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北之女皇 > 北之女皇第2部分阅读

北之女皇第2部分阅读

”然而,要让所有人民有衣穿、有粮吃,那是无法道尽的困难。“……他们不是说吾无血无泪,面貌如同鬼怪一般丑陋吗?”她忽然挑眉。

    她又扯开了。景冲和当然也听过那些谣言或歌谣,他未见过韶明之前还多少信。

    “这……只是民间传说罢7,”他也不知由何而来。

    “呢……”韶明瞅他一眼,跟看抬手,道:“没事了。你退下吧。”从算学问题到百姓心思,从百姓心思又到民间传闻,韶明心情一时三变。

    要熟悉一个人,需与对方相处。可景冲和忍不住觉得自己每见韶明一次,就更不理解她一些。

    天微曦,不用谁来唤,她醒了。

    每天这个时候起床,已经变成习惯了。一个嬷嬷先走了进来,身后跟看八名宫女,宫女们端看热水、草看朝服,整齐地排列在床边。

    她下床,洗漱过后,让宫女替她更衣梳发。梳看男子的髻,穿看男人的衣裳,她上朝时总做男人打扮,也许朝臣就比较不会那么注意她女子的身分,能够专心国事。

    从起床到更衣完毕,要不了两刻时。她总是尽量地快,不让任何事耽搁她上早朝。

    踏出寝宫,一阵冷风迎面而来。她忍不住吸了口气。

    寝宫的墙壁是空心的,烧得极为暖和舒适,和外头的冰天雪地有看极大落差。她总觉得每日早晨来这一下,有助于清醒精神。

    “……今儿个好像比昨天冷。”她讲了一句。

    “司天监大人说明儿个就转暖了,春天要来了。”身旁的宫女细声回应。

    司天监是个六十来岁的老者,长了一张凶恶的睑,不过天象倒是算测得奇准无比。

    “嗯。”韶明点点头,应了一声。

    坐进皇帝车辇,片刻便载送到光明宫。车荤进到宫里,听得司仪中气十足地声音喊道:“今上驾到!”

    她下荤落座,底下朝臣立刻拜道:“恭迎今上圣驾!今上万福!”

    朝臣们双手作揖拜到膝前,睑深低,头顶朝地。玄国面见皇帝其实并无跪拜叩头之礼,是因为玄国国界宽广,邻接的异邦也多,规矩皆不同。以前似乎曾经硬是让前来交好的天使叩头跪拜,种下两国胡龋,进而引发战争,百姓死伤惨重。就此之后,皇帝心怜无辜人民,下旨改变拜礼,记载在宫中,至今已六七十载。

    让人行个礼行到头顶朝地,其实也很够了。

    韶明瞥到延王脸没低深,心里一笑。手微抬,道:“平身。”

    语毕,几十位朝臣站直身,依东西两班分列站立。

    司仪喊道:“请奏一”

    尾音尚未结束,延王立刻就跳出来,拱手道:“今上!色目人一事得解决!”

    “延王,司仪都未收声,你有些过急了。”右宰相难得地开口了。

    延王冷瞥右宰相一眼,没有理他,只是请缨道:“若今上允许,老臣愿领军披挂出征!”

    “等等,粮草哪来?”左宰相跨出一步,加入战局。

    “当然是由府库而来。”延王下巴抬得老高。

    “府库绝不可用罄!”左宰相大声道。

    “为何你总要妨碍我?莫不成你是色目人派来的j细?”

    “你血口喷人!请今上明察!”

    今日也是吵吵吵。

    坐在上位的韶明,只觉得自己像是在看一出演了又演的老戏,连台词都跟前几日相同。

    “这个嘛……”她沉思须臾,抬起眼,问道:“右相,你以为何?”皇帝在朝会中和大臣讨论是常见之事,不过韶明极少点到右宰相,右宰相有点冷不防,迟了一下,方才踏出来,拱手道:“启享今上,微臣以为,府库对国家甚为重要,断不能轻易挥霍,今年亦不应加税,色目人的问题能拖则拖。”

    很好,什么也没讲。

    韶明眼底一沉,却微笑道:“所言甚是。”她脸一转,对看朝臣,开始说:“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于战争中,瑙重甚为重要,可掌握胜败关键。吾粗浅试算了下,若一士卒配一民夫,所携之粮约莫可走十八日;若一士卒配两民夫,所携之粮可走二十六日,尚且未计回程。众臣了解了吗?”

    底下臣子互看一眼,接看,她又娓娓续道:“这是以人力运量的状况。当然还有马或驼、或骡。从这里到西边边境,共是一万五千多里,中间有十三个军粮仓。首先粮草必须到位,接看是行军,士卒一日快约可走四十里,慢则三十里。再说府库与赋税,府库目前约有四千九百万两,西线兑州有十万驻军,十万军一月要耗三十万两白银,这还不含军饷。我大玄人民户数有记载的,今年为两千一百多万户,人口共七千九百多万人,已开垦的农作之地却仅有可开垦的五成,一亩税收两斗。然去年收成不佳,要入春了,希望各位一起祈求上天,盼秋收丰富。”

    她这一席长论说得不疾不徐,没有停顿,最后结在一个无关痛痒的地方。那么一大堆数字连串兜头撒下,听得懂的朝臣自然明白目前西征的困难之处,听不懂的朝臣也因为听不懂而无法多言。

    见底下一片静默,韶明微微扬起嘴角。

    “退朝!”

    第3章(2)

    摆平早朝,韶明片刻不歇,直往御书房批阅奏章。

    全国各地写来的奏本,有的状告贪官,有的上报民情,还有与各国的边境纷扰,一半以上都是报忧报愁。该罚的罚,该开仓济民的开,奏本批过一本又一本,幸好也是有报喜的。批到东方海上岛国所强占的领土已收复,韶明心中甚慰,旨意犒赏有功之将。

    天色暗了,宫女们悄悄地增加照明用的蜡烛,她直到最后一本奏章批完才放下笔。最后,她又打开之前看的卷轴沉思,卷轴里画的是玄国的国土,她支颐睇看图上和玄国邻接的异邦,许久之后,她写下一封密件,命人快马送出。

    回到寝宫,她更衣沐浴,在惯用的香木澡盆里洗去一身疲惫,舒服地躺上床。大概是早朝时的情绪尚未完全消减,她没太多睡意,又一直想着国事。

    翻看床头的书,她披上外衣,又走出寝宫。

    这右宰相今日的表现耐人寻味,其实她大约知晓这几人都有点利害关系。

    刑部里有左宰相的人,而延王的儿子镇远将军,在地方上作乱不是一朝一夕,刑部多半压了下来;换句话说,左宰相手中有延王的把柄,所以于朝中处处针锋相对,因为他一点也不怕延王。至于右宰相,前朝左右两人底下暗斗,左宰相曾吃过小亏,所以有些忌讳右宰相,右宰相则又不擅长面对延王的气焰。

    这还真像斗兽棋。

    虽然延王短期不会再强逼西征色目人一事,那也只到秋收时期而已,她己从西线十万大军调派两万兵士,保护边防百姓。她并不是在纵容色目人,也并非害怕战争,只是西征兹事体大,战争劳民伤财,万不能草率,粮草的运输一定得仔细安排,路途遥远之外,还有天候的问题。是不是一定得出兵也值得商榷。她一直在想,一定有更好的解决方式……

    长廊已到尽头,脚下踩看雪地。韶明抬起脸,不知不觉,她又走到藏百~万#^^小!说了。

    门未锁,她当然推门进去。睇见角落放看棉被,昂首在二楼处望见景冲和,她道:“你打算以此为家了吗?”

    听见声响,景冲和将正照看墙壁的油灯移动,看着下面。

    “今上。”看见韶明,他一时间不晓得该说些什么。“…今上也未就寝?”他僵硬地问。其实他前两日都有回家,只是不知为何这么不巧,或说这么巧,留下来时皆被她抓到。

    “吾今日好兴致,便散散步……你别下来,待上面做你自个儿的事成了。”韶明找个台阶坐了。

    往下望看她弯腰落坐在阶梯上,景冲和有点后悔今夜没有出宫回去睡了。不管他要做什么,她的存在都令他无法专心。

    不过,不用下去也好,他不善于面对韶明。正确说来,是根本不知如何跟韶明相处。

    韶明扫一眼四周,一楼各架上的书册排列得整整齐齐,书列中还多了几块牌子。她伸长手取了最近的一块来看,上面毛笔字写看更为详细的分类目别。

    还真有心思。她微勾唇,放了回去。

    出来散步是找睡意的,如今精神却那么好。韶明抬起头,对看上面的景冲和道:“总听你书看得多,吾想试试你,你就当游戏好了。”

    “什么?”游戏?景冲和停住动作。到底是谁告诉她,他书看得多的?

    韶明不假思索,吟道:“稍促高高燕,微疏的的萤。”

    听她仅吟一半,景冲和想了一下她是什么意思,接下去道:“故园烟草色,仍近五门青。”这是诗。

    韶明又道:“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

    “寒鸦栖复惊。”这是词。

    “兴亡千古繁华梦。”

    “诗眼倦天涯。”变成曲了。

    无论诗词曲,他都能听上句接下句。他吟完后,听韶明似乎轻轻地哼了一声。

    “……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这不是诗词曲了,是《战国策》。

    韶明续道:“乡人皆好之,何如?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曰?”

    这是《论语》中的一段。景冲和回道:“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她总说他书看得多,其实她也不少不是吗?前面几句诗词曲,感觉是随兴想到就读的,后面这两段,提到为君和为人之论,不知为何,景冲和有种韶明在暗喻自己的感慨。

    下面没有声音了,他想韶明应是不想玩了。眼睛注视看墙上刻有的东西,他犹豫了下,开口道:“这藏百~万#^^小!说有点古怪……”往下看去,韶明身体倚靠看栏杆,模样放松地闭看双眸,竟是睡着了。

    原本想要询问韶明的,他住了口。

    他不晓得该怎么办。她睡在这里严重不妥,但是唤醒她似乎也不妥。

    无奈地走下楼,景冲和只能杵在她面前,默默地自己烦恼着。她睡看的神情十分柔和,怎么看都只是个平常的年轻姑娘,哪里是权倾天下的女皇?

    而且还是个无理霸道、喜怒无常,又让人烦恼的姑娘。

    思及姑娘二字,他移开了眼不再看她。

    感觉到门口灌进冰冷的夜风,男女共处一室已是大大不该,他无法关门,只得草起角落的棉被,轻轻地给她盖上。

    韶明却在他盖上被时忽然张开了眼,让他吃了一惊,双颊顿时发热。

    她瞅住他泛红的睑,说道:“据闻这座藏百~万#^^小!说里头有机关,吾允你找找看。”语罢,她站起身,拍了拍裙摆上的尘。“你若帮吾盖被时不是单纯的好心,此刻你已人头落地了。”

    她笑一笑,和善地对他说道。

    好像又要下雪了。

    韶明望看窗外。虽然已迈入春天,不过还是会下雪,要到真正暖和,那得等入夏;而有时即便入夏了,地上的雪也不会消融。

    这就是玄国。邻接的异邦,曾取了“北之雪国”如此一个美丽又冰冷的名字。

    要想看见泥土,只有往南走了。

    一想到南方,她脑中就浮出景冲和的脸。

    那个……出身南方却老是穿得那么单薄的书生。韶明端起小方几上的热茶,啜了一口,感觉全身通透舒畅。

    今日,难得好好地用了顿午膳,案头搁看的奏本也少,她在御书房里休息着。

    或许待会儿可以练练字,好久没练字了,不知景冲和的字写得怎么样?前几夜他好心帮她盖被,结果被她抓到的那个表情,也未免太害羞了,真是脸皮跟衣衫一样薄。

    还有,他居然通过她的考试了,下次再想些东西难难他。

    这几日早朝也没什么争吵,本以为终于能静下心,却被不速之客给扰了。

    “今上,右宰相请见。”宫女在御书房门口传达着。

    “嗯。”韶明点头。

    片刻,右宰相出现在门口,行礼拜道:“拜见今上,今上万福。”

    韶明微抬手,道:“免礼。”她睇看右宰相,他却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她心念一转,也不睬他,让他尽情去摆那难开口的表情,到他感觉不对劲了,方才启唇问道:“右相今日有何事?”

    右宰相终于等到这句,不过还是继续吞吞吐吐:“这……微臣实在不好说。”

    不好说就甭说了。韶明心里冷冷一笑,就想看他搞些什么。

    “有话请直言,吾不会怪你。”

    “今上英明!”右宰相又拱手拜下,询问道:“能否让微臣在门外等看的几位后生进来?”

    “何妨。”韶明允了。

    只见四名年轻男子进入御书房,排列站在韶明面前。

    她又啜了口茶,微笑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右宰相将头拜得老低,拱手谏言:“今上已年届二十三,却未成婚,甚至无一子嗣。为了大玄,微臣冒死恳请今上留下血脉,立储君!”……呢,就是要让她像只母猪,快点生下皇太子,连播种的都找了四个来。她扫一眼那四人,睑皮一个比一个还美,比之女人,更沉鱼落雁闭月羞花;那还没有什么,最诡异的是散发出来的气质,简直是妖气冲天。

    她微微地笑问:“你是让吾养一群面首或拥个后宫吗?就像男人当的皇帝一样。”

    右宰相头未曾抬起,只道:“太祖先帝皆有难孕之事,为了大玄着想,微臣冒死也要进言!”

    这一席话,令本来还能当作笑话看看的韶明,眼底彻底黯了下来。

    他说的并没错,后宫无数殡妃,太祖却只有两个儿子,这还是在补过无数良方的状况之下。而先帝也是只在五十岁生下一胞龙凤胎,她的双生哥哥,在出生十天之后便夭折,自此之后,没有其他孩子。

    所以她当上了女皇。

    右宰相很聪明,此事的确得冒死,而他先取得免罪符才发言,这番建言也是正确且无法反驳的。

    身为一国之君,她需要生出后代。若没有储君,她一旦有不测,国家便会大乱。

    玄国女子多半十七八岁就嫁人,二十三已属晚了,那是因为适合出嫁的那些年,她正在学习要如何当一个好国君。当上女皇后,她每日勤政,再没有空闲想这些风花雪月之事。

    她或许会婚嫁,会有丈夫,不过,对象绝不会是这些妖孽。这几个人,多半是右宰相的门客,右宰相是让这些男子耍狐媚之术,或是控制她,都是妄想。

    “……吾会好生想想。”她仅这么说。

    “微臣恳请今上留他们在宫中。”右宰相请求。

    是打算要跟她培养感情吗?韶明勾起嘴角,说:“吾宫中不留无能之人。”

    右宰相状似回想,道:“今上不是留了一位书生,似乎已成为秘书郎……”

    听他暗示知道景冲和的事,韶明眼神一冷。这右相,真的是有备而来的。

    她毫不动摇,仍徐徐温和道:“是啊。他书读得不少,吾看他是个人才。”

    右宰相立刻道:“请今上放心,此四人绝不逊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真是滴水不漏。韶明道:“那好吧。”

    达成目的,右宰相再一拱手,示意其他四人也拜道:“谢今上隆恩。”

    待得他们全部退出,韶明手按看方几,站了起来。

    她没生气,真的。

    但是,虽然她不生气,总可以发泄一下吧!

    韶明对着暗处吩咐道:“吾要出宫!”

    第4章(1)

    京城。

    作为玄国的京华之都,此城的繁荣广胜,自是大玄之最。

    全城对称布局,规划整齐严密,分成东市与西市,城内街道如棋盘纵横交错,皇帝居住的凌霄城就在北面,于城内任何一处都能见着那恢宏的高墙。

    天子脚下,官多商也多,人更是多得不得了,那些异邦的商人也会来此做生意,除繁华之外,什么最新的最旧的、最怪奇的最有趣的、最前所未见的,全部都聚集在这里。

    这回才走过一间一百多年的老店,招牌古色古香,前面就是家新开张的铺子,摆着新鲜的糕点。街土吃的卖的,有常见的更有少见的。玄国幅员辽阔,有多少家乡地方上独特的东西,再加上商人们从异邦带进来的新奇货品,整个京城简直是琳琅满目,教人眼花撩乱。

    景冲和对逛大街没有太大兴趣,不过京城里的书铺子,古书新册都十分齐全,他也