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盗墓鬼话 > 盗墓鬼话第38部分阅读

盗墓鬼话第38部分阅读

染得殷红,而这些尸体失去根须的支撑,顿时往下落下去,这时候我才发现这地下竟然是空的!

    接着,我看到整片地面突然出现了裂纹,这上面的泥土完全是靠了不死树根像网一样交织着才能支撑之我们站在上面,现在根须没有了,整片不死树树林的地面“哗啦啦”一下子就全部塌陷了下去,我们三个人脚下一空,也跟着往下面跌了下去。

    而下面并不高,我只感觉我落在了松软的泥土上,可是泥土中却是密密麻麻的干尸,我的脸几乎贴在了尸体身上,顿时一股腐尸味道传过来,我赶忙挣扎着爬起来,可是越挣扎,手脚却越发陷入到泥土之中,我这才发现这里的泥土松软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就像是沼泽一样。

    而在这些松软的泥土之中,则埋着更多的尸体,但是,这些埋在深处的却是都已经腐烂的尸体,顿时一股恶臭从泥土中散发出来,顿时整个地下都充斥着剧烈的腐尸臭味,让人几欲窒息。

    我胡乱地挣扎着,双手在扑腾了一阵之后终于抓到了一具干尸,然后借着这股力道,身子这才从泥土里直起来,直到这时候我才算站稳下来,但是我的大腿以下几乎已经全部嵌在了泥土里,而且举步维艰,走一步都需要花费十分大的力气。

    我转头看了一眼石头和周顺,他们也比我好不到哪里去,只见他们全身也沾满了泥土,看样子也是刚刚才挣扎着爬起来,然后石头将刚刚的不死树枝丢给我,说在这里面会用得着。

    我接了,这才开始重新环视一遍整个不死树森林,因为这里已经往下坍塌了的缘故,现在的不死树看上去又高了一大截,不死树的根须之下竟然又是树干,我真不知道,这些不死树生长在地下该有多深!

    而且这里的一头是通往悬崖边上的,那边肯定没有路,于是我们的目光都聚集在了前面,只是在刚刚的巨变之中,方正阿公的尸体已经不知所踪,这让我多少有些懊恼,但是又想回来,这样对他也许是最好不过的结局,总比他这样活着不像活着,死了不像死了的情形好过许多。

    确定了方向,我们便缓慢地往树林深处挪进去,我甚至已经看见了不远处延伸入不死树森林之下的洞口。

    只是因为我们的腿脚陷得太深的缘故,行走起来极为不易,而且也非常耗时间,等我们好不容易走到洞口的时候,我已经是筋疲力尽,只觉得这比爬了崇山峻岭还要累,但是我们却不敢耽搁,就往这洞口里走了进去。

    进去的第一感觉,我就意识到这是人工开凿出来的,因为这个石洞很明显是用规整的石块砌起来的,而且每五块巨石之后,就是一块发光石,这发光石围成一圈,看上去就像是一道门一样,我们走在里面,满身的泥泞和腐臭,就像擅自闯进来的僵尸。

    然而只是才看到这样的情形,石头就已然出声:“这是墓道!”

    我虽然也有这样的感觉,但是我根本不敢相信,是谁会在这里建造一座墓,而且是建在这样诡异的地方。

    石头却说道:“我一直觉得好奇,为什么在死亡谷之上会有这样一个地狱之门,看样子就应该是有人将墓建造在了这里,否者这里怎么会有一个类似死亡谷的地方存在,而且整个地狱之门,就像是一个小型的死亡谷,虽然我并没有见过真正的死亡谷,这也只是我单纯的猜测而已。”

    果然,只是走了不远就是墓门,而且这墓门看起来应该是被破坏过了,而且还是被爆破过的,从损毁的程度和石头断层新旧来看,应该就是一九七九年,或者一九八一年进入这里的队伍所留下的痕迹。

    既然墓门已经没有了,我们也就不用费心思去琢磨如何打开墓门,而且我初步估计这里应该是一座大墓,因为单从墓道就可以看出来,但是具体是谁的墓却还有待考究,我想到周穆王女儿在外面建起来的朅盘陀国,不禁怀疑这会不会是大禹的墓?

    因为周顺也说周穆王晚年西游曾路过这里,在这里停留过大约一个月的时间,从朅盘陀国建立到周穆王西游到达东昆仑,中间将近二三十年年,周穆王的女儿也已经人老珠黄,而这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我估计他们就是在打通寻找地狱之门,又或者,这里莫非是周穆王自己的墓地,所以要建造二三十年之久?究竟这里如我猜测是大禹的墓,还是周穆王秘密建造的墓地,又或者是其他我们要进去看了才会知道?

    我怀着这样的想法,终于走进了墓门之内,里面的格局的确是一座墓室,而且不是周墓的样子,我再次奇怪起来,可是看它的样子,也不像夏墓。进入墓门之内,就有一块一丈来高的墓碑,只见上面写着“帝辛王受之墓”。

    我不懂这会是哪一个帝王的墓,而且这上面已经用了“帝”和“王”二字,从表层上我觉得这里的重点字还在“王”上,而帝很可能是名号之中的字,而用王,那是先秦之前的称呼,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后,帝王墓碑中多用“帝”字,“王”字几乎很少再出现。也就是说,单从墓碑上,我只能推测出这座墓的主人是前秦之前的人物。

    然后我听到石头开口说:“帝辛是商的帝号,这是一座商墓!”

    这几乎完全出乎了我的意料,而且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在周之前是还有一个商代的,可是这个商墓为什么会被建在这里?而且是商朝那一个帝王的墓?

    接着石头看着墓碑,解释道:“帝辛是帝号,王是尊称,也代表了帝王的意思,而受则是王名,这个人,是商纣王,商纣王号帝辛,名受,应该错不了。”

    我再一次震惊地看着墓碑,商纣王的墓又怎么会在这里,我说:“难道这个暴君也和禹所积有关?”

    可是石头却立刻摇摇头说道:“究竟商纣王是不是暴君,还有待考究,小四,你只知传言,却不知在先秦之前,几乎没有任何对商纣王暴虐的记载,所有有关商纣王暴虐的记载都在春秋战国之后,而且大多都来自周史,但是你若能看到周的记载,会发现负面的记载依旧非常少,反而有不少都是称赞商纣王的。”

    我问:“这是为什么?”

    周顺却接口说:“因为周史是周人修著的,当然要细数前朝的罪恶,以体现本朝的仁德善良,即使子虚有,也要写上去,而有人看不惯,自然就有人为商正名,当然,这些人都不会有好下场,不是被杀就死被囚,这几乎不单单是周才有,每个朝代几乎都这样。”

    第一百五十四章 两口石棺

    接着我摸了摸石棺和铁棺,大致估算了下内棺和外棺的厚度,石棺壁有一尺来宽,而铁棺也有一掌宽的厚度,也就是说,这样的厚度,足以抵抗熊熊大火,就算整个墓室塌了,棺木也能安然无恙!

    看这里的样子,那时候的队伍应该已经进来过到了里面,但是进来之后究竟又发生了什么,我却不得而知。

    总之我们在进去的墓道上发现了几具尸体,尸体已经严重腐烂之后再干枯,几乎只剩下一副骷髅架子,究竟是谁也已经无从分辨,惟一可以看出身份的,是他们身上穿着的衣服,虽然已经千疮百孔,但是可以看出就是六七十年代的服装没错。

    既然见到了尸体,那么这里就应该有异常的东西,于是我们提高了警惕,我们仔细地环视了一遍墓道,终于在前面拐歪的位置发现了一行脚印。

    之所以能看出是一行脚印,那是因为上面沾了许多的泥土,石头弯下腰用手捻了捻,说还是新鲜的,也就是说有人先我们一步进来这里,可是我又不禁好奇起来,这里完全被不死树森林严密地覆盖着,这人又是如何下来的?

    难道是他?我心里惊呼一声,可是马上又觉得可能性不怎么大,如果真是他的话,他是不会沿途留下如此明显的痕迹的,那么除了我们之外,还有谁也进入了这里?

    这个墓的格局从墓道的走向来看,应该很简单,估计就只有一个主墓室和耳室,果然,我们走进去不远,就是耳室,而且这行脚印一直都在,消失在耳室的门口,我们看了看耳室,这里面放着许多陪葬品,但是大多都是陶罐这一类,陪葬品几乎都很简单,从陶器的花纹上来看,可以确定就是商代的东西,除此之外,这里面就再无其他,我们从耳室里退出来,沿着墓道再往里走,就已经到了主墓室。

    不知道是什么缘故,这里的设计非常简单,而且我一直在奇怪,为什么商纣王竟然会葬在这里?

    石头解释说道:“殷商是高辛氏的后裔,高辛氏即帝喾,而帝喾是黄帝与螺祖的后裔,这里面就涉及当时的各方势力分布,一时间也说不清楚,总之当时黄帝与蚩尤交战,雨丝与各个部族都有结盟,而当时黄帝最主要的一个结盟对象就是居于昆仑、祁连山一带的西王母国,西王母国在这场大战中出力甚多,所以黄帝十分感激西王母国,因此世代交好。”

    我听了还是不解,因为我看的史书中说,商纣王最后是自己在摘星楼中自焚而死,并被他的儿子武庚葬在了周给的封地上,可是他的墓怎么会跑到东昆仑来?

    周顺说:“小四儿爷你说的不假,商纣王的确在周军破城之后自焚摘星楼,只是小四儿爷你如果认真研习过商史就会发现,商纣王这个人前期和后期变化之大,实在让人无法揣摩,而且几乎是一夕之间他就从一位贤明的君主变成了臭名昭著的暴君,这里面着实是太古怪了些。”

    我认真地听着,因为我知道周顺后面还有话要说,然后他看一眼石头,说道:“所以我怀疑,前后的商纣王并不是一个人,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可以在这里看到商纣王的另一个墓。”

    我隐隐觉得周顺已经知道商纣王在这里有墓的这件事,而且正因为这样,他才认真地去研习了商史,以至于会得出这样的猜测,也许,他的这个猜测就是他身后的那个人猜出来的也说不一定。

    那么既然有两个商纣王的话,这不是相当于现在的克隆?我觉得商代他们就掌握了这种技术,这绝对是天方夜谭。可是石头却一本正经地说道:“我也是这样想,小四,这样的情形一路上你已经见过很多,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性。”

    我哑然,石头说的的确是不争的事实,只是我觉得,这两个人之中,一定有个真假,而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模一样的两个人,到现在我也没有搞清楚,而且西王母国难道就是传说中西王母居住的地方?

    可是石头却摇摇头说:“世间并没有西王母这个人,所谓的西王母只是一个代称而已,而且历史上从大禹开始到汉武帝见到的所谓的西王母,都不是一个人,而是各代西王母国的女首领,但是由于西王母国居于昆仑山上,这个国度依托昆仑山的神秘,而变得扑朔迷离,所以才让世间的人认为西王母是一个人,而且是无所不能的神人,这些都只是讹传而已。”

    那么商纣王也来到这里,莫非也是为了传说中的禹所积?

    说话之间,我们已经来到了主墓室里面,可是出乎意料的,主墓室里面却有两口棺木,两口都是石棺,一口立于整个墓室的正中央,而另一口则紧挨着大的那口石棺。

    难道这是一个合葬墓,并不只是商纣王一个人的墓室,可又会是谁和商纣王合葬在一起?

    而且这个墓室里面几乎没有什么其他的摆设,但是我却在墙壁之下的石台上发现了一个很古怪的东西,它就被放置在石壁下的石台上,是一块铁盘,却分成了内外两层,我拿起的时候,里面的那一层竟然“骨碌碌”地转了起来,然后我看见外面的这一层上刻着一些古怪的图案,而且铁盘被划成了十二等分,里面则是二十四等分。

    我不明白这是什么东西,而且我觉得奇怪,商代使用的都是青铜,还不会铸铁,铁器基本上到了春秋时候才开始被使用,而这个时候,他们是如何制造出来的这个铁盘?

    并且我看着这个铁盘像是日晷一类的东西,应该是拿来计时用的,我看了看石台上,却没有晷针这些东西,也就是说,这也不大像是拿来计时的东西。

    石头和周顺都看了,也看不出一个究竟,而且整个墓室里面除了这个铁盘和石棺再没有其他的,还是周顺说道:“这块铁盘为什么一点锈蚀都没有,按理说在这里放置上千年,早应该千疮百孔,被蚀穿了才对。”

    周顺不说我还想不起这一层,心想这铁盘难道是不锈钢不成,而且这上面的图案稀奇古怪,就连石头和周顺也不认得,我不禁想,这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而且放在主墓室里面,很明显是陪葬品,可是商纣王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一个铁盘来陪葬?

    石头说那就只有打开商纣王的石棺看看才知道了,边说着,他已经走到了石棺旁,我将铁盘放回原地,也来到石棺旁边,我估摸着,这一口放在正中央并且比较大的应该是商纣王的,而略小的这一口,还不确定。

    石头试着推开石棺,发现石棺的棺盖没有被浇死,也就是说是可以活动的,我和周顺也帮着使劲,石棺的棺盖被缓缓推开,里面则是一口铁棺。

    按照一般人的身形来判断,外面的这口石棺应该是用来保护内棺用的,是外棺,而内棺里应该才真正放置着商纣王的尸体,可是石头摸了摸,说内棺已经被封死了。

    然后石头掏出匕首,他沿着铁棺的棺盖边缘划动着,这把匕首削铁如泥,他做起来很轻松也很熟练。我想商纣王的尸体被保存在里面,既然外棺和内棺都还完好无缺,那么也就是说之前来的那拨人并没有打开过这两口棺木,很可能他们在墓道里就遭遇了意外。

    可是他们究竟遭遇到了什么意外,我却是一点也知道,因为我觉得我们轻而易举地就进来了,沿途并没有遇到危险,而他们明明已经炸开了墓门,来到了里面,可是除了在墓道里发现几具尸体,其他的却再无踪迹,这又是怎么回事?想到这里,我不禁有些不安起来,这里一定有什么反常的地方,而我们竟然如此轻而易举地就进来了,这是不是说,我们已经越来越朝危险临近!

    可是整个墓室里面根本就没有危险的东西,甚至都没有一般墓室里会有的机关,那么是我多虑了,还是说危险已经悄无声息地降临在了我们身上?

    在我胡思乱想这段时间里,石头已经将整个铁棺的棺盖划开,他收起匕首,然后我看到他将铁棺的棺盖掀了起来,接着一阵明亮的光从铁棺内射出来,是发光石的光,发光石被整齐地铺在铁棺棺底,而发光石上面确躺着一个人,而且全身都穿着金珠玉衣、尸身却丝毫没有腐烂的一个人。

    我们三个人面面相觑地看了一眼,如果这个人就是商纣王的话,那么岂不是说,他的尸身还完好地保存着,历经千年丝毫没有腐烂。

    而且我还记得史书中商纣王的结局,他就是穿着金珠玉衣自焚而死的,而这里的商纣王,也穿着金珠玉衣,可是圣体完好无缺,而且很明显的是,金珠玉衣是防火用的东西,我不禁想到内棺和外棺的材质,竟然也都是防火的材质。

    第一百五十五章 哑谜

    我摸了摸这石棺,冰凉无比,就像是冰块一样,很显然,是封棺石,而封棺石很明显的一个特性,就是冰冷不易传热,这正符合防火的目的!

    石头仔细摸了一遍商纣王的尸身,发现尸体的口鼻等等都没有用玉阻住,也就是说,商纣王的尸身,是完全在自然条件下完好保存的,并没有经过任何特别的防腐工序,但是即便这样,他的确是一个死人无异,身体都已经冰冷僵硬了,只是没有出现腐烂和干涸这些尸体的基本变化而已。

    而商纣王的这口石棺能给我们的信息也只有这么多,而且看到这具尸体,我们是越看越疑惑,别说那圆盘是干什么的,就连他的尸身为何会在这里,而且为什么会不腐也不知道。

    怀着疑惑的心情,我们又将注意力转移到旁边小一些的这口石棺上,这口石棺相比之下就短和矮了许多,我想里面安葬的应该是女子才对。于是我们将上面的石棺盖掀掉,却发现这口石棺虽?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