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官仙 > 官仙第980部分阅读

官仙第980部分阅读

    说完他又叹口气,“唉,本来乡里公告就行,但是时间已经不多了,魏书记认为,公告必须下到村委会,才是对乡里群众负责。”

    尼玛,我都应承下来了,你不用这么挤兑人吧?魏得一侧头,冷冷地扫了他一眼这话真的太阴损了,听起来依旧是在帮魏书记说情,实则只是五个字:时间不够了!

    时间确实不够了,一亩大棚才一千块的年租金,北崇区政府真的是想尽办法帮助大家了,欧阳贵这分管副省长,都觉得全省不可能再有第二个这样的县区,但是对北崇老百姓来说,这一笔钱真的不算少,一般人都要仔细分析一下,才会决定是否租这个大棚。

    这一笔钱不少,而北崇人会搞大棚的并不多,大家还要托亲戚找朋友,论证可行性和落实关系,在三天内做出决定,真的不容易绝大多数的农户家,连电话都没有。

    事实上,区政府要求下面乡镇十天报上来,时间已经是非常紧迫了。

    陈太忠也从这句话里听出了名堂:为什么时间不够了?因为前期某些人耽误了看来屈刀乡这俩,也是很不对付啊。

    不过这个时候。他无意关心这种细节。只是淡淡地表示,“再给你们顺延两天,工作一定要做到位……你们已经拖了其他乡镇的后腿。”

    “事实上。我们有一点其他的想法,”魏得一不着痕迹地看一眼郑二勇,然后收回目光。恭恭敬敬地看着面前年轻的区长,“陈区长,您也知道,屈刀乡一直没有拿得手的工业或者农业项目,名气最大的,也不过就是屈刀烟叶。”

    “嗯,”陈太忠不动声色点点头,心说你跟我说这个没用,又不是我造成的。来点干货。

    “所以呢,我们就想借着这个机会,在乡里搞个大棚基地。”魏得一看着区长。小心翼翼地解释,“也不要多。有五十亩就能保证基本需求……有了这个样板,对接下来大棚种植技术的推广,很有利啊。”

    “集约式的管理,只会让管理人员更少,虽然会更专业化,”陈太忠还想再说点什么,然后猛地意识到了一些问题,于是不动声色地发问,“这就是你们不发公告的原因?”

    “但是这个大面积大棚的种植经验,一旦成功了,推广起来社会效益更高,对经济的拉动力也更强,”魏得一辩解了几句,然后才发现,自己这个态度,似乎很成问题,于是只能干笑一声,“这个确实是我们的一些想法,但是……不发公告纯粹是工作失误。”

    他终是不敢承认,这两者有直接的联系。

    “郑乡长,”陈太忠不再理会他,而是将目光转移到了郑二勇身上,面无表情地发问,“你是否也是这么认为的?”

    “我……我认为魏书记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多少有些超前了,”郑二勇沉吟一下,终于做出了决定,他对区长的心思,是深深地揣测过的,此刻就是破釜沉舟之际了。

    当然,措辞还要讲的,他斟酌着发话,“区里搞的这个移动大棚,目的应该是普及大棚种植技术,从这一点上讲,落实到农户头上的大棚,才更符合区里的初衷。”

    “没错,区里就是这个意思,”陈太忠果断地点点头,又看魏书记一眼,笑着发问,“我就奇怪了……区里让农户申报大棚,你给我搞个大棚基地出来?”

    “这是你的脑瓜不够用呢,还是你以为我的脑瓜……没你想像的那么聪明?”陈区长冷冷地发问,他对杜俊才可以循循善诱,但是对体制里这帮人精,没必要那么客气。

    “这不是三轮那边……也是集中种植吗?”魏得一咽一口唾沫,苦笑着回答。

    “你是跟我装傻吧?”陈太忠脸上浮起一丝笑意,他是真的有点生气了,“三轮是集中搞大棚了,但那也是按户来的,小贾村遭灾了……你屈刀乡什么地方遭灾了?”

    魏得一说得没错,三轮那边确实是在集中搞大棚,但主要是限于小贾村一带,那里不能正常地种庄稼了,林继龙要求大棚多放在那里,灾民还有个住宿问题,就一并解决了,区里领导都已经达成共识的。

    所以三轮这个例子,是援引不得的,而陈太忠还有更愤怒的地方,“区里要搞的是移动大棚……是移动的,你用移动大棚,去建你的大棚基地?”

    3728章欲加之罪(下)

    听到这话,魏书记只觉得脸上一阵燥热,来时路上的得意,早已不翼而飞,今天来区政府,是真正地丢死人了别的不说,硬生生地让郑二勇看了笑话去。

    可越是如此,他就越要坚持自己的初衷基层干部里,这种现象很常见,“区长,我们这不是……没钱搞固定大棚吗?”

    “没钱搞是你的事儿,区里在搞的,是移动大棚的种植技术,不是基础工程,”陈太忠抽出一根烟来点上,没有任何散烟的意思,“这么多乡镇,只有屈刀乡曲解了区里的意思……我是不是该佩服你一下?”

    “但是上规模的大棚种植经验,一旦推广,效果会更好啊,”魏得一现在只能选择继续嘴硬下去,他没有选择了。

    “这个我比你清楚,”陈太忠不耐烦地一挥手。“但是北崇现阶段不合适这么搞。也没能力这么搞,除非你自己找钱……郑乡长的话说得没错,你的步子迈得太大了。”

    魏得一的嘴巴蠕动一下。似乎还想说点什么,但是最终还是没再说话。

    这一轮的辩论,魏书记大败亏输。一番算盘白打了,还恶了陈区长,而陈区长还孜孜不倦地向他们灌输,干部要心系群众,要多注重民间的反应。

    眼瞅着六点就到了,陈区长停下了说教,“按说这会儿把你们招呼过来,该叫你们吃饭的,不过我晚上有饭局了。你们去宾馆吃好了,吃完我让小廖去签单。”

    “我们随便对付一点就行了,”魏得一干笑着回答。他的面皮早被区长抽肿了。但是他还不能计较,“吃完就回乡里了。”

    “住一晚上也无所谓。明天早点走就行,”陈区长摆一摆手,示意这个谈话就结束了。

    不成想郑二勇拖拖拉拉走在后面,临出门了,才轻声嘀咕一句,“区长,我们的大棚基地本来选址在东柳沟村。”

    “嗯,”陈太忠点点头,没再说话,这话他一听就明白,原本他就在想,魏得一这么搞,错倒不能算太错,就是思维太超前了,总觉得里面有什么不对劲的。

    现在一听,郑乡长把村子名都点出来了,这就不需要再想了,老郑欢迎他去查证,那么,他就算不去查证也知道是什么意思了那个啥啥啥村的,跟魏书记存在利益输送关系。

    我该计较吗?陈太忠实在没有计较的心情,太阳地下没有新鲜事,无非就是这样了,无利不早起,可是转念一想,他多少还是有点不甘心。

    哥们儿只是想普及大棚的种植而已,甚至不惜区里贴钱,但是到了乡镇以后,这份心思就被人利用,变得荒腔走板,成为个人牟利的工具真是不甘心啊。

    这个魏得一,我得拿下了,陈太忠做出了决定,区里本来是想办好事,但是魏得一居然敢惦记借此敛财,那就不拿下不行多少人看着呢。

    官场里没有不透风的墙,拿不下姓魏的,以后区里的政策往下执行,那都可能出问题,为了将来的发展,不管此人背景有多深厚,那都必须杀鸡给猴看。

    但是紧接着,下一个问题就出来了,拿下魏得一……谁上?

    陈区长的夹袋里没有合适的人选,他初来北崇的时候,就将自己定位在“做事”上,心思就没花在北崇的干部上,除了跟他亲近和敌对的几个人,其他干部的枝蔓,他真的懒得知道。

    还是等见了隋彪再说吧……没错,他今天晚上的客人不是外人,是隋书记。

    隋书记这两天也挺坐蜡的,不管媒体怎么传,大家都知道杨孟春是他的人,而有意思的是,由于目前风声太紧,杨局长跟孟区长一样,也躲出去了。

    不过杨孟春躲得不远,大约就是在阳州市内,用隋彪的话来说就是杨孟春辞职了,咱没必要马蚤扰他,但是谁敢说杨孟春牵涉了什么事,我保证半天之内找到他,可若查明是诬告的话……后果自负。

    这就是陈太忠欣赏隋彪的一点,敢承担责任,其实他俩的处境类似,一个想保杨局长安稳,一个要为孟区长脱罪,大家都顶着沉重的压力,同时面对着共同的敌人新华北报。

    糟糕的是,敌人似乎在增多,六点十分,隋彪出现在了陈太忠的小院,虽然旁边还有廖大宝,但是他一点都不忌讳,“太忠你倒是坐得住,咱北崇这是捅了马蜂窝,京城那边,我姐都问我了,咱北崇到底干啥了。”

    隋书记嘴里的“我姐”,不是他的姐姐,而是少将的女儿,她的老公,是他最大的靠山,这就是靠山都关注到了北崇。

    “有屁的事儿,”陈太忠听得有点恼火,反正没外人,他就直说了,“不就是一起强jian杀人案吗?难道是你指使的……你那么心虚干什么?”

    “行行行,我听你的了,”隋书记满腔的不甘,听到这话也只能苦笑着表示,“接下来怎么办?”

    凉拌,还能怎么拌呢?陈太忠叹口气。也懒得跟他计较。“搞个千丝脆?”

    千丝脆就是猪耳朵,切得细细的,又是软骨。就叫千丝脆,隋彪摇摇头,心说你还有心思谈论这些。“现在的猪不能吃了,都是饲料猪,来个群英会吧。”

    群英会就贵了,那是老鳖的裙边,一盘群英会,抵得上五十盘千丝脆,不过这点钱,还真不在两人的考虑范围之内,陈区长点点头。“行,群英会,班长你这早早说过来……不是图这点吃喝吧?”

    “下午你没开手机。”隋书记看他一眼。很肯定地发话。

    “我就在办公室,何必开手机?”陈太忠很随意地答他一句。“正好手机没电了。”

    “我的手机差点被打炸了,”隋彪叹口气,“我不是一定要来找你蹭饭,我是压根儿就不敢回去吃饭……就是今天,阳州来了起码不下五家以上的省级媒体。”

    省级媒体,那起码是《天南商报》和《地北晨报》那种级别的,陈太忠略略思索一下,就捋清的眉目,“都是看了新华北报来的吧?”

    “嗯,”隋彪点点头,无奈地叹口气,“新华北报这个点……抓得太缺德。”

    “有省领导的意见没有?”陈区长问一句,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市里的意见基本可以无视了,陈正奎一定是要趁乱作怪的,李强肯定会包庇北崇,至不济也能坚持底线,堂堂的市党委书记,总不可能跟着媒体的指挥棒乱转。

    我怎么可能接触得到省领导?隋书记看他一眼,发现他脸上并无异样,才笑着摇摇头,“这个倒是没听说,大多是打听消息的,还有人想采访我。”

    “真是莫名其妙,”陈太忠不以为然地摇摇头,他对此事并是很担心,只是觉得有点腻歪,闹心罢了。

    然而他不担心事情,并不代表事情就会放过他,七点半的时候,北崇区党政一把手正坐在桌边小酌,有人按门铃,廖大宝过去问一声,回来汇报,“是《恒北经济导报》的记者,想采访您。”

    “这又不是上班时间,”陈区长抱怨一句,“告诉来人,想采访我,去宣教部申请,半夜来家里不合章法。”

    “这个报纸,是恒北日报的子刊,”隋书记在一边出声提示。

    “那又怎么样?”陈太忠不以为意地摆一下手,“媒体采访就可以不讲流程了?这个案子他不去警察局,不去北崇电视台,偏偏找上我家来,我有接待义务吗?”

    说完之后,他又眉头微微一皱,“这个子刊……是承包出去的吗?”

    陈区长在天南文明办挂职一年多,对省里党报的运作还是比较清楚的,有些党报下面的一些子刊,根本就是承包出去了,这种报纸良莠不齐,有的就打着日报社的旗号四处生事,反正只要把承包费交上去了,不出太大的方向问题,日报社也不计较。

    “这个不太清楚,反正他们也敢曝光一些东西,”隋彪摇摇头。

    陈太忠的傲慢,彻底地引起了《恒北经济导报》的愤怒,第二天上午的报纸,就播报了发生在北崇的案件,不但转发了新华北报的内容,记者更是强调,自己亲自下去调查,北崇区委区政府却讳莫如深,态度很不友好,确实是官僚习气作风严重。

    文章没有做什么定性,但是搁给不明真相的群众来看,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此事定有蹊跷最起码,用这种态度来对待媒体监督,怪不得干部选拔中会出问题。

    真是活得腻歪了,陈太忠翻看着报纸,嘴角泛起一丝冷笑,想不到啊,除了新华北报恒北居然也有报纸,敢玩儿这么一套,我要你完善采访流程,不让你夜里进家,就是讳莫如深?就是态度不友好?

    那哥们儿就让你看看,什么叫真正的态度不友好,于是他抓起电话拨通陈文选,“陈部长,这个《恒北经济导报》,是否申请过采访我?”

    (更新到,召唤月票。)

    看无广告,全文字无错首发小说,138百~万\小!说网-13800100文字首发,您的最佳选择!

    官仙 3729-3730手硬手软(求月票)

    3729章手硬手软(上)

    陈太忠相信,陈文选没有接到这个申请,否则的话,他就算当时自作主张推脱,事后也总要跟自己打个招呼我可是是拒绝了某人。【13800100文字首发。!138百~万\小!说网

    果不其然,陈部长明确地表示,对方自报家门说我是恒北日报的,想了解杨孟春和孟志新的情况,陈部长说杨孟春引咎辞职了,孟区长请了病假。

    这些我们都知道,导报记者有点不耐烦,我们想知道其他的详情,比如说这个孟志新由计委主任提拔为副区长,走了什么样的程序,言下之意则是:你们是怎么考察干部的?

    当然,干部作风有问题,组织未必一定考察得到,但是记者冠冕堂皇地问出来,却也不能说人家问得不对。

    这个你得去市委组织部问去,孟志新是市管干部,陈部长待理不待理地回答,他并不是很在意此事,媒体还没报道,北崇这边已经是该病假的病假,该请辞的请辞了,并且上报了市党委,不管再怎么变化,区里都经得住各种诘责。

    隋彪头疼此事,是因为他担心被调离北崇,杨孟春也确实是他的人,而对陈文选来说,这两点都影响不到他,他自然无欲则刚。

    吃了这么一鼻子灰,导报的记者转身就走了,说你宣教部门槛高,我去找别人采访,倒不信问不出个名堂。

    我就知道是这样!陈太忠哼一声,又信口问一句,“有报纸申请采访我的吗?”

    “有,中原时报,但是他们申请采访的内容不合规定,”合着陈部长还是帮区长挡过驾。不过他也是在行使宣教部长的权力。“他们想知道,你对这个案子的看法,我告诉他们。案子尚未了结……区政府不能左右市警察局,更不能试图用舆论绑架执法机关。”

    这陈文选也有两下啊,陈区长放了电话之后。反手就打个电话给朱奋起,“把《恒北经济导报的》记者阳春拘了,理由是恶意中伤攻击政府。”

    “这个……”朱局长那边传来哗哗的响声,明显是在翻报纸的,“哦,阳春……看到了,您知道他的住址吗?”

    “你打听一下吧,市局就应该有人知道,”陈太忠随口回答。然后他才反应过来,老朱这或者是有别的顾忌,“你就说是我指示的。你只是执行。”

    “我倒不是这个意思。”朱局长那点小心思被区长发现了,只能干笑一声。“这个新华北报的报道,可是更恶毒,找到杜俊才了。”

    “那个报纸,我还没看到,”陈太忠信口问一句,“他们怎么报道的?”

    “我也只有个标题,”又是一声纸响,朱奋起回答,“深度报道:《对话惨死女主播费荷之夫柴君度:我的家庭早已不完整》,这个要不要抓?”

    “等我看了报纸再说,”陈区长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起来玩措辞,这个阳春差人家起码八条街,跟新华北报搞,手里证据一定要充分,不打则已,打就一棍子打?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