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变身香江 > 变身香江第28部分阅读

变身香江第28部分阅读

弟弟和妹妹在身边,还不会太明显。回到学校,601寝室,她总会在不经意的时候就想起一些事情来。

    春季开学后的一天早晨。

    林静起得比往日还早,喝了点水,就一身运动衣跑出了霞飞楼。

    在慢跑了几分钟,充分热身活动开后,她加快速度往一座小山坡跑去。

    一月份的香港,呵气成雾,是最冷的时候。

    加上林静又起得早,一路上陪伴着她的,只有寒风、落叶与清冷的草木。

    不消一会,她就顺着阶梯,来到了山上。

    山顶这里有一棵大树,树下是一个只容得下三个人的小小的亭子。大树斜伸的一根粗壮的树枝上,悬吊着一个不知是谁放在这里的蓝色的帆布沙袋。

    大气都没喘上一口的林静,来到沙袋前,拨了一下。

    沙袋摇晃了起来,但她的注意力不在沙袋上,视线已经无意识的往山下延伸了开去。

    “多愁善感,伤春悲秋,听鸟鸣而伤心,见落花而流泪?即使一开始只有淡淡的愁绪,但随着时间的累积,终究要悲伤逆流成河。”

    发现自己似乎有些太过敏感,林静不由得想到那个弱不禁风,整日郁郁寡欢,容易伤心落泪,终日蹙眉难得一露笑容的林黛玉,全身立即起了鸡皮疙瘩。

    恶寒不已的林静下意识就是一拳击出。

    砰!

    听到巨响。感觉自己的手打穿了什么的林静,视线收回来一看。

    遭!

    刚才那下意识的一拳,却是将前面的帆布沙袋给打破了。

    沙沙的。铁沙正顺着破洞不断流出来,掉在地上。

    “这是谁的沙袋,怎这么不经打?”

    林静咕哝了一句,然后双眼四处扫视着。

    “咦,好像有人上来了。”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之下,她听到了跑步的动静,往山下一看时。果然是有人正跑上来。

    这么早就能跑到这个偏僻的亭子历来,很可能就是这个沙袋的主人。

    想到这一点,林静摸了摸口袋。没带钱。出门时太匆忙了,最近又总是丢三落四成习惯。

    跑路!

    一个念头在脑中升起,林静立即往另一条下山的路溜去。

    大约两分钟之后。

    一个寸头面部轮廓硬朗,年约二十岁左右的青年男子跑了上来。他穿着背心短裤。露出一身爆炸性的肌肉。

    他一边慢跑着。绑着绷带的双手一边做着拳击的动作,而且嘴里也是嚯嚯有声。

    可当他看到已经瘪下去大半的沙袋时,整个人就愣了一下。

    似乎是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擦了擦。

    “天杀的,谁,谁又戳破了我的沙袋?”青年男子作怒目金刚状,仰天怒吼。

    以前他把沙袋挂在人多的地方,结果是每周就要换一次。因为沙袋总是被人用尖锐的东西戳破。寻寻觅觅了很久,好不容易找到了这么一个僻静的理想练拳场所。但也只是维持了两周的时间,没想到最终都还是不能逃脱毒手。

    “难道一定要逼我在室内练拳吗?”

    怒吼过后,他四处巡视着,企图抓住戳破他的沙包的罪魁祸首。

    但他终究是迟了一步,因为罪魁祸首凭着过人的速度已经溜之大吉。

    林静从山上下来,却已是再没有继续跑步的兴致,回到宿舍,简单的洗了个冷水澡。感觉身体暖洋洋的,她拿起英语读本,对着窗子开始朗读。

    大概半个小时后,她放下英语读本背着背包准备上课。

    这个学期,她会很忙。

    因为单单只是通识课,她就选修了四门:《中国艺术传统》、《自然灾害》、《自然的秩序》和《建筑之体验》。

    至于她要选修的历史课程,就更多了:《中国通史》、《中国历史改革概论》、《中国历史变革概论》、《中国百年思潮》、《英国史:从国家到帝国》……

    课程之多,以至于课程总监都曾找她谈过话,问她为什么要在一个学期选修这么多的课程。

    课程不是选修得越多,好处就越多的。而一般大一的学生,仅仅只是选修了她的三分之二,就已经忙到焦头烂额了。

    对此,林静的解释是:学海无涯,求知若渴!

    对于林静的大名,课程总监是知道的。通常,一所大学,总有那么一两个常人所不能理解的存在。

    所以当课程总监听到林静的回答后,也只能点头同意。

    出了霞飞楼,骑上自行车,林静往餐厅而去。

    六个白菜包子两个馒头,两杯豆浆,就是她今天的早餐。

    当林静端着如此的早餐走向餐桌时,附近的路人纷纷投以注视的目光。

    在这座校园中,已经是几乎没人不认识林静的,在林静不加掩饰的出现在餐厅中,自然是备受注目。

    对这种惊讶、好奇的目光,甚至还有个别的指指点点,林静始终都是面沉如水,她已经习以为常。没办法,她的饭量一直以来都比较大,比大多数的男生的都要大,这是事实。而且,民以食为天,饭量大一些而已,不是什么需要羞愧的事。

    不是有一句话这样说吗:年轻人能吃是一件好事!

    “我能坐在这里吗?”

    在林静细嚼慢咽的时候,一个细细的弱弱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林静抬头看去,是一身白衣如雪的富二代楚天阔,于是点了点头。

    “那小子是谁,胆子不小啊,竟敢就这么过去,而且还成功了。”

    在楚天阔坐下时,不远处有男生嚼起了舌头。

    “早知道她这么好说话,我就过去了。”

    “谁能料到她清冷得的外表之下,是如此的平易近人。”

    ……

    “梁音宁没有和你一起吗?”

    “是的,正如你所见,有什么事?”

    “关于上次你交给我画的那部漫画。”

    “《灌篮高手》?”

    “嗯,已经画好四卷。”

    “辛苦了。”

    “还要继续画吗?”

    “不想画了?”

    “不是。”

    “那就继续,画完了再说。”

    “好吧。”

    楚天阔这次来,纯粹是想问画好了四卷的《灌篮高手》有没有其它的什么计划,例如出单行本之类的。他其实对出不出单行本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因为他既不缺钱,画漫画又只是爱好,并没有画好了就要出版的迫切想法。

    只是有些奇怪,林静交给他文字稿后,就好像要撒手不管了一样,全部扔给了他。

    “没其它事情了吧?”

    “没了。”

    “那我上课去了,再见。”

    说完,林静端着餐盘往门外走去。(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鸣惊人?

    (说三更,就一定会有三更。这是第一更,求月票!)

    “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

    “因为不懂历史的人,注定要重蹈历史!”

    ……

    “比较史学,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个名字看上去高端大气上档次,但实际上这是一门低调内涵接地气的学问。”

    正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年轻女讲师,说这话时,那略带调侃的目光停留在阶梯教室右边的一个角落处,两三秒的时间。

    而坐在那个角落处的,正是林静。

    哈哈哈……

    正在上课的学生们不禁发出一阵会心的善意的大笑。

    因为“高端大气上档次”和“低调内涵接地气”这两个词都是出自林静之口,她曾在《历史的天空之知道点三国历史》这个节目,无意中说了出来。于是,就好像那个“粉丝”延伸开去的词义一样,这两个词也迅速在香港流传了开来,成为了香港市民的时尚词汇。

    事实上,类似的词还有很多,以至于好事者将这些词都汇集了起来,编成一个“林静词汇”合集。

    而不少的青少年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很喜欢用上“林静词汇”,仿佛如果不说上那么一两个“林静词汇”,就是严重落后于时尚的后面。

    林静此时正在上的,是曲素幽的《比较史的视野》。

    听到曲素幽在讲课时,用上这些后世的时尚词汇,而且还对自己露出仿佛是调皮的一笑,林静终于是忍不住讶然一笑。

    所谓的“林静词汇”,她有所耳闻。只是没想到,曲素幽会一本正经的用在课堂上来讲。

    不过不得不承认,在讲课时偶然插上一些时尚词汇,确实是让课堂上的气氛轻松活泼了不少。

    “比较史学是什么,哈佛大学的斯哥克波尔教授在《历史比较在宏观社会研究中的运用》这一篇文章中,将比较史学著作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用历史实例的对比来证明某一理论的观点;第二类是通过历史比较来发现某一具体事实的特性和影响;第三类是通过历史比较进行宏观的因果分析。”

    “我们为什么要学比较史学,因为历史不应该局限于对一个年代、一个时代的刻板印象与标签,而是要去了解人们生活的过去与现在,在这过程中需要有些历史学者的务实性,人类学者的想象力以及社会学者的批判力。”

    “所以,实际上,比较史学,不单单应该是历史的范畴,我们应该用世界的视野,以及跨学科与跨文化的研究方法,来做这一门学问。”

    “当然,跨学科与跨文化,我们必定会有很多不了解的学问与知识有,但是学习与认识的方法往往是异曲同工的。虽然跨学科的学习在最初的阶段会有些不适应,但是历史学会展现它作为文化学科的包容力与互通性。”

    “在讲到跨学科的问题上,我认为我们应该去了解一下一个人一位国学大师。”

    曲素幽说着,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王国维”三个字。

    “知道王国维这个名字的同学,请举手?”

    教室里,六十多个学生,大概有五十多个举起了手。

    “看来只有个别同学不知道啊,很好,可以放下来了。”

    等大家放下手来,曲素幽又接着说道:“了解王国维生平,并读过他的著作的同学的呢?”

    这一次,举过手的五十多个人中,只剩下十多个,包括林静在内。

    “看来大多数同学对王国维这个人都还是挺陌生啊,那我就请一个了解王国维的同学来给大家说一说,好不好?”

    对于王国维这个国学大师,林静算得上是比较了解。因为前世她在上高中的时候,从偶然一次接触到他的著作《人间词话》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的疯狂喜欢上了王国维的作品。

    百度,谷歌,实体书,一点一点的查阅,一本一本的阅读,让她几乎成为了研究王国维的专家。

    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人间词话》,但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这三种境界都应该略有耳闻。

    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现在处于何种境界呢,可能都还只是在第一种徘徊吧?”

    林静陷入沉思后,不由得自问。

    “林静,林静……”

    却是林静在沉思的时候,被曲素幽点名,让她来说一说她所了解的王国维。

    “王国维,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汉族,浙江海宁人。出生于1877年12月3日,逝世于1927年6月2日……”

    “他在1913年起转治经史之学,专攻古文字学、古器物学、古史地学,先后致力于历代古器物、甲骨金文、齐鲁封泥、汉魏碑刻、汉晋简牍、敦煌唐写经、西北地理、殷周秦汉古史和蒙古史等等的考释研究,还做了很多古籍的校勘注疏工作。”

    “他开创了一种称之为‘二重证据法’的治史方法,意思是通过运用地下的材料(考古)与纸上的材料(文献)相量印证比较以考证古史的真象。这种考证方法既继承了乾嘉学派的考据传统,又运用了西方实证主义的科学考证方法,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古史研究上开辟了新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方法,发前人所未发,对史学界有着开一代学风的影响……”

    林静一站起来,脑子里装的王国维的资料顿时好像潮水般涌出,将王国维其人其事其作,事无巨细,滔滔不绝的就一连说了十多分钟。

    这一说,就说得整个阶梯教室鸦雀无声,一众同学目瞪口呆,就连曲素幽这个讲师,也是惊讶得久久说不出话来。

    这个林静,不会是专门研究王国维的吧,不然怎么会知道得如此的清楚详细?

    如果他们来自后世的话,此时此刻一定会怀疑林静的脑子是不是连上了度娘和谷哥。

    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

    课堂以外,小说、历史写得不错,这些暂且不说。平常在课堂上总是很低调,除了相貌出众一些,和自己看起来也没有太多的不同啊,让人还以为只是课堂外的用功呢,看来人家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曲老师想要说的,应该就是王国维先生的‘二重证据法’,可以应用到比较史学上,这个意思吧?”

    末了,林静用这一句话来给自己作总结。

    “嗯,是的,你说得实在是太好了。”曲素幽终于是回过了神来。

    哗啦啦——

    她这句话说完,教室里立即响起了热烈得激动人心的掌声。(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二十五章 自行车与火鸟

    (这是第二更,第三更稍后送上!)

    《比较史的视野》只是比较史学的入门课程,旨在介绍比较史的基本特色与发展趋势,并通过探讨具典范性的案例,介绍研究比较史的途径和方法,所以曲素幽讲的东西并不是太过复杂和深奥。

    从九点半开始的课,在十一点整的时候正式结束,课时长一个半小时。

    在下课铃响起时,刚好讲完“何谓比较史学”这一部分内容的曲素幽,表面上谈笑风生神情自若,实则在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

    她虽然当了一个学期的助教,并在上个学期帮王立民教授代课代了大概两周,但在正式作为讲师正式上课时依然是有些忐忑。

    一是,面对的学生太优秀了,年龄还相差不多,没有什么权威性,威望不足以服众,这就要求她往趣味性这条讲课路上走。

    二来,她感觉经验还是不足,上课的时候上着上着,会突然卡在某一个节点上,脑子里一片空白。如果不是准备的充分,所有的节点难点和答案都列在一张纸上,及时解决掉了,恐怕要闹出笑话。

    更严重的是,课程大纲上面规定的一节课内容要拖到下一节课去。

    曲素幽看着正收拾东西准备离开的学生,微笑着说道:“好了,下课的时间已经到,我也不拖延时间,让大家去自由活动了。不过,下面的惯例是——”

    “参考书单嘛!”有人接口答道。

    教室里顿时是一片哀嚎。

    “有谁想要自愿为大家服务的?”曲素幽扬了扬手里的书单。笑着说道,“事先声明,这是为同学服务。不加分的哦。”

    虽然这位讲师年轻得有些过份,但胜在平易近人,能和大家打成一片,而且还很漂亮,所以无论男女都对她的印象很好。很快就有人走上去,主动接过了她手里的书单。

    联邦德国史学家阿尔诺和安内利赛联合出版的《比较世界史》,英文翻译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历史的研究》。和巴林顿穆尔的《独裁与民主的社会起源》。

    还好,这份书单上只有三本书,众人齐齐松了一口气。

    不过大家刚要欢呼着走出教室。曲素幽又“及时”的给泼上了一盆冷水。

    “还有一个,学习札记,不可忘记。为了节约大家的时间,学习札记不用太长。当然。也不能太短,只要五百到八百字就行了。”

    而所谓的学习札记,是在读了参考书后,就参考书中所写的比较史学的发展、理论及方法等作出探讨及反思。三本,只要挑选一本来写就行。

    到这里,整节课才算是完全结束。

    林静站起来默默将桌上的书本、笔记本和笔收拾好放进背包,随着人流往教室后门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