的人。同时她深深感到,既然过去的一切都过去了,为什么自己还是有那么多的东西那么放不开呢?于是她想见姐姐一面,但爱面子的她怎么也不肯开口说出来,只是长吁短叹。而姐姐喜闻妹妹回来了,也是那么希望妹妹能够原谅自己,到自己家里聚一聚。

    谢诗歌是最能体味姐妹心情的人了。他道出了姐妹的心声:“你约妹妹来家里做客吧!”

    子翠那边就不用说了,她备了一桌酒席,就等待着谢诗歌能够把妹妹请来,让姐妹把一些该说的话说清。

    谢诗歌希望能让小七叶子开怀一笑。

    小妹当然也不希望两个最亲的人闹得那么僵,她做梦都想着翠姐姐跟她在一起,几个人有说有笑,像童年一样。小妹敲开了家门,对姐姐说:“姐姐,我们出去玩一下吧,真的好想你!”看到自己打小就很心疼的妹妹,子翠就跟着出来了……

    她们重温旧事,尤其是打工的岁月,真是希嘘不已。

    不久前,小七叶子和谢嘉俊又一同回到生她养她的家乡大雾山,当地农村的习俗是过年要到祖辈的坟头祭祀,叶子带了一些香、纸和鞭炮与谢嘉俊一起,翻山越岭挨座挨座坟地去祭,到了董家爷爷那崭新的坟前,看着那墓碑上清晰的名字一排一排的,她的视线模糊了,她的目光停在了与她的名字挨在一块儿的姐姐的名字——董子翠。

    山风呜呜地吹得发响,叶子的心在剧烈地痛,她和姐姐的名字已经永远一起留在了爷爷奶奶的墓碑上呀。想到这些,叶子“扑通”一声跪倒在爷爷的坟前。

    叶子现在在州河郡服装大市场做生意。生意越做越红火,也越做越大。她和谢嘉俊忙得有些顾不过来了。叶子想起了远在大雾山的姐姐。已为人母的姐姐过得怎么样?她还是那样的贫困吗?她在心底里早已原谅了姐姐。

    再说啦,姐姐本来就没有什么错啊。她希望姐姐出来,和她一起干。她给姐姐去信,要她离开那个贫困的小山村,出来和她一起做生意,共同致富。

    可是姐姐没有答应,她甘愿贫穷,和谢诗歌一生一世守住大雾山河边的那一方美丽的山水,呵护着她的传奇式的爱情。

    虽然姐姐不愿意再出来,然而她和叶子的手足亲情却像烧不尽的野草,春风吹起时又萌发出绿嫩的叶儿……

    直到她们接到了全国仙缘桥情人节大会筹备会的通知,姐妹俩才再次相聚,相拥而泣,泪流满面……

    第四十五集 横店白露酒名天下

    第四十五集横店鬼峡白露酒名天下

    260、仙缘桥全国情人节大聚会接待站

    筹备组第二阶段的工作,除了继续邀请世界各地、古今中外的各界爱情名流、民间感人肺腑的谈爱高手外,还将准备各种接待用的一流山野特产、长寿食品,珍惜物品、古怪收藏等等,以备大会急时之需。关于谢灵运和七仙女的考古第二专题,也还在继续……

    代表门陆陆续续前来仙缘桥参观。

    江南决定,尽快设立2018年的峡谷仙缘桥全国情人节大聚会接待站。

    江南一行登上青石板路,拾级而上,向山上那些土坯屋靠近。

    仙缘桥全国情人节大聚会接待前站就到了。

    江南一行的后面是一群光屁股的孩童跟着,农人在前引路,将他们带至家中。

    呼他们坐在凳上,即取崖山玲珑香茶数杯,泡上石涧清泉对心开的沸水,茶色清绿,递至他们手中。

    满屋顿生一种阳光般的灿烂。

    这种景致,江南仅是在陶潜的诗文中读到过。

    没有想到,当历史的车轮进入二十一世纪的门坎的时候,他们这群州河人,真真切切地看到了这如诗如画的谢灵运情境和纯朴醉人的诗歌乡情!

    勤奋而憨厚的老郭不迭地拍镜头,教授和小情人早已满面阳光,董天雷恢复了他童年时的宁静,脸上有父亲一样慈祥的笑容,九哥呢,早已将目光投向门外的那些羞羞答答且面容姣好的谢灵运时代的村姑了。

    小七悦儿在这种情境里,似感到她经历过的男欢女爱实在微不足道。她十分老实地、诚恳地坐在了农人的桌前。

    子庸两眼放出色光,色迷迷地盯着农家少女看,看对方都脸红起来。

    众人喝着茶,聊着天。

    一天时忘了日头早已下山,山峡和江水,都生出一种暮烟,飘渺,神秘而不可测。

    几只夜窝鸟嗬罗嗬地,在屋背树上唱响了。

    261、灵运隐居何处

    白教授问及农人是否知道谢灵运隐居的传说故事。

    农人皆纷纷答言。

    个中一略识文墨者,从家中搬出一本宽二尺、长三尺的谢灵运时代的《族谱》。

    古老的《族谱》弥散着一种陈腐书卷气息。那剃两边分的大西装头发的农人说,《黄氏族谱》早有记载。他翻至某页某段,指着那画了红线的地方说,呶,谢灵运,就这儿。

    老郭和教授及江南都细细查看。这是一相修于几百年前的《族谱》。虫子蛀了不少小眼子。但文字依然清晰。这段记载,大意是说“谢玄嫁女”的故事。言他的女儿生了“背花”(生了毒疮),久治不愈,终日疼痛难忍,以泪洗面。一日,鬼峡郎中正值年壮,未娶。他有心为女儿治病。下药,病祛痛止。又过七天,女健康如初。他精湛的草药医术,感动了谢女也感动了谢玄,遂将此女配给了郎中,结为夫妻,和百年之好。谢灵运出事后,嫁出去的这一小女则饶幸避杀身之祸……

    看完‘谢灵运时代”的《族谱》,老郭将有关章节一一拍摄。

    262、横店鬼峡“白露酒”

    不觉已是夜饭时分,农人就邀他们到吊脚楼入席了。对江饮酒,把盏临风。

    阿囡看见农人檐下挂着香喷喷的小鱼,一串串,长长地,月光里,闪着诱人的黄。这鱼是农人从峡口捞起的,或用罩子把它网住的,把它晒干,用木棒火熏,须用一种香木火,这种香木火也只有鬼峡才有。农人会阿囡之意,忙取下几串,放些白辣椒油煎,稍煮,不腥,吃时感觉甜中带辣,辣中带甜,董天雷兄连说是“妙品”;七妹妹阿囡也说好吃;教授、小情人、老郭也都说从未吃过这么香甜的鱼儿。

    悦儿说,这得感谢大自然的馈赠。如果没有这一江清洁如雪的水,怎会有如此香鱼?想想看,州河里的鱼为什么不好吃,不仅不好吃,就连不好吃也越来越少了。

    这是极妙的下酒菜,农人又摘下如许,慷慨煮之,众人吃得好过瘾。

    那酒也是上品的“鬼峡露”。鬼峡的水质极好,清粼秀净,用之造酒,色碧味醇,久而愈香,有名日:“横店白露酒。”后称鬼峡露酒,古谢灵运时代的农人在石板官道旁叉一个小小酒店,唤叫“横店,”分上店或下店,人过之,或饥,或渴,必进店豪饮一顿。

    鸣河:“此酒史上有名。当年谢灵运他们喝的就是这种酒啊!”

    江南读过《州河志》,因此向众人介绍说:“南朝梁文人任方与友刘杳说‘酒人千里香,当是虚言?’刘杳说:‘鬼峡有千里酒,饮至家犹醉。’这就言中此酒的妙处,豪饮此酒,每时并不醉倒十分,只尝飘飘然,愈加想饮,直至家时,方觉得头重脚轻,大醉,当时两都有四郡,都置此酒,乡人前往横店鬼峡取经学酒。有酒馆无数,立于江边,至今依然有,

    悦儿补充说:“因酒得诗甚多,我记得江南你抄录过的袁水拍的古诗中,就有些佳句,道是‘田父举酒邀共饮,桑麻满野话半年。’”

    董竹:“姐姐所言极是,还有邑监生段绍苏的诗句:‘湘关醇醇还相继,珍重如倾竹叶觞。’”

    将笔录于纸上,教授和老郭十分珍惜地一一收藏。

    悦儿说:“干脆把那句‘玉为曲蘖石为炉,万盏千壶汲干枯’也录下,”

    江南说:“好的。妙的!”

    州河副市长董天雷插言道:“这不足为怪。当年他们鬼峡上下,家家酿酒,户户酒香,说起这酒的事情,几天几夜也扯不完哩!”

    既得如此佳名逸史,他们几个,经不住美丽贤慧的少妇的力劝,则开怀畅饮。不觉酩酊大醉,飘飘欲仙,却不倒。他们中除阿囡少饮了几杯外,众人都步伐乱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