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重生打造幸福人生 > 重生打造幸福人生第5部分阅读

重生打造幸福人生第5部分阅读

置一下,先把地方腾出来。看来这沙发跟茶几只能搬里屋去了。”

    “哎,家里实在太小了……”

    顾芸初突然冒出了一句“爸爸,我们自己盖房子吧”直接把顾爸爸吓了一跳。记得前世顾妈妈曾帮一个建筑小老板打天下,那小老板运气很不错,据说当年靠三万块钱起的家,挣下了上亿家产。不过最后好像去澳门溜达了一圈,结果败光了大半家产。即便如此子孙也够吃大半辈子的……

    “自己盖房子?原来小芸儿也想要小洋楼?”顾爸爸逗着怀里的女儿。其实可以考虑去弄块小地皮盖幢两层小洋楼,不过看顾芸初撅嘴的表情好像又不是那么回事。

    “才不是!我是说我们可以先买下一些地,然后盖好房子,然后把这些房子卖给那些跟我们一样住在小屋子里的人。”

    可惜顾芸初忘了一点,现在根本没有商品房的概念。这会儿还处在效益好的企业自己买地皮盖楼房发给底下职工的时代。不过用不了几年到了90年代,这种现象就慢慢被商品房取代,那时是房地产的高速发展火热期。

    顾爸爸愣了一下,莫非女儿真有那未卜先知的能力?

    凉凉有话要说:为啥米连“广木”都屏蔽了?好吧,回头改榻或者炕~

    第二十二章忽悠,老爹加油

    可惜顾芸初忘了一点,现在根本没有商品房的概念。这会儿还处在效益好的企业自己买地皮盖楼房发给底下职工的时代。不过用不了几年到了90年代,这种现象就慢慢被商品房取代,那时是房地产的高速发展火热期。

    顾爸爸愣了一下,莫非女儿真有那未卜先知的能力?其实就在今天下午,李援朝送礼物的空档,他稍稍跟自己提了一下。最近市里打算建一批住宅楼,位置就在市一小到汽车站中间那一大块地,问他有没有兴趣参与一二。

    顾爸爸靠倒卖黄沙积累了一点点资金,可问题依旧属于要钱钱不多,要人没人,要技术没技术……可以说是什么都不懂的二百五一个。这事顾芸初还在大操场玩沙子时,顾爸爸一回到家便跟顾妈妈大致提了一下,顾妈妈很能明白顾爸爸顾虑所在。

    夫妻俩初步商量的结果没能达成统一的意见。可这会儿女儿竟然又提了起来……

    “小芸儿,你要知道,这事……首先我们没有建房的资格,呃……建房子得有建筑设计图纸,得准备好各种建房的原材料,还要找工人……这一切都需要钱……最重要的一点,爸爸什么都不懂……”

    虽说这一年多来,顾爸爸早已习惯自家女儿的早熟,但他依旧不能确定顾芸初是否真的能理解他的意思。

    “不懂就问懂行的人呗。就是不晓得如何拿到这建房资格。”在顾芸初看来什么资金问题、什么工人问题、什么设计图问题都算不上什么大问题。比较麻烦的应该是这建房资格。若她没记错,这会儿几乎所有行业都是集体国家垄断。什么旅馆、饭馆、商场、房地产都是集体的,若不是改革开放,连偷偷卖个鸡蛋都能被当成资本主义敌人。家门口那两家方便附近居民生活的杂货小店还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之前买点油盐酱醋都得过桥跑到老远的供销社。

    顾芸初只担心这个房产公司的相关资格证批不下来。即便能批下来,暂且经济实力又不足,还得找个背景强悍的当后台,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

    “其实这建房资格,看着有难度,其实也容易。”顾妈妈在一旁插嘴道。

    “呃,艾娜你是说我们自己开建筑公司?”

    “不是建筑公司,是先组建私人建筑队。”顾妈妈摇了摇头否认道。

    最近顾妈妈从银行一线岗位提升了一个级别,专门负责信贷这块。因此不仅认识了不少建筑公司的中上层管理人员,还有一些建筑公司下层的那些建筑小老板跟包工头。

    这会儿所谓的建筑公司还是属于集体性质的,但底下或多或少有些小的私人建筑队跟包工头投靠在那里。平日这些小的建筑队、包工头或从建筑公司里,或从外面接一些小的建筑项目,每年上交给建筑公司一定的管理费、业务介绍费以及税收;公司有专业人员负责图纸设计以及相关账务管理。建筑公司赚的是税收差价、管理费跟业务介绍费。

    顾妈妈自从调到市里银行上班后闲来无事,便报了个会计专业的自学大专班。看看时间,发现差不多该去上课了,便稍稍整理了一下,就出门了。留下顾芸初跟顾爸爸俩人,大眼瞪小眼。

    “小芸儿你觉得爸爸能去当包工头?”

    “恩。”顾芸初继续拆着手中的孔明锁,不假思索地点了点头。

    “可是爸爸什么都不懂……”

    “不懂就学呗。”

    “可是这钱……”

    “材料费什么的可以先欠着!”记得前世最初那会儿好像都这么干的,建筑队帮某企业盖房子,企业最多先支付30的前期费用,所有材料费能给一半就该偷笑了,房子盖完验收合格了,余款都未必能及时到账。所以那些建筑老板最难过的就是年关,杨白劳跟黄世仁轮番上门,绝对冰火两重天!运气不好的连建筑工人那点血汗钱都要欠上一年半载。

    “呃……这不好吧。”老顾家的男人本质还是忠厚老实。

    “爸爸,你在怕什么?”顾芸初扬起了头,疑惑地望着顾爸爸。

    顾爸爸愣愣地看着女儿圆润幼稚的小脸蛋,水汪汪的大眼睛里清晰地倒映出自己的身影。是呀,他在怕什么?虽然锅炉厂现在效益很不好,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按时发放工资了。他没了锅炉厂这份工作,每天还能去倒卖黄沙,大不了出卖劳力晚上背砖头去!

    第二天一大早,顾爸爸将顾芸初送去林老师那边继续学画画。随后便去找了李援朝,说明了来意。李援朝估摸着顾爸爸会同意,但没想到顾爸爸的动作会如此快,而且还拿出了全部的家当十万块!

    整整十万块啊!86年,人均工资不过五六十来块!李援朝估摸着这一年多来顾爸爸靠着倒卖黄沙赚了两三万的样子,只是没想到顾爸爸家底如此厚实,不由地高看了几分顾爸爸。万幸的是李援朝并不知道这十万块里头,大头全是顾芸初这个妖孽的太太太早熟品种出的,顾爸爸不过拿出了两万块而已。李援朝更不晓得的是,某妖孽还有八十万美金存在银行小金库里面。要不然非吐好几升血不可。

    在李援朝的穿针引线下,顾爸爸很快办理好了相关的手续。借用了女儿顾芸初的名字,取名初云建筑公司,注册资金十万。事后顾爸爸跟顾妈妈商量了一下,公司由顾爸爸担任法人,回头另外聘请个懂行的担任经理,负责具体事宜。顾妈妈闲暇时就帮着查看一下公司账目,正好可以理论结合实际。

    因为大部分资金是靠女儿卖剧本所得,所以顾芸初理应是公司最大的股东,占八成股份。鉴于女儿顾芸初这会儿年纪还太小,所以这股份暂且就算在顾妈妈的头上。等顾芸初成年后,再转到顾芸初的头上。

    顾妈妈并不想分得那么清,可顾爸爸坚持这么做。

    “艾娜,这事你就听我的吧。我们就小芸儿这么一个孩子,可她毕竟是个女孩子……”

    “女,女儿……”

    “你也是知道我娘他们……”顾爸爸的话并未继续说下去,不过顾妈妈还是明白了。顾妈妈想了想,也就同意了。

    剩下的两成股份归顾爸爸。另外从顾芸初所占的股份里又拿出了5悄悄地孝敬了李援朝。

    李援朝拿到那份5股权证明时,愣了一下,随后便明白了顾爸爸的意思。对于顾爸爸如此上道,李援朝很是高兴,便向顾爸爸推荐了一个在建筑行的老人何老。在何老的带领下,顾爸爸可谓迅速成长起来。

    初云建筑公司投靠在了市里第一建筑公司下面,除了有点点小小的经济实力外,无论业绩、人手、经验都是空白。好在还有个高人何老坐镇,又从一开始就选择本市实力最强悍资质最老的第一建筑公司当靠山,比那些小建筑队小包工头高多了。更何况还有个大军师顾妈妈,小军师顾芸初在顾爸爸身后出谋划策。初云建筑公司就这么不温不火慢慢地成长起来了。

    顾爸爸听取了顾芸初的意见,从一开始便招揽了一只属于自己的嫡系建筑工人。虽然这只嫡系部队,只不过是一群由普通工人、当地土农民、少量外省农民工组建起来的杂牌军,最初时干活虽卖力但效率很低。可顾爸爸坚持保证每月按时支付工资,绝不拖欠。即便是资金周转最苦难的时时候,也绝不拖欠工人工资。

    这让顾爸爸跟这支嫡系建筑队伍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此后房地产遍地开花,熟练建筑工人极其短缺时,顾爸爸的建筑工地里依旧能按时开工,按进度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品牌这东西,可是千金都换不来的。

    凉凉有话要说:散个花~~庆贺一下今儿收藏又增加了~~~今儿努力两章6000+

    第二十三章跳槽,要评职称

    沈家二老回到了老家,最初的一年,五口人挤在了不足三十五平米一室一厅里。顾芸初跟顾爸爸顾妈妈睡里屋,沈家二老睡在客厅。自从顾爸爸承接了建筑工程后,每天早出晚归的,便商量了一下,沈家二老睡在里屋,顾爸爸跟顾妈妈搬到客厅。这样也不会打扰老两口休息。当然,顾芸初跟沈家二老挤。

    或许是因为顾爸爸干起了建筑包工头,每天早出晚归的,顾芸初一直担心的翁婿摩擦问题,这一世还没发生。而在前一世,顾妈妈在沈家二老回老家后没多久,便跳槽到了建筑单位,当了名注册会计师。之所以跳槽,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银行能者太多,职称评比得按资排辈。年少轻狂的顾妈妈不怎么乐意,凭什么呀:无论是学历还是业务水平可比那些个老家伙强多了,就因为她年纪轻,就该靠后?于是一怒之下跳到了新建的建筑单位……

    这一回,顾妈妈又因为评职称,再次遭遇了按资排辈问题。顾妈妈再一次冲动了~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不过顾芸初并不赞成顾妈妈跳槽,反而劝顾妈妈别那么冲动,理由更是一套套的。

    第一,目光要长远,银行可算是铁饭碗,属于吃皇粮。不管姓社还是姓资银行都不会倒闭,只有大鱼吃小鱼,大银行吞并小银行。虽说现在瞧着银行也好,建筑公司也罢都属于集体性质公家的,瞧着没什么大的区别。可顾芸初知道,用不了多久那些个属于集体性质的建筑公司纷纷转变成个体私营性质了。诚然,现在银行的待遇不及建筑单位。可退休之后,同是二十年的工龄,退休工资就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当然啦,这跟具体上交退休养老金的额度也有关系。不过这会儿顾芸初也不会傻傻地告诉自家老娘,二十多年后不再像自家外公外婆这般在原厂子领取退休金了。)

    第二,依旧是目光要长远!做人谦让一些又何妨。顾妈妈现在还年轻,就让那些个老家伙们先评上职称又如何?现在顾妈妈先提高自身素质,增加竞争实力,回头等那帮子老家伙们都退休下去了,可不就是名正言顺的轮到她了么。其实顾芸初这话说的并没错,在前世跟顾妈妈差不多时间进银行系统的,十之都是行长级的,而且还是二级有些甚至省一级银行,年薪上百万。论资排辈什么的,天朝惯例了,又有什么好不服气的?人家可不就是比你多吃那么多年的盐么。

    第三,反正顾爸爸已经在建筑行业折腾了,夫妻俩有必要一块凑热闹么?顾妈妈在银行,回头说不定还能帮顾爸爸的忙,多争取点儿银行贷款什么的呢。

    顾芸初一通有的没的下来,只把顾妈妈绕得头晕目眩。不过说一千道一万,别的顾妈妈一时半儿没回过神来,不过有一点还是听明白了。那就是自家女儿不同意自己跳槽。

    沈家外公并不清楚顾芸初如何说服顾妈妈的,但顾妈妈在征求自家老爹意见时,沈家外公只淡淡说了一句,你自己看着办。只一条,考虑清楚了就别后悔!

    顾妈妈前向后想了好几天,觉得自家人小鬼大太太太早熟的女儿的话有点道理,便安静了下来。因评职称的事在银行里闹腾了好几天的顾妈妈这么突然安静了下来,也不要求跳槽了,也不耍小性子了,这让原本就很头大又不舍放人的领导心里产生了疑虑:咦,小沈这是怎么了?转性子了?

    其实领导也知道这次职称评选,顾妈妈没轮上确实很委屈。顾妈妈各方面评比在市里都是数一数二的,可惜年纪太轻。上头还有好些干了一辈子的快退休的老家伙们,他们辛苦了几十年了,为国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总得安慰一二不是?其实顾妈妈也没等太久,几年后再一次评选职称时,就真的顺理成章地评上了。

    所以有时候,真的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凉凉有话要说:晚上还有一章。~()/~

    第二十四章搬家,入学考试

    一年后,顾芸初一家五口便搬离了锅炉厂职工宿舍,搬到了市一小附近新建的住宅小区里,顾爸爸承包负责建造的那一幢楼。那幢楼,共三个单元,新家被安排在了东单元六楼,601跟602。

    顾爸爸所建的那幢楼,是那一片唯一一个底层带架空层(也就是车库),顶楼带红瓦小屋檐的。这自然是顾芸初的馊主意。最开始顾爸爸并不明白女儿为何坚持要这么做,不过本着自家女儿想要,当老爹的就得千方百计的满足的原则,顾爸爸跑第一建筑公司设计科不晓得跑了几趟,千磨万磨总算让人家设计师同意增加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没办法,那会儿的房子设计就是这样,一幢楼六层,楼道进去左右两户人家,屋顶就是个平顶外带一个水箱。建筑水平高一些的,也就是边角的地方稍稍倾斜一些角度,好将雨水排出,不那么容易积水。所以住在顶层的人家,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冬冷夏热那是常见的事。

    顾爸爸这一架空层+小屋檐,在市里也算首开。每一套房都配备了一间小杂物间,都赶上一间半小厨房的面积了,顶楼因为加了小屋檐,不仅冬暖夏凉,也不存在漏水了,最主要顶楼6户还多了个小阁楼。

    这一设计,让顾爸爸所承建的那幢楼在那一片绝对属于鹤立鸡群。

    80年代中期开始建的房子,两室一厅的房型基本都差不多,大门进去是客厅,而且大门不是正对着厕所就是正对着厨房,而厕所跟厨房多半并排。大门的左手或右手则是并排着主卧室跟带阳台的次卧室。

    新家在建造时,就是单独的一套设计方案。两套房合并成了一套,这原来的大门楼梯口自然都封死成为墙壁。601室的厨房跟卫生间合并成一个大一倍的卫生间,客厅变成了主卧室,一个带卫生间的主卧,是顾爸爸跟顾妈妈的房间。

    601室的主卧室变成了顾芸初的小闺房,也连着卫生间,不过得从带阳台的次卧室进出;而602的主卧室并没什么大的变化,是沈家二老的房间。601室的次卧室改成了小书房,有客人时则变成客房;602室的次卧室则变成了会客厅。两间次卧室间仅靠封闭式阳台出入。大门开在了602室次卧室。602室的厨房跟卫生间比原来的面积扩大了一倍,原有的客厅则缩小了一半,变成了饭厅。

    ——————分割线————————

    自从拿到三部曲的版权费后,顾芸初又多学了一种兴趣古筝。为此每天下午睡完午睡,她还得去少年宫。女儿选择古筝,而没有选电子琴,顾妈妈甚是不解。不过顾爸爸依旧那般态度,只要女儿喜欢他就无条件支持,估摸着女儿也不是三分钟的热度。

    于是顾芸初每天上午就去林老师那儿学画画,下午睡完午睡去市中心的少年宫学古筝,原本接送的任务都是顾爸爸。可自从沈家二老回到老家后,便由老两口接送孩子。每次,沈家二老在门外看着自家外孙女一本正经地或在画画,或在弹拨着琴弦,这超有成就感。

    因为顾芸初坚持不肯去什么市一小附属幼儿园,顾爸爸顾妈妈沈家二老也没勉强。既然不愿意去,那就不去呗。结果等到顾芸初上小学,就遇到了一点小小的波折:这孩子怎么从未上过学呀,会不会跟不上进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