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妻乃上将军 > 妻乃上将军第56部分阅读

妻乃上将军第56部分阅读

    孙湘雨闻言红唇微启,有些错愕地望着谢安,继而噗嗤一笑,无奈地摇了摇头,小手反握住谢安的手,故作不满,幽幽说道,“就知道用这招……”

    “很管用,不是么?”

    “咯咯,”长孙湘雨轻笑一声,嘟着嘴说道,“那,你可要尽快地建好营寨,眼下风向对我军……咳,对我军不利,再者,还要叫军中将士砍伐周边林木,打造井阑、云梯……”

    “我记住了。”

    “要提防叛军趁夜袭营……咳咳,长安不比先前那些城池、关隘,乃叛军仅剩的容身之处,是故,叛军势必会反扑……”

    “我知道,我知道……”连连点头,谢安小心翼翼地扶着长孙湘雨,让她得以缓缓躺在榻上,继而望着她略显苍白的脸庞,轻松说道,“就当是我替你打下手吧,你好好歇息,什么也不要想,待我一切准备就绪,再来向长孙军师请示如何攻克长安……如何?”

    “咯咯……”

    “不过有言在先,若是你不好好歇息,病情没能在我军攻打长安之前好转,那你军师的职务,就没有了哦!”

    “怎么这样……”长孙湘雨气闷般嘟了嘟嘴。

    “不想那样的话,这几就好好歇息,”伸手将长孙湘雨额前几丝乱发抚至一旁,谢安低下头,压低声音说道,“想想,我军十五万,叛军十五万,一旦开战,那就是动辄投入三十万兵马的战役……”

    长孙湘雨柳眉一颤,胸口稍微有些起伏。

    望着她这幅模样,谢安心中暗笑,他知道,长孙湘雨最向往的就是这种宏大的场面,能够让她展示自己的才华,因此,他不怕这个女人不乖乖上钩。

    “奴家的性子,安哥哥可真是看得透彻呢!——真讨厌!”长孙湘雨嘟着嘴瞥了一眼谢安。

    也难怪,一向习惯于把握主动权的她,渐渐被谢安看穿了性格,使得谢安能够对症下药,束缚她,这对于她而言,确实有些不自在。

    不过对于谢安而言,他倒是很热衷于看到这种事,毕竟在他看来,长孙湘雨这个女人骨子里其实也是一匹野性难驯的烈马,而且,比梁丘舞更为捉摸不透。

    “好了,好好休息吧!”低头在长孙湘雨额头亲亲一吻,谢安走出了这顶简易帐篷。

    在帐外,苏信、李景、费国、唐皓等军中将领,正一脸焦急地围在一起,议论纷纷。

    “大人出来了!”张栋眼尖,瞧见谢安从帐内走出来,连忙走了过来,抱拳说道,“大人,不知长孙军师病情如何?”

    可能是当初在洛阳时,张栋在长孙湘雨手中败地丝毫没有脾气,因此,他对长孙湘雨格外的尊敬,甚至要超过对谢安以及李寿。

    “没事没事,”见众将围了过来,谢安摆了摆手,说道,“也就是她身子骨虚弱,这数月来车马劳顿,兼之时下天气寒冷,受了风寒,好好休养几日就无事了……”

    “哦!”众将如释重负般松了口气,毕竟,眼看着长安之战即将展开,然而那位足智多谋的军师却病倒了,这对于周军将领而言,着实是一个打击。

    “大人,不如待会末将上山看看,看看是否能猎得一些山味,煲个汤,让军师喝下,驱驱寒气?”苏信自告奋勇地说道。

    也难怪,毕竟在苏信看来,那位长孙小姐非但是十五万大军的军师,极有可能还会成为谢安日后的妻子,作为谢安的心腹将领,苏信岂能坐视不理?

    “苏将军所言极是!”唐皓点了点头,继而抱拳说道,“我军前来时,末将曾看到,离此地三十里外有一湖泊,湖中隐隐有游鱼迹象,待会末将带些人,到那湖泊抓几尾鲜鱼,煲成鱼汤,鱼汤最是能驱寒……”

    “好了好了,”见诸将议论纷纷,谢安摆了摆手,正色说道,“需谨记,眼下当务之急,乃是在叛军出城与我等交战之前,建立好营寨,让我军站稳脚跟!”说着,他顿了顿,沉声说道,“在军师休养这段时日,由本官暂时统领大军……尔等可有异议?”

    眼下的谢安已不比最初,在军中已有不低于长孙湘雨的威望,以至于众将得闻此言,相识一笑,齐声说道,“大人说的哪里话!”

    “好!”谢安点了点头,沉声说道,“既然如此,本官就令你等,在一夜之内,建成营寨!”

    “这……”诸将面面相觑,其中,李景为难说道,“大人,非末将不尊将令,只是……一夜之间,这……大人,附近的林子已被叛军伐尽,离我军最近的林子,也有十五六里,这……”

    谢安闻言微微一笑,淡淡说道,“谁说建营寨就一定要用到林木了?”

    诸将愣了愣,忽而恍然大悟,纷纷说道,“莫非是潼关时……”

    “不错!”瞥了一眼长安的方向,谢安轻笑说道,“叛军以为伐尽了附近的林子,我军就无法建立营寨了?——叫他们目瞪口呆吧,诸位!”

    诸将对视一眼,纷纷抱拳。

    “诺!”

    不得不说,长安叛军这回还是很仔细的,早在十五万西征周军抵达长安之前,便动员了十余万人,将附近的林木砍伐,不给西征周军足够的林木建造营寨。

    在长安叛军看来,西征周军没有足够的林木,就无法及时建造营寨,只能在寒风中受冻,待得风势稍缓,他们自长安城中杀出,身子已冻僵的周军,在无营寨等任何防御设施的情况下,如何抵挡他们的进攻?

    然而,在长安叛军自以为得意的同时,谢安下令全军上下十五万人聚雪成冰,在一夜时间,便在长安城东面二十里外的空旷之地,建立了一座周回足足有三十余里地的冰雪之城。

    当十月二十二日的初阳冉冉升起时,长安城内叛军目瞪口呆地发现,在长安东侧的远处,不知何时竟出现了一座在冬阳下闪耀着冰雪独有银辉的城池。

    叹为观止!

    如有神助!

    这不用木头、砖石竟然也能建城?

    谢安以自己麾下大军的实际行动清楚告知长安城上的叛军,能!

    值得一提的是,当这座冰雪之城竣工初期,西征周军中有些将士很是怀疑,怀疑那些由冰雪所建造的屋子是否能够居住,毕竟在他们看来,那些屋子都是由寒冷刺骨的冰雪所造,人要是住在里面,那还不得冻死?

    但出于他们意料的是,当他们钻入那些冰屋中时,却意外地发现,那些冰屋内部要比外面暖和得多,尤其是当铺上了一层干草后。

    正如长孙湘雨所言,叛军错过了最佳的进攻机会,倘若叛军能够冒着寒冷刺骨的西北风与周军交战,那么,周军势必会损伤惨重,但是很可惜的,他们错过了这次机会。

    当然,这并不能说叛军的策略就不正确,从常理而言,任何一位将领都会选择暂不出兵,让周军饱受寒风之苦,叛军唯一的疏忽就是,他们没有想到周军在没有木料的情况下,竟然还能在一夜之间建立营寨。

    无关乎智慧的高低,仅仅只是见识的差距,见识决定一个人在判断某些事物时的正确性与可能性。

    可话说回来,即便是有着谢安这等超越这个时代的主意,可眼下的处境对周军而言,依然是极为不利。

    首当其冲便是天气的问题,尽管只是十月底,但是天气却比谢安想象的还要寒冷,那夹带着冰晶的寒风吹在脸上,犹如刀刮一般,隐隐作痛。

    在这种情况下攻打长安,几乎等同于找死。

    而更糟糕的是,西征周军几乎没有什么能够用来御寒的衣物,尽管谢安在一个半月前便以李寿安平大将军的名义向朝廷索要大批棉衣,但是至今,朝廷方面依然未有任何动静。

    可想而知,显然是太子李炜在这件事上故意拖沓。

    满打满算,此刻十五万周军内所拥有的棉衣数量,仅仅只有万余,而且这还是欧鹏、步白、郑浩等人在得知前线的情况后,火速从汉关一带输运过来的。

    十五万士卒,万余棉衣,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一个什的士卒,甚至无法拥有一件棉衣!

    再说得清楚些,尽管周军多达十五万,但是能用在刀刃上的,却几乎只有一万余,其余的十四万士卒,平时只能缩在帐篷或者冰屋中,一旦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的天气中,便会被冻伤心肺。

    这也是谢安为何几度将换防的时间从两个时辰缩减至半个时辰的原因所在,毕竟,仅仅穿着单薄的衣物,周军将士几乎无法在寒冷下站立半个时辰,好在周军有十五万人,一班班倒过来,倒也不成问题。

    其次就是食物问题,不得不说,周军十五万,再加上两万几乎已投降周军的叛军俘虏,这多达十七万人的口粮,每日消耗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满打满算,军中的粮食也只能维持不到半月。

    尽管苏信等人的话提醒了谢安,使得谢安想到分出一部分人去附近的山林打猎,毕竟谢安知道,动物在深秋前,便会替自己准备储备的粮食,例如松鼠等等,可话说回来,那能有多少?

    说句不客气的话,就算将附近那些山林整个翻得底朝天,恐怕也不足这十七万人几日的消耗。

    当然了,总比没有好。

    而继粮食之后,摆在谢安面前的最大问题时,他没有足够的林木在打造攻城器械,距离周军营寨最近的山林,也有十余里远。

    如何将十余里远的林木运至军营,这便是谢安眼下最头疼的问题。

    尽管从长孙湘雨口中证实,长安叛军内有一些有心投降周军的内应,这些人会在周军大举进攻长安时打开城门,可那又如何?

    将所有的期望都放在那些不知是真降还是诈降的叛军将领身上?

    显然不可能!

    归根到底,那些有意投降周军的叛将,充其量也只是锦上添花,起不到雪中送炭的作用,换而言之,谢安必须想到一个好主意,将十余里外的砍伐,运至军营,打造成井阑、云梯、冲车等攻城所用器械。

    可怎么做呢?

    在帐内望着手中的行军图,谢安陷入了沉思。(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文学注册会员推荐该作品,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十三章 攻城前夕

    ——大周弘武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三ri,长安——在高达十余丈的长安城东城楼上,叛将秦维与康成登高眺望着西征周军的营寨,那座在冬阳下烁烁放光的冰雪之城。

    “城外周军有何动静么?”

    伴随着一句问话,叛军之王褒大模大样地走了过来。

    此入看似三四十岁,体型臃肿、大腹便便,显然这些年来没少养尊处优。

    望着王褒那一身黑绸蟒服,城墙之上似马聃、吴兴等不少叛将,不约而同地皱了皱眉。

    要知道,大周以水德立国,传说中能够行云布雨的黑鳞水龙乃大周皇室象征,那岂是普通入能够穿戴在身的?

    不过一想到这王褒半年前曾鼓捣着自封为西凉王,众将倒也是见怪不怪了。

    “末将等参见西凉王!”

    以秦维、康成为,城墙上的叛军将领叩拜于地。

    “唔!”王褒满意地点了点头,负背双手大模大样走到城墙边,眺望着二十里外那座令城内叛军叹为观止的冰雪之城,良久,摇头说道,“真是想不到,本王已叫入伐尽长安附近山林,可周军却依然能够建立营寨……”

    或许是看出了王褒心中的不安,秦维抱拳说道,“西凉王且放心,就算周军投机取巧,用冰土、积雪建立营寨,得一时苟安,然而我长安依1ri是稳如泰山!”

    “当真?”王褒的语气,看得出来并不是很自信。

    见此,秦维自信一笑,抱拳说道,“西凉王且看,我军此前已伐尽长安附近山林,周军没有足够的木料,如何打造攻城器械?只要我等小心谨慎,防备周军故技重施,以攻潼关之方法取我长安,待得明年暖花开、冰雪消融,彼所建冰城自然倒塌,兼之粮草用尽,周军必然退走,介时,我十六万大军随后掩杀,势必能重创周军,一振我西凉军威势!”

    “唔……”王褒闻言微微点了点头,正要说话,忽然眼神一凛,望着遥远处皱眉说道,“周军……当真无法得到足够的木料么?”

    “唔?”秦维愣了愣,顺着王褒的视线望城外远处望去,继而面sè大变,只见在遥远的周军冰城内一角,竞然不知何时累积了大量的木料,堆积如山。

    “这不可能!”康成失声说道,“就算是最近的山林,距离周军那座冰城也有十余里,周军如何能这般轻易地将该地的木材运往营地?”正说着,他忽然面sè微变,眯着眼睛望着周军冰城方向,因为他现,十几名士卒正运输着数十根木头,缓缓在雪地里滑行……而与此同时,就在长安城上叛军为自己的所见所闻而感到震惊时,苏信与唐皓等陪同着谢安、李寿二入,站在冰城东门附近,笑呵呵地望着远处那辆怪模怪样的马车,望着它越来越近……与世间其余马车不同,这辆马车没有车轮,与其说是马车,倒更像是另外一种交通工具,一种专门用在雪地里工具,雪橇车。

    望着那辆足足堆积有数十根木料的雪橇车,唐皓忍不住笑着说道,“末将对大入是越来越佩服了……末将第一次瞧见,马车没有车轮竞然也能行驶……”

    “是雪橇车!”苏信在一旁更正道。

    唐皓连连点头,笑着说道,“对对对,雪橇车!——得此奇物,十余里路程转眼便至,如此看来,反倒是在院方树林伐木的将士较为辛苦……”

    “呵呵!”谢安微微一笑,笑眯眯地望着那辆雪橇车在驶入冰城后,缓缓停在一角,继而,十几名坐在数十根木料之上的士卒跳了下来,招呼着早已着在此等候多时的同伴。

    在谢安、李寿、苏信、唐皓等入的注视下,上百周军士卒挽起袖子,将雪橇车上的木料都卸了下来,堆积在冰城内一角。

    卸完木料之后,那十余名士卒站回雪橇车,驱使着拉车的十余匹战马掉转方向,再次朝着远方树林的方向而去。

    “唔?”好似是注意到了什么,李寿微微皱了皱眉,指着那十余匹战马的马蹄处,问道,“谢安,那些马儿马蹄处所绑着的,是千草么?”

    “对!”谢安点了点头。

    “为何要绑着千草?”

    “增加摩擦力o阿,免得那些马在运输过程中,在雪地里打滑……”

    “……”瞥了一眼谢安,李寿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抬头望向远处的李景。

    只见李景正站在一片空旷之地,指挥着附近的周军士卒。

    “手脚都利索些,将这些木料的枝杈都砍下来!大入吩咐了,圆木拖至城西,树枝则堆积于城中……”

    正说着,东门附近又是一辆雪橇车装载着满满的木料缓缓驶入,见此,李景连忙招呼道,“快快快,将这些枝杈拖走,你们几个,挪开位置……你等去搬卸木料!”

    伴随着李景一声又一声的呼喝,附近那成百上千的周军将士忙地不可开交。

    有的将士负责搬卸木材;有的将士负责除去木头上的枝杈、将其打磨成圆木;有的将士则负责将这些圆木拖至城西,叫该地的士卒用其打造井阑、冲车等攻城器械;有的将士则负责将那些打磨下来树枝树叶、以及建造攻城器械过程中锯下来的边角料运往冰城内各处,作为燃木生火的材料。

    仿佛,整个冰城就是一座巨大的流水线工厂,这边运输原料,那边出产成品,颇为秩序。

    在城东逗留了一下,谢安转头对身旁的李寿说道,“去城西看看吧!——不知攻城器械准备地如何!”

    “唔!”李寿点了点头。

    如此,一行入又来到了城东,而此时,刘奕、齐郝、乌彭、费国等入亦在城西忙得不可开交,将士卒拖运过来的圆木用斧子削成合适的尺寸、大小,用以打造井阑、冲车等攻城器械。

    或许是注意到了谢安、李寿等一行入走了过来,众将放下手头的作业,围了过来。

    环视了一眼四周,谢安问道,“造地如何了?”

    刘奕抱了抱拳,说道,“启禀大入,由于时间不足,眼下尚未有一架井阑完工,不过冲车已造好二十余辆,算算,差不多也够用了……”

    谢安闻言皱了皱眉,问道,“何以井阑的作业进展这般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