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战国福星大事记 > 战国福星大事记第153部分阅读

战国福星大事记第153部分阅读

的地方实在狭窄了些,我们这十几个人并不能都坐下。

    “虎千代,走了这半天你有什么感受吗?”我看着身边地儿子问到。

    “嗯……”虎千代有些迟疑,在他来讲一来是岁数太小,二来也没什么深入民间地经历,所以很难一下子说出什么道理来。如果这要是龙王丸一定就摇头了。可是他却是不会那么容易妥协。“太多的东西我也说不好。但是总觉得这里似乎更加平静了些。在近畿尤其是京都附近的地方,土地肥沃地程度并不下于这里,说到市面的繁华更加不是这里比得上的。可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感觉这里的人生活要比近畿安定,这里不是也经常打仗吗?”

    “嗯……不错!”我微微点了点头,以他的年纪能想到这一步已经相当不错了。“所谓‘治大国若烹小鲜’,虽然这里算不上一个大国,可道理还是有相通的地方……”我试着给他讲这里面的道理。“在近畿尤其是京都附近,有许许多多错综复杂的势力交织其间,朝廷公卿和大的宗教势力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施加着影响,不可能不干扰到百姓地生活。虽说这里也时常的大战,但毕竟比近畿那里少的多,而且过后就完了。不会留下过度长久的‘后遗症’!”

    “您的脑子真好使,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联想到那么多东西!”新八郎看了看虎千代又看了看我说到,语气里带着那么点不屑和不可理解。

    “那你自己呢!成天拿着那根铁枪就不累吗?”我可能是因为出来的关系心情很好,就随口也和他开了句玩笑。这次出来没有让新八郎带上他那根“修罗之怒”,因而偶尔会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新八郎没有说话,不过却把脑袋扭向了一边。就我的观察,这小子似乎对所有案牍工作都有本能的抵触。

    “安田,你们东国的情形是怎么样地?”我看到安田国信站在不远处脸向外观察着,就下意识地问了一句。这里所有人都知道他来自甲斐。不过身世就“清晰简单”的很了。

    “回禀大人!”他转过身来低下头恭敬地答道:“在我们那里多是山地,费很大的力气也打不出多少粮食,百姓们根本付不出太多的东西,而对领主们来说也就必须面临同样残酷的竞争。所以我们那里一个地方只能有一个主人,多重的牵扯是不可能存在的!”

    “嗯……”我轻轻点了点头,没有再问别的。

    从他的话音里我不只听到了惋惜,还有一种隐隐的骄傲,他说的或许就是东国军队强悍的原因,而且也是武士们执着性格的原因。

    不一会儿老板提着一只大铜壶走了上来,因为人多所有烧水时间用的长了一些。这种地方不可能预备什么太好的东西,吃的只是一些饭团、蚕豆和素丸子而已。

    “各位老爷是诸星殿下的家臣吧?”东西上完老板并没有退下去,而是用围裙擦了擦手,然后躬身扶着双膝谄笑着说到。

    “你倒真是有些眼力,怎么看出来的!”我淡淡地说到,同时用眼神示意手按刀柄的樱井佐吉不必紧张。

    “诸星殿下的大军这几年常在附近经过,小的可是见了很多回的!”精明的老板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反而用有着几分得意的目光在我们身上瞧了一下。

    这次出来我们虽然穿的是一般武士的旅行便服,但是并没有刻意去掉上面的“诸星丸”家徽。现在北九州我的军队大举集结作战,因而一些出来办事的人为数也不少,一队诸星家的武士前往平户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反倒是明显不是野武士的无标记神秘武士会更令人怀疑。

    “哦,那你认识诸星殿下吗?”我微笑着问出了一句令樱井佐吉他们重新紧张起来的话。

    “这……小的没有这个福分!”老板遗憾地摇了摇头,为人倒还老实。“不过这几年来在丰前和筑前一直都有诸星殿下的大军驻扎,小的还曾在去那里修筑过道路!”他接着为自己的“见识”辩解到。

    “依你看我们诸星殿下,能够战胜毛利家么?”我觉得眼前这个人非常有意思,至少可以说是很有几分胆量的。

    “那是当然!毛利家怎么可能与诸星殿下相抗衡呢?”老板话说的飞快,同时为了加重语气还不住地点着头。“诸星殿下盖世名将百战百胜,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为了证明自己的立场,他毫不吝惜堆砌着自己知道的华丽词汇。

    “哦,你说的这些都有根据吗?”我大感“欣慰”地问到。

    “小的见识浅薄说不出什么,不过却从来不曾听说过诸星殿下在毛利家吃过亏的!”老板用无比自信的语气说到。“诸星殿下自从当年在进入丹后起,就从来没有在与毛利家的作战中失利过,以数百敌数万(传说过后的夸张)更是时常的事情。再说诸星大军是一支超越武田赤备的强兵,毛利家怎么比得了……”

    听着他滔滔不绝地说着这些云山雾罩的话,我的侍从们脸上露出了丝丝笑意。新八郎这个家伙最过份,虽然已经扭过头去,但还是可以听见不时发出阵阵嗤嗤的声音。

    我当然也是很高兴,并不是为了几句明显意在恭维的奉承话,而是为了一贯排外的九州人已经接受了我。若非如此,怎么会连一个生活在乡野间的匹夫也会对我的生平了解的如此清楚?

    山中鹿之介率领的军队代表我公开的形像;加藤段藏的忍者潜移默化地引导着这里民间的舆论;静水幽狐对大大小小的豪族、宗教势力施加了足够多的影响,应该说他们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我全面接收九州的各种条件已经成熟了!

    “实在是小的失礼了,看您几位老爷就一定是久历沙场的!”可能是一番表现欲得到了满足,这个乡下的“聪明人”意识到了自己有些过了。“您几位还有吩咐,我这就再去准备!”他不住地躬着身。

    “好了,你先退下吧!”我摆了摆手把老板打发走了,不免把兴致昂然的目光投向外面,忽然平户方向一个正在消失中的背影引起了我的注意。“你看得出来那是谁吗?”我对樱井佐吉问到。

    第五卷 天数 92、老朋友(上)

    终于来到了平户,这个日本开向西方世界的第一面窗户,走在这里喧闹的街道上,各种感觉给人都是那么强烈。不过应该说明的是,此时的平户并不像《太阁立志传》中形容得那样繁华,相反在全国的各个城镇中只能勉强挤进一流的末尾,和堺町相比连五分之一都不到,这还是指我接手前的那个堺町。

    因为常年战乱造成的阻隔,真正能从日本中部、东部到这里来的人并不多,同理可证,要想把从这里买到的大批物资运回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能够来到这里的都是一些比较有背景的大商人,基本用户不太可能来到这里。

    为了取得更大的利益和购买更便宜的日本产品,拥有强大海上力量的葡萄牙和荷兰商人自己开往了近畿,平户这里更多的作用是补给和辐射九州市场。不过相对于堺町已形成的体系和管理,这里的探索和尝试性更强,以致我看到了比近畿更多的英国、法国、丹麦、威尼斯甚至挪威商船,不过规模普遍不大。

    我们一行人走在这里的街道上,走着走着也许一条原本笔直的街道就缓缓拐了弯,路边的店铺也是忽大忽小没个章程,可见建设时的随意性。我微微皱着眉头向前走,虎千代和新八郎他们倒是逛得兴致勃勃。

    “这里的松浦家实在是无能,一个兴旺的港口居然管成了这个样子!”樱井佐吉多少还有些管理眼光,在我身边轻轻说了一句。

    “嗯……”我不置可否地哼了一声,继续慢慢地向前走去。

    松浦家是肥前西部历史悠久的中型豪族,很多年没有出过什么杰出的人物,可也没有什么败家子。

    作为一些识时务的人,在少贰家败落后他们归顺了龙造寺家,而现在又没经过战斗就归顺了我。这是一些一般不过的人,家督眼下也在筑前前线。从长远看他们不适合管理平户这样的地方,但我也不至于太亏待他们。

    这算是个问题。但我眼下考虑的并不是它,反而是一个小到了不能再小的问题,或者说根本不能算是个问题。在路上那个一闪即逝的背影别人并没有看到,但匆匆地一眼就使我产生了一种朦朦胧胧熟悉的感觉,心里总是怪怪的。

    我也只是匆匆的惊鸿一瞥,凭直觉那是个身材高大粗壮的武士,穿着一身灰或者青色的衣服。按理说这应该只是一个极为普通的流浪武士,可我怎么就总觉得有些不安呢?

    “那个人是谁呢?”我在脑子里不断地这样问着自己。但是因为资料太少没什么结果。最后我不得不放弃了,再怎么想也没用。

    “大人,您看看这个怎么样?”新八郎站在一间铺子里对我招呼到,虎千代也站在他身边。

    这是一家葡萄牙商馆,两层楼的欧式建筑在邻居间算是鹤立鸡群了,不过为了适应东方地风俗,临街的一面设计了整面的活动大门,这样就可以采取敞开式经营方式。我缓步跺了进去,这里的商品种类确实丰富。

    “这玩意儿不错吧?”新八郎右手上挑着一顶头盔问到,旁边还的架子上还支着一副半身铠甲。

    这套盔甲全部用厚铁皮制成。头盔高耸还有一道由前至后的“鸡冠子”。下面的部分有圈窄窄的折檐,不过前后却各翘起一个尖来。至于说到身上部分,只是前后两片用皮带固定保护躯干的锅形铁片。

    这是一身西班牙长矛步兵的标准制式盔甲。这个时代想必在世界上很多地区已经可以见到了,不过这种东西在日本并不合用,以日本人通常单薄矮小地身体穿上就不要想作战了。而作为收藏品又未免普通了些,尽管店里地伙计把他擦得非常光亮。

    “这位武士大人真是有眼力,这套盔甲可是我们老板花了大价钱搞来的!”站在旁边一个年轻的高级店员走过来夸张地说到,同时脸上地表情也足够真挚。虽然他是个欧洲人,但是日语说得相当流利,而且口才也很不错。

    我没有理他,随手拿起了一支欧洲式的花饰刺剑。在商店里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不然兜里即便有再多的钱也是不够花的。

    现在的欧洲大发现、大航海的时代正是蓬勃兴起的时候。骑士的荣耀已经是辉煌不再。就如此刻我手中的这把剑,它已经代替沉重笨拙地双手重剑成为了今天的主角,代表着这个时代轻松进取的风格,不过同时更多工业化的痕迹也无法掩饰,虽然华丽但也仅仅属于批量制造的“艺术”。

    看了一会儿我对这家店铺算是有了个大概的了解,东西不少质量也算不错,但是缺乏精品,面向的是只能是一般富裕阶层。

    “你喜欢这样的东西?有什么用!”看到我手上拿的东西新八郎非常不解,在他看来用这种东西打仗实在是个笑话。

    “是啊!我也这么觉得!”我一笑放下了那把刺剑。转身准备向外走去。我是准备在平户买上一两件东西,但这里地货色却有些看不上眼。

    “一看你这位武士大人就是作大买卖的,这样的单件小东西自然是满足不了您的需求!”年轻的店员具有极为优秀的职业水准,面对挫折依旧不急、不燥、不弃、不馁。“我们的店里也有很多军需用品,各种货色十分的充足。不光是在九州,就是近畿和东部也有很多尊贵的大名在向我们拿货,货源和质量绝对不成问题。如故您自己有特殊要求的话,我们也可以专门从南蛮给您进货,绝对会使您满意的!”

    “哦,那你们这里都有什么?”他的话使我产生了一定兴趣,因而停下了已经迈出一半的脚步。我需要的东西都是在堺町解决的,和九州的商家从没有打过交道,也不知道这里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请您这边看看!”他快步走向靠里的一个柜台,这里被一张墨绿色呢子盖的严严实实。这个柜台微微的有些向外倾斜,有些像菜贩陈列物品的摊位,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

    “劝啦!”店员捏住呢子的两个角向上一提、一抖,露出了里面齐刷刷摆放的东西。

    那是黑黝黝由长到短,分三个系列摆放的十几只铁炮。

    我一步一步地走了回来,眼神几乎被那些铁炮粘住了。身边的几个人也一下子严肃了起来,这个突发情况谁也没有料到。

    将最外面、最长的一只操在了手里,我转身对着大门外的光亮仔细看着,铁管上瓦蓝光泽和木身上崭新的油漆已经说明了一切,低头用鼻子问了问,枪管里面涂满了黄油。这只枪在所有样品里不是最先进的,相反倒是最最普通的,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它也就成了最实用的制式装备。

    我的心里有些感触,没想到平户在松浦家手里居然混乱到了这个程度,在堺町和石山也大规模经营火器,但绝对不会出现在当街的门市里。我一向将铁炮这种重要军械的批发,控在二十几个一二级供货商的手里,所有大量需求的外来客商自有专门的楣客负责接待,虽然我不直接干涉各家经营的买卖,但是所有大宗货物的走向都是心里有谱的。要是向平户这样不问身份的谁都可以买卖,那么还不知道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平户这样的情况以前我可以不管,但是以后就不能放任自由了,就算我的手下的情报网再严密,也不可能盯住大大小小所有的势力。今天买上10只,后天买上20只,积少成多也就相当可观了,如果一个注意不到,也许那一天连怎么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现在我甚至有些怀疑,要织田信长命的那几门大炮,就是辗转从九州流过去的。

    “您是内行,我们的货色绝对没挑的!”看到我对他们的商品感兴趣,而且有可能是是一笔大生意,店员不免有些兴奋。

    “什么价钱?”

    “45贯一只,要是您买的多还可以再商量!”他这样回答到。

    他报的这个价格并不贵,甚至比堺町还稍微便宜点儿,不过这就更加让我担心,这说明扩散的范围可能更大了。

    “你们真的能够提供大量这样的铁炮吗?要是努了半天力气,只有四五十只可就没有意思了!”我故意这样忧虑地说到。

    “这您只管放心,我这里正好有200支现货想要脱手!”说这话的不是面前的店员,而是从里面传出的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

    “怎么是你?”我们两个人同时愣了一下,然后不约而同地问出了同一句话。

    从里面走出来一个拉着金头小藤杖的小干巴欧洲瘦老头,正是日本最大的葡萄牙商人胡安哥梅斯,不知道他怎么会在这里。他显然也没料到我怎么在这儿,而且还是这样一种方式,因而显得同样的惊讶。

    “我来九州已经几个月了,这可是谁都知道的事情!”还是我先反应了过来,看来这里也是他的一处据点。不过既然是他事情可能要好办些,或许能够挽回一些以前造成的漏洞。

    “我来九州正是为了见您一面,但一直没有获得批准!”他向我走了过来,露出了亲切但有些想狐狸的笑容。

    第五卷 天数 93、老朋友(下)

    “看来我虔诚的祈祷终于感动了万能的上帝,他竟然把您送到了我这谦卑仆人的面前!”哥梅斯将小藤杖提在手里,用与其年龄极不相称的小跑来到了我的面前。“能在这样的地方接待您,实在是我莫大的荣幸!”他已经挽上了我的手臂。

    “说得好像多么不近人情一样,我们可是老朋友哦!”我以和蔼的态度回复了他的热情,尽管即便以我的阅历还是分辨不出他的热情究竟是真是假。

    经济势力一直是我政权的一个重要支点,因而维系经济网络的关系占据了我精力的很大一部分,所有在日本的豪商即便我不认识,也会间接地和他们有些贸易上的联系。这于这方面正式的茶会、磋商,那就更不必说了!

    不过自从织田信长死后的这几个月,我就再也没有这样的空闲了,毕竟眼下是关键时刻而且政治才是我的本业。及至到了九州之后,就一直是在领兵作战,连归降的大名、豪族和各方的使者我都见不过来,就更不要说一个南蛮来的商人了。

    其实在这种多事之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