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官仙 > 官仙第1404部分阅读

官仙第1404部分阅读

“先款后货,都按规矩来。”

    “老板你一句话就行了,那比合同还可靠,”陈太忠笑着回答。

    “别卖嘴了,及时到货是真的,”蒙艺不以为然地嘿一声,想一想又补充一句,“五十万吨是电煤,至于松钢想要的焦煤,你们自己协商。”

    “焦煤啊,”陈太忠放下电话,细细咂巴一下,能借此机会出手一点焦煤,也是不错的,北崇自己就有消化不了焦煤。除非拿它当动力煤来烧。

    但是眼下,焦煤的价格要高于动力煤,电煤的紧张,不过是因为运输跟不上,剧增的发电量和少量的煤炭储备引发的供需矛盾。

    而且焦煤放在煤场里,也是要有损耗的。

    从张州或者凤凰调煤,还是从北崇的煤场里直接提呢?年轻的一肩挑有点纠结。

    就在这个时候,邵国立打来的电话。“太忠,听说北崇的物流中心大获好评啊。”

    “不会搞,瞎搞,”陈太忠干笑一声,心说这邵总每天也不知道做什么,看着无所事事的样子。消息比一般人灵通得太多。

    “你再这么虚伪,可是不帮你卖娃娃红了,”邵国立轻笑一声。

    邵总并不是一无是处的主儿,陈太忠有点看不惯他的势利样儿,但是不可否认,他也能帮人办点事,以前涂阳的红彤彤香烟,他就帮着打市场了,近期北崇卷烟厂除了卖联营品牌红彤彤。也卖自有品牌娃娃红。

    “我说,你也没少挣吧,”陈太忠哼一声,“哥们儿我事儿多呢,老邵你有话直说。”

    “咱俩的友情,啥时候就变成这利益交换了?”邵国立似乎有点心寒,他很不满意地发话,“太忠,你这也忒俗了一点……好吧。能给弄点煤炭吗?”

    “煤炭……你还想啥呢?”陈太忠听得笑了起来。“这个水太深,你别瞎掺乎。我手上总共也才百十万吨煤,盯着的人可多了。”

    “那你给我五十万吨吧,”邵国立大喇喇地发话,“水太深”之类的词,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价钱别太高啊,给我留点利润空间……一吨有个五六十就行。”

    “你做过煤炭没有?”陈太忠听得就笑,“一吨十块的差价,都能让人打破头,这玩意儿是玩量的,十块的差价,五十万吨就是五百万,我给你让五六十块的利,第二天省纪检委就要找我谈话……我说,你没玩过就别折腾了。”

    邵国立是真没玩过这个,他虽然是习惯了倒卖物资的,但都是倒批文倒设备,赚的是痛快钱,很少沉下心做细活儿。

    就是这次的倒卖煤炭,他想的也是左手进右手出,甚至货未必需要运出北崇,他就能卖掉——我就是吃这饭的,挣的就是快钱。

    听陈太忠这么一说,他脸上有点挂不住了,可是他也听得出来,对方说的并不假,于是他笑一笑,“太忠,有首长夸你那儿物流有规模,你就没想一想为啥?”

    “为啥呢?”陈太忠沉声发问,心说那种级别的首长,想要我北崇的煤炭,还不就是一个电话事儿?何必跟我绕那么大圈子?

    “物流物流,你有物,还挺多,就得流起来,这你还不懂?”邵国立没好气地发话。

    “有点听黄|色有声小说的感觉,”陈太忠轻咳一声,“你的意思就是说……我有巨物?”

    “你的家伙没我大,”邵国立听这种隐晦的话,一点问题都没有,他不屑地哼一声,“我是说,你还指望首长跟你说……你该卖煤了?”

    这话说得也是,堂堂的首长为这点事张嘴,真的跌份儿——所以人家只可能暗示。

    合着你小子是因为这样的解读,才来找我买煤啊,陈太忠总算明白,邵国立为什么不找丁小宁、刘大堂之类的买煤,非要找自己来了,说来说去,你丫还是想借这个东风。

    “行了老邵,这个行业你不要掺乎,你做不了这买卖,”陈太忠果断地压了电话。

    想一想之后,他又给徐瑞麟拨个电话,“老徐……有哪些副书记在?你通知一下,一小时以后,碰个头。”

    一小时以后,三个副书记到场,分别是分管党群的徐书记,纪检委靳书记,以及政法委祁书记,北崇现在的书记会,就是这一正三副四个书记。

    按道理来说,北崇是一正四副的书记会,不过大书记兼了二书记,也就是这样了。

    陈书记解读一下首长的指示,就是说首长指示了,咱北崇做为物流中心,得动起来才行,所以我近期呢,打算卖点煤出去。

    这个是应该的,大家纷纷附和,不过该卖给谁,是什么价钱,咱们得细细商量。

    卖给碧空吧,碧空负责运输,关键时候,陈太忠还是拿出了一把手的架势。

    卖给碧空?靳书记愕然,没听说他们需要啊。

    只卖给碧空,好不好呢?祁书记也表示出了异议,他知道陈书记跟蒙艺的关系,倒是不敢说什么过分的话,所以他指出——有需求的人很多。

    “咱们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那样咱北崇的存货都不够,”陈太忠如此表示,“先选个试点吧,我觉得碧空就不错……关键是,咱必须要选个试点,不能辜负了首长的信任。”

    “地北负责入咱恒北的电力供应,”靳毓宁着急了,有不少人托他关说呢,不过下一刻,他也觉得自己的反应有点过头,于是讪讪地笑一笑,“海角跟咱的联系和合作也不少。”

    陈太忠看他一眼,摸起一根烟来点燃,淡淡地问一句,“那俩省有政、治局委员吗?”

    我艹,原来是因为这个!靳毓宁一时间恍然大悟,但是下一刻,他心里又生出了浓浓的不满,蒙艺也不过是局候补吧?再说了,这种小事,能惊动蒙艺吗?

    他本来想反唇相讥的,但是想到陈书记的强势,就决定忍一忍,细细考虑一下。

    这细细考虑,果然是没有错的,要不官场里强调个祸从口出,那蒙艺,可不就是前天南的省委书记?而陈书记,又是从天南出来的。

    话到嘴边绕两绕,真是至理名言。

    “还有不同意见吗?”陈太忠环顾一下四周——其实就是三个人,沉声发问。

    “给了碧空,要考虑其他人的反应,”徐瑞麟面无表情地发话,“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一点要考虑……咱北崇这点煤炭,说多,真的不多。”

    “那么,大家就是没有异议啦?”陈太忠不理徐书记的话,老徐这人,活得太矫情,人是好人,就是有点死板,“那表决一下……”

    表决的结果不用说,但是书记碰头会召开的下午,各种小道消息就不胫而走——区里要卖煤了……我艹,这是要赚大钱了。

    下午五点半,巨中华打来了电话,“太忠书记,能再卖点煤给我吗?”

    “自用可以,”陈太忠很明确地回答,然后问一句,“不会转卖吧?”

    “嗯……不会转卖,”巨书记想一想,做出了保证。

    第二天下午,松钢的人就到了,带队的是松峰钢铁集团的常务副总,这人也算是企业的正厅领导,对陈书记热情到一塌糊涂。

    陈太忠也投桃报李,动用自己的特权,弄了一条娃娃鱼招待对方,酒桌上三言两语就把合同敲定了,车板价每吨四百五——这个价钱有点低于北崇的计划,不过煤炭行情各地不一,碧空就是这行情,毕竟人家省里就产煤的。

    陈书记表示说,其实我卖给地北和海角,出场价四百六七绝对没问题。

    松钢的副总也很直接地说,我们给的价钱不算低了,我不可能坑你,至于说原因——你懂的。

    然后大家其乐融融地觥筹交错,焦煤那些就要细谈了,不着急。

    第二天上午,王媛媛主持签约,陈书记到场观礼,他才说下午要带着松钢的人四处走一走,结果中午的时候,省电业局副局长张丽琴冒雨赶到阳州。(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

    第一卷 第四千四百二十一章 利益交换

    盯着北崇煤炭的人都知道,那里的存煤虽然不少,但终究是有限的。

    本来大家还在磨磨蹭蹭地谈,猛地听说,煤炭一下被碧空人买走五十万吨,这真是坐不住了——再不动手就没了啊。

    省电业局的压力陡增,紧张磋商之后,张局长再赴阳州,这一次,她不知使了什么法子,居然拉上了市委书记李强。

    陈太忠接到领导指示,下午两点半赶到市党委,见到这二位笑吟吟地坐在一起,也有点不摸头脑,“李书记有什么指示?”

    “北崇开始卖囤煤了,就各个地方都卖点吧,”李强笑着指示,“该赚钱就赚钱嘛,其他地方也等米下锅呢。”

    哪里……似乎有什么不对?陈太忠斜睥一眼张丽琴,沉吟一下之后,直接发问,“那北崇到阳州的线路租用,谈好了吗?”

    这不该是他问的,陈书记一直也避免插手这种事,但是眼下情况比较奇怪,他就直接发问了——有些时候,事情就要敞开来谈。

    “月租金一百万嘛,”李强喜眉笑眼地回答,“省局很支持咱们的工作,这个租金里还包括了部分城区电网。”

    “嗯?”陈太忠越发地搞不懂了,借用电网是好事,但是……到底发生了什么?

    “利阳电厂急需用煤,你发十万吨煤到利阳吧,”张丽琴笑着回答,“运输的事情,我们省局帮你办了,你不用出钱。”

    明白了,陈太忠在瞬间就明白过来了,原来还是利益交换。

    省电业局因为怕被人追究责任,一个月一百万的租金,是绝对不肯减免的——北崇的电网能谈到三十万,是因为五个月大停电,不具备可比性。

    但是这一百万租金。又是阳州不能接受的,所以省电业局索性拿出一块资金,来补贴阳州,电网我们不减租金,但是其他的能照顾你一些。

    这就是所谓的堤内损失堤外补,想必省局做出如此决定,也是迫于局面,不得不为之。

    但是换一种角度看。省局帮北崇出运费,也不是没有名目可套,全国缺电,恒北更是缺电大户,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省内的发电量。省局居中撮合,甚至不惜出点费用,帮助电厂买煤,这是非常正常的。

    如此一来,省局坚持了原则,花钱也有出处,正经的皆大欢喜——说白了,对一个省的电业局来说,几百万真的不算什么。关键是不要犯错误。

    当然,恒北电业局能做出如此决定,也是下了狠心的,若没有其他压力,若没有碧空买走五十万吨煤,他们不会这么好说话。

    想通这些,陈太忠就彻底明白了那句话,官场考校的,果然是妥协的艺术。

    反正靠着李书记的面子。北崇多挣了不少钱。不过这些钱,肯定还是要返给市里的。

    那么。能多挣多少呢?陈太忠开始盘算,十万吨煤炭的话,吨公里按两毛五计算——过路费什么的,电业局能免,那是人家的本事,利阳到北崇,一百二三十公里,一吨货物的运费就是三十元。

    十万吨煤炭运过去,北崇能多挣三百万,差不离就是这个数字,不会有太大失误。

    这么算的话,租用五个月的线路是五百万,减去这三百万是两百万,平均一个月四十万,这个数字就是可以接受的了。

    不过他还是有点不甘心,于是他开口发问,“才十万吨,能不能多一点?”

    “你得跟利阳的电厂谈,我们无所谓的,”张丽琴笑着回答,她根本不在乎那点运费,“不过我想,他们应该是需要的。”

    “运煤的车,是你们自己找,还是我们介绍?”陈太忠想到了自己的物流中心,有肥水,何必流了外人田?

    “我们找可以,你们找也有先天的便利条件,”张丽琴表示,这根本不是问题,不过,“你们找车的话,不能超过我们的预算。”

    “我没有问题了,”陈太忠点点头,一桩纠结已久的事情,终于告一段落了。

    这个消息传出,两天之内,地北、海角和利阳的人就蜂拥而至,签订了八十万吨的合同,再加上卖给天南的五十万吨,北崇的存煤瞬间就少了一多半。

    就算这样,很多人还是嫌北崇卖的太少,其中利阳要了十五万吨煤,他们其实是想要二十万吨,甚至更多,不过省电业局不干了——你给我差不多点,再买就没补贴了。

    一吨煤补贴三十块,十五万吨就是四百五十万出去了,若不是利阳的电全部留在恒北了,电业局也不会下这么大的狠心。

    地北和海角也是如此,三家电厂分了六十五万吨,看起来数量不少,分到电厂里,也就是三个月的存煤,所以他们还想多买一点。

    过一段时间,电煤的供应可能会好一些,但是到那时候会涨成什么样,那可就难说了……而且因为电煤紧张,导致供电缺口越发地大,他们现在买煤,地方政府或多或少都会有点补贴,这样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当然,补贴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海角的补贴,就只有过路费全免,而地北那里,则是除了高速之外的过路费全免,每吨煤还补贴厂里二十块钱——这是鼓励他们到市场上去抢煤。

    北崇卖煤,折腾了差不多十来天,大会小会开得不断,到最后一盘算,北崇除了卖出去一百三十万吨动力煤,还卖给松峰二十万吨焦煤,共计一百五十万吨煤,合同虽然没有执行完,但是利润已经出来了,大约是在三亿一千万左右。

    北崇现存的煤,就连一百万吨都不到了,其中电力煤和焦煤各半,康晓安看得都有点不安,特意找到陈太忠,“太忠,这个煤……可不能再随便卖了。”

    “还有四十来万吨,你怕啥?”陈太忠不以为然地回答,就算二号机也上马,四十来万吨也够北崇用两三百天。

    “我的海洲电厂还指望你……这儿有个煤仓呢,”康晓安笑着发话。

    “想得真美,”陈太忠哼一声,海洲不出产煤炭,但是周围也有几个煤矿,而且阳州到海洲,比到朝田还远,没道理从北崇找煤,“自己出钱买煤,我可以借给你场地堆放,保管费啥的,你看着给就行了。”

    “你这也太小气抠门了,”康总很夸张地叹口气,“这次你北崇赚大发了,我本来还想跟你北崇借钱呢。”

    这话真是不假,北崇这一笔买卖,赚得盘满钵满,不光区里赚钱,很多帮忙关说的人,赚钱都不少。

    北崇的物流中心,也因此再度火爆——电厂不但自己组织拉煤车,也去物流中心找返程车,能省一点,为什么不省一点?

    甚至物流中心有个别大车,都不在中心待着,直接跑到煤场门口趴活儿——交五块钱的停车费而已。

    有意思的是,那些电厂的人更认物流中心的配送。不过想一想也是这个道理,一车煤十吨的,怎么都上万块钱了,没人跟车的话,野路子就不太保险,别说拉着煤跑了这种大事,就算是把吨煤换成矸石,电厂也亏大了。

    就在煤炭卖得差不多的时候,王媛媛又找到陈书记,悄悄地汇报,“头儿,海角有两个焦厂,想跟咱买点焦煤。”

    “那就卖嘛,”陈太忠最近早就卖得麻木了,而且北崇也消化不了焦煤,“只要价钱合适就行……嗯?海角买咱的焦煤?”

    “是啊,”王媛媛苦笑一声,“我都不想谈的,但是他们给的价钱确实不错。”

    最近煤炭的销售,是王主任一手经办的,这个压力不是一般的大,首先是金额大,一百多万吨煤,七八个亿……就是一个年轻的小科长做主了。

    其次是人情压力大,这也就不用多说了,陈太忠都有点扛不住,何况是她?

    所以最近官场,关于她的传闻特别多,有人说她是高级失足妇女,只冲某一个年轻领导岔开腿,就如此地官场得意,也有人说她在此次销售中上下其手,很捞了些好处。

    小王主任在北崇人眼里的形象,还是比较正面的,这番传言主要是来自于外面,不过这传言多了,北崇人心里难免也要猜测一下。

    王媛媛的委屈挺大,她收了好处没有?肯定是收了,不收的话,比现在更惨。

    但是她收了谁的,收了多少,都要原原本本向陈书记汇报——他要是觉得不?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