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鹿鼎任我行 > 鹿鼎任我行第30部分阅读

鹿鼎任我行第30部分阅读

    可依、有规必依、执规不严、违规必究”、“有错必罚、有功必奖”。另外,对于处罚除叛教、盗窃贪污神教财物、无故伤害教众等行为给予极刑外,其他处罚根据情节轻重给予一定的处罚。这让“神龙教”上下顿时归心不少,对他这位年轻教主平添了许多威信。

    “任何上层建筑都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因此,韦仁知道要想实现自己在这个异世的任何目标,就必须创建属于自己,而且是实力雄厚的经济基础。作为经历过前世经济飞速发展,全球经济自由化发展时期的人,被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浪潮席卷过的人,体验过高科技、新能源给生活带来的改变的人,经受过股票、期货、电子商务熏陶洗礼的人,尤其是了解世界经济发展史,熟悉18、19世纪,美国从私掠船主到强盗资本家的历史演变过程,知晓一个是在法国出生、移民到费城做商船船长的斯蒂芬?吉拉德,另一个是出身德国贫穷屠户之家的阿斯特,是如何都通过自力更生而成为美国众所周知的财富领袖的故事,更为熟悉的还有杰克?韦尔奇、比尔盖茨、李嘉诚、包玉刚、张晓敏、梁稳根等传奇。他具备当世人所没有的超前思想、先进理念、文化知识、历史资料,逐渐拥有当世比较雄厚的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尤其是在这个世界上最有效益的资源----官僚资源,现在他必须掌控与当世相匹配的经济运营手段,其实他已经具备了相当不错的一些,如“仁威堂”下属的实业,但是,他一直梦寐以求的就是拥有当世世界上最为暴利的,而且是发展前景一片光明的手段----海运,尤其是海上走私运输。

    他知道,在朝廷面对台湾及东南沿海反清势力的顾忌,一直执行着海禁政策,下令在潮州实行海禁,将沿海居民迁入内地50里;至康熙三年(1664)又再迁徙50里(包括今潮安县庵埠、彩塘、铁铺、官塘一带),禁止出海捕鱼和贸易。康熙五年(1666)撤销澄海县并入海阳县(至八年才恢复)。康熙十年(1671)重申海禁,不准闽粤二省船只过洋。清政府规定:凡将牛马、军需、铁货、铜钱、绸缎和丝棉带出境贸易者,杖一百;若将人口或兵器偷运出境者则处以绞刑。海禁一直延续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政府收复台湾之后始解除,准许澄海、南澳等地居民回原籍耕种,准许对外贸易。海禁给潮州人民带来重大灾难,生产、贸易受到严重破坏。

    然而,在海洋的西方,最早开始远洋冒险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主要是依靠暴力去进行赤裸裸的财富掠夺。据统计,在十六世纪,有1700万公斤纯银和181000公斤的纯金,通过海洋从美洲殖民地流入西班牙,其中不包括同期以英国、荷兰为首的海盗劫去相当一部分。作为中间人、代理人、加工者和推销商,荷兰人从葡萄牙和西班牙那里装载香料、丝绸和黄金,然后把它们运销到欧洲各地。返航时,他们又为这两个最早的海上霸权国家运去波罗的海产粮区的小麦、瑞典的铁器、芬兰的木材,以及自己生产的海军补给品。

    但是,荷兰商人很快发现,在这项利润丰厚的贸易中,他们不得不面对来自英格兰商人强有力的挑战。此前,典型的欧洲商船都建造有可以架设火炮的平台,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防止海盗袭击。荷兰人第一个冒险建造出了一种仅能运送货物而不可装置火炮的商船。这种设计很独特,它的船舱很大,整个船身很大很圆。而甲板很小。这样做是因为,在斯堪的纳维亚,船所缴纳的税取决于甲板的宽度,甲板越窄,付的钱越少,所以,荷兰人造的船甲板很小,船肚子很大,利润也就很多。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靠着这种船,荷兰人赢得了享誉世界的“海上马车夫”的称号。在某一段时间,荷兰船队的数量比英格兰、法国和苏格兰海上商船的总和还要大。荷兰的商船大概有1800艘,它们可以把货物运到欧洲的每一个角落。

    1588年,在奥兰治亲王威廉的领导下,七个省份联合起来,宣布成立荷兰联省共和国。这是一个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国家,是一个共和民主的混合体,实际的政治权力是在商人和知识精英的手中。1602年,在共和国大议长奥登巴恩维尔特的主导下,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他们又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组织,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联合的股份公司,为了融资,他们发行股票,不过不是现代意义的股票。他们聚集了差不多相当于现在300万欧元的资金,用这些钱他们建立了公司。在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东印度公司的船队出航了。到17世纪中叶,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地建立起来。此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拥有15万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悬挂着荷兰三色旗的1万多艘商船游弋在世界的四大洋之上。在东亚,他们占据了台湾,垄断着日本的对外贸易;在东南亚,他们把印度尼西亚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他们建立的第一个殖民据点——巴达维亚城,构成了今天雅加达的雏形;在非洲,他们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新航线的要塞好望角;在大洋洲,他们用荷兰一个省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国家——新西兰;在南美洲,他们占领了巴西;在北美大陆的哈得逊河河口,东印度公司建造了新阿姆斯特丹城,前世,这座城市的名字叫作纽约。

    作为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共和国,17世纪的荷兰从贸易中获得的巨额财富没有体现在王公贵族的豪奢宫殿中,它们被中产阶级商人们用来建造和装饰自己的住宅。荷兰人富裕的生活图景,被弗美尔、伦勃朗等一批卓越的现实主义画家真实地记录下来。仅英国国债一项,荷兰每年就可获得超过2500万荷兰盾的收入,价值相当于200吨白银。在韦仁的前世,荷兰人的日子依然像这位厨娘一样富足和安逸,荷兰这个商业帝国所开创的商业规则,仍然在影响着世界。

    面对海洋衍生出来的巨大财富,如何不让韦仁垂涎三尺啊!一直以来,他觉得没有这样的一个载体来实现自己的野心。但是,在“神龙教”获得的这艘来自西班牙的“艾丝美拉达”号武装商船,让他仿佛感觉到已经握住了命运之手。因为“艾丝美拉达”(esrld)就是根据法文érude(绿宝石,祖母绿)这个词的变音而成的。前面有定冠词,表示独一无二,这表示她的到来是上天给予韦仁的恩赐。若按照意译出来即“绿宝石姑娘”、“翡翠女”,那不就是韦仁命中的女财神吗?这又跟韦仁命带桃花,富有女人缘分不开的。“看来,一切都是天意!”

    第八十九回 浪卷神龙换日月(九)

    亚盖隆?阿尔瓦雷斯?德?托莱多-里韦拉(下称亚盖隆),今年二十九岁,出身于西班牙有名贵族世家----阿尔瓦家族。人们常用“蓝血”来修饰欧洲贵族,“蓝血贵族”源自西班牙王室。古老的西班牙人认为贵族身上流淌着蓝色的血液。那时古老的卡斯蒂利亚贵族宣称自己的血统最为高贵、纯正。贵族常自豪地挽起袖管,展示自己雪白小臂上清晰可见的蓝色静脉血管,称之为蓝血。这与肤色黝黑的摩尔人大不相同。因为不从事体力劳动所以肤白如雪,贵族由此显示自己与“劳动者”的根本区别。其实造成“蓝血”的真正原因和贵族的生活习惯也有密切的关系,比如银器。欧洲贵族十分喜欢用各种银器,餐具、盛水器皿、盥洗用具、宗教礼器等,一定程度造成了这些人“银中毒”,这样的人皮肤十分白皙、细嫩,导致静脉血管都依稀可见,看上去像是蓝色的血。但是亚盖隆确是“蓝血贵族”中的异类,虽说他的皮肤较东方人还是显得白皙些,但是明显是久经海洋日照雨淋,带有一种暗色的麦芽黄的光泽。此刻,他正斜靠着监牢墙边,透过头顶的小窗,望着窗口给予自己的那一块蓝色的小天地,思绪已经云游天外了!

    阿尔瓦公爵(duedelb)是西班牙王国最悠久的公爵封号之一。该公爵家族源于巴尔德科内哈的领主阿尔瓦雷斯?德?托莱多家族。该家族的费尔南多?阿尔瓦雷斯?德?托莱多于1439年被封为阿尔瓦伯爵,其子加西亚于1472年被卡斯蒂利亚国王恩里克四世封为阿尔瓦?德?托尔梅斯公爵,成为西班牙贵族。

    在这个贵族家族史中,阿尔瓦公爵第三----费尔南多?阿尔瓦雷斯?德?托莱多,是西班牙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是国王腓力二世最信任的将领。以在尼德兰设置戡乱委员会(血腥委员会)和征服葡萄牙而驰名。1524年参加西班牙军队,在丰特拉维亚与法军作战,由于战绩辉煌,占领敌城后任镇守使。此后身经百战,成为当时最优秀的司令官。他勤于练兵,精于后勤管理,并改进火器的运用。1547年4月24日,他在米尔堡战役中大败皇帝的对手、萨克森选侯约翰?腓特烈。使皇帝查理五世的权利达到顶点。在腓力二世执政时代,阿尔瓦成为两名主要大臣之一。1555年至1556年为那不勒斯副王和米兰公国总督,1567年至1573年为奥属尼德兰总督,1580年至1582年为西属葡萄牙副王。1582年,阿尔瓦公爵在葡萄牙副王任上去世。

    亚盖隆便是第三任公爵众多重孙之一。亚盖隆从小便于家族的传统相勃,因为阿尔瓦家族的子孙要不是从政,要不就是加入皇家陆军从伍,但是,亚盖隆从小就向往海洋,想要当一名远征海洋的水手。因此,他在十七岁便违背了家族的意愿,私自跑到荷兰,隐姓埋名考取了荷兰阿姆斯特丹海事学院(虚构),专门学习航海专业。毕业后,他加入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远洋商船,跑遍了各大洋。在航海方面上,他确实是个天才,他所加入过的各艘船的船主、船长都喜爱这个年轻人,因此不仅传授给他许多操纵船只的宝贵经验,这是在学院无法获得的最有效的知识。同时,还给了他许多实践的机会,这是一般水手很难得的际遇。这样使亚盖隆很快从二级水手成长为一级水手、水手长。

    17世纪50~70年代,英国为了打败日益发展的商业竞争对手荷兰,并力求保住开始建立的海上优势和争夺殖民地,挑起对荷兰的战争。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了著名的《航海条例》此《条例》中的各款明显是针对大量从事“中介贸易”和海运的荷兰,这些规定排挤了荷兰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危及荷兰的海上利益,是对荷兰的严重挑战。荷兰提出抗议要求英国废除,遭英国断然拒绝。导致1652年的第一次英荷战争。荷兰战败,被迫承认这一条例。1661年颁布的航海条例重申1651年航海条例的主要内容,规定某些产品只能运送到英国和爱尔兰或英国其他殖民地。1665年又爆发第二次英荷战争,亚盖隆被征加入荷兰海军参战。他先后参加了著名的洛斯托夫特海战、四天海战、古德温海战,在战斗中他表现出的英勇及高超的操纵、指挥才能,被提升为荷兰海军上尉,三副,并授予奥兰治王国大十字勋章。第二次英荷战争最终以英国战败,荷兰艰难获胜,1667年7月31日,两国签订《布雷达和约》结束。

    战争结束后,亚盖隆离开荷兰,回到西班牙。虽然,他是载誉而归,但是对于西班牙王国(西班牙是仇恨英国和荷兰的)及阿尔瓦家族来说,他仍然是那个被贵族上流社会视为另类的叛逆,不为社会所喜,根本不给他发挥自己才华的机会。在他困苦交加的时候,西班牙海军退役上校卡洛斯?格拉维纳(他曾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海事学院担任过教员)出现了。这位年近六十的老海员,花巨资买下了西班牙这艘最新的“艾丝美拉达”号武装商船,在挑选船员时,他收到以前的好友,同为荷兰阿姆斯特丹海事学院的老同事的安德鲁查韦斯斯金纳亚的推荐信,向他着重推荐亚盖隆这名学生,并详细介绍了他的情况。

    当亚盖隆第一次登上这艘先进的巨舰时,他感到无比兴奋,内心中迫切希望能够在这所船上服务。在经过道格拉斯上校的亲自考察后,亚盖隆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从“艾丝美拉达”号的水手长开始干起,很快获得船长的赏识,得到船员们的拥戴,成为了仅低于船长的二副。

    这次,当“艾丝美拉达”号再次离开巴塞罗那港口开始向东方的航行后,厄运便开始纠缠着他们。事后,亚盖隆一直在想,上帝是否是有意要惩罚自己,因为在这次航行前,自己的叔祖父,也就是阿尔瓦第五代公爵,曾经派人将自己找回公爵府向自己提出要求,只要他离开“艾丝美拉达”号加入西班牙皇家陆军,哪怕是加入西班牙海军陆战队,便同意他重归家族。但是,他狠心地拒绝了这个年过七旬的老人的好意,仍然不愿意离开自己心爱的海洋。可是不久,这位老人便过世了。当他赶回去参加葬礼时,被家族拒之门外,并受到了他们对此次航行的诅咒。当时,他并不在意,出航半个月后,“艾丝美拉达”号上突发“黑死病”,很多船员都染上,连船长道格拉斯上校也未能幸免。于是,船长下令有二副亚盖隆担任代理船长,并立即将“黑死病”患者隔离处置,自己也被封闭在船长室。

    在临危受命后,亚盖隆沉着冷静的开始了他的船长指挥,在他有条不紊的指挥下,“艾丝美拉达”号平稳的航行着,船上的“黑死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船员们惊慌的情绪也得到了及时稳定。但是,年老的道格拉斯上校及体质较弱、患病时间长的近三十名船员还是没有逃脱死神之手。

    在与死难船长和船员举行海葬之后,“艾丝美拉达”号继续向东方行驶。正是祸不单行,他们又遇上了台风袭击,这次台风掀起了的海浪达到7米之高,飓风卷积的乌云,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艾丝美拉达”号在波峰浪谷间起伏,仿佛顷刻间便会被大海吞噬掉。要不是,亚盖隆临危不惧,不过船员们的阻拦,用绳索将自己捆在驾驶室内,准确、沉着的指挥“艾丝美拉达”号渡过了三天三夜的暴风骤雨,最终战胜了台风。不过,“艾丝美拉达”号也是惨胜,它的尾部桅杆折断,船体轻微受损,最主要的是在风浪中又有三十多名船员失踪,二十多人受伤。最糟糕的是,亚盖隆发现他们的航线偏离的很厉害,实际上,他是不敢说,其实“艾丝美拉达”号到了一个他完全不知的地域。而且,船上的淡水仅仅能维持七八天的数量。因此,他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就是,祈祷上帝能够让他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陆地。

    可能是,亚盖隆的祈祷最终感动了上帝,在躲过风暴的第十天,他的船员禀告前方发现一个小岛。这时,他已在四天前在“艾丝美拉达”号采取了军事管制,实行战时配给制。除了保证工作的船员、伤员比较充分的淡水外,其他人每天都是定额配给,包括他这名船长在内。当亚盖隆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甲板上,通过望远镜确实看到前方五六十海里处,有一个绿色的海岛。既然海岛上也植物,那么海上肯定有淡水。他激动地连忙跪倒在甲板上,伸手在胸口画了个十字,感谢上帝的恩赐。得到发现陆地的消息,真个“艾丝美拉达”号立刻起来。

    但是厄运之神好像不愿意离开“艾丝美拉达”号。当“艾丝美拉达”号在希望和喜悦中离海岛越来越近时,瞭望塔上传来了水手急切摇动着慌乱的铃声和他惊恐的喊叫声:“海盗!海盗!……”

    “艾丝美拉达”号上顿时慌乱起来!亚盖隆从望远镜中看到,此时,从海盗的两边各驶出七八艘大大小小的海盗船。按照亚盖隆的经验估计,其中,最大的吨位大约在200~400吨之间,最小的在100吨以下。虽然,海盗船数目多,但是如果“艾丝美拉达”号处于正常情况下,依靠她所装备的武力,是完全可以和对手进行对抗的。可是,现在的“艾丝美拉达”号在经历暴风雨后,船体受损、火药库受潮(百分之六十不能使用)、船员缺员(全船满员三百六十八人,目前只有可战斗人员只有二百五十六人。)情况严重,还有就是“艾丝美拉达”号现在处于逆风下,而海盗船是顺风行驶,船小速度快,他们没有逃跑的机会,因此,形势十分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