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官仙 > 官仙第1382部分阅读

官仙第1382部分阅读



    但是北崇的老百姓还是太穷了一点,尤其那三万张站票,虽然便宜,只能让人远远地看,感觉有点不经济。

    外地来的客人,就不管那么多了,能进这个场子来就行,不少人还打算明天接着来看——明天就不要票了,不过晚上住哪里……这是一个问题。

    北崇的宾馆、招待所什么的,是彻底的爆满,捎带着敬德、云中等地的客房都满员了,有那带着旅行团的旅游公司,索性出面找农户的房间借住。

    陈太忠本想借着下雨,回汤丽萍的小院继续偷欢,不成想九点钟的时候,气象站发来预警,这几天会有持续的降雨,要注意防汛。

    这真是糟糕的事情,陈书记少不得又给罗雅平打个电话,两人做个简单的分工——你负责哪一块,我负责哪一块。

    所以一直忙到九点半,他才空闲了下来,嗨皮了十个小时,甚至没来得及合眼,就又来到了展厅。

    忙到中午的时候,天南文明办副主任洪涛来商谈转场的问题——对于北崇的明星阵营,天南是志在必得,尤其是怕瓦落地,天南这届黄酒文化节,就没这么大的腕儿。

    至于说理查德和凯特,都已经在天南演出过了,吸引力就要小一些。

    陈太忠对此的态度是:不支持不反对,你们若是能做通当事人的工作,我就同意他们转场,若是做不通,我也不会去帮你说。

    他没想到的是,洪涛还真的做通了怕瓦落地和理查德克莱德曼的工作,更令他吃惊的是,琳达公主也想去一趟天南——科齐萨会跟她同行。

    “洪主任你这挖墙脚的功力见长啊,”陈书记哭笑不得地发话,以前共事那么久,咋就不知道老洪还有这个本事?

    “怕瓦落地认为,北崇的娃娃鱼,味道糟糕透了,”洪涛哭笑不得地一摊双手,“然后蒋主任电话上告诉他,天南有特供牛肉,只供应中央首长……他就心动了。”

    “天南的特供牛肉……是她吹死的牛吧?”陈太忠也被这话逗得乐了,要不说这蒋君蓉是能人呢?啥条件都敢许,什么牛都敢吹。

    不过,这倒正是投怕瓦落地的所好了,老帕此来北崇,是真的憋了劲儿要尝一尝娃娃鱼的——这货就是个吃货,但是遗憾的是,吃货也存在口味……吃过娃娃鱼之后,他认为自己的期待错了。

    那么,琳达又是怎么被撬走的呢?陈太忠才待发问,手机响了,一个北崇人在电话那边嚷嚷,“陈区长,我举报警察局,这么大的水,我救了一个跳河自杀的,他们居然不给我奖金!”

    ps:

    更新到,召唤月票。

    第一卷 第四千三百四十二章 古怪的跳河

    救了一个跳河自杀的?陈太忠一时有点无语,北崇是鼓励见义勇为了,但是这个挽救轻生者……属于见义勇为吗?

    从道理上讲,这似乎不太够见义勇为的标准,人家都想死了,你凭啥去救?

    但是从危险性上讲,这个行为真的是很危险的,拯救个服毒的,劝说个跳楼的,解救个上吊的,这都不算什么,可是跳进水里救人,弄不好就把自己的命搭进去了。

    这种极度危险的救人行为,应当属于见义勇为,陈书记自己做出了定义,不过他还是要多了解一下,以免影响警察局的权威性,“救的是北崇人?”

    若救的是北崇人,搭救乡亲,这值得鼓励,若救的是外地人,这便要商榷一下——由此可见,某人的山头主义,是印在骨子里的。

    不成想,打电话这位直接就想岔了,“打救乡亲,这还不是应该的?而且乡里乡亲的,可能是做戏,骗取奖金,我喊冤也不理直气壮……我救的是外地人,乌法人。”

    “外地人啊,”陈太忠听得就没啥兴趣了,咱北崇为啥要为外地人的死活买单呢?

    “外地人死在咱这儿,可不是影响咱区里形象吗?”这位倒是理直气壮,“搁给老百姓说,谁愿意家门口死个人?晦气啊……我这是为区里好,就是见义勇为,绝对的。”

    “嘿,你倒替自己定性了,”陈太忠听得就笑。对方说的很有道理,思维也具备典型的北崇式道德观。不过这个例子,有一定的代表性,他必须要慎重处理。

    从法治的角度上讲,指导性案例会成为办案参考,甚至充分影响到司法解释;从人治的角度上讲,首案的公正公平,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会影响舆论的走向。

    “好了。你去分局吧,过一会儿我去了解情况,一顿饭起码是要管的,”陈书记压了电话,笑着看一眼洪涛,“没办法,小地方。就是这种破事儿多。”

    “活得充实啊,”洪主任笑一笑,用很诚挚的语气回答,“我宁肯跟你换了,党政一肩挑……百里候,能做点自己想做的实事。”

    “我敢打赌。换不到一个月,你就要后悔,”陈太忠叹口气,想当初哥们儿在文明办,那是何等的逍遥惬意?偶尔管点闲事。别人都要认为我吃饱了撑的,“下到县区。只有撅起屁股受的份儿,很多工作,根本是上级领导看不到的,还不能不做……我一年只回一次家。”

    我要是有你这背景,县区工作轻松解决,洪涛笑一笑,不过他也无意叫真,“那这样……明天早晨出发?”

    “你能做通工作,那就是明早走吧,再晚也来不及了,十月四号就是重阳了,”陈太忠点点头,猛地又想起刚才的狐疑,“我说……怎么做通琳达的工作的?”

    “她……对北崇的印象不是很好,”洪涛迟疑一下,终于选择实话实说,“她说在你们的展示上,她看到了太多的、熟悉的款式,用她的话来说就是,‘来这里一趟,就没必要去巴黎和米兰时装周了’……这话不是我说的,是蒋主任说的。”

    “这才是……”陈太忠登时无语凝噎,好半天之后,他才嘀咕一句,“苎麻文化节,只有植物,没有皮毛。”

    “那是,没有皮毛,”洪涛笑着点点头,心说北崇倒是没有皮毛,可是有娃娃鱼,不过他也知道,琳达是个动物保护主义者,“这个有必要向琳达公主强调一下。”

    “无所谓了,说不说吧,”陈太忠很自然地摸出一根烟来,想一想,又将手里的烟递给洪涛,“来一根?”

    “太忠你……学会抽烟了?”洪涛迟疑地接过烟卷,他可是记得,陈太忠不抽烟。

    “嘿,这就是百里候,”年轻的书记轻喟一声,又抽出一根烟来……

    十二点半的时候,陈太忠抵达了北崇分局,朱奋起请他先用餐,被他果断拒绝了,“顾不上这些,这两天忙死了……席老幺呢?”

    “老幺啊,他说奖励不要了,去门口吃饭了,”朱局长苦笑一声,“所救非人,他觉得脸上无光,说当初就不该跳下去。”

    “所救非人?”陈太忠的眉头一皱,这是个怎么说法?

    “倒也不能说他救错了,”朱奋起皱着眉头,轻叹一口气,“可是这个人跳河,跳得也太有点莫名其妙……”

    此事说起来,颇有些古怪,原来这跳河者姓马,是六旬的老人了,此次是伴随着妻女,从乌法来北崇看苎麻文化节的。

    为了苎麻文化节跳河?陈太忠只觉得尿道括约肌紧了几下,我说,咱不带这么吓人的。

    事实上,这一家人也不是因为喜欢苎麻,他们是追星来的,马老汉有一个独生闺女马芬,十几年前,疯狂地迷上了一个港九一个叫做安德福的艺人。

    安德福自然是英俊帅气的,国内喜欢他的女士多了,而此人影而优则唱,虽是唱功不佳,可名气在那里摆着,此次也来北崇演出,也是重量级的大腕之一。

    这马芬痴迷他多少年了,曾经数次专程参加他的演唱会,甚至追到港九,想求单独会面而不得,马家却是因为她的追星行为,而倾家荡产,马老汉甚至连学校里分的福利房都卖了——他是一名教师来的。

    马芬在前一段时间,又去港九见偶像,原本的小康家庭,甚至连路费都凑不出来了,马老汉为了支持女儿的梦想,毅然决定去卖肾,结果医生一听是这情况,好言把他劝了出来。

    港九居,大不易,小马没见到偶像,却是带了一张张账单回来,此次为了来北崇见偶像,家里甚至借了两千块钱高利贷。

    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终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就在昨天,在细密的雨丝中,马芬终于如愿以偿地近距离接触到了他。

    北崇的安保很严,但是陈书记倡导的“只为开心”,固然活跃了气氛,但是同时,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一些松懈情绪的产生,安德福也甩开保镖,同一些粉丝近距离接触。

    马芬就是幸运儿之中的一个,她同偶像在一起,心中的快乐无以言表,就说我迷恋你很久了,不惜倾家荡产,想必你也知情,你能……跟我单独聊一会儿吗?

    那个啥……安德福就觉得不妙,你看,后面还有一些粉丝等着跟我见面呢。

    总之,这见面是见了,也合影了,可是没有单独聊天,马芬心里就觉得,天要塌下来了,真的是失望异常——要知道,他们在北崇,都是睡在路边小店的屋檐下,连旅馆都住不起。

    于是今天早上,马老汉就跳河自杀了。

    “这个那啥……老朱,你稍微等一下,”陈太忠完全不能理解这种逻辑,可是他还不知道从何问起,想了一想才发问,“为什么不是马芬自杀?”

    “马芬可不想自杀,她还年轻着呢,”朱奋起冷笑一声回答,“倒是马老汉自杀的时候,留下一封遗书,说安德福枉为公众人物……居然不抽出时间见他女儿。”

    原来马老汉认为,自己女儿追星追得这么辛苦,追得这么茶饭不想,追得这么倾家荡产,追得这么众所周知,你安德福居然还是这么铁石心肠……你以为自己是什么东西?

    大约是想到身负外债不少,而女儿不能满足单纯的见面,马老汉受不了这种长期的煎熬,选择了以死抗争——一死就百了。

    “那我没见席老幺,这也罪过大了,”陈太忠听得轻声嘀咕一句,“我对港九的明星,其实没多好的印象,安德福那货,其实长得还不如我,对吧?但是马老汉为什么认为……安德福就应该对他的女儿,另眼相加呢?”

    “因为这个事迹……马家追星的事迹,已经有不少媒体报道过了,”朱奋起苦笑着一摊手,“为了追星,卖了房子,为了追星,老爹要卖肾,苦苦追星十几年,一无所获,这也是个卖点,衬托安德福的影响力。”

    “所以马家父女认为,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对吧?”陈太忠若有所思地发问。

    “大家都知道是花絮,但是当事人偏偏要当真,”朱奋起伸手出来,跟陈书记要了根烟之后,才继续发话,“他认为自己女儿追星的赤诚,全世界都该知道了,安德福也该知道,但是其实,真的是自我感觉太良好了……除了你自己,没人会把你当回事,媒体要的是眼球。”

    “现在的媒体啊,”陈太忠长长地叹一口气,心里是说不出的滋味,哥们儿还琢磨着成为指导性案例呢,怎么会遇到这种事儿?

    他大致能理解马老汉的想法了,但是理解并不代表能接受,溺爱女儿,溺爱到这种程度,老汉你这六十多岁,白活了吧?

    不过想一想那些推波助澜的媒体,他又觉得,这事儿不能只推到马老汉身上,为了追星,要卖房子卖肾,很值得报道吗?

    尼玛,我生活在怎样一个操蛋的年代?(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

    第一卷 第四千三百四十三章 谁之过

    陈太忠彻底搞明白事态之后,居然就那么无语了——发生这种事情,到底是谁的错?

    正好马老汉目前也在分局,他让人把人带过来。

    这位看起来,神智还算正常,不过当他知道,自己面前是北崇的区委书记之后,眼睛一亮,“你能安排我女儿和安德福聊一会儿吗?”

    “你又不是北崇人,以为我欠你的?”陈太忠一听就乐了,你跑到我北崇来自杀,我还没找你麻烦呢,“我就好奇问一句,你凭啥就觉得别人该见你?”

    “我女儿是他的粉丝,他身为公众人物,就该有这个义务,”老汉不愧是教师出身,口舌很是便给,“没这个承担能力,就不要做公众人物。”

    “这才奇怪,公众人物就不能有……”陈太忠刚想强调,公众人物也有自己的私密空间,可是转念一想,你人物都公众了,还私密什么?于是他换种表达方式,“他的粉丝多了,都像你家这样要求,你觉得他还有时间吃饭喝水和睡觉吗?”

    “但是我家小芬是不同的,”马老汉大约也是常被人问起这个问题,回答得很干脆,“为了他,孩子茶不思饭不想甚至辍学,为了他,我们已经倾家荡产,为了他,我不惜去卖肾,这样铁杆的粉丝……他能有几个?”

    “如果你的学生也这么做,你会鼓励呢,还是反对呢?”陈太忠饶有兴致地发问。

    这话是陷阱,身为教师。绝对不能鼓励学生这么做,如果反对的话。那就自相矛盾了。

    “你这个思维,太绝对化了,并不是除了鼓励就是反对,”马老汉很明显意识到了问话的微妙,他先是反驳,然后想一想之后,他回答道。

    “如果是我的学生,我身为教师。会委婉地多做工作,建议他学业为重,但这是我的女儿,亲生女儿,做不通工作,那也只能选择支持她了……我家只有这么一个。”

    “计划生育这个基本国策……啧,”陈太忠咂一下嘴巴。他原本以为,对方神智会有点不正常,不成想,人家是个头脑和逻辑都很正常的人,最多可以说,是有点偏执。

    听到老汉语气中那种浓浓的无奈。他都禁不住要怜悯一下,不过大抵来说,他还是个心肠极硬的人,于是就又笑着发问,“如果聊过之后。你女儿又想跟他结婚呢?”

    “不会的,我的女儿我了解。不会的,”马老汉低声嘟囔着摇头,可是想一想,他又叹口气,“那我们也只能尽力支持了……就这么一个孩子,不过我相信她不会的。”

    “呵呵,”陈太忠轻笑一声,心说此人看起来正常,终究还是不够正常的,“舍得为他大把花钱的粉丝,有的是,你家这点钱,也能算铁杆粉丝?”

    “不是每个粉丝,都会为他倾家荡产的,”马老汉很自然地回答,还略带一点骄傲。

    “你说错了,没有足够的财力,就不要去做铁杆的粉丝,情种只生于大富之家,”陈太忠点起一根烟来,很赤裸地表示,“我这话说得功利了,但这是事实,经济条件不允许,适当地支持一下偶像就行了,否则就是对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家庭……不负责任!”

    马老汉沉默半晌,最终伸出手来,“能给根烟吗?”

    接过书记递来的烟,他抽了两口,又叹一口气,“孩子还小,终究会成熟的,媒体也说了……安德福他该给孩子一个机会。”

    “原来真是很知名的粉丝,”陈太忠不无嘲弄地笑着,“看来倾家荡产也有好处。”

    “有几家媒体,都打包票要帮着联系,但是都没有成功,”马老汉闷声回答,“还有一家电视台向我们赔情道歉,我就奇怪了……支持一个孩子的寻梦之旅,错了吗?”

    “带走吧,”陈太忠一摆手,冲一个警察示意,他已经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

    “陈书记,能帮我家小芬安排一下跟安德福的见面吗?”马老汉站起身的时候,还不忘再问一句。

    “还是那句话,我欠你的吗?”陈太忠不屑地冷笑一声,“我能帮她,但是不会去帮,我更愿意劝你女儿自杀……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献,害得自己的父亲都要跳河,这样的人,活着也是糟蹋公众资源。”

    “那是我的女儿,我愿意,”马老汉话说到一半,被警察粗暴地拽走了。

    陈太忠真的想明白了,这世界上,从来不缺乏狂热的粉丝,以前不缺乏,以后也不会少,但为什么,独独这个马芬,会被诸多媒体捧为“自发性公众人物”呢?

    说来说去,是以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