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官仙 > 官仙第606部分阅读

官仙第606部分阅读

一定要搞清楚,到底是高永在留学,还是高乐天的老婆在留学。”

    “就算没您的指示,我也非查不可了,我已经把他得罪到不能再得罪了,”赵明博笑着回答,这固然是表忠心的意思,却也是实情,哪怕是负责此次行动的冯局长,都还有转圜的余地,但是他只能往前走了。

    这个事情……似乎还是得用随遇而安陈太忠放下电话之后,沉吟良久,才做出了这样的判断,别看是文明办副主任,他手上得力的媒体力量不多,也就是一个刘晓莉。

    他倒是认识雷蕾,但是显然,《天南日报》的份量太重了,别说是雷记者了,就是雷老书记尚在位,也不敢让报纸刊发刘记者发过的那些稿子民营报纸也有民营报纸的好处,偶尔可以发出一些刺耳的声音。

    某些意义上讲,这确实算得上有限的舆论监督,不过这样的异声,通常是不会出现在机关报中的就算偶尔出现,看机关报的诸位,脑中反应到的第一个词儿,也不会是“监督”,更多是想到“派系”或者“党争”什么的,都是体制里的人,连报纸都不会看的话,真的让人耻笑。

    但是相较而言,刘晓莉的稿子在抨击性和煽动性上,效果不如随遇而安,道理很简单,两人的身份不一样。

    刘晓莉是记者,她发的是新闻稿,搞媒体的都清楚,新闻最强调的是两个特性,实时性和真实性,实时性那不用说,大家很都清楚报纸刊发的新闻若都是“旧闻”的话……那报纸,你买啊?

    真实性是另一大特点,这真实也主要是强调两个方面,一个是……你给大家报道的,得是真实存在的事情,从而让大家觉得,你这一家媒体是可信的,这不但关系到了读者美誉度,也关系到了报纸的存亡,人无信不立,事业,同样如此。

    捏造假消息来博眼球的,最终还是会被大家唾弃为什么大家都买《天南商报》,而订阅《官仙》的人就不多呢,关键就在于,前者是真实的,起码是相对真实的。

    另一个真实性,强调就是报道事件时的客观性,也就是说撰文的记者,不能带太多的主观立场,读者们只是想知道发生了什么,而不是想知道,记者你脑子里到底有什么私货都是成年人了,谁没有独立判断的能力?

    刘晓莉是记者,而随遇而安……是时评家。

    所以,若论抨击时弊的话,刘记者的长处在于真实,而那位的长处则是在于犀利,他可以肆无忌惮地夹带私货,而大家看他文章想看的,也就是私货。

    哪怕随遇而安在抨击中,引用了个把不是特别靠谱的例子,大家也都能理解,老随毕竟不是记者嘛,总是要选择对自己观点有用的素材,而刘记者敢这么搞的话,那就是自毁前程我说,你只是球员,不是裁判哈,做好你的本职工作就行了。

    所以,此事须得随遇而安来做,陈太忠琢磨一下,觉得自己的逻辑没有什么问题,于是抬个电话。

    2369章算计于两难之间(下)

    随遇而安不知道跟谁在一起,说话舌头也有点短了,不过听得出来,他还是想尽量地表示出一些热情来的,“是陈……陈主任啊,有事情吗?请指……指……那个示。”

    我怎么感觉着,你这是大便之后,请我给你送纸呢?陈太忠听得有点腻歪,“老随你这是喝了多少?下午醒来了,给我打电话,给你点素材,晚了可就不好用了啊。”

    这是实话,梁靓刚才也在现场,《今日素波》对这种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格外上心,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晚上的节目是会上的,随遇而安要是明天一早能上了《素波晚报》也就算了,一旦上不了,后天再上,可就是有炒冷饭的嫌疑了。

    “您在哪儿呢?我现……现在就过去,”随遇而安一听,精神登时就是为之一振,在他心里,陈主任可不是个一般的人,提供来的消息,值得高度重视。

    事实上,一开始他对陈太忠并没有什么好印象,在他的眼里,这位就是时下年轻干部嚣张跋扈、不知自爱的典型,在他的文章中,属于那种应该被批判的对象。

    但是,既然搭上了陈主任的线儿,他就愿意更加客观地审视一下此人,结果审视的结论,令他大吃一惊:合着陈主任不但能力超强,也是当代的道德楷模,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就连刘晓莉被精神病,都是这年轻的副主任出手搭救的。

    当然,小陈也有一些被人诟病的地方,那就是一些瑕疵了,比如说,有人背后议论,说此人的私生活有点……那个啥,不过这世间事,要辩证地看谁不是从年轻时候过来的?

    随遇而安是两点钟过来的,汤丽萍已经抢着把单买了,陈太忠经过上午一事,觉得这女娃娃做事实在很上心,说不得丢四张面值五百的卡给她,“盛世的购物卡,还有差不多半年期限,随便买点东西。”

    这种东西,他身边实在太多了,有闲的时候,他丢给刘望男或者任娇,那俩直接就九折或者八折变现了陈某人吃喝用的东西,根本不愁,哪里还用得着去超市?

    汤丽萍也知道,这就是两人之间的差异,略略推脱一下,就收了起来,不多时,随遇而安就赶了过来。

    “裸官?这个题材不错,”他听说事情原委之后,重重地点点头,这时候他的酒意已经消去了不少,不得不说,一旦进入工作状态,他的反应还是很敏锐的。

    “正好充实我现在搞的这个系列评论,”他如此分析,“这划到精神文明建设里都有点勉强,说得准确一点,这是组织原则问题。”

    “组织上的,才最致命的,”陈太忠深以为然,他苦笑着点点头,“说轻一点是监督机制不利,说重一点就算渎职也不为过”

    “这本来就是渎职,”随遇而安年纪不小了,反倒还有点老愤青的意思,“组织部门是干什么吃的,纪检委是干什么吃的,信访办是干什么吃的?”

    陈太忠笑一笑,也不说话,对这样的评论,他心里多少有一点不以为然,陈某人现在的屁股,已经不像以前一般亲民了老随你说的都没错,但是这些部门不是国安,没有大规模私下调查干部的权力啊。

    当然,他还是认可这个指责的,这种苗头不是今天才有的,想一想在法国马赛遇到的杨秀秀那次蒙勇差点栽了,就可以知道,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这种苗头早就出现了,说是蔚然成风也不为过。

    毕竟支光明那些人在谈及此事时,是用一种很淡然的口气谈的,没有任何的惊讶,纯粹就是酒桌上扯八卦的意思。

    相关部门对这种现象重视不够,警惕性也不够,更没有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这确实是有不作为的嫌疑不可能没有人注意到这种新的动向。

    看他有一点讪讪,汤丽萍出声打岔,“随遇而安老师,太忠哥目前想做的,就是抓精神文明建设,其他事情,他也没权力管的。”

    “权力是要靠自己争取的,”随遇而安到底是喝了不少酒的,就有点亢奋,口沫横飞地指点江山,这原本就是他的最爱,“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根本没人说,这该是哪个部门管,既然没划定区域,陈主任你为什么不拿过来?”

    “谈何容易?”陈太忠苦笑着摇头,他现在又不是刚进官场的初哥他就算再能折腾,也要慎重对待这个建议,而不是一时热血上头去冲动地蛮干。

    干部管理,这可是党委最核心的权力,比如说,他有心将郭建阳调动一下,都不方便直接跟马勉说,这是犯大忌讳的事儿。

    就算将来稽查办能顺利地成立,这边更多的也就是提个建议什么的,了不得再针对什么个案,表示一下关注,也就是这样了。

    想到这里,他不想再跟随遇而安谈下去了,老随这人毛病是多了一点,也有点虚伪,但是相较而言,人家的屁股是坐在人民一边的。

    哥们儿的屁股,似乎有点歪了陈太忠也发现了这个趋势,然而,这世界上有些事情……也不能那么简单地去看。

    像禁止干部家属经商,这禁令的初衷是好的,防止相关的领导以权谋私、权力寻租,但是像郭建阳的妻子,开个小卖部都被禁止……那还真就影响了生活质量了。

    “脑瓜有点乱,”他想问题想得头大,终于拿定主意,我管不了那么多人,只护得自己身边人周全,让自己赏识的干部能有用武之地,也就是这样了,做到问心无愧即可。

    他站起身来,“还要联系一下领导,完善一下思路,老随,这稿子交给你了啊。”

    “没问题,陈主任你放一万个心吧,”随遇而安拍着胸脯……

    陈太忠让他的一席话说得有点心里腻歪,下午也懒得去关心高乐天的事儿了,联系了一下马勉,马主任却是人在外面“晚上还有饭局,你等七点来钟去我家吧。”

    七点钟整,陈太忠出现在马主任家,这次马主任的妻子张开门就很痛快了,上得楼去,家里还是那母女二人。

    张要给他冲茶,小陈同学赶紧上前自己动手,电视里正演着中视的《新闻播报》,两人坐在那里,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说着说着,张居然提出一个比较古怪的问题,“对了小陈,你知道马主任去哪儿了吗?”

    “啊?这个我还真不知道,”陈太忠心里纳闷儿,你这做老婆的,找我问你老公的下落?他笑一笑,“主任不说,我哪儿敢乱问?”

    “那倒是,”张点点头,不过,一丝隐藏得极深的不自然,自她眼中一掠而过。

    七点半,中视正播出天气预报的时候,马主任回来了,嘴里多少带了点酒气,“小陈来了?嗯……有什么事儿?”

    陈太忠将今天对文化市场的突击检查做了汇报,并且说明里面出现了新的情况,“关于干部家属拿外国绿卡……这件事能不能纳入稽查办的职责范围?”

    “这个当然可以,”马勉不愧是文明办一把手,略一沉吟就点点头,“干部家属在海外有绿卡的,可以形成一个报备制度,便于组织上管理……”

    “出国留学和工作,咱们应该是大力支持的,这有利于祖国的建设,但是干部家属出国,可能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容易被有心人拿来做文章,从而被人民群众误解。”

    要不说是宣教部的副部长呢?三言两语就点出了问题的实质,陈太忠一时觉得,自己的境界还真是有待提高,做事手段还是有点单调。

    “主任的指示很好,帮助我拓展了思路,”他笑吟吟地点点头,“这么一来,不主动报备的人,一旦被查出来,那就要对组织做出解释了……完善的制度,真的是太重要了。”

    “解释了之后呢?”马勉面对某人的马屁,不但没有高兴,反倒是低声叹一口气,“只要想找借口,总是找得到的,你小心这个报备制度,反倒成为某些人的保护伞……世界上就没有完美的制度,只要有制度,必然有利弊。”

    “那还不简单?干部家属就不能无故拿国外的绿卡,”陈太忠不以为然地哼一声,“一旦发生这种事情,就该对相关的干部采取必要的党纪处理不管他们有什么苦衷。”

    “但是咱们宣教部,只有曝光的资格,而且还得要注意大局,”马勉似笑非笑地看着他,“相应的配合,还是得跟邓健东沟通一下,或者还有……许绍辉。”

    “嗯?”陈太忠讶然地哼了一声,心说合着马主任你在这里等我啊?他才待再说什么,不成想一边的张低声地“嘘”一声,“好了,《今日素波》开始了。”

    今日素波说的就是老百姓身边的事儿,而今天文化市场的突击检查,则是今天的头条,梁靓一脸肃穆地做着报道,“……到现在为止,案情还在进一步调查中,据警方透露,在这个犯罪团伙背后,不排除还有政府工作人员参与的可能。”

    这话就相当狠了,敢在电视上这么播出,那基本上就是定性了,马勉看得都是一呲牙,“我说……谁允许她这么报道的?太忠你这工作方式……要稳重啊。”

    “这是电视,又不是报纸,”陈太忠听得就笑,纸面媒体和影视媒体的区别,就在这里了,印成文章的话,那就是白纸黑字结结实实的了。

    可电视不一样,搞媒体的都知道,电视新闻号称“逝去的错误”,有些报道有偏差,但是播完就过去了,谁想查证除非做了录像,不像报纸一般,随时都能拿出来看。

    所以,电视新闻犯点错误,是很正常的,尤其是在措辞方面,不需要特别讲究,而且他们纠正起来错误也方便,大不了下次报道的时候更正一下,甚至他们都可以不提上次报道错了什么对一般的老百姓而言,谁吃撑着了去录新闻?

    “还好不是报纸,不过,你的老市长又要被动了,”马勉哭笑不得地看他一眼,梁靓那句话,没人注意到就算了,要是有人注意,捅到段卫华那儿去,再正常不过了。

    “高乐天的问题,已经有了大量的人证物证,不好翻过来了,”陈太忠很肯定地回答,接着又说一句笑话,试图缓和一下气氛,“不过这摄影师真够差的,只拍了我半张脸。”

    “哈,”张听得笑了起来,大多数女人的笑点,还是比较低的,尤其是敢在马主任面前这么开玩笑的人,真的不多。

    不过,有没有人马蚤扰段卫华不好说,没过几分钟,马蚤扰陈太忠的电话倒是进来了,来电话的正是今天带队出动的冯局长,“陈主任,市纪检委有领导打过来电话,想了解案情……我该怎么回答?”

    (七千字到,目前在第二十一,月末了,有票的朋友不要再攒着了吧?)

    【13800100文字首发138百~万\小!说网】

    楔子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穿越 2370交吧2371游泳(求月票)

    2370章交吧

    冯局长接到市纪检委的电话之后,还真是有点坐蜡,纪检委接管违纪干部的调查,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大家一说就是“党纪国法”,党纪这个词儿,可是排在国法前面的,没人说国法党纪的尤其是打电话的这位说了,此事引起了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13800100文字首发138百~万\小!说网】

    然而,案情进展得很顺利,这个时候交出人去,就是将功劳让出去了大半,更别说还可能导致什么变数纪检委倒是说调查了,但是回头做出个无罪的鉴定,那才叫头疼。

    当然,他可以顶住不交人,大家不是同一个系统的,而这高乐天也不是人大代表啥的,没有不得不交人的保护壳。

    可是话说回来,他只是一个小小的警察分局的副局长,凭什么不卖市纪检委的面子?人家现在能要求查高局长,回头就能要求……查他冯局长,所以他就回答说,要请示一下领导。

    请示领导……按说冯局长该请示的领导,是市局局长孙正平,市纪检委虽然很牛,但是孙局长也不差,不想让这个案子的话,市纪检委也不能说什么。

    但是冯局长不可能去请示孙正平,他的级别有点不够跟市局老大直接对话,而且孙局长……在今天白天的时候,可是打算捞人来的。

    当然,最关键的是,他想将自己也绑上陈太忠的战车,那么,一挂了电话之后,他就将求救电话达到了陈主任这里。

    那有什么?给他好了陈太忠才待张嘴回答,猛地意识到,自己面前坐着马勉呢,登时干笑一声,“冯局长你稍等一下,不要挂……我请示一下领导,马上给你答复。”

    他用手将受话器捂住,两句话就将情况说清楚了,接着恭敬地发问,“主任你看……这个人该交不该交?”

    马主任的反应,不但快捷而且中规中矩,他冲着自己的手下微微一笑,“太忠你说吧,你是什么意思?”

    “交就交呗,”陈太忠心里暗自嘀咕,老马你还真是老滑头,一点主儿都不肯做,偏偏表示得还是很支持我的样子。

    不过,他对程序的认识,还是很端正的,“先接受党纪处理,然后再接受法律的制裁,这也是必须的,总不能让他顶着干部的身份去接受审判,那么搞的话,程序不正确……组织就不应该受到这种蒙蔽的。”

    体制里的干部,不是不可以被判刑,但是不管此人以前如何蒙蔽了组织,党纪和行政处罚,必然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