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惊宋 > 惊宋第120部分阅读

惊宋第120部分阅读

如刀绞,岳家军的英雄好汉们没死在和金军作战的战场上,却死在了背后自己人捅来的刀子下。尤其是牛皋,自己三年前救了他一次,没想到三年后还是死在了赵构和秦桧的暗算下。

    而且不光是岳家军,韩世忠的行营前护军、张俊的行营中护军也伤亡惨重。据巩月漓的调查表明,这场大战后,三大主力原有的二十万部队,已经下降到仅有六万人,再加上杨沂中的神武军,也不过十来万人。而且这十万军队的战斗力和士气已经不能和以前同日而语。

    之前被岳飞和韩世忠收复的城池,已经全被金军夺回,甚至连原来在宋军手中的邓州、唐州也被金军占领了。不过赵构却终于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即和金国的秘密停战协议。

    双方商订:宋金双国互不进攻对方,大部份边界默认现有实际控制线为边界,1宋向金称臣,金册宋康王赵构为皇帝。

    2划定疆界。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以南属宋,以北属金。宋割唐(今河南唐河)、邓(今河南邓州)二州及商(今陕西商县)、秦(今甘肃天水)二州之大半予金。

    3宋每年向金纳贡银、绢各二十五万两、匹,自绍兴十四年开始,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纳。

    这份协议与后世的《绍兴和议》如出一撤,岳家军收复的唐、邓两州直到他被押送回临安时,都在宋军手中,却就这样被割让出去了。

    而巩月漓能打听到这么秘密的消息,也是全亏了曹公公的帮忙,他在指挥小太监打扫御书房清洁时,偷偷看到了和约的内容。

    众将领这时都是一脸怒气,他们义愤填膺地说道:“少将军,这赵构完全就是倒行逆施啊!您一定要带领为死去的将士们报仇,推翻这该死的大宋吧!我们再也不想保它了!”

    “对!朝廷的作法太让人寒心了!比金贼还恶劣,这样的大宋不值得我们效忠!”

    “咱们索性就反了吧!”

    一屋子的人,不管是杨月、薜源、赵耀、宋忠等海盗出身的将领,还是陆文龙、曹宁、高宠等原本就是岳家军的将领,均异口同声地叫了起来。

    岳云的心情也非常激动和愤怒,他恨不得马上就提兵杀到临安去,救出岳飞,再一刀斩了赵构和秦桧。但他却很清楚,这样做只能让岳飞死得更快,说不定自己也要陷进去。

    他深吸了一口气后,方缓缓道:“我比你们任何一个人都要愤怒。但现在家父还在敌人手中,我们得先想办法营救他出来。然后才能进行后面的步骤!”

    这时,薜源眉头一蹙道:“我才从临安回来,这些事情的经过也已听说。但我总觉得这事有点蹊跷啊!”

    “哦?薜大人觉得有何蹊跷之处?”岳云面露疑惑问道。

    “三大宣抚使,韩世忠和张俊都被杀了,唯独咱们岳元帅被留了下来没杀,只将他押到了临安关押,这可不象是秦桧的作风啊!他和赵构应该是最恨咱们元帅的才对啊!”薜源说道。

    众人一听,顿觉有理。赵构和秦桧怎么会如此好心呢?

    虞允文听后,微微一笑道:“此事我倒是猜得出官家和秦桧的心理。他们是怕一刀杀了岳元帅后,咱们更无后顾之忧,全心全意造反了。眼下无论东海和南海,皆是我台湾水师的天下。如果咱们造起反来,封锁沿海港口,大宋的税收将大受影响。所以,我想他们应是想以元帅性命为威胁,逼迫咱们投降!”

    众人这才明白过来。岳云却是有些奇道:“朝廷如何得知了咱们掌控了台湾?”

    虞允文苦笑道:“刘光世三个月前以要回家过年为借口,租船回去了临安,至今未归。估计消息就是这个时候,他将消息泄露出去的。不过也幸好这样,朝廷才有了顾虑,不敢对元帅下毒手。而想以元帅为诱饵,牵制我们。”

    岳云轻叹了一声,然后便神情严峻地说道:“眼下家父和岳家军的兄弟们大多被擒,我们面临从未有过的严峻考验,大家须得同心协力,死战到底,才有希望扭转局势。”

    众人皆点头称是。紧接着,陆文龙和虞允文又向他询问金国之行一路上的经历,怎么又去了高丽一趟,而没有按原计划回来。李雨柔也十分关心和她情同姐妹的王雯情况,缠着他追问个不停。

    岳云无奈,只得先满足了众人的好奇心,将他去金国和高丽的过程简明扼要地讲述了一遍。

    众人听后,皆又惊又怒。没想到大宋的那些公主和妃子在金国受到如此羞辱,特别是赵构的母亲韦太后,更是沦落为金国浣衣院的妓女,实在是宋国的奇耻大辱。

    而巩月漓、李雨柔和杨月三人在听岳云谈及从上京撤离的过程时,都不由小声惊呼,虽然她们都知岳云成功脱险了,但仍然嘘唏不已。

    当听到王雯终于在岳云的帮助下,辗除了高丽的一干政敌,成功掌控了高丽朝政之后,李雨柔终于放下了心。虞允文和薜源更是大喜,这意味着己方又多了一个盟友,将来北伐金国,又多了一条进攻的道路。

    岳云述说完自己这半年来的经历后,方正色道:“诸位兄弟,眼下我们正面临最紧急的情形,家父还深陷临安大理寺的风波亭监狱中。大家只管各述己见,咱们争取能一起想出一个稳妥的营救方案。”

    岳云这一开口,众人便开始冥思苦想解救岳飞的方案。

    大家于是纷纷发言,各抒己见。

    第四百三十九章 计将安出?

    -< 笔下文学 >-记住哦!

    众将领有的说不如以金钱收买赵构身边的重臣,再请张浚、薜弼、曹公公等人出面说情,请求赵构免了岳飞的罪。-< 笔下文学 >-lwen2/-< 笔下文学 >-lwen2/

    还有的认为岳云此次营救韦太后立下大功,可向赵构上书说明这一点,将功抵罪。毕竟宋朝极重孝道,岳云救了赵构的母亲,请求赵构放了自己父亲,也总说得过去。

    当然,也有主张强硬的,象牛通、关铃等一干武将便建议以水师船只运送士兵在临安附近登陆,仿效两年前进攻临安之举,以大兵压进,用武力威逼赵构放了岳飞。

    岳云听了这个建议,眉头微蹙。他不是没想过兵临城下,逼赵构签城下之盟,放了岳飞的计划。但现在的情形却同两年前不大一样,上次自己是打了赵构一个措手不及。今趟想再如法炮制恐怕就难了。现在自己可动员的兵力不比两年前那么多了。

    而且上次是自己主动,但这回主动权却在赵构手中。

    双方的实力对比也有了明显变化。上次自己能动员数万岳家军的精兵,赵构只有三万老弱禁军。今趟自己的军队全是新兵,而敌人却是有三万多已经经历了战争洗礼的精锐部队,形势已不可同日而语。

    “允文,现在我们总共有多少兵力,能够抽出多少投入进攻?”岳云思量了片刻后,沉声问道。

    虞允文显然早有准备,他轻摇折扇道:“现在我们共有一万七千军队,其中陆军一万人。水师七千人。但陆军中绝大部分均是最近一年来新招的士兵,他们很多人只训练了几个月,没有经历过战争洗礼。相比之下,水师倒还强上不少,皆是经历了海战的老手,就算是新入伍的士兵,也皆是渔民出身。对于驾驶开船、在甲板上放炮射箭,均可以很快上手……”

    顿了一下后,他方继续说道:“所以。若要打败朝廷的水师,咱们有十成把握,可如果要进攻临安。那把握就太小了。咱们的陆军并不占优势。”

    岳云面色微变,转身向巩月漓问道:“月漓,朝廷现在在临安的军队有多少呢?以我们的兵力进攻,可有把握?”

    巩月漓俏目眨了一下,露出一副思索的表情,然后柔声道:“夫君,朝廷在临安约有两万多禁军,这部分军队战斗力极差,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但另外却有三万神武军。是杨沂中和刘琦编练出来的部队。这部分军队经历了和韩世忠、张俊,以及我们岳家军的战斗。虽然他们也没打什么恶战,但战斗经验却比咱们的这一万士兵强上不少……所以,夫君若是想以这一万士兵进攻临安城,只怕难以战胜他们……”

    岳云也知道,以自己的实力想攻破临安是不大可能的。但己方也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有火炮和火枪,虽然火枪还没有大规模列装,而且火枪的性能也无法和后世比,但如果在战争中,和盾牌手、长枪兵、弓箭手一起配合,倒是很难让敌军攻破阵势。

    “这样吧!我们多管其下。既向朝廷上书,要求以救回韦太后的大功,将功折罪,请求放了家父。同时也动用一切关系和金钱,让朝中大臣为我们说好话,象曹公公、张大人、薜大人那里,不用痛惜钱财,该打点的就打点……”岳云说到这里,顿了一下后道:“如果能联系到后宫的吴贵妃、秀宁公主,也可以买些女人喜欢用的珠宝首饰,请她们帮帮忙!”

    “如果这一切努力,官家都还是不同意放家父,那说不得我们便只有采取武力了!就算我们攻不下临安,但也绝对让赵构这家伙好过不了!”岳云这时眼中闪过了一丝寒光,他是真的怒了。

    会议结束后,岳云便派王童去临安,联络有交情的大臣。同时,下令作好进攻舟山的准备。不管以后是不是要进攻临安,舟山皆是一个重要的前进基地。

    回到了自己所住的宅院内,三女方抱着他喜极而泣。在开会时,她们就听得担心不已,只是大庭广众之下,当着这么多人,总得有些矜持。现在回到家中,终于可以无拘无束了。

    诉说了一番相识之情后,岳云方向三女问起台湾目前的情况。

    眼下三位夫人算是有了一个具体分工:巩月漓掌管全台情报工作,李雨柔负责台湾的财政和建设,杨月负责训练台湾水师,以及出海作战。论起台湾的情形,就算是虞允文和陆文龙也不及她们三个清楚。于是,三女便你一言,我一语,用清脆悦耳的声音向他诉说了起来。

    原来,现在台湾的人口已经增加到了三十多万。尤其是最近四五个月以来,增长更是十分迅速,而这种情况的出现,乃是由于朝廷发兵进攻江淮及荆襄一带,造成了当地百姓流离失所。不少百姓人心惶惶,想往南方迁移,逃避战乱。此时,巩月漓见到这种状况,便派出了大批暗探,在上述战乱之地鼓动百姓移民台湾。

    百姓们听这些暗探说去台湾种田免税,经商打渔的税赋也仅有大宋的一半,且到了台湾后,官府还发给粮食种子及农具,还可借赊钱建住宅。这对他们来说吸引力很大。

    同时,探子们还宣称,台湾孤悬海外,又有强大的水师保护,无论金国还是辽国,均无法攻到台湾来,在台湾定居可保生活无虞。

    于是,一时之间,许许多多南逃民众都听信了鼓动,如潮水般涌入了台湾,尤其以荆襄和江淮之地最多。其次则是福建和江浙一带的百姓。他们大多接触过台湾来的商人,有的甚至去过台湾,知道当地的富足和民众生活的幸福。只是朝廷现在也注意到了往台湾的移民潮,开始加以控制了。

    大量移民的涌入,使许多荒地得到开垦,也为建工厂、建港口和城池提供了劳动力。不过,这样一来。台湾的财政压力就大了,据李雨柔统计,仅去年九至十二月这四个月。在城镇建设及移民安置方面的支出便达二十万贯铜钱。加上对种田的免税及对商业、工业的税收减半政策,让台湾的收入又少了许多。经初步测算,每个月财政亏损均达八万多贯。

    幸好这时。日本石见银山的第一批银矿已经挖了出来,并装船运往台湾,在治炼成白银之后,总算弥补了财政赤字。但现在石见银山才开始挖矿,所用矿工皆是从台湾招募而来的,人数还不算多。等到可以进行大规模开采了,相信台湾的财政就能扭亏增盈了。

    “月儿,我们的水师现在情况如何了?”岳云听完巩月漓和李雨柔的介绍后,立刻急迫地问道。这是他现在最关心的事了。

    杨月杏目一眨道:“夫君,现在我们的水师已经由原来的六十多艘战舰增至八十余艘了。如果不是我和李宝将军担心一下子扩编过快。导致战斗力下降,恐怕能够突破百艘了。我们这半年来已经基本肃清了蔡家的舰队,南洋的海盗也被我们赶到了马六甲一带。现在可以这么说:在大宋沿海一带,我们是最强大的海上势力了,只有朝廷的水师与我们有得一拼。”

    “嗯!不过我想赵构和秦桧也会想到这一点。届时如果真要攻取舟山,只怕得和朝廷水师一战。”岳云思量了片刻道。

    杨月这时微微一笑道:“夫君不用太担心,其实真的对上朝廷水师,我们也有胜利的把握。虽然他们战舰巨大,数目远较我们多。但他们却没有火炮,所以真打起来。我们并不惧怕他们。”

    “那就好!”岳云可是深知火炮在海战中的巨大作用。

    就在这时,杨兴却急匆匆进来报告道:“岳将军,高大人求见!说有船只设计上的事情想请将军作主!”

    “高宣?他问我船只设计上的事?叫他进来吧!”岳云不禁苦笑道:“我又不懂这方面的技术,问我有什么用啊?”

    杨兴听闻之后,表情却有些怪异,望了杨月一眼,战战兢兢地不敢说了。

    杨月见状冷哼了一声,对岳云道:“夫君,还是我来说吧。高宣一定是向你告我的状来了!”

    “哦?这是怎么回事呢?”岳云一听,不禁大为惊奇。心想高宣是专门设计制作舰船的,而杨月却是台湾水师的统制,两人应该配合默契才对啊。咋会闹起来了呢?

    杨月叹了一口气道:“事情是这样的,就在夫君您去金国后不久,高宣便向雨柔妹妹汇报,说他研制出了一种大型帆船,可载两千余人,排水量达两万石(合1200吨)以上。远远超出现有的二十轮车船。要求拔款进行建造。但我却觉得这样的船中看不中用。体积和载重量倒是大了,不过速度却比车船慢了许多。这样它在海上就成了敌人战舰的活靶子,因此我便提出了反对意见……”

    就在这时,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却在庭院内响了起来:“杨夫人,下官研制的这大型帆船虽然速度较慢,但却主要靠风力航行,可以节省不少水手,加上船体巨大,因此载重量惊人,纵是不能成为战船,却也可以作为商船使用。怎能一棒子打死呢?”

    岳云定眼望去,只见高宣正昂首阔步走进了宅院,一副须眉皆张的模样,显是心中甚为不平。

    杨月一听他如此说,黛眉一蹙,立刻便反驳道:“高大人,眼下台湾岛上就一座造船厂,光是造战舰都来不及,哪有时间造您那艘大型帆船呢?我们台湾的民船皆是在福建、浙江和广东一带订购的。你这大船的建造花费太高,不如延后一年再建不迟!”

    高宣一听,气得差点跳了起来。也不顾杨月是岳云夫人的身份,当即便和她争论起来。

    岳云在一旁听了半晌,才总算弄清楚了是怎么回事。

    原来,杨月和李宝一直想制造一种大型战舰,以便将来在和朝廷水师的二十轮车船对抗时占据上风。而这也成了高宣研制新型战舰的重点。

    高宣受到阿拉伯帆船的启发,以风帆为主要动力,研制出了一种大型帆船。这种大型帆船载重量极大,一次可装载货物上万石,运输一千多人。在高宣看来,只要以后在航行速度上加以改进,必将稳胜二十轮车船。

    但杨月却认为,这种帆船在战争中极不实用,转向极慢,逆风时更是速度如乌龟爬一般,是敌舰的活靶子。

    高宣也深知这一点,于是便退而求次,提出可以改为商船。不过台湾的造船厂仅一座,造船泊位也仅有二十丈宽。而这种帆船又特别大,要占十八丈的宽度。这样一来,造船厂如果要造这大船,就没多的泊位造杨月急需的战舰了。

    这样一来,杨月自然便极力反对造这大型帆船了。高宣也不甘示弱,直接就向李雨柔申请,要求拔款建造。而岳云走之前曾对李雨柔说过,凡是制造局提出的研制要求,都尽量满足。于是李雨柔便同意了拔款。

    高宣立刻兴高采烈地开始造船了。这一来,就把杨月气坏了,马上就去找到李雨柔,要求暂停这大型帆船的建造。先全力建造水师所急需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